一种轮胎橡胶用新型绿色补强树脂及其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33308发布日期:2019-04-29 13:43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酚醛树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轮胎橡胶用绿色酚醛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提高胶料硬度的方法一般有增大炭黑或硫磺用量以及添加补强树脂。增大炭黑或硫磺用量对胶料加工操作性能和加工安全性能有影响,添加酚醛类补强树脂则可以较好地解决此问题。

酚醛树脂是通过酚类和醛类间的缩聚反应制备的一类高分子材料。该树脂以苯环结构作为主体,苯环之间通过亚甲基桥连接。该结构赋予酚醛树脂一系列优良的性能,如耐高温、高残碳、优良的尺寸稳定性、阻燃性能和低烟毒等等。因此,酚醛树脂在建筑(保温隔热材料)、交通运输(大飞机、高速列车内饰件)、冶金(耐火材料)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同时也是高技术领域最为常用的烧蚀防热复合材料基体树脂。

在橡胶领域,酚醛树脂可用于橡胶的增粘、硫化和补强增硬等方面。用于补强增硬的酚醛树脂品种很多,它们不仅能大幅度提高硫化胶的硬度,还可使胶料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这对子午线轮胎配方尤为重要,可广泛用于钢丝覆胶、胎冠胶和三角胶等。

橡胶工业常用的补强树脂大多为纯酚醛树脂、妥尔油或腰果壳油改性的酚醛树脂。该类酚醛补强剂在硫化前的混炼阶段能有效降低胶料的混炼难度,提高胶料的可塑性;在硫化时与橡胶交联网络形成互穿网络结构,利用酚醛网络的刚性及两个网络互穿叠加达到补强的目的。

但是酚醛树脂也有缺点:纯酚醛树脂的脆性大、吸水率高、油路性差,且与聚合物和溶剂的混溶性差。妥尔油或者腰果壳油改性的酚醛树脂降低了酚醛树脂的极性,提高了树脂与橡胶的相容性,但是也给加工过程带来的气味大等缺点,与时下发展绿色环保轮胎的主题不符。另外,妥尔油或者腰果壳油改性的酚醛树脂外观棕褐色至黑色,限制了它们在彩色或浅色橡胶制品中的应用。

申请号为200710168965.1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妥尔油改性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它主要以草酸为催化剂,苯酚、叔丁酚、甲醛、妥尔油、松香、六(4-醛基苯氧基)环三磷腈为反应物合成妥尔油改性酚醛树脂工艺生产方法,主要解决市场上妥尔油改性补强树脂焦烧时间短的不足。但是,此工艺得出的树脂中的游离酚含量偏高,在0.05~0.5质量%之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人意外地发现如果可以采用硼酸酯来对酚醛树脂进行改性,并利用这种硼酸酯改性的酚醛树脂来作为橡胶的补强树脂,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在本发明中,使用硼酸酯作为改性剂,使用线型酚醛树脂合成技术,以草酸、甲酸、乙酸、磺酸类r-so3有机酸(如,苯磺酸、对甲苯磺酸、2-萘磺酸、4-羟基苯磺酸、4-氯苯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等)等有机酸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复合有机酸为催化剂,先合成线型酚醛树脂,再加入硼酸酯改性剂,最后经过常压脱水,减压脱酚得到与橡胶相容性好、抗老化性能优异的绿色酚醛补强树脂。

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采用硼酸酯来对酚醛树脂进行改性的方法,以及由此获得的硼酸酯改性的酚醛树脂,

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如下技术方案:

1.一种硼酸酯改性酚醛树脂,其中,所述硼酸酯改性酚醛树脂的结构如以下结构式(i)所示:

上式(i)中,n是自然数,r选自由结构式(ii)、结构式(iii)或结构式(iv)表示的硼酸酯中的一种:

上式(ii)中,r1、r2、r3独立地为c2-18脂肪烃基;

上式(iii)中,r4-r11独立地为h、甲基或乙基中的一种;

上式(iv)中,r12为乙基、羟甲基或羟乙基中的一种,r13为c12-18脂肪烃基或c12-18脂肪羰基。

2.根据方案1所述的硼酸酯改性酚醛树脂,其特征在于,r1、r2、r3独立地为c12-18脂肪烃基。

3.根据方案1-2中任一项所述的硼酸酯改性酚醛树脂,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树脂,硼元素的含量为0.001%至1%。

4.根据方案1-3中任一项所述的硼酸酯改性酚醛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硼酸酯改性酚醛树脂的游离酚含量在100ppm以下。

5.根据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硼酸酯改性酚醛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r选自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

对应于结构式(ii)的三硬脂酰硼酸酯、硼酸三辛酯、硼酸三乙酯、聚乙二醇硼酸酯;

对应于结构式(iii)的双联(d-酒石酸二乙酯)硼酸酯、联硼酸新戊二醇酯、双联(2,4-二甲基-2,4-戊二醇)硼酸酯、双联(2-甲基-2,4-戊二醇)硼酸酯;

对应于结构式(iv)的1-十二烷基硼酸频哪醇酯。

6.根据方案1-5中任一项所述的硼酸酯改性酚醛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r选自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

对应于结构式(ii)的三硬脂酰硼酸酯、聚乙二醇硼酸酯;

对应于结构式(iii)的联硼酸新戊二醇酯、双联(2,4-二甲基-2,4-戊二醇)硼酸酯、双联(2-甲基-2,4-戊二醇)硼酸酯;

对应于结构式(iv)的1-十二烷基硼酸频哪醇酯。

7.一种制备根据方案1-6中任一项所述的硼酸酯改性酚醛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按照如下的方程进行合成的:

制备步骤如下:1)合成线型酚醛树脂,2)再加入结构式(ii)或结构式(iii)或结构式(iv)所示的硼酸酯,3)进行常压脱水,4)减压脱酚;

上式(ii)中,r1、r2、r3独立地为c2-18脂肪烃基,优选c12-18脂肪烃基;

上式(iii)中,r4-r11独立地为h、甲基或乙基中的一种;

上式(iv)中,r12为乙基、羟甲基或羟乙基中的一种,r13为c12-18脂肪烃基或c12-18脂肪羰基。

8.根据方案7所述的制备硼酸酯改性酚醛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1、r2、r3独立地为c12-18脂肪烃基。

9.根据方案7-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硼酸酯改性酚醛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合成线型酚醛树脂的过程中使用的酸性催化剂为草酸、甲酸、乙酸、磺酸类r-so3有机酸等有机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复合有机酸。

10.根据方案9所述的制备硼酸酯改性酚醛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磺酸类r-so3有机酸选自苯磺酸、对甲苯磺酸、2-萘磺酸、4-羟基苯磺酸、4-氯苯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

11.根据方案10所述的制备硼酸酯改性酚醛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磺酸类r-so3有机酸选自对甲苯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

12.根据方案7~1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硼酸酯改性酚醛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合成线型酚醛树脂的苯酚与硼酸酯之间的质量比为10:1~100:1,优选20:1~80:1,进一步优选37.5:1~50:1。

13.一种制备根据方案1-6中任一项所述的硼酸酯改性酚醛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下:

将结构式(v)所示的酚醛树脂与结构式(ii)或结构式(iii)或结构式(iv)所示的硼酸酯混合,

其中,n表示自然数

上式(ii)中,r1、r2、r3独立地为c2-18脂肪烃基,优选c12-18脂肪烃基;

上式(iii)中,r4-r11独立地为h、甲基或乙基中的一种;

上式(iv)中,r12为乙基、羟甲基或羟乙基中的一种,r13为c12-18脂肪烃基或c12-18脂肪羰基;

进行常压脱水,减压脱酚得到所述硼酸酯改性酚醛树脂。

14.根据方案13所述的制备硼酸酯改性酚醛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1、r2、r3独立地为c12-18脂肪烃基。

15.一种采用硼酸酯来对酚醛树脂进行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酚醛树脂如结构式(v)所示:

其中,n表示自然数

所述硼酸酯如结构式(ii)或结构式(iii)或结构式(iv)所示:

上式(ii)中,r1、r2、r3独立地为c2-18脂肪烃基,优选c12-18脂肪烃基;

上式(iii)中,r4-r11独立地为h、甲基或乙基中的一种;

上式(iv)中,r12为乙基、羟甲基或羟乙基中的一种,r13为c12-18脂肪烃基或c12-18脂肪羰基;

改性步骤如下:

将结构式(v)所示的酚醛树脂与结构式(ii)或结构式(iii)或结构式(iv)所示的硼酸酯混合;

进行常压脱水,减压脱酚得到硼酸酯改性酚醛树脂。

16.根据方案15所述的采用硼酸酯来对酚醛树脂进行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1、r2、r3独立地为c12-18脂肪烃基。

17.根据方案1-6中任一项所述的硼酸酯改性酚醛树脂作为补强树脂的应用。

18.根据方案7-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硼酸酯改性酚醛树脂的方法所制备的硼酸酯改性酚醛树脂作为补强树脂的应用。

19.根据方案15-16中任一项所述的采用硼酸酯来对酚醛树脂进行改性的方法所制备的硼酸酯改性酚醛树脂作为补强树脂的应用。

20.根据方案15-19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所述硼酸酯改性酚醛树脂可应用于轮胎和橡胶制品中。

发明效果

本发明使用的硼酸酯在胶料中主要起到界面活化作用。具体而言,硼酸酯独特的结构使得硼酸酯结构中具有亲油部分和亲水部分,酚醛树脂是极性的,而橡胶是非极性的材料,在硼酸酯改性树脂后,亲油部分与橡胶相容,亲水部分与极性组分酚醛树脂相容,大大提高了酚醛树脂和橡胶的相容性,使得树脂固化剂交联网络和橡胶硫化网络成为一体,而不是简单的网络互穿,减少了滞后损失,降低生热,提高了胶料的老化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利用硼酸酯改性的酚醛树脂作为橡胶的补强树脂,可以改善酚醛树脂与橡胶的相容性,使得树脂在硫化前胶料混炼时分散更充分,固化后的树脂网络和橡胶硫化网络互穿后,两个网络的整体性提高,网络间的位移减少,摩擦产生的热量变小,滞后性降低,胶料的温升低,由滞后引起的能量损耗小,生热小。最终会提高胶料的抗老化性和延长胶料的使用寿命。

使用硼酸酯改性酚醛树脂,避免了树脂生产过程中引入腰果壳油、妥尔油等改性物质,解决了使用腰果壳油和妥尔油改性树脂在混炼和硫化过程中释放出的难闻气味。

使用硼酸酯改性酚醛树脂,将此树脂中的游离酚含量控制在100ppm以下,可以有效降低胶料混炼过程的vocs中苯酚的含量,进一步降低混炼工序和硫化工序的气味。

得到的硼酸酯改性酚醛树脂颜色浅,可以广泛应用于浅色轮胎和橡胶制品中。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硼酸酯改性酚醛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硼酸酯改性酚醛树脂的结构如以下结构式(i)所示:

上式(i)中,n是自然数,r选自由结构式(ii)、结构式(iii)或结构式(iv)表示的硼酸酯:

上式(ii)中,r1、r2、r3独立地为c2-18脂肪烃基,优选c12-18脂肪烃基;

上式(iii)中,r4-r11独立地为h、甲基或乙基中的一种;

上式(iv)中,r12为乙基、羟甲基或羟乙基中的一种,r13为c12-18脂肪烃基或c12-18脂肪羰基。

术语脂肪烃基为具有脂肪族化合物基本属性的碳氢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间连结成链状碳架所以形成的碳氢两种原子组成的基团即为烃基,c2-18脂肪烃基表示含有2至18个碳原子的直链和支链基团,例如:乙基、亚乙基、、次乙基、乙烯基、1,2-亚乙烯基、乙炔基、丙基、异丙基、正丙烯基、丁-3-烯基、戊-4-烯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异戊基、己基、异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十八烯基、十八炔基以及它们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直链或支链位置异构体。

术语脂肪羰基为具有羧基官能团(-cooh)的链状化合物,c12-18脂肪羰基表示含有12-18个碳原子的带有羧基官能团的直链或支链基团.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基于所述树脂,硼元素的含量为0.001%至1%,测试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使用的仪器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微波消解仪;电子天平:精密度±0.001g;测试时,先将一定量的树脂进行微波消解后再用icp-aes进行定量测试。测试方法为实施例1中所述检测方法。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硼酸酯改性酚醛树脂的游离酚含量在100ppm以下,检测方法为游离酚检测方法:hg/t2621-1994。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r选自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

对应于结构式(ii)的三硬脂酰硼酸酯、硼酸三辛酯、硼酸三乙酯、聚乙二醇硼酸酯;

对应于结构式(iii)的双联(d-酒石酸二乙酯)硼酸酯、联硼酸新戊二醇酯、双联(2,4-二甲基-2,4-戊二醇)硼酸酯、双联(2-甲基-2,4-戊二醇)硼酸酯;

对应于结构式(iv)的1-十二烷基硼酸频哪醇酯。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硼酸酯改性酚醛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硼酸酯改性酚醛树脂的结构如以下结构式(i)所示:

其是按照如下的方程进行合成的:

制备步骤如下:1)合成线型酚醛树脂,2)再加入硼酸酯改性剂r,3)进行常压脱水,4)减压脱酚。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合成线型酚醛树脂的过程中使用的酸性催化剂为草酸、甲酸、乙酸、磺酸类r-so3有机酸(如,苯磺酸、对甲苯磺酸、2-萘磺酸、4-羟基苯磺酸、4-氯苯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等)等有机酸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复合有机酸。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硼酸酯改性酚醛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下:将结构式(v)所示的线性酚醛树脂与结构式(ii)或结构式(iii)或结构式(iv)所示的硼酸酯改性剂r混合;

其中,n表示自然数

上式(ii)中,r1、r2、r3独立地为c2-18脂肪烃基,优选c12-18脂肪烃基;

上式(iii)中,r4-r11独立地为h、甲基或乙基中的一种;

上式(iv)中,r12为乙基、羟甲基或羟乙基中的一种,r13为c12-18脂肪烃基或c12-18脂肪羰基;

进行常压脱水,减压脱酚得到所述硼酸酯改性酚醛树脂。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硼酸酯来对酚醛树脂进行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酚醛树脂如结构式(v)所示:

其中,n表示自然数

所述硼酸酯如结构式(ii)或结构式(iii)或结构式(iv)所示:

上式(ii)中,r1、r2、r3独立地为c2-18脂肪烃基,优选c12-18脂肪烃基;

上式(iii)中,r4-r11独立地为h、甲基或乙基中的一种;

上式(iv)中,r12为乙基、羟甲基或羟乙基中的一种,r13为c12-18脂肪烃基或c12-18脂肪羰基;

改性步骤如下:

将结构式(v)所示的酚醛树脂与结构式(ii)或结构式(iii)或结构式(iv)所示的硼酸酯混合;

进行常压脱水,减压脱酚得到硼酸酯改性酚醛树脂。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上述硼酸酯改性酚醛树脂作为补强树脂的应用。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用于合成线型酚醛树脂的苯酚与硼酸酯之间的质量比为10:1~100:1,优选20:1~80:1,进一步优选37.5:1~50:1。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本发明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游离酚含量均在100ppm以下,与现有技术和市场上同类树脂相比,游离酚含量明显更低,相比而言,树脂在应用过程中释放的vocs低,品质较高。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本发明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可以检测到硼含量在0.01%以上。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本发明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经过小配合混炼后,得到的胶料经老化后,胶料的强度优于现有技术中得到的胶料,可以看出本发明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能够提高胶料的抗老化性能,延长轮胎等橡胶制品的使用寿命。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将1500g苯酚加入到5000ml带有电动搅拌器、球形冷凝管、温度计和恒压滴液漏斗四口烧瓶中,开动搅拌器,并开始加热至50℃恒温搅拌30min,再加入760g质量浓度为37%的甲醛水溶液和15g草酸,进行酚醛缩聚反应,30min内将反应混合物升温至100℃,保持体系在100℃沸腾回流状态,恒温回流反应3h后得到热塑性酚醛树脂;

将得到的热塑性酚醛树脂进行脱水,对体系进行升温,当温度升至150℃时,向反应体系中加入30g聚乙二醇硼酸酯,升温至180℃进行反应3h,得到改性酚醛树脂;

对改性酚醛树脂进行提纯,抽真空至-0.099mpa,保持真空度不变,液下通入210℃以上高压蒸汽,通汽时间30min以上,当反应混合物中的游离酚<100ppm时完成提纯;

完成提纯后,趁热将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倒入冷却盘中,冷却后得到淡黄色块状改性酚醛树脂。

本发明按照化工标准hg/t2621-1994《气相色谱法测定酚醛树脂中残留苯酚含量》检测了本实施例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游离酚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

本发明按照国家标准gb/t4507-1999《沥青软化点测定法(环球法)》对本实施例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软化点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本发明按照如下检测方法,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对本实施例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硼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所述检测方法具体为:准确称取0.15g(精确到0.001g)样品于微波消解罐中,用电动移液枪移取9ml硝酸于微波消解罐中,置于电热板上进行预消解(100℃加热10min),然后用电动移液枪加入1ml过氧化氢,100℃加热20min,摇匀,安装好消解罐,置于微波消解仪中。按照仪器使用规程设定消解步骤,消解完毕用超纯纯水将溶液移至100ml容量瓶中定容待测,同时制备一个空白样。配置硼元素标准溶液,使用硼元素标准储备溶液,用相应基质依次稀释成浓度为0ppm,1ppm,10ppm,30ppm的硼元素标准溶液,配好后倒入高密度聚乙烯瓶中。按icp-aes仪器操作说明规程运行硼元素标准溶液建立校准曲线,记录曲线增量值,然后依次运行空白样和样品,记录样品的硼元素含量。

将本发明的树脂进行vocs检测,检测方法:称10±1g树脂,放入老化好的tedlarbag(容积:10l)中,用密封条将其密封后,泵出其中的空气,充入6l高纯氦气,放入烘箱内加温至80℃,恒温2h。最后将收集的气体经过gc-ms检测,得出树脂样品中vocs中的苯酚相对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将1500g苯酚加入到5000ml带有电动搅拌器、球形冷凝管、温度计和恒压滴液漏斗四口烧瓶中,开动搅拌器,并开始加热至50℃恒温搅拌30min,再加入640g质量浓度为37%的甲醛水溶液和15g草酸,进行酚醛缩聚反应,30min内将反应混合物升温至100℃,保持体系在100℃沸腾回流状态,恒温回流反应3h后得到热塑性酚醛树脂;

将得到的热塑性酚醛树脂进行脱水,对体系进行升温,当温度升至150℃时,向反应体系中加入30g联硼酸新戊二醇酯,升温至180℃进行反应3h,得到改性酚醛树脂;

对改性酚醛树脂进行提纯,抽真空至-0.099mpa,保持真空度不变,液下通入210℃以上高压蒸汽,通汽时间30min以上,当反应混合物中的游离酚<100ppm时完成提纯;

完成提纯后,趁热将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倒入冷却盘中,冷却后得到淡黄色块状改性酚醛树脂。

本发明按照化工标准hg/t2621-1994《气相色谱法测定酚醛树脂中残留苯酚含量》检测了本实施例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游离酚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

本发明按照国家标准gb/t4507-1999《沥青软化点测定法(环球法)》对本实施例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软化点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本发明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检测方法,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对本实施例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硼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将本发明的树脂进行vocs检测,检测方法:称10±1g树脂,放入老化好的tedlarbag(容积:10l)中,用密封条将其密封后,泵出其中的空气,充入6l高纯氦气,放入烘箱内加温至80℃,恒温2h。最后将收集的气体经过gc-ms检测,得出树脂样品中vocs中的苯酚相对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将1500g苯酚加入到5000ml带有电动搅拌器、球形冷凝管、温度计和恒压滴液漏斗四口烧瓶中,开动搅拌器,并开始加热至50℃恒温搅拌30min,再加入640g质量浓度为37%的甲醛水溶液和2g质量分数为98%以上的对甲苯磺酸,进行酚醛缩聚反应,30min内将反应混合物升温至100℃,保持体系在100℃沸腾回流状态,恒温回流反应3h后得到热塑性酚醛树脂;

将得到的热塑性酚醛树脂进行脱水,对体系进行升温,当温度升至150℃时,向反应体系中加入30g双联(2-甲基-2,4-戊二醇)硼酸酯,升温至180℃进行反应3h,得到改性酚醛树脂;

对改性酚醛树脂进行提纯,抽真空至-0.099mpa,保持真空度不变,液下通入210℃以上高压蒸汽,通汽时间30min以上,当反应混合物中的游离酚<100ppm时完成提纯;

完成提纯后,趁热将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倒入冷却盘中,冷却后得到淡黄色块状改性酚醛树脂。

本发明按照化工标准hg/t2621-1994《气相色谱法测定酚醛树脂中残留苯酚含量》检测了本实施例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游离酚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

本发明按照国家标准gb/t4507-1999《沥青软化点测定法(环球法)》对本实施例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软化点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本发明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检测方法,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对本实施例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硼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将本发明的树脂进行vocs检测,检测方法:称10±1g树脂,放入老化好的tedlarbag(容积:10l)中,用密封条将其密封后,泵出其中的空气,充入6l高纯氦气,放入烘箱内加温至80℃,恒温2h。最后将收集的气体经过gc-ms检测,得出树脂样品中vocs中的苯酚相对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4

将1500g苯酚加入到5000ml带有电动搅拌器、球形冷凝管、温度计和恒压滴液漏斗四口烧瓶中,开动搅拌器,并开始加热至50℃恒温搅拌30min,再加入640g质量浓度为37%的甲醛水溶液和2g质量分数为98%以上的对甲苯磺酸,进行酚醛缩聚反应,30min内将反应混合物升温至100℃,保持体系在100℃沸腾回流状态,恒温回流反应3h后得到热塑性酚醛树脂;

将得到的热塑性酚醛树脂进行脱水,对体系进行升温,当温度升至150℃时,向反应体系中加入40g三硬脂酰硼酸酯,升温至180℃进行反应3h,得到改性酚醛树脂;

对改性酚醛树脂进行提纯,抽真空至-0.099mpa,保持真空度不变,液下通入210℃以上高压蒸汽,通汽时间30min以上,当反应混合物中的游离酚<100ppm时完成提纯;

完成提纯后,趁热将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倒入冷却盘中,冷却后得到淡黄色块状改性酚醛树脂。

本发明按照化工标准hg/t2621-1994《气相色谱法测定酚醛树脂中残留苯酚含量》检测了本实施例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游离酚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

本发明按照国家标准gb/t4507-1999《沥青软化点测定法(环球法)》对本实施例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软化点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本发明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检测方法,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对本实施例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硼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将本发明的树脂进行vocs检测,检测方法:称10±1g树脂,放入老化好的tedlarbag(容积:10l)中,用密封条将其密封后,泵出其中的空气,充入6l高纯氦气,放入烘箱内加温至80℃,恒温2h。最后将收集的气体经过gc-ms检测,得出树脂样品中vocs中的苯酚相对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5

将1500g苯酚加入到5000ml带有电动搅拌器、球形冷凝管、温度计和恒压滴液漏斗四口烧瓶中,开动搅拌器,并开始加热至50℃恒温搅拌30min,再加入538g质量浓度为44%的甲醛水溶液和2g质量分数为98%以上的对甲苯磺酸,进行酚醛缩聚反应,30min内将反应混合物升温至100℃,保持体系在100℃沸腾回流状态,恒温回流反应3h后得到热塑性酚醛树脂;

将得到的热塑性酚醛树脂进行脱水,对体系进行升温,当温度升至150℃时,向反应体系中加入40g双联(2,4-二甲基-2,4-戊二醇)硼酸酯,升温至180℃进行反应3h,得到改性酚醛树脂;

对改性酚醛树脂进行提纯,抽真空至-0.099mpa,保持真空度不变,液下通入210℃以上高压蒸汽,通汽时间30min以上,当反应混合物中的游离酚<100ppm时完成提纯;

完成提纯后,趁热将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倒入冷却盘中,冷却后得到淡黄色块状改性酚醛树脂。

本发明按照化工标准hg/t2621-1994《气相色谱法测定酚醛树脂中残留苯酚含量》检测了本实施例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游离酚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

本发明按照国家标准gb/t4507-1999《沥青软化点测定法(环球法)》对本实施例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软化点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本发明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检测方法,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对本实施例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硼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将本发明的树脂进行vocs检测,检测方法:称10±1g树脂,放入老化好的tedlarbag(容积:10l)中,用密封条将其密封后,泵出其中的空气,充入6l高纯氦气,放入烘箱内加温至80℃,恒温2h。最后将收集的气体经过gc-ms检测,得出树脂样品中vocs中的苯酚相对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6

将1500g苯酚加入到5000ml带有电动搅拌器、球形冷凝管、温度计和恒压滴液漏斗四口烧瓶中,开动搅拌器,并开始加热至50℃恒温搅拌30min,再加入246.7g质量浓度为96%的聚甲醛和2g质量分数为98%以上的对甲苯磺酸,进行酚醛缩聚反应,30min内将反应混合物升温至100℃,保持体系在100℃沸腾回流状态,恒温回流反应3h后得到热塑性酚醛树脂;

将得到的热塑性酚醛树脂进行脱水,对体系进行升温,当温度升至150℃时,向反应体系中加入40g1-十二烷基硼酸频哪醇酯,升温至180℃进行反应3h,得到改性酚醛树脂;

对改性酚醛树脂进行提纯,抽真空至-0.099mpa,保持真空度不变,液下通入210℃以上高压蒸汽,通汽时间30min以上,当反应混合物中的游离酚<100ppm时完成提纯;

完成提纯后,趁热将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倒入冷却盘中,冷却后得到淡黄色块状改性酚醛树脂。

本发明按照化工标准hg/t2621-1994《气相色谱法测定酚醛树脂中残留苯酚含量》检测了本实施例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游离酚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

本发明按照国家标准gb/t4507-1999《沥青软化点测定法(环球法)》对本实施例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软化点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本发明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检测方法,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对本实施例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硼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将本发明的树脂进行vocs检测,检测方法:称10±1g树脂,放入老化好的tedlarbag(容积:10l)中,用密封条将其密封后,泵出其中的空气,充入6l高纯氦气,放入烘箱内加温至80℃,恒温2h。最后将收集的气体经过gc-ms检测,得出树脂样品中vocs中的苯酚相对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7

将1500g苯酚加入到5000ml带有电动搅拌器、球形冷凝管、温度计和恒压滴液漏斗四口烧瓶中,开动搅拌器,并开始加热至50℃恒温搅拌30min,再加入640g质量浓度为37%的甲醛水溶液和15g草酸,进行酚醛缩聚反应,30min内将反应混合物升温至100℃,保持体系在100℃沸腾回流状态,恒温回流反应3h后得到热塑性酚醛树脂;

将得到的热塑性酚醛树脂进行脱水,对体系进行升温,当温度升至130℃时,向反应体系中加入150g聚乙二醇硼酸酯,升温至160℃进行反应3h,得到改性酚醛树脂;

对改性酚醛树脂进行提纯,抽真空至-0.099mpa,保持真空度不变,液下通入210℃以上高压蒸汽,通汽时间30min以上,当反应混合物中的游离酚<100ppm时完成提纯;

完成提纯后,趁热将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倒入冷却盘中,冷却后得到淡黄色块状改性酚醛树脂。

本发明按照化工标准hg/t2621-1994《气相色谱法测定酚醛树脂中残留苯酚含量》检测了本实施例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游离酚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

本发明按照国家标准gb/t4507-1999《沥青软化点测定法(环球法)》对本实施例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软化点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本发明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检测方法,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对本实施例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硼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将本发明的树脂进行vocs检测,检测方法:称10±1g树脂,放入老化好的tedlarbag(容积:10l)中,用密封条将其密封后,泵出其中的空气,充入6l高纯氦气,放入烘箱内加温至80℃,恒温2h。最后将收集的气体经过gc-ms检测,得出树脂样品中vocs中的苯酚相对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8

将1500g苯酚加入到5000ml带有电动搅拌器、球形冷凝管、温度计和恒压滴液漏斗四口烧瓶中,开动搅拌器,并开始加热至50℃恒温搅拌30min,再加入640g质量浓度为37%的甲醛水溶液和15g草酸,进行酚醛缩聚反应,30min内将反应混合物升温至100℃,保持体系在100℃沸腾回流状态,恒温回流反应3h后得到热塑性酚醛树脂;

将得到的热塑性酚醛树脂进行脱水,对体系进行升温,当温度升至150℃时,向反应体系中加入75g三硬脂酰硼酸酯,升温至180℃进行反应3h,得到改性酚醛树脂;

对改性酚醛树脂进行提纯,抽真空至-0.099mpa,保持真空度不变,液下通入210℃以上高压蒸汽,通汽时间30min以上,当反应混合物中的游离酚<100ppm时完成提纯;

完成提纯后,趁热将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倒入冷却盘中,冷却后得到淡黄色块状改性酚醛树脂。

本发明按照化工标准hg/t2621-1994《气相色谱法测定酚醛树脂中残留苯酚含量》检测了本实施例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游离酚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

本发明按照国家标准gb/t4507-1999《沥青软化点测定法(环球法)》对本实施例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软化点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本发明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检测方法,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对本实施例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硼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将本发明的树脂进行vocs检测,检测方法:称10±1g树脂,放入老化好的tedlarbag(容积:10l)中,用密封条将其密封后,泵出其中的空气,充入6l高纯氦气,放入烘箱内加温至80℃,恒温2h。最后将收集的气体经过gc-ms检测,得出树脂样品中vocs中的苯酚相对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9

将1500g苯酚加入到5000ml带有电动搅拌器、球形冷凝管、温度计和恒压滴液漏斗四口烧瓶中,开动搅拌器,并开始加热至50℃恒温搅拌30min,再加入640g质量浓度为37%的甲醛水溶液和15g草酸,进行酚醛缩聚反应,30min内将反应混合物升温至100℃,保持体系在100℃沸腾回流状态,恒温回流反应3h后得到热塑性酚醛树脂;

将得到的热塑性酚醛树脂进行脱水,对体系进行升温,当温度升至150℃时,向反应体系中加入20g双联(2-甲基-2,4-戊二醇)硼酸酯,升温至180℃进行反应3h,得到改性酚醛树脂;

对改性酚醛树脂进行提纯,抽真空至-0.099mpa,保持真空度不变,液下通入210℃以上高压蒸汽,通汽时间30min以上,当反应混合物中的游离酚<100ppm时完成提纯;

完成提纯后,趁热将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倒入冷却盘中,冷却后得到淡黄色块状改性酚醛树脂。

本发明按照化工标准hg/t2621-1994《气相色谱法测定酚醛树脂中残留苯酚含量》检测了本实施例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游离酚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

本发明按照国家标准gb/t4507-1999《沥青软化点测定法(环球法)》对本实施例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软化点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本发明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检测方法,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对本实施例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硼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将本发明的树脂进行vocs检测,检测方法:称10±1g树脂,放入老化好的tedlarbag(容积:10l)中,用密封条将其密封后,泵出其中的空气,充入6l高纯氦气,放入烘箱内加温至80℃,恒温2h。最后将收集的气体经过gc-ms检测,得出树脂样品中vocs中的苯酚相对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10

将1500g苯酚加入到5000ml带有电动搅拌器、球形冷凝管、温度计和恒压滴液漏斗四口烧瓶中,开动搅拌器,并开始加热至50℃恒温搅拌30min,再加入640g质量浓度为37%的甲醛水溶液和15g草酸,进行酚醛缩聚反应,30min内将反应混合物升温至100℃,保持体系在100℃沸腾回流状态,恒温回流反应3h后得到热塑性酚醛树脂;

将得到的热塑性酚醛树脂进行脱水,对体系进行升温,当温度升至140℃时,向反应体系中加入15g聚乙二醇硼酸酯,升温至200℃进行反应3h,得到改性酚醛树脂;

对改性酚醛树脂进行提纯,抽真空至-0.099mpa,保持真空度不变,液下通入210℃以上高压蒸汽,通汽时间30min以上,当反应混合物中的游离酚<100ppm时完成提纯;

完成提纯后,趁热将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倒入冷却盘中,冷却后得到淡黄色块状改性酚醛树脂。

本发明按照化工标准hg/t2621-1994《气相色谱法测定酚醛树脂中残留苯酚含量》检测了本实施例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游离酚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

本发明按照国家标准gb/t4507-1999《沥青软化点测定法(环球法)》对本实施例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软化点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本发明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检测方法,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对本实施例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硼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将本发明的树脂进行vocs检测,检测方法:称10±1g树脂,放入老化好的tedlarbag(容积:10l)中,用密封条将其密封后,泵出其中的空气,充入6l高纯氦气,放入烘箱内加温至80℃,恒温2h。最后将收集的气体经过gc-ms检测,得出树脂样品中vocs中的苯酚相对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例1

将1500g苯酚、640g质量浓度为37%的甲醛水溶液和1g质量分数为98%以上的十二烷基苯磺酸加入到带有电动搅拌器、球形冷凝管、温度计和恒压滴液漏斗的2000ml四口烧瓶中,开动搅拌器,并开始加热,进行酚醛缩聚反应,30min内将反应混合物升温至100℃,保持体系沸腾恒温回流,反应3h后得到热塑性酚醛树脂;

将得到的热塑性酚醛树脂进行脱水、提纯,抽真空至-0.099mpa,保持真空度不变0.5h以上,当反应混合物升温至180℃时完成提纯;

完成提纯后,趁热将得到的热塑性酚醛树脂倒入冷却盘中,冷却后得到淡黄色透明块状酚醛树脂。

本发明按照化工标准hg/t2621-1994《气相色谱法测定酚醛树脂中残留苯酚含量》检测了本比较例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游离酚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

本发明按照国家标准gb/t4507-1999《沥青软化点测定法(环球法)》对本比较例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软化点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本发明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检测方法,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对本比较例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硼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将本发明的树脂进行vocs检测,检测方法:称10±1g树脂,放入老化好的tedlarbag(容积:10l)中,用密封条将其密封后,泵出其中的空气,充入6l高纯氦气,放入烘箱内加温至80℃,恒温2h。最后将收集的气体经过gc-ms检测,得出树脂样品中vocs中的苯酚相对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10以及比较例的实验条件汇总

表2实施例1~10和比较例1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理化指标

由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10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的游离酚含量均在100ppm以下,与比较例和市场上同类树脂相比,游离酚含量明显更低,相比而言,树脂在应用过程中释放的vocs低,品质较高。而且实施例树脂中可以检测到硼含量在0.01%以上。

实施例11

将100g天然橡胶(nr)、50g炭黑、3g不溶性硫磺、5g氧化锌、2g硬脂酸、2g促进剂hmt、1.2g促进剂tmtd、0.25g防焦剂和10g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混合,进行小配合试验,得到胶料a。

将本实施例得到的胶料按照国家标准gb/t1687-1993《硫化橡胶在屈挠试验中温升和耐疲劳性能的测定》进行压缩屈挠温升实验,数据如表2所示。将本实施例得到的胶料按照国家标准gb/t3512-1983《橡胶热空气老化试验方法》进行老化处理,得到老化后的胶料,本发明对本实施例得到的胶料和老化后的胶料进行了性能测试,数据如表3所示。

实施例12

将100g天然橡胶(nr)、50g炭黑、3g不溶性硫磺、5g氧化锌、2g硬脂酸、2g促进剂hmt、1.2g促进剂tmtd、0.25g防焦剂和10g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混合,进行小配合试验,得到胶料b。

将本实施例得到的胶料按照国家标准gb/t1687-1993《硫化橡胶在屈挠试验中温升和耐疲劳性能的测定》进行压缩屈挠温升实验,数据如表2所示。将本实施例得到的胶料按照国家标准gb/t3512-1983《橡胶热空气老化试验方法》进行老化处理,得到老化后的胶料,本发明对本实施例得到的胶料和老化后的胶料进行了性能测试,数据如表3所示。

实施例13

将100g天然橡胶(nr)、50g炭黑、3g不溶性硫磺、5g氧化锌、2g硬脂酸、2g促进剂hmt、1.2g促进剂tmtd、0.25g防焦剂和10g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混合,进行小配合试验,得到胶料c。

将本实施例得到的胶料按照国家标准gb/t1687-1993《硫化橡胶在屈挠试验中温升和耐疲劳性能的测定》进行压缩屈挠温升实验,数据如表2所示。将本实施例得到的胶料按照国家标准gb/t3512-1983《橡胶热空气老化试验方法》进行老化处理,得到老化后的胶料,本发明对本实施例得到的胶料和老化后的胶料进行了性能测试,数据如表3所示。

实施例14

将100g天然橡胶(nr)、50g炭黑、3g不溶性硫磺、5g氧化锌、2g硬脂酸、2g促进剂hmt、1.2g促进剂tmtd、0.25g防焦剂和10g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混合,进行小配合试验,得到胶料d。

将本实施例得到的胶料按照国家标准gb/t1687-1993《硫化橡胶在屈挠试验中温升和耐疲劳性能的测定》进行压缩屈挠温升实验,数据如表2所示。将本实施例得到的胶料按照国家标准gb/t3512-1983《橡胶热空气老化试验方法》进行老化处理,得到老化后的胶料,本发明对本实施例得到的胶料和老化后的胶料进行了性能测试,数据如表3所示。

实施例15

将100g天然橡胶(nr)、50g炭黑、3g不溶性硫磺、5g氧化锌、2g硬脂酸、2g促进剂hmt、1.2g促进剂tmtd、0.25g防焦剂和10g本发明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混合,进行小配合试验,得到胶料e。

将本实施例得到的胶料按照国家标准gb/t1687-1993《硫化橡胶在屈挠试验中温升和耐疲劳性能的测定》进行压缩屈挠温升实验,数据如表2所示。将本实施例得到的胶料按照国家标准gb/t3512-1983《橡胶热空气老化试验方法》进行老化处理,得到老化后的胶料,本发明对本实施例得到的胶料和老化后的胶料进行了性能测试,数据如表3所示。

实施例16

将100g天然橡胶(nr)、50g炭黑、3g不溶性硫磺、5g氧化锌、2g硬脂酸、2g促进剂hmt、1.2g促进剂tmtd、0.25g防焦剂和10g本发明实施例6制备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混合,进行小配合试验,得到胶料f。

将本实施例得到的胶料按照国家标准gb/t1687-1993《硫化橡胶在屈挠试验中温升和耐疲劳性能的测定》进行压缩屈挠温升实验,数据如表2所示。将本实施例得到的胶料按照国家标准gb/t3512-1983《橡胶热空气老化试验方法》进行老化处理,得到老化后的胶料,本发明对本实施例得到的胶料和老化后的胶料进行了性能测试,数据如表3所示。

实施例17

将100g天然橡胶(nr)、50g炭黑、3g不溶性硫磺、5g氧化锌、2g硬脂酸、2g促进剂hmt、1.2g促进剂tmtd、0.25g防焦剂和10g本发明实施例7制备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混合,进行小配合试验,得到胶料g。

将本实施例得到的胶料按照国家标准gb/t1687-1993《硫化橡胶在屈挠试验中温升和耐疲劳性能的测定》进行压缩屈挠温升实验,数据如表2所示。将本实施例得到的胶料按照国家标准gb/t3512-1983《橡胶热空气老化试验方法》进行老化处理,得到老化后的胶料,本发明对本实施例得到的胶料和老化后的胶料进行了性能测试,数据如表3所示。

实施例18

将100g天然橡胶(nr)、50g炭黑、3g不溶性硫磺、5g氧化锌、2g硬脂酸、2g促进剂hmt、1.2g促进剂tmtd、0.25g防焦剂和10g本发明实施例8制备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混合,进行小配合试验,得到胶料h。

将本实施例得到的胶料按照国家标准gb/t1687-1993《硫化橡胶在屈挠试验中温升和耐疲劳性能的测定》进行压缩屈挠温升实验,数据如表2所示。将本实施例得到的胶料按照国家标准gb/t3512-1983《橡胶热空气老化试验方法》进行老化处理,得到老化后的胶料,本发明对本实施例得到的胶料和老化后的胶料进行了性能测试,数据如表3所示。

实施例19

将100g天然橡胶(nr)、50g炭黑、3g不溶性硫磺、5g氧化锌、2g硬脂酸、2g促进剂hmt、1.2g促进剂tmtd、0.25g防焦剂和10g本发明实施例9制备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混合,进行小配合试验,得到胶料i。

将本实施例得到的胶料按照国家标准gb/t1687-1993《硫化橡胶在屈挠试验中温升和耐疲劳性能的测定》进行压缩屈挠温升实验,数据如表2所示。将本实施例得到的胶料按照国家标准gb/t3512-1983《橡胶热空气老化试验方法》进行老化处理,得到老化后的胶料,本发明对本实施例得到的胶料和老化后的胶料进行了性能测试,数据如表3所示。

实施例20

将100g天然橡胶(nr)、50g炭黑、3g不溶性硫磺、5g氧化锌、2g硬脂酸、2g促进剂hmt、1.2g促进剂tmtd、0.25g防焦剂和10g本发明实施例10制备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混合,进行小配合试验,得到胶料j。

将本实施例得到的胶料按照国家标准gb/t1687-1993《硫化橡胶在屈挠试验中温升和耐疲劳性能的测定》进行压缩屈挠温升实验,数据如表2所示。将本实施例得到的胶料按照国家标准gb/t3512-1983《橡胶热空气老化试验方法》进行老化处理,得到老化后的胶料,本发明对本实施例得到的胶料和老化后的胶料进行了性能测试,数据如表3所示。

比较例2

将100g天然橡胶(nr)、50g炭黑、3g不溶性硫磺、5g氧化锌、2g硬脂酸、2g促进剂hmt、1.2g促进剂tmtd、0.25g防焦剂和10g本发明比较例1制备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混合,进行小配合试验,得到比较胶料k。

将本比较例得到的胶料按照国家标准gb/t1687-1993《硫化橡胶在屈挠试验中温升和耐疲劳性能的测定》进行压缩屈挠温升实验,数据如表2所示。将本比较例得到的胶料按照国家标准gb/t3512-1983《橡胶热空气老化试验方法》进行老化处理,得到老化后的胶料,本发明对本比较例得到的胶料和老化后的胶料进行了性能测试,数据如表3所示。

表3实施例11~20和比较例2得到的胶料的压缩屈挠温升实验数据

注:实验条件:冲程4.45mm;恒温室温度t0:55℃

由表3可以看出,将本发明实施例1~10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经过小配合混炼后,得到的胶料温升速度和温升大小均小于比较例2得到的胶料k。说明本发明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能够提高胶料的导热散热性,降低胶料的压缩疲劳温升和动态屈挠生热。

表4实施例11~20和比较例2得到的胶料老化前后的性能数据

由表4可以看出,将本发明实施例1~10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经过小配合混炼后,得到的胶料经老化后,胶料的强度优于比较例2得到的胶料,说明本发明得到的改性酚醛树脂能够提高胶料的抗老化性能,延长轮胎等橡胶制品的使用寿命。

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硼酸酯改性酚醛树脂具有优良的导热散热性,将本发明提供的改性酚醛树脂作为补强剂添加到胶料中,能够降低胶料的压缩疲劳温升,减少轮胎在行驶过程中的动态生热,能提高胶料的抗老化性能,从而延长轮胎等橡胶制品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