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剂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0475发布日期:2019-01-02 21:4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溶剂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溶剂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浸出法制油是应用萃取的原理,选用某种能够溶解油脂的有机溶剂,经过对油料的接触(浸泡或喷淋),使油料中的油脂被萃取出来的一种制油方法。浸出法制油的基本过程是先把油料胚(或预榨饼)浸于选定的溶剂中,然后使油脂溶解在溶剂内形成混合油,再将混合油与固体残渣(粕)分离,最后将混合油按照不同的沸点进行蒸发、汽提,使溶剂汽化变成蒸气与油分离,从而获得油脂(浸出毛油)。其中,溶剂蒸气则经过冷凝、冷却回收后继续使用。由于浸出法制油具有出油率高,劳动强度低等诸多优点,因此在制油领域得到了广泛适应。

目前而言,浸出法制油中普遍采用的溶剂是以正己烷为主要成分的6号抽提溶剂,正己烷对油脂良好的溶解性,而且价格便宜,来源充足,因此在世界范围内普遍使用。实际操作中,由于现有技术中缺乏专门针对正己烷的溶剂回收装置,如此,导致部分含有正己烷的蒸气被排放至大气中,而正己烷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蓄积作用,可以从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由肝脏代谢生成2,5-己二酮,影响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及运动神经细胞而引起人体中毒,极大影响了人体的健康;此外,正己烷蒸气在大气中经光化学降解可以破坏臭氧,极易造成环境的污染破坏,经过多年科学研究和调查后,1990年美国清洁空气法案已正式将正己烷列为189项空气污染有害物质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溶剂回收装置,该溶剂回收装置通过其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实现正己烷蒸气的冷凝回收,有效防止其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避免其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

一种溶剂回收装置,包括冷凝器、平衡罐、吸收塔、冷凝塔、冷冻塔,其中:

所述冷凝器上方设置有用于待回收溶剂蒸气输入的进气管,所述冷凝器用于溶剂蒸气的冷凝;

所述平衡罐与所述冷凝器下方相连通,所述平衡罐用于经所述冷凝器冷凝后剩余溶剂蒸气的平衡稳定以使其形成自由气体;

所述吸收塔下方与所述平衡罐相连通,所述吸收塔用于自由气体中溶剂的吸收;

所述冷凝塔上方与所述吸收塔上方相连通,所述冷凝塔用于经所述吸收塔吸收溶剂后自由气体的初次冷凝;

所述冷冻塔下方与所述冷凝塔下方相连通,所述冷冻塔用于经所述吸收塔吸收溶剂后自由气体的再次冷凝;

所述冷凝器、所述平衡罐、所述吸收塔、所述冷凝塔、所述冷冻塔底部均设置有用于冷凝后溶剂导出的排凝管。

优选地,所述冷凝器下方设置有冷却水导入管,所述冷凝器上方设置有冷却水导出管。

优选地,所述平衡罐顶部设置有与外部相通的第一导气管,所述第一导气管内设置有第一止回阀。

优选地,所述吸收塔内腔下方的气体入口处设置有第一气体分布器,所述吸收塔内腔上方设置有不锈钢丝网填料层与冷却水分布器且所述冷却水分布器位于所述不锈钢丝网填料层上方。

优选地,所述冷凝塔与所述冷冻塔外部连通有冰水箱,所述冰水箱与所述冷凝塔之间设置有水泵,所述冰水箱与所述冷冻塔之间设置有压缩制冷机。

优选地,所述冷冻塔内腔下方的气体入口处设置有第二气体分布器,所述冷冻塔内腔上方设置有盘管,所述盘管与所述冰水箱及所述压缩制冷机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冷冻塔顶部设置有与外部相通的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二导气管内设置有第二止回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该溶剂回收装置通过其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实现正己烷蒸气的冷凝回收,有效防止其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避免其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溶剂回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部”、“底部”、“上方”、“下方”、“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图1提供了本实用新型一种溶剂回收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溶剂回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溶剂回收装置能实现溶剂的有效回收。该溶剂回收装置包括冷凝器1、平衡罐2、吸收塔3、冷凝塔4、冷冻塔5,冷凝器1、平衡罐2、吸收塔3、冷凝塔4、冷冻塔5底部均设置有用于冷凝后溶剂导出的排凝管6。

图1中,箭头方向表示水或者气的流动方向,其中,图1中冷凝器1、平衡罐2、吸收塔3、冷凝塔4、冷冻塔5从左往右依次排列。

本实施例中,冷凝器1上方设置有用于待回收溶剂蒸气输入的进气管101,冷凝器1用于溶剂蒸气的冷凝。图1中最左边的塔体即为冷凝器1。

平衡罐2与冷凝器1下方相连通,平衡罐2用于经冷凝器1冷凝后剩余溶剂蒸气的平衡稳定以使其形成自由气体。如此,油脂浸出溶剂蒸气经冷凝器1冷凝后,含有少量溶剂的气体进入平衡罐2形成自由气体。

吸收塔3下方与平衡罐2相连通,吸收塔3用于自由气体中溶剂的吸收。本实施例中,吸收塔3内腔下方的气体入口处设置有第一气体分布器301,从而自由气体可以沿吸收塔3的整个内腔下截面往上流动,同时,吸收塔3内腔上方设置有不锈钢丝网填料层302与冷却水分布器303,冷却水分布器303与外部的冷却水输入管相导通且冷却水分布器303位于不锈钢丝网填料层302上方。

如此,自由气体进入吸收塔3底部经气体分布器301后向吸收塔3中部、上部上升,吸收塔3顶部的冷却水经冷却水分布器303后均匀下降,吸收塔3中部的不锈钢丝网填料层302使上升的自由气体和下降的冷却水充分接触,冷却水将自由气体中所残余的溶剂迅速冷凝吸收夹带掉落下来,吸收下来的水与溶剂进入排凝管6导出至外设分水箱处理,自由气体继续进入吸收塔3后方相连的冻凝塔4内。

冷凝塔4上方与吸收塔3上方相连通,冷凝塔4用于经吸收塔3吸收溶剂后自由气体的初次冷凝。冷冻塔5下方与冷凝塔4下方相连通,冷冻塔5用于经吸收塔3吸收溶剂后自由气体的再次冷凝。图1中最右边的塔体即为冷冻塔5。

本实施例中,冷凝塔4与冷冻塔5外部连通有冰水箱7,冰水箱7与冷凝塔4之间设置有水泵8,冰水箱7与冷冻塔5之间设置有压缩制冷机9。冷冻塔5内腔下方的气体入口处设置有第二气体分布器501,冷冻塔5内腔上方设置有盘管502,盘管502与冰水箱7及压缩制冷机9相连通。

具体地,冻凝塔4内设置有冷却列管来传输冷冻水,冷冻水为冷却介质,冷冻水是通过压缩制冷机9制冷获得,自由气体经冻凝塔4内冷冻水换热后,其中所含溶剂就会变的极少,然后自由气体再继续流向冷冻塔5。

自由气体经第二气体分布器501后向冷冻塔5上方流动,由于冷冻塔5内部安装有盘管502,盘管502的管内采用经压缩制冷机9压缩的制冷剂,这些制冷剂会冷冻流经盘管502管程的自由气体,这时自由气体中如果还含有溶剂,这些溶剂便会冷凝粘附在盘管502外壁上,然后滴落经排凝管6导出收集。

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方便冷凝器1内作为冷却介质的冷却水的输入输出,方便冷却水的循环,优选地,冷凝器1下方设置有冷却水导入管102,冷凝器1上方设置有冷却水导出管103。

本实施例中,为确保平衡罐2内的气压可以保持在预设压力,优选地,平衡罐2顶部设置有与外部相通的第一导气管201,第一导气管201内设置有第一止回阀202。

本实施例中,冷冻塔5顶部设置有与外部相通的第二导气管503,第二导气管503内设置有第二止回阀504。

具体地,如果按照正常的冷凝回收流程,到达冷冻塔5内自由气体中所含溶剂本身已极其微少,且回收系统压力达到微负压,溶剂蒸气已全部经各个塔体底部设置的排凝管6导出,安装在冷冻塔5顶部的第二止回阀504处于关闭状态。

但是,一旦冷凝回收流程出现异常状况,系统内部偶尔便会产生正压,此时,第二止回阀504打开卸压,从而使整个系统压力平衡,然后再逐渐冷凝、冷冻形成微负压。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溶剂回收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