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气泡贴壁细胞培养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5144发布日期:2019-04-03 01:40阅读:9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气泡贴壁细胞培养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气泡贴壁细胞培养瓶。



背景技术:

干细胞的人体内最原始的细胞,就有较强的分化再生能力,21世纪以来被列为科技发展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对干细胞的研究不断的深入,干细胞体现出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和医学价值。干细胞生产过程是干细胞研究的基础,如何生产出稳定符合要求的细胞产品成为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前提。

在实验室细胞生产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操作。细胞操作过程中,如提取、换液、传代等操作均涉及将培养基加入培养瓶中的操作,由于大多数试剂不会根据实际用量进行独立分装,如细胞培养基,则出现需反复吸液、加液的操作,尤其在批量操作过程中。为避免操作中的交叉污染,移液管应悬浮在培养瓶口上方将试剂打入培养瓶中,由于培养基成分中多含血清或类似血清成分,在加入过程中易产生气泡,当加入细胞后,所产生的气泡消除过程中对细胞的创伤较大,影响细胞状态。为了减少气泡的产生,现有通过人工倾斜培养瓶,将移液管的一端抵在培养瓶,使试剂沿培养瓶壁流下,但此操作存在一定的风险,加剧了非一次性试剂污染的风险,且长时间操作容易使工作人员产生疲劳,增加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气泡贴壁细胞培养瓶,以解决现有培养瓶在加入试剂的过程中操作不便且容易产生气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气泡贴壁细胞培养瓶,包括瓶身、瓶颈以及位于瓶身和瓶颈之间的接合部,所述瓶颈上配合连接有瓶盖;所述瓶身外壁上设置有可调节支撑机构;

所述接合部内倾斜设置有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包括底板、连接在底板上的后板以及连接在底板两侧且与后板两侧连接的侧板,且所述底板、后板及侧板相互连接形成有供试剂流经的渠道;所述渠道与瓶身内壁相连通;两侧板及后板分别紧贴于接合部两侧内壁及后内壁上,所述底板与接合部前内壁之间具有缝隙。

进一步,所述可调节支撑机构包括连接在瓶身外壁上的固定杆以及与固定杆转动连接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至少两节支脚,且相邻所述支脚之间铰接连接。

进一步,所述瓶颈向导流机构后板方向倾斜设置。

进一步,所述瓶身为透明材质制成,且瓶身上设置有刻度线。

进一步,所述瓶颈与瓶盖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瓶身为矩形结构,所述接合部为梯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防气泡贴壁细胞培养瓶,通过导流机构及可调节支撑机构,使得加入到培养瓶中的试剂能够沿瓶身内壁流入,有效的减少了气泡的产生,同时降低试剂的污染风险,保留了细胞培养瓶的操作空间,为细胞的生长提供了较温和的生长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3中所示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瓶身,2-瓶颈,3-接合部,4-瓶盖,5-导流机构,6-底板,7-后板,8-侧板,9-固定杆,10-支架,11-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一种防气泡贴壁细胞培养瓶,包括瓶身1、瓶颈2以及位于瓶身1和瓶颈2之间的接合部3,瓶颈2上配合连接有瓶盖4;瓶身1外壁上设置有可调节支撑机构。培养瓶为一体式结构,瓶身1、瓶颈2及接合部3均为连通状态,试剂由瓶颈2处加入通过接合部3最终流入至瓶身1内。可调节支撑机构可拆卸连接在瓶身1上,通过支撑调节机构,可对培养瓶进行倾斜调节。根据工作需要,调节至适当的角度,从而便于对试剂的注入,使得注入到培养瓶内的试剂沿培养瓶内壁流动,从而减少产生的气泡量。且当需要进行试剂注入时,将可调节支撑机构安装在瓶身上,当不需要时,将可调节支撑机构拆卸,从而便于培养瓶的放置。瓶身1为矩形结构,接合部3为梯形结构,瓶颈2为柱状结构。瓶盖4用于密封培养瓶,防止外界污染源进入到培养瓶内对细胞造成创伤,瓶盖4与瓶颈2通过螺纹连接,便于对培养瓶的操作,且通过螺纹连接的自锁功能,可有效的加强两者连接的可靠性。

接合部3内倾斜设置有导流机构5,导流机构5包括底板6、连接在底板6上的后板7以及连接在底板6两侧且与后板7两侧连接的侧板8,且底板6、后板7及侧板8相互连接形成有供试剂流经的渠道;渠道与瓶身1内壁相连通;两侧板8及后板7分别紧贴于接合部3两侧内壁及后内壁上,底板6与接合部3前内壁之间具有缝隙。底板6倾斜设置,便于加入的试剂的流动。接合部3前壁、后壁及侧壁的方位关系是以瓶身1的四周围为基准面进行限定,与瓶身1正前方相接近的为前壁、与瓶身1正后方且与前壁相对应的为后壁,连接前壁及后壁两侧的则为侧壁。通过侧板8、后板7与接合部3内壁之间的紧密贴合,使得导流机构5稳定的设置在接合部3内,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脱落。使用时,打开瓶盖4,试剂由瓶颈2注入,通过瓶颈2流至导流机构5的底板6上,通过底板6、后板7及侧板8形成的渠道的导流作用,再由渠道流入至底板6和接合部3前壁之间的缝隙,进而试剂沿瓶身1内壁流入至瓶身1内。该过程中大大减少了气泡的产生,同时降低试剂的污染风险,保留了细胞培养瓶的操作空间,为细胞的生长提供了较温和的生长环境。

为了便于对培养瓶的倾斜角度的调节,本实用新型中,可调节支撑机构包括连接在瓶身1外壁上的固定杆9以及与固定杆9转动连接的支架10,所述支架10至少包括两节支脚11,且相邻支脚11之间铰接连接。固定杆9为两段独立杆件组成,支架10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固定杆9内,从而实现转动。支架10为可拼接结构,可根据培养瓶的大小或结构选择适应长度的支架10。在进行试剂注入式,以支架10为支撑点,转动培养瓶,从而可方便的使试剂沿培养瓶壁流动,节省人力劳动输出,方便快捷。

为了便于试剂的倾注,本实用新型中,瓶颈2向导流机构5后板7方向倾斜设置。瓶颈2与接合部3之间具有一定的倾角,通过倾斜设置,更方便工作人员操作,更加方便的使试剂或细胞进入到培养瓶内。

为了便于对培养瓶内的细胞或试剂注入量的直观观察,本实用新型中,瓶身1为透明材质制成,且瓶身1上设置有刻度线。通过透明设置,便于观察培养瓶内注入物质的状态及变化,通过刻度线,可直接读取注入的用量,方便快捷。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从实施过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防气泡贴壁细胞培养瓶,通过导流机构,使得加入到培养瓶中的试剂能够沿瓶身内壁流入,有效的减少了气泡的产生,同时降低试剂的污染风险,保留了细胞培养瓶的操作空间,为细胞的生长提供了较温和的生长环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