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保湿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1029发布日期:2019-07-19 23:00阅读:1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保湿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操作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简易保湿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湿度是病原菌能否侵染发病的一个关键因素,例如玉米灰斑病、番茄灰霉病等属于偏高湿类型的病害,在湿度条件不能得到满足时,病菌就难以完成侵染发病,其在水雾状态下最容易侵染发病;再如霜霉病的发生及发生程度是由湿度和水分决定的。

科学研究试验中,常常需从田间采回发病样本并对其保湿培养以达到病原菌分离、鉴定的目的;同时,室内病原菌致病性验证也需在温湿度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特别是湿度,是病原菌是否能萌发、侵染的关键,因此保湿装置就显得极为重要。

现有的保湿培养装置存在以下不足:

1)部分保湿培养装置不能灵活的控制湿度,常常是湿度不够或者是湿度过大,造成病菌不能侵染或供试植株因通气性不足生长受阻。

2)在需要少量培养试验中,由于保湿培养装置的内部空间,雾滴难以与植株很好的接触促使发病。

3)现有部分保湿培养装置体积较大,价格较高,且不方便移动,不能满足不同培养场合的要求。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简易保湿培养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保湿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简易保湿培养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右侧设置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设置水泵,所述水箱的内腔顶部中部位置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底部设置轴承座,所述出水管的底部通过轴承座活动连接雾化装置,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固定装置,所述箱体的底部均匀设置滚轮,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外壁均设置外护壳,所述外护壳远离箱体左右两侧外壁的一端通过连接轴活动设置制动杆,所述外护壳的顶部活动设置限位杆,所述水箱的左侧外壁连通水管,且水管的另一端连通出水管,所述水箱的左侧外壁设置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箱体的右侧外壁设置温湿度控制器,所述箱体的内腔顶部右侧设置蓄能电池,所述箱体的内腔底部设置置物台,所述雾化装置的外壁均匀设置四组副喷雾头,所述喷雾装置的内壁固定设置镶块,所述镶块的另一端连接内固套环,所述内固套环的内壁设置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部连接旋转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箱体底部的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的内腔设置活动板块,所述活动板块的顶部均匀设置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部连接在固定壳体的内腔顶部,所述活动板块的底部连接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延伸至固定壳体的下方并连接防滑板,所述固定杆与固定壳体的前端设置限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置物台的底部均匀设置通气孔,且通气孔贯穿箱体的底部,所述置物台的顶部均匀设置置物槽,且置物台的顶部设置通水槽。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壳体的左右两侧内壁均设置限位滑槽,且活动板块的左右两侧外壁均设置与限位滑槽匹配的滑块。

进一步的,所述蓄能电池包括太阳能电池板与可充电蓄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制动杆与防滑板的底部均设置防滑垫,且防滑垫的底部均匀设置防滑条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箱体的底部设置滚轮方便对箱体进行移动,同时箱体中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得箱体体积小巧,可以适用于窗台等狭窄空间及其他不同培养场合的需求,也可以直接放置在田间,在昼夜温差自然条件下,通过培养装置内湿度的精确调控,促使植株发病;

2.本实用新型搬运至选择的地点后可以通过制动杆翻转至地面上,固定装置中的防滑板通过复位弹簧弹出,使防滑板挤压在地面上,从而保证箱体在固定的过程中也不会出现移动或摇晃的现象;

3.本实用新型在箱体的内腔底部设置雾化装置,雾化装置中设置旋转叶片,在水流的冲击下,旋转叶片可以带动雾化装置旋转运动,同时通过四组副喷雾头可以使喷出的雾化液在箱体中分散的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雾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水箱、3水泵、4轴承座、5出水管、6雾化装置、7固定装置、71固定壳体、72活动板块、73复位弹簧、74固定杆、75限位孔、76防滑板、8滚轮、9外护壳、10制动杆、11限位杆、12水管、13温湿度传感器、14温湿度控制器、15蓄能电池、16副喷雾头、17内固套环、18镶块、19固定支架、20旋转叶片、21置物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简易保湿培养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腔右侧设置水箱2,水箱2的顶部设置水泵3,水箱2内腔顶部的中部位置出水管5,出水管5的底部设置轴承座4,出水管5的底部通过轴承座4活动连接雾化装置6,轴承座4分别与出水管5和雾化装置6的连接处均设置轴承密封圈,可以有效的防止水渗漏,箱体1的底部设置固定装置7,箱体1的底部均匀设置滚轮8,滚轮8为万向轮且有四组,箱体1的左右两侧外壁均设置外护壳9,外护壳9远离箱体1左右两侧外壁的一端通过连接轴活动设置制动杆10,外护壳9的顶部活动设置限位杆11,水箱2的左侧外壁连通水管12,且水管12的另一端连通出水管5,水箱2的左侧外壁设置温湿度传感器13,箱体1的右侧外壁设置温湿度控制器14,箱体1的内腔顶部右侧设置蓄能电池15,箱体1的内腔底部设置置物台21,雾化装置6的外壁均匀设置四组副喷雾头16,喷雾装置6的内壁固定设置镶块18,镶块18的另一端连接内固套环17,内固套环17的内壁设置固定支架19,固定支架19的底部连接旋转叶片20。

如图3所示,固定装置7包括固定设置在箱体1底部的固定壳体71,固定壳体71的内腔设置活动板块72,活动板块72的顶部均匀设置复位弹簧73,复位弹簧73的顶部连接在固定壳体71的内腔顶部,活动板块72的底部连接固定杆74,固定杆74的底部延伸至固定壳体71的下方并连接防滑板76,固定杆74与固定壳体71的前端设置限位孔75,固定壳体71的前端活动设置与限位孔75匹配的螺杆,通过固定装置7可以方便的在将箱体1运行至需要使用的地点时可以将箱体1固定,方便箱体1的移动与固定;

如图1所示,置物台21的底部均匀设置通气孔,且通气孔贯穿箱体1的底部,置物台21的顶部均匀设置置物槽,且置物台21的顶部设置通水槽,设置通气孔保证箱体内的通气性,又可减少其他杂菌污染,设置置物槽方便植物区分,同时设置流水槽防止水在置物台上积累;

如图3所示,固定壳体71的左右两侧内壁均设置限位滑槽,且活动板块72的左右两侧外壁均设置与限位滑槽匹配的滑块,通过滑块在限位滑槽中滑动,使活动板72在固定可体71中滑动时,可以限制滑动角度;

如图1所示,蓄能电池15包括太阳能电池板与可充电蓄电池,通过蓄能电池15可以对各种电器组件进行电源供应,且更加的环保;

如图1所示,制动杆10与防滑板76的底部均设置防滑垫,且防滑垫的底部均匀设置防滑条纹,在制动固定箱体1时,保证箱体1不会出现滑动偏移的现象。

实施例:通过滚轮8可以方便的带动箱体1运动,将箱体1搬运至选择的地点进行实验,然后通过固定装置7与制动杆10将箱体1固定,将与限位孔75匹配的螺杆抽出,活动板块72通过复位弹簧73在固定壳体71中向下运动,从而推动防滑板73压紧在地面上,同时在外护壳9中翻转制动杆10,使制动杆10的底部接触地面,从而可以保证箱体1不会在地面上固定时移动,通过温湿度传感器13可以方便的读取箱体1中的温湿度,然后通过温湿度控制器14对箱体1中的温湿度进行控制,增加箱体1中的湿度时,通过水泵3将水箱2中的水通过水管12进行传输。水进入出水管5中,经过雾化装置6雾化喷出,在喷出的雾化液体的同时,水冲击在旋转叶片20上,通过旋转叶片20带动内固套环17旋转运动,从而使雾化装置6旋转运动,雾化装置6旋转的过程中雾化液体同时经过副喷雾头16喷出,从而对箱体1中进行均匀的喷射,使放置在置物台21上的植物可以更均匀的与雾化液接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