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4-甲氧基环己基-1-氨基甲酸的合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63218发布日期:2019-05-24 21:53阅读:8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基甲酸化学品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cis-4-甲氧基环己基-1-氨基甲酸是合成螺虫乙酯的重要中间体,其手性中间体也是螺虫乙酯杀虫活性的核心部分,但是与其有关的合成研究报导却比较少,主要有以下2种:第一种cis-8-甲氧基-1,3-二氮杂螺[4,5]癸-2,4-二酮、在高压釜内进行碱性水解得到目标产物,运用此法得到的产物有较多的顺式产物,便于后面的构型分离,比较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第二种方法甲氧基环己酮与氯化铵和氰化钠反应,得到的产物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制得目标产物,但是此法得到的目标顺式产物只有50%的含量,要想得到较纯的产物还要经过复杂的分离过程,不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2018年10期的《农药》刊登的cis-4-甲氧基环己基-1-氨基甲酸的合成和优化一文,对原料的比例、使用的设备、工艺参数等缺少最优化的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含量高、收率高,无需顺反式拆分的cis-4-甲氧基环己基-1-氨基甲酸的合成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措施实现的:

cis-4-甲氧基环己基-1-氨基甲酸的合成方法具有四个反应步骤:

a)以对羟基苯甲醚为原料催化加氢合成4-甲氧基-1-羟基-环己烷;

b)4-甲氧基-1-羟基-环己烷氧化为对羟基环己酮;

c)对羟基环己酮在氰化钠碳酸铵作用下生成cis-8-甲氧基-1,3-二氮杂螺【4,5】癸-2,4-二酮

d)cis-8-甲氧基-1,3-二氮杂螺【4,5】癸-2,4-二酮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cis-4-甲氧基环己基-1-氨基甲酸;

所述的步骤a中,催化剂推荐的催化剂为raneyni,催化剂的量2%~4%;优先推荐为t-1型号raneyni,反应速度最快。

步骤b中的氧化剂优先推荐为琼斯试剂,其中含有水、硫酸、铬酐;铬酐与4-甲氧基-1-羟基-环己烷的摩尔比为1.02~1.05:1.0,铬酐微过量,保证反应a)形成的中间体基本100%转化,又不会有过多未反应的铬酐,保证后期废水中金属铬含量极少,环保性能较好。

水、硫酸、铬酐的摩尔比为23.5~23.8:1.60:1.0,铬酐起氧化作用,水含量高,硫酸为稀酸,不作为氧化剂使用,仅仅提供酸性环境和硫酸根离子。

所述的步骤b采用微反应器进行,微反应器具有0.5-1米长的反应管腔,管腔直径1/4英寸左右,使得两种反应物的量较小,反应热较小,接触时间较长,通过时的停留时间为15-60min,b中反应温度为20~60℃,优先温度设在30-40℃。反应获得的中间产物纯度较高,反应的气体释放很少压力较小,适合微反应器的反应空间要求。

所述的步骤d中碱解中所用的碱可以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等,优先推荐为八水合氢氧化钡晶体,其中步骤d中反应温度60℃~98℃,优先推荐为75~95℃,八水合氢氧化钡晶体溶解,反应加热失去水分子,形成氢氧化钡稀溶液,与步骤b中的硫酸根反应,形成硫酸钡,沉淀下来。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同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方法所得的产品含量98%以上,总收率>45%;

2、本发明反应步骤b中使用微反应器进行反应,减少了投料比,节约了成本,两成分接触面大混合均匀,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收率;

3、本发明反应步骤d中使用的碱为氢氧化钡,有效的避免了高压反应,能有效的避免氢氧化钠作为碱带来的副产氯化钠盐的生成;

4、工艺简单,易操作;

5、本发明步骤a中使用的溶剂乙醇及催化剂均可以实行套用;

6、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直接得到顺式产品,无需再拆分,往后继续反应可以直接合成顺式的螺虫乙酯。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步骤a:向高压釜中加入乙醇640g,对羟基苯甲醚200g(99%),催化剂raneyni33g,加料结束,密封高压釜,用氮气置换3次,氢气排去氮气,通氢气反应,温度控制在70℃~80℃,压力维持在1.5mpa左右,反应6h,降温排去氢气,过滤脱去乙醇,得到4-甲氧基-1-羟基-环己烷208.7g(含量94.5%),收率95.0%。乙醇、催化剂raneyni回收重复利用。

步骤b:酸化液制备:在三口瓶中加入水673.78g,搅拌加入含量99%的铬酐160.87g,滴加30%的硫酸268.56g,控制反应温度60℃,滴加结束后,再加入水224.59g,降温至25℃,得到酸化液。

在三口瓶中,加入94.5%3-甲氧基-1-羟基-环己烷(中间体1)208.7g,搅拌滴加上述酸化液,反应温度<40℃,滴加结束后,搅拌4h,取样,中控中间体1<1%。

在反应瓶中加入乙酸乙酯,搅拌加入上述反应液,搅拌1h,停搅拌,静置2h。

将反应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上层有机相放入三口瓶,下层深绿色液用乙酸乙酯再萃取一次,有机相合并,在有机相中加入碳酸氢钠20g,调节ph值至中性,搅拌1小时后,关搅拌静置2小时后再次进行分液,有机相待蒸馏,水层待处理。

将有机相加入反应瓶中,常压蒸馏,温度不超过100℃,少量溶剂用负压抽干,取样分析,溶剂残留<3%,检测合格后,降温至40℃,得到甲氧基环己酮(中间体2)193.10g,含量为90.5%

步骤c:在反应瓶中依次加入水2972g、碳酸铵275.18g、99%氰化钠74.31g,搅拌30分钟后,滴加对90.5%甲氧基环己酮193.10g,加完后升温,控制反应温度30-35℃,反应25小时后降温至<25℃,过滤;收集滤饼,干燥得到固体143.40g,顺式含量98.5%。

步骤d:反应瓶中加入水713.8g搅拌,把八水氢氧化钡104.8g投入,搅拌30分钟溶解,加热至60℃左右。把含量98.5%,143.40g中间体3投入,加热至85℃下反应25小时;取样监测,当原料剩余量面积百分含量小于3%后停止反应,反应完成后,降温60℃左右,向反应液中缓慢滴加硫酸(50%)104.8g调节ph值3左右;补加水,加入活性炭,加热至80℃,保温搅拌1小时;抽滤;滤液搅拌加热,把水蒸除,烘干得白色cis-4-甲氧基环己基-1-氨基甲酸121.91g,含量98.2%。

实施例2:

步骤a:向高压釜中加入乙醇640g,对羟基苯甲醚200g(99%),催化剂raneyni33g,加料结束,密封高压釜,用氮气置换3次,氢气排去氮气,通氢气反应,温度控制在60℃~70℃,压力维持在0.5mpa左右,反应6h,降温排去氢气,过滤脱去乙醇,得到4-甲氧基-1-羟基-环己烷208.7g(含量94.5%),收率95.0%。乙醇、催化剂raneyni回收重复利用.

步骤b:酸化液制备:在三口瓶中加入水654,51g,搅拌加入含量99%的铬酐156.28g,滴加30%的硫酸242.62g,控制反应温度60℃,滴加结束后,再加入水224.59g,降温至25℃,得到酸化液。

往微反应器中同时通入酸化液和含量94.5%中间体1(208.7g),停留时间为30min,温度设在35℃,得到中间体2反应液。

在反应瓶中加入乙酸乙酯,搅拌加入上述反应液,搅拌1h,停搅拌,静置2h。

将反应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上层有机相放入三口瓶,下层深绿色液用乙酸乙酯再萃取一次,有机相合并,在有机相中加入碳酸氢钠10g,调节ph值至中性,搅拌1小时后,关搅拌静置2小时后再次进行分液,有机相待蒸馏,水层待处理。

将有机相加入反应瓶中,常压蒸馏,温度不超过100℃,少量溶剂用负压抽干,取样分析,溶剂残留<3%,检测合格后,降温至40℃,得到甲氧基环己酮(中间体2)195.21g,含量为94.5%

步骤c:在反应瓶中依次加入水3137.2g、碳酸铵290.4g、99%氰化钠78.44g,搅拌30分钟后,滴加对94.5%甲氧基环己酮195.21g,加完后升温,控制反应温度25-30℃,反应30小时后降温至<25℃,过滤;收集滤饼,干燥得到固体152.3g,顺式含量98.65%。

步骤d:反应瓶中加入水753.49g搅拌,把八水氢氧化钡110.6g投入,搅拌30分钟溶解,加热至60℃左右。把含量98.65%,152.3gg中间体3投入,加热至85℃下反应30小时;取样监测,当原料剩余量面积百分含量小于3%后停止反应,反应完成后,降温60℃左右,向反应液中缓慢滴加硫酸(50%)111.6g调节ph值3左右;补加水,加入活性炭,加热至75℃,保温搅拌1小时;抽滤;滤液搅拌加热,把水蒸除,烘干得白色cis-4-甲氧基环己基-1-氨基甲酸129.70g,含量98.3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