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贴纸罩光高羟基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17184发布日期:2019-09-06 22:08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涂料用树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贴纸罩光高羟基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条件多数树脂附着力不行,特别在水贴纸油墨表面的附着力问题。存在流平性不好,容易收缩起细小橘纹现象。

同时,在水转印过程中,还存在附着力、润湿性、光泽度、丰满度的问题。

在涂料领域中,通过附着力促进剂来提高附着力,如环氧磷酸酯、

润湿性能的改善大多通过有机硅进行,有机硅可以降低表面张力,提高润湿性能,如cn201710588302.9公开了一种有机硅类高效润湿剂。主要是通过有机氟-聚醚共改性聚有机硅氧烷,制备出具有t型结构的改性硅氧烷,其表面张力低,润湿性好,在聚丙烯酸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中分散性较好,可广泛用于金属表面水性清漆,无铬耐指纹处理液,涂料,纺织涂层的工业领域。

光泽度和丰满度通过羟基树脂来进行调节,如cn201710393840.2公开了一种高光泽高丰满度的黑漆。现有涂料的光泽和丰满度是在生产工艺中经过多次施工喷涂产生的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光泽高丰满度的黑漆,包含高羟值丙烯酸树脂25~35重量等份;中羟值丙烯酸树脂20~30重量等份;炭黑2~6重量等份;流平剂0.5~2.1重量等份;溶剂40~50份。

但是对于水贴纸所用到的树脂来说,其应用环境是特殊的,其需要在油墨表面表现出优异的附着力、润湿性、光泽和饱满性能,需要进一步的对传统树脂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贴纸罩光高羟基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该树脂应用于水贴纸时,能够表现出优异的附着力、润湿性、光泽和饱满性能。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水贴纸罩光高羟基丙烯酸树脂,由以下重量份组分制备得到:2-4份的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10-15份羟基丙烯酸酯类单体、30-40份苯乙烯、10-12份甲基丙烯酸甲酯、6-8份甲基丙烯酸丁酯、2-3份可聚合的有机硅单体、偶氮类自由基引发剂和溶剂;

所述的偶氮类自由基引发剂为单体总量的2.5-3%,反应后树脂溶液的固含量为70-75%。

在上述的水贴纸罩光高羟基丙烯酸树脂中,所述的羟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可选自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一种。

在上述的水贴纸罩光高羟基丙烯酸树脂中,所述可聚合的有机硅单体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

在上述的水贴纸罩光高羟基丙烯酸树脂中,所述的可聚合的有机硅单体。

在上述的水贴纸罩光高羟基丙烯酸树脂中,所述偶氮类自由基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

在上述的水贴纸罩光高羟基丙烯酸树脂中,溶剂为有机溶剂,可选择为苯、正己烷等,其用量占原料总重的25-30%。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水贴纸罩光高羟基丙烯酸树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溶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加热至65-70℃;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羟基丙烯酸酯类单体、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可聚合的有机硅单体混合均匀得到单体相;

步骤2:单体相和70-80%引发剂同时滴加到步骤1的反应容器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滴加2-3h;

步骤3:将剩余的引发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在70-75℃的条件下保温1-2h,反应结束后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高树脂的润湿性,有机硅单体可以改善聚合物的润湿性,同时,通过慢反应的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以及其长链脂肪,可以配合有机硅单体改善润湿性,同时,将引发剂的用量控制的比较大,降低聚合物的分子量,聚合物分子量控制在大约在2000-4000左右。通过引入有机硅单元、慢反应带长链脂肪基团的甲基丙烯酸酯在多自由基的情况下反应,可以得到润湿性能明显改善的聚合物。

本发明中,附着力的改善的重要单体为羟基单体,所以羟基单体的用量控制的比较大。

本发明采用苯乙烯作为主要单体,配合羟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双甲酯、甲丁酯,使聚合物溶液的固含量达到70%左右,能够表现出较好的光泽度和丰满度,同时,羟基丙烯酸酯类单体被认为可以提高产品的丰满度。同时,羟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因含有极性基团可提高树脂的粘附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任何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实施例1

步骤1:将15g苯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加热至65-70℃;将2g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15g甲基丙烯酸羟丙酯、40g苯乙烯、10g甲基丙烯酸甲酯、6g甲基丙烯酸丁酯、2g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混合均匀得到单体相;

将10g苯以及1.875g偶氮二异丁腈混合得到引发剂溶液;

步骤2:单体相和70-80%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到步骤1的反应容器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滴加3h;

步骤3:将剩余的引发剂一次性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在70-75℃的条件下保温1h,反应结束后即可。

实施例2

步骤1:将18g苯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加热至65-70℃;将4g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15g甲基丙烯酸羟丙酯、30g苯乙烯、12g甲基丙烯酸甲酯、8g甲基丙烯酸丁酯、3g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混合均匀得到单体相;

将10g苯以及2.16g偶氮二异丁腈混合得到引发剂溶液;

步骤2:单体相和70-80%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到步骤1的反应容器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滴加3h;

步骤3:将剩余的引发剂一次性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在70-75℃的条件下保温2h,反应结束后即可。

实施例3

步骤1:将20g苯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加热至65-70℃;将3g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12g甲基丙烯酸羟丙酯、35g苯乙烯、11g甲基丙烯酸甲酯、7g甲基丙烯酸丁酯、2g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混合均匀得到单体相;

将10g苯以及2.16g偶氮二异庚腈混合得到引发剂溶液;

步骤2:单体相和70-80%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到步骤1的反应容器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滴加2h;

步骤3:将剩余的引发剂一次性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在70-75℃的条件下保温2h,反应结束后即可。

实施例4

步骤1:将19g正己烷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加热至65-70℃;将4g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13g甲基丙烯酸羟丙酯、33g苯乙烯、10g甲基丙烯酸甲酯、8g甲基丙烯酸丁酯、3g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均匀得到单体相;

将10g正己烷以及2.16g偶氮二异庚腈混合得到引发剂溶液;

步骤2:单体相和70-80%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到步骤1的反应容器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滴加2h;

步骤3:将剩余的引发剂一次性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在70-75℃的条件下保温2h,反应结束后即可。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大体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0.6g。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大体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用量变为0,增加甲基丙烯酸乙酯2g。

对比例3

步骤1:将15g苯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加热至65-70℃;将1g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15g甲基丙烯酸羟丙酯、42.5g苯乙烯、10g甲基丙烯酸甲酯、6g甲基丙烯酸丁酯、0.5g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混合均匀得到单体相;

将10g苯以及0.7g偶氮二异丁腈混合得到引发剂溶液;

步骤2:单体相和70-80%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到步骤1的反应容器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滴加3h;

步骤3:将剩余的引发剂一次性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在70-75℃的条件下保温1h,反应结束后即可。

实施例1-4以及对比例1-3需要测试的性能包括:润湿性、附着力、光泽度;

润湿性测试通过涂覆在水贴纸上转印后起皱程度来判断;附着力通过国家标准gb/t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测定;光泽度通过光泽度测试仪来测试。其中,光泽度测试分为45°角和60°角测试。

具体测试结果为:

表1测试结果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