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287054发布日期:2019-11-30 00:0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

a组分:聚丙烯树脂30-90份,无碱连续玻璃纤维10-60份,润滑剂0.5-2.0份,过氧化物0.01-0.1份,硅烷偶联剂0.5-3.0份,抗氧剂0.2-0.7份;

b组分:聚丙烯树脂30-90份,无碱连续玻璃纤维10-60份,润滑剂0.5-2.0份,催化剂1.0-4.0份,过氧化物0.01-0.1份,抗氧剂0.2-0.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树脂为均聚聚丙烯树脂或共聚聚丙烯树脂,所述聚丙烯树脂选择在230℃,2.16kg条件下熔融指数为3-100g/10min的聚丙烯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碱连续玻璃纤维为未经处理过的玻璃纤维原丝,所述无碱连续玻璃纤维的规格为单丝直径13-20μm,1200tex-4800tex。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具有双键官能团的硅烷偶联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有机酸锡、环烷酸钴、螯合物、乙胺、己胺、二丁胺、无机酸或者脂肪酸类催化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用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硅酮类润滑剂、硬脂酸盐类润滑剂或硬脂酰胺类润滑剂中的任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用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氧化物包括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甲乙酮、过氧化二碳酸酯、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用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两种。

9.一种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a、b组分的聚丙烯树脂干燥至含水率在0.01%以下,获得干燥聚丙烯树脂;

(2)按比例分别称量a组分和b组分;将称量好的a组分、b组分按比例分别单独加入到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后制得聚丙烯混合物a、聚丙烯混合物b,室温下放置;

(3)将上述聚丙烯混合物a、b分别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挤出后直接进入溶胶池,再分别通过lft-g工艺拉条,经冷却后造粒,获得硅烷接枝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a和具有催化功能的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b,a组分和b组分分开放置;使用时,将造粒后的a、b组分以19:1~15:5的比例混配,在85%相对湿度和90℃条件下静置处理1-5小时或者经过室温交联不少于7天,干燥,即制得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组分:A组分:聚丙烯树脂30‑90份,无碱连续玻璃纤维10‑60份,润滑剂0.5‑2.0份,过氧化物0.01‑0.1份,硅烷偶联剂0.5‑3.0份,抗氧剂0.2‑0.7份;B组分:聚丙烯树脂30‑90份,无碱连续玻璃纤维10‑60份,润滑剂0.5‑2.0份,催化剂1.0‑4.0份,过氧化物0.01‑0.1份,抗氧剂0.2‑0.7份。本发明通过过氧化物降解聚丙烯并功能化,实现了聚丙烯在浸润过程中就有高流动性和优异的浸润效果,并通过材料成型后的反应过程提高材料机械强度,所制备材料具有浮纤少、易成型、性能高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苏超;张小虎;赵凤雯;李建敏;张秀文;王乾;王晓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尔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5
技术公布日:2019.11.2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