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革烫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8312发布日期:2019-11-08 23:39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革烫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革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皮革烫平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皮革是经脱毛和鞣制等物理和化学加工所得到的已经变性不易腐烂的动物皮,革是由天然蛋白质纤维在三维空间紧密编织构成的,其表面有一种特殊的粒面层,具有自然的粒纹和光泽,手感舒适,按照制造方式分为真皮、再生皮、人造革和合成革,使用广泛,常用来制作鞋、包、沙发和衣服,所以在制作这些物品时,需要将皮革切割成不同形状和不同尺寸,然后对其进行缝合。

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538234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高频电磁加热熨平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熨平辊、压力辊、导辊和电磁加热装置,熨平辊轴向水平设置,压力辊包括左、右压力辊,左、右压力辊位于熨平辊的下方且对称地设在熨平辊的两侧,左、右压力辊贴近熨平辊;导辊包括第一导辊、第二导辊和张紧辊,张紧辊设在左压力辊和右压力辊之间位置的下方,第一导辊、第二导辊位于所述的左压力辊的左侧,左、右压力辊、左、右压力辊和张紧辊上套设有用于输送皮革的输送带;电磁加热装置包括位于熨平辊的上侧的高频电磁加热器和位于熨平辊一侧用于测温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高频电磁加热器与控制器连接。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各类皮料的厚度不相同,上述的熨平辊不能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对熨平辊和布料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导致熨平的效果较差,机器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皮革烫平机,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对熨平辊进行调节,熨平的效果较好,机器的效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皮革烫平机,包括机壳、安装在机壳底部的支撑框、安装在机壳内的转轴、套接在转轴上的发热辊,所述发热辊周向设置有一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安装在机壳底部的下压力辊、安装在机壳顶部的上压力辊、安装在机壳背板处相对上压力辊处的上固定辊、安装在机壳背板处相对下压力辊处的下固定辊,所述上压力辊、上固定辊、下固定辊、下压力辊之间通过一输送带进行连接,所述机壳上对称设置有一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竖直插入到机壳上的螺杆、套接在转动轴上的安装环、固定连接在安装环一侧处的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机壳上部的固定座,所述螺杆螺纹连接在安装座内,所述螺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圆柱,所述圆柱上固定连接有一蜗轮,两个所述固定座内连接有一配合蜗轮使用的蜗杆,所述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转盘,所述上压力辊上设置有一调节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皮革从上压力辊与发热辊之间放入,皮革绕输送带进行传动,从下压力辊与发热辊之间输出,由于皮革经过发热辊的热熨烫,使皮革表面较为平整,方便后期进行再次加工;当需要对一些较厚的皮革进行熨烫时,需要对转盘进行转动,转盘带动蜗杆进行转动,蜗杆转动同时带动螺轮进行转动,蜗轮转动带动螺杆进行转动,螺杆转动带动固定座进行上下移动,即可完成对发热辊的调节;然后经过调节组件的调节,将上压力辊调节至较为合适的角度即可;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对发热辊进行调节,熨平的效果较好,机器的效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上压力辊两侧处的转动环,两个转动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竖杆,两个上所述竖杆带动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方形块,所述第一方形块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一伸缩杆,所述机壳上开设有一腰形孔,所述第一方形块上固定连接有一位于腰形孔内的滑动板,所述机壳上对应滑动板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方形块,所述第二方形块内转动连接有一螺纹柱,所述螺纹柱螺纹连接在滑动板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发热辊可以进行上下调节,避免输送带与发热辊被发热辊向上顶部,从而造成损伤;使用时,对螺纹柱进行转动,螺纹柱带动滑动板进行水平方形的运动,从而完成对上压力辊水平方形的调节,使输送带呈较为合适的张紧幅度;设置伸缩杆,使上压力辊与发热辊之间有间距,适用于多种皮革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杆外部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滑动板抵接,另一端与第一方形块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使上压力辊与发热辊之间连接较好,避免出现过紧或者是过松的情况,使其适用于不同厚度皮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长度大于腰形孔的宽度,所述限位板的顶部与机壳顶板的底部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板相对腰形孔滑动时,不会出现被顶出腰形孔的情况,限位板的顶部与机壳的底部抵接,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柱靠近第二方形块的一侧处固定连接有一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螺纹柱一端设置有把手,方便对螺纹柱进行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壳位于下压力辊的一端处固定连接有一出料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机壳下方设置有出料板,方便皮革从机壳内出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壳一侧处还设置有一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机壳两侧处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均穿过设置有一圆杆,两个所述圆杆的底部安装有一刮料板,所述圆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固定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熨烫一些较薄的物料时,可能会出现粘连在发热辊上的情况,设置清理组件,粘连在发热辊上的皮料被抵接板从发热辊上刮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杆上套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框抵接,另一端与刮料板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使用时,抵接板过紧对发热辊造成不良影响,过松起不到刮料的作用,在圆杆上套有第二弹簧,使发热辊在上移后依旧能起到较好的抵接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设置升降组件,方便对发热辊进行竖直方向的调节,使其适用与不同厚度的皮革,适用性较高;

2、设置调节组件,方便对上压力辊进行调节,使输送带的张紧程度较为合适,方便对皮革进行熨烫。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用于表现压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壳;11、出料板;2、支撑框;3、转轴;31、发热辊;4、压紧组件;41、上压力辊;42、下压力辊;43、上固定辊;44、下固定辊;45、输送带;5、升降组件;51、螺杆;52、安装环;53、安装座;54、固定座;55、圆柱;56、蜗轮;57、蜗杆;571、转盘;6、调节组件;61、转动环;62、竖杆;63、横杆;64、第一方形块;65、伸缩杆;651、第一弹簧;66、腰形孔;67、滑动板;671、限位板;68、第二方形块;69、螺纹柱;691、把手;7、清理组件;71、固定框;72、圆杆;721、第二弹簧;73、固定帽;74、刮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皮革烫平机,包括机壳1、安装在机壳1底部的支撑框2、安装在机壳1内的转轴3、套接在转轴3上的发热辊31。

参照图1-2,为了方便物料从下压力辊42的一侧处出料,故而在机壳1上位于下压力辊42的一端处固定连接有一出料板11。

参照图2,发热辊31周向设置有一压紧组件4,压紧组件4包括上压力辊41、下压力辊42、上固定辊43、下固定辊44、输送带45。上压力辊41安装在机壳1侧壁上相对机壳1的侧壁处可进行转动,下压力辊42与发热辊31抵接;上固定辊43安装在机壳1侧壁处相对上压力辊41设置,上固定辊43与上压力辊41处与同一水平线上;下固定辊44安装在机壳1背板处相对机壳1可进行转动,下固定辊44与上固定辊43处于同一竖直水平线上;下压力辊42安装在机壳1侧壁处且与发热辊31抵接,下压力辊42的水平高度高于下压力辊42的高度;输送带45包裹在上压力辊41、上固定辊43、下固定辊44、下压力辊42外部,物料从上压力辊41与发热辊31之间放入,经过输送带45运输,从下压力辊42上输出。

参照图1,为了方便对发热辊31进行升降,在机壳1上对称设置有一升降组件5,升降组件5包括螺杆51、安装环52、安装座53、固定座54、圆柱55、蜗轮56。螺杆51从机壳1顶部插入到机壳1内部;安装环52套接在转轴3上且可相对转轴3进行转动;安装座53固定安装在转动环61的一侧处,螺杆51的底部螺纹连接在安装座53内;圆柱55固定连接在螺杆51的顶部;蜗轮56固定安装在圆柱55内;固定座54固定安装在机壳1的顶部;两个固定座54内连接有一配合蜗轮56使用的蜗杆57,蜗杆5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转盘571。

参照图3-4,由于发热辊31进行上下调节后,需要对上压力辊41进行调节,使输送带45始终处于较为合适的松紧度,故而在上压力辊41上设置有一调节组件6,调节组件6包括转动环61、竖杆62、横杆63、第一方形块64、伸缩杆65、腰形孔66、滑动板67、第二方形块68、螺纹柱69。转动环61套接在上压力辊41的两端处;竖杆62均固定连接在转动环61的顶部;横杆63连接在两个竖杆62的上部;第一方形块64固定连接在横杆63的中间位置;伸缩杆65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第一方形块64的上部;腰形孔66开设在机壳1的顶部;滑动板67位于腰形孔66内,相对腰形孔66可进行滑动,伸缩杆65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滑动板67的底部;第二方形块68固定安装在机壳1的顶部;螺纹柱69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方形块68内,另一端螺纹连接在滑动板67内。

参照图4,为了使滑动板67相对腰形孔66滑动时,不会出现被顶出腰形孔66的情况,故而在滑动板6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限位板671,限位板671的顶部与机壳1顶板的底部抵接,限位板671的长度大于腰形孔66的宽度。

参照图4,设置调节组件6,方便对上压力辊41进行水平调节,但是由于皮革的厚度不同,为了使得熨平的效果较好,故而在伸缩杆65上套设有第一弹簧651,第一弹簧651一端与方形框的顶部抵接,另一端与第一方形块64抵接。

参照图4,为了方便对螺纹柱69进行转动,故而在螺纹柱69靠近第二方形块68的一侧处固定连接有一把手691。

参照图5,故而在机壳1的一侧处设置有一清理组件7,清理组件7包括固定框71、圆杆72、固定帽73、刮料板74。固定框71设置两个分别连接在机壳1的两侧处;圆杆72竖直穿过固定框71;固定帽73固定连接在圆杆72的顶部;刮料板74固定连接在圆杆72的底部,刮料板74与发热辊31抵接。

参照图5,为了避免抵接板过紧对发热辊31造成不良影响,过松起不到刮料的作用,故而在圆杆72上套接有第二弹簧721,第二弹簧721的一端与固定框71抵接,另一端与刮料板74抵接。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皮革从上压力辊41与发热辊31之间放入,皮革绕输送带45进行传动,从下压力辊42与发热辊31之间输出,由于皮革经过发热辊31的热熨烫,使皮革表面较为平整,方便后期进行再次加工。

当需要对一些较厚的皮革进行熨烫时,需要对转盘571进行转动,转盘571带动蜗杆57进行转动,蜗杆57转动同时带动螺轮进行转动,蜗轮56转动带动蜗杆57进行转动,螺杆51转动带动固定座54进行上下移动,即可完成对发热辊31的调节;对上压力辊41进行调节时,对螺纹柱69进行转动,螺纹柱69带动滑动板67进行水平方形的运动,从而完成对上压力辊41水平方形的调节,使输送带45呈较为合适的张紧幅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