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组合物和模塑制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40792发布日期:2020-09-25 18:1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组合物及其模塑制品,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注塑的聚丙烯组合物及其注塑制品。



背景技术:

聚丙烯可用于食品容器,因为其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并且从卫生的观点看也是优异的。然而,聚丙烯容器的问题在于这些容器在低温下使用期间抗冲击性差。此外,需要聚丙烯容器具有足够的透明度以看到他们的内容物,并提供形状稳定性所需的刚度。因此,需要聚丙烯以实现透明度、在低温的抗冲击性(低温抗冲击性)和刚度之间的良好平衡。为了改善透明度和低温抗冲击性,ptl1提出了通过在含有2.0至4.0质量%的乙烯单元的乙烯/丙烯共聚物的存在下聚合含有74至86质量%的乙烯单元的乙烯/1-丁烯共聚物获得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具有10至20质量%的乙烯/1-丁烯共聚物含量。此外,ptl2公开了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其包含含有2.0至10.0%的乙烯衍生单元的聚丙烯共聚物和含有70至85%的乙烯衍生单元的乙烯共聚物。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ptl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jp2012-126829号

ptl2:国际专利申请国内公开第jp2013-507497号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中公开的组合物尚未实现透明度、低温抗冲击性和刚度之间的充分平衡。此外,当1-丁烯由于各种原因(例如比丙烯更差的反应性)用作起始材料时,存在对此类组合物的生产的限制。考虑到这些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在透明度、低温抗冲击性和刚度之间具有优异平衡的聚丙烯组合物。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发现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优化各种参数来实现,例如含有65至87重量%乙烯衍生单元的乙烯/丙烯共聚物(组分(2))与含有大于1.5重量%乙烯衍生单元的丙烯/乙烯共聚物(组分(1))的特性粘度比。更具体地,通过下面限定的本发明实现了上述目的。

[1]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其包含:

作为组分(1),含有大于1.5重量%且不大于4重量%乙烯衍生单元的丙烯/乙烯共聚物;

作为组分(2),含有65至87重量%乙烯衍生单元的乙烯/丙烯共聚物;和

基于100重量份的组分(1)和组分(2)的总量,0.01至0.5重量份的晶体成核剂;

其中所述聚丙烯组合物满足以下要求:

1)组分(1)与组分(2)的重量比在80∶20至90∶10的范围内,

2)组合物的二甲苯可溶物的特性粘度(xsiv)在0.8至1.4dl/g的范围内,

3)组合物的mfr(在230℃在2.16kg的负荷下)在5至15g/10min的范围内,

4)以下定义的粘度比在0.40至0.80的范围内:

[2]根据[1]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中组分(1)中的所述乙烯衍生单元以1.8至4重量%的浓度存在。

[3]根据[1]或[2]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中上述定义的粘度比优选在0.45至0.75,更优选0.50至0.70的范围内。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中组分(1)和(2)是通过使用催化剂使丙烯和乙烯聚合而获得的共聚物,所述催化剂包含:

(a)固体催化剂,其包含作为必要组分的镁、钛、卤素和选自琥珀酸酯基化合物的电子给体化合物,和

(b)有机铝化合物和

(c)任选地外部电子给体化合物。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的注塑制品。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本发明可以提供在透明度、低温抗冲击性和刚度之间具有优异平衡的聚丙烯组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应当注意,定义为“x至y”的数值范围包括端点x和y。

1.聚丙烯组合物

本发明的聚丙烯组合物包含如下定义的组分(1)和(2),以及晶体成核剂:

组分(1):含有大于1.5重量%且不大于4重量%乙烯衍生单元的丙烯/乙烯共聚物,

组分(2):含有65至87重量%乙烯衍生单元的乙烯/丙烯共聚物。

(1)组分(1)

组分(1)是含有大于1.5重量%乙烯衍生单元的丙烯/乙烯共聚物。含有1.5重量%乙烯衍生单元的丙烯/乙烯共聚物是指由重量比为2∶98.5的乙烯衍生单元和丙烯衍生单元组成的共聚物。其它共聚物也以相同方式理解。组分(1)中乙烯衍生单元含量的上限不超过4重量%,优选不超过3.8重量%。当该含量超过上限时,不仅透明度降低,而且聚合工厂设备中装入的聚合物颗粒变得容易彼此粘附或粘附到设备的内壁,从而导致生产困难。此外,刚度降低。组分(1)中乙烯衍生单元含量的下限大于1.5重量%,优选不小于1.8重量%。当该含量低于下限时,发生透明度和低温抗冲击性的降低。组分(1)优选为无规共聚物。组分(1)的mfr优选在6至15g/10min的范围内。

(2)组分(2)

组分(2)为含有65至87重量%的乙烯衍生单元的乙烯/丙烯共聚物。组分(2)中乙烯衍生单元含量的上限不超过87重量%,优选不超过86重量%。当该含量超过上限时,发生透明度和低温抗冲击性的降低。组分(2)中乙烯衍生的单元含量的下限不小于65重量%,优选不小于68重量%,更优选不小于69重量%。当该含量低于下限时,发生透明度降低。

(3)晶体成核剂

本发明的聚丙烯组合物含有晶体成核剂。所述晶体成核剂是用于通过增加结晶速率来改善刚度,并且特别是用于通过控制降低树脂中结晶组分的尺寸来改善透明度的添加剂。对所用的晶体成核剂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使用本领域中常用的任何晶体成核剂,但是晶体成核剂优选选自有机成核剂,例如壬醇成核剂、山梨醇成核剂、磷酸酯成核剂、三氨基苯衍生物成核剂、金属羧酸盐成核剂、木糖醇成核剂和松香基成核剂。典型的壬醇成核剂包括1,2,3-三脱氧-4,6:5,7-双-[(4-丙基苯基)亚甲基]-壬醇。示例性山梨糖醇成核剂包括1,3:2,4-双-邻-(3,4-二甲基亚苄基)-d-山梨糖醇。示例性的磷酸酯成核剂包括芳香族磷酸酯成核剂,例如磷酸-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钠盐、磷酸-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铝盐、磷酸-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锂盐。示例性三氨基苯衍生物成核剂包括1,3,5-三(2,2-二甲基丙酰胺)苯。示例性金属羧酸盐成核剂包括己二酸钠、己二酸钾、己二酸铝、癸二酸钠、癸二酸钾、癸二酸铝、苯甲酸钠、苯甲酸铝、二对叔丁基苯甲酸铝、二对叔丁基苯甲酸钛、二对叔丁基苯甲酸铬和羟基二叔丁基苯甲酸铝。示例性的木糖醇成核剂包括双-1,3:2,4-(5′,6′,7′,8′-四氢-2-萘甲醛亚苄基)-1-烯丙基-木糖醇和双-1,3:2,4-(3′,4′-二甲基亚苄基)-1-丙基-木糖醇。示例性的松香基成核剂包括松香酸的部分金属盐,例如松香酸的部分钠盐、松香酸的部分钾盐或松香酸的部分镁盐。上述晶体成核剂中的一种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它们中的两种或更多种可以组合使用。

在本发明中,晶体成核剂可以通过使用由晶体成核剂和烯烃聚合物组成的母料添加。其中母料中的基体聚合物包含组分(1)或组分(2),调节母料的量和母料中晶体成核剂的浓度以确保本发明的聚丙烯组合物中组分(1)与组分(2)的重量比落入下述范围内。当基体聚合物不包含组分(1)或组分(2)时,本发明的聚丙烯组合物含有基体聚合物作为下面描述的任何其它组分。

(4)组成比

组分(1)与组分(2)的相对比(重量比)在80∶20至90∶10的范围内,优选在81∶19至89∶11的范围内,更优选在83∶17至89∶11的范围内。当组分(1)的含量超过上限时,发生低温抗冲击性降低。当组分(1)的含量降到下限以下时,不仅发生透明度降低,而且刚度也降低。

基于100重量份的组分(1)和(2)(下文中也称为“树脂组分”)的总含量计,所述晶体成核剂的含量优选在0.01至0.5重量份的范围内,更优选在0.01至0.45重量份的范围内,还更优选在0.015至0.45重量份的范围内。当不加入晶体成核剂时,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透明度,而且发生刚度降低。即使以超过上述上限的量掺入晶体成核剂时,晶体成核促进效果也达到稳定,仅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因此,从大规模、低成本的工业生产的角度来看,这样做是不现实的。

(4)特性特征

1)xsiv

本发明的聚丙烯组合物的二甲苯可溶物的特性粘度(xsiv)是组合物中的非结晶组分的分子量的指数。xsiv通过在25℃下获得可溶于二甲苯的组分并通过常规方法测量该组分的特性粘度来测定。在本发明中,xsiv在0.8至1.4dl/g的范围内。当xsiv超过上限时,发生透明度降低。当xsiv低于下限时,聚丙烯组合物变得难以生产。从这个观点出发,优选xsiv在0.8至1.3dl/g的范围内。

2)mfr

本发明的聚丙烯组合物的mfr(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在约5至15g/10min的范围内,如在2.16kg的负荷下在230℃的温度下测量的。当mfr超过上限时,发生低温抗冲击性降低。当mfr降到下限以下时,聚丙烯组合物的注塑变得困难。从这个观点出发,优选mfr为7至15g/10min。组分(1)的mfr可在单独合成组分(1)之后通过上述程序确定。

3)粘度比

定义为本发明的聚丙烯组合物的xsiv与组分(1)的特性粘度的比的粘度比在0.40至0.80的范围内。这是用作非晶组分(xs)的分子量的指标的特性粘度(iv)相对于用作主要构成结晶组分的组分(1)的分子量的指标的特性粘度(iv)的比。当该比落入0.40至0.80的范围内时,实现了透明度和低温抗冲击性之间的最佳平衡。其原因推测如下,但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聚丙烯组合物中,对应于主要衍生自组分(2)的xs的非结晶组分在由主要衍生自组分(1)的结晶组分组成的基质中形成分散相。当该粘度比落入上述范围内时,认为分散相在造粒机或模塑机等的挤出机中的捏合过程中精细分散,从而实现透明度和低温抗冲击性之间的最佳平衡。鉴于上述情况,上述粘度比优选在0.45至0.75,更优选0.50至0.70的范围内。

组分(1)的特性粘度可在单独合成组分(1)之后通过常规程序测定。

4)结构

本发明的聚丙烯组合物优选具有其中组分(2)分散在组分(1)中的相结构。

(5)其它组分

本发明的聚丙烯组合物中可以添加本领域常用的任何常规添加剂,例如抗氧化剂、氯吸收剂、耐热稳定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内部润滑剂、外部润滑剂、防粘连剂、抗静电剂、防雾剂、阻燃剂、分散剂、铜抑制剂、中和剂、增塑剂、抑泡剂、交联剂、过氧化物、增量油,和其它有机和无机颜料。这样的添加剂可以以已知的量添加。此外,本发明的聚丙烯组合物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程度上含有除上述树脂组分之外的一种或多种类型的树脂或弹性体。此外,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可以通过使用由晶体成核剂和烯烃聚合物组成的母料添加晶体成核剂。在母料中的基体聚合物不同于组分(1)和(2)的情况下,本发明的聚丙烯组合物可以含有所述基体聚合物。

2.生产方法

上述组分可以通过任何给定的方法制备,但优选通过包含使用催化剂聚合组分(1)和(2)的起始单体的步骤的方法获得,所述催化剂包括(a)包含镁、钛、卤素和内给电子体化合物的固体催化剂,(b)有机铝化合物,和任选的(c)外部电子给体化合物。内部电子给体化合物的实例包括琥珀酸酯基化合物、邻苯二甲酸酯基化合物和二醚基化合物。可以使用这些化合物中的任一种,但考虑到所得组合物的流动性、透明度、低温抗冲击性和刚度之间的平衡,优选使用琥珀酸酯基化合物。

(1)固体催化剂(组分(a))

组分(a)可通过已知方法制备,例如通过使镁化合物、钛化合物和电子给体化合物彼此接触。

用于制备组分(a)的钛化合物优选为由以下通式表示的四价钛化合物:ti(or)gx4-g。在该式中,r是烃基、x是卤素,并且0≤g≤4。钛化合物更具体地例举四卤化钛,例如ticl4、tibr4,和tii4;三卤化烷氧基钛,例如ti(och3)cl3、ti(oc2h5)cl3、ti(on-c4h9)cl3、ti(oc2h5)br3,和ti(oisoc4h9)br3;二卤化烷氧基钛,如ti(och3)2cl2、ti(oc2h5)2cl2、ti(on-c4h9)2cl2,和ti(oc2h5)2br2;一卤化三烷氧基钛,例如ti(och3)3cl、ti(oc2h5)3cl、ti(on-c4h9)3cl,和ti(oc2h5)3br;和四烷氧基钛,如ti(och3)4、ti(oc2h5)4,和ti(on-c4h9)4。其中,优选含卤素的钛化合物,特别优选四卤化钛,更特别优选四氯化钛。

用于制备组分(a)的镁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具有镁-碳键或镁-氢键的镁化合物,例如二甲基镁、二乙基镁、二丙基镁、二丁基镁、二戊基镁、二己基镁、二癸基镁、乙基氯化镁、丙基氯化镁、丁基氯化镁、己基氯化镁、戊基氯化镁、丁基乙氧基镁、乙基丁基镁和丁基氢化镁。此类镁化合物可以例如与有机铝等的络合物的形式使用,并且可以是液体或固体形式。镁化合物的更优选实例包括卤化镁,例如氯化镁、溴化镁、碘化镁和氟化镁;烷氧基卤化镁,例如甲氧基氯化镁、乙氧基氯化镁、异丙氧基氯化镁、丁氧基氯化镁和辛氧基氯化镁;烯丙氧基卤化镁,例如苯氧基氯化镁和甲基苯氧基氯化镁;烷氧基镁,例如乙氧基镁、异丙氧基镁、丁氧基镁、正辛氧基镁和2-乙基己氧基镁;烯丙氧基镁,例如苯氧基镁和二甲基苯氧基镁;和羧酸镁如月桂酸镁和硬脂酸镁。

用于制备组分(a)的电子给体化合物通常称为“内部电子给体化合物”。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提供宽分子量分布的内部电子给体化合物。通常期望通过加宽分子量分布来增强注塑性(流动性和溶胀性)。组分(1)和(2)的分子量分布值优选在6至20的范围内,如通过gpc(凝胶渗透色谱法)测量的mw/mn的指数所表示。所述mw/mn值优选在7至20的范围内,更优选在8至20的范围内,最优选在9至20的范围内。虽然已知聚合物共混或多阶段聚合可以实现分子量分布的增加,但是通过使用上述催化剂的聚合获得的组合物显示出各种优越的性质,例如抗冲击性和注塑性,其优于通过将使用其它催化剂聚合的聚合物粉末或粒料共混获得的具有相同分子量分布的组合物,和通过多阶段聚合获得的具有相同分子量分布的组合物。其原因被认为如下:在使用该催化剂生产的前一组合物中,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组分在近分子水平结合,而在后一组合物中,那些组分不在近分子水平混合,使得那些组合物仅表现出明显相同的分子量分布。下面将描述优选的内部电子给体化合物。

本发明中优选的电子给体化合物是琥珀酸酯基化合物。如本文所提及,“琥珀酸酯基化合物”是指琥珀酸的二酯或取代的琥珀酸的二酯。下面将描述琥珀酸酯基化合物的细节。优选用于本发明的琥珀酸酯基化合物由下式(i)表示:

[化学式1]

在该式中,基团r1和r2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为任选包含杂原子的c1至c20直链或支链烷基、烯基、环烷基、芳基、芳烷基或烷芳基;且基团r3至r6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为含有氢或任选含有杂原子的c1至c20直链或支链烷基、烯基、环烷基、芳基、芳烷基或烷芳基,且与相同碳原子或不同碳原子连接的基团r3至r6可一起形成环。

r1和r2优选为c1至c8烷基、环烷基、芳基、芳烷基或烷芳基。特别优选的是其中的r1和r2选自伯烷基,特别是支链伯烷基的那些化合物。基团r1和r2的优选实例是c1至c8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新戊基、2-乙基己基。特别优选乙基、异丁基和新戊基。

由式(i)表示的化合物的一个优选的组是其中r3至r5各自是氢,并且r6是具有3至10个碳原子的支链烷基、环烷基、芳基、芳烷基或烷芳基的那些化合物。这种单取代的琥珀酸酯化合物的优选具体实例包括琥珀酸二乙基仲丁基酯、叔己基琥珀酸二乙酯、环丙基琥珀酸二乙酯、降冰片基琥珀酸二乙酯、迫位氢琥珀酸二乙酯、三甲基甲硅烷基琥珀酸二乙酯、甲氧基琥珀酸二乙酯、对甲氧基苯基琥珀酸二乙酯、对氯苯基琥珀酸二乙酯、苯基琥珀酸二乙酯、环己基琥珀酸二乙酯、苄基琥珀酸二乙酯、环己基甲基琥珀酸二乙酯、叔丁基琥珀酸二乙酯、异丁基琥珀酸二乙酯、异丙基琥珀酸二乙酯、新戊基琥珀酸二乙酯、异戊基琥珀酸二乙酯、琥珀酸(1-三氟甲基乙基)二乙酯、芴基琥珀酸二乙酯、苯基琥珀酸1-乙氧羰基二异丁酯、二异丁基仲丁基琥珀酸酯、己基琥珀酸二异丁酯、环丙基琥珀酸二异丁酯、降冰片基琥珀酸二异丁酯、迫位氢琥珀酸二异丁酯、三甲基甲硅烷基琥珀酸二异丁酯、甲氧基琥珀酸二异丁酯、二异丁基对甲氧基苯基琥珀酸酯、二异丁基对氯苯基琥珀酸酯、环己基琥珀酸二异丁酯、苄基琥珀酸二异丁酯、环己基甲基琥珀酸二异丁酯、二异丁基叔丁基琥珀酸酯、异丁基琥珀酸二异丁酯、异丙基琥珀酸二异丁酯、新戊基琥珀酸二异丁酯、异戊基琥珀酸二异丁酯、(1-三氟甲基乙基)琥珀酸二异丁酯、芴基琥珀酸二异丁酯、二新戊基-仲丁基琥珀酸酯、己基琥珀酸二新戊酯、环丙基琥珀酸二新戊酯、降冰片基琥珀酸二新戊酯、迫位氢琥珀酸二新戊酯、三甲基甲硅烷基琥珀酸二新戊酯、甲氧基苯基琥珀酸二新戊酯、二新戊基-对甲氧基苯基琥珀酸酯、二新戊基-对氯苯基琥珀酸酯、苯基琥珀酸二新戊酯、环己基琥珀酸二新戊酯、苄基琥珀酸二新戊酯、环己基甲基琥珀酸二新戊酯、二新戊基叔丁基琥珀酸酯、异丁基琥珀酸二新戊酯、异丙基琥珀酸二新戊酯、新戊基琥珀酸二新戊酯、异戊基琥珀酸二新戊酯、(1-三氟甲基乙基)琥珀酸二新戊酯和芴基琥珀酸二新戊酯。

在式(i)范围内的另一组优选化合物是其中基团r3至r6中至少两个不同于氢,且选自任选含有杂原子的c1至c20直链或支链烷基、烯基、环烷基、芳基、芳烷基或烷芳基的那些化合物。特别优选的是其中不同于氢的两个基团连接到相同碳原子上的那些化合物。更具体地,这些化合物是其中r3和r4是不同于氢的基团,且r5和r6是氢原子的那些。这种二取代琥珀酸酯化合物的优选具体实例包括:二乙基-2,2-二甲基琥珀酸酯、二乙基-2-乙基-2-甲基琥珀酸酯、二乙基-2-苄基-2-异丙基琥珀酸酯、二乙基-2-环己基甲基-2-异丁基琥珀酸酯、二乙基-2-环戊基-2-正丁基琥珀酸酯、二乙基-2,2-二异丁基琥珀酸酯、二乙基-2-环己基-2-乙基琥珀酸酯、二乙基-2-异丙基-2-甲基琥珀酸酯、二乙基-2-十四烷基-2-乙基琥珀酸酯、二乙基-2-异丁基-2-乙基琥珀酸酯、二乙基-2-(1-三氟甲基乙基)-2-甲基琥珀酸酯、二乙基-2-异戊基-2-异丁基琥珀酸酯、二乙基-2-苯基-2-正丁基琥珀酸酯、二异丁基-2,2-二甲基琥珀酸酯、二异丁基-2-乙基-2-甲基琥珀酸酯、二异丁基-2-苄基-2-异丙基琥珀酸酯、二异丁基-2-环己基甲基-2-异丁基琥珀酸酯、二异丁基-2-环戊基-2-正丁基琥珀酸酯、二异丁基-2,2-二异丁基琥珀酸酯、二异丁基-2-环己基-2-乙基琥珀酸酯、二异丁基-2-异丙基-2-甲基琥珀酸酯、二异丁基-2-十四烷基-2-乙基琥珀酸酯、二异丁基-2-异丁基-2-乙基琥珀酸酯、二异丁基-2-(1-三氟甲基乙基)-2-甲基琥珀酸酯、二异丁基-2-异戊基-2-异丁基琥珀酸酯、二异丁基-2-苯基-2-正丁基琥珀酸酯、二新戊基-2,2-二甲基琥珀酸酯、二新戊基-2-乙基-2-甲基琥珀酸酯、二新戊基-2-苄基-2-异丙基琥珀酸酯、二新戊基-2-环己基甲基-2-异丁基琥珀酸酯、二新戊基-2-环戊基-2-正丁基琥珀酸酯、二新戊基-2,2-二异丁基琥珀酸酯、二新戊基-2-环己基-2-乙基琥珀酸酯、二新戊基-2-异丙基-2-甲基琥珀酸酯、二新戊基-2-十四烷基-2-乙基琥珀酸酯、二新戊基-2-异丁基-2-乙基琥珀酸酯、二新戊基-2-(1-三氟甲基乙基)-2-甲基琥珀酸酯、二新戊基-2-异戊基-2-异丁基琥珀酸酯,和二新戊基-2-苯基-2-正丁基琥珀酸酯。

还特别优选的是其中至少两个不同于氢的基团连接到不同碳原子上的那些化合物。更具体地,这些化合物是其中r3和r5是不同于氢的基团的那些。在这种情况下,r4和r6可以是氢原子或不同于氢的基团,但优选它们中的一个是氢原子(三取代的琥珀酸酯)。这种化合物的优选具体实例包括二乙基-2,3-双(三甲基甲硅烷基)琥珀酸酯、二乙基-2,2-仲丁基-3-甲基琥珀酸酯、二乙基-2-(3,3,3-三氟丙基)-3-甲基琥珀酸酯、二乙基-2,3-双(2-乙丁基)琥珀酸酯、二乙基-2,3-二乙基-2-异丙基琥珀酸酯、二乙基-2,3-二异丙基-2-甲基琥珀酸酯、二乙基-2,3-二环己基-2-甲基二乙基-2,3-二苄基琥珀酸酯、二乙基-2,3-二异丙基琥珀酸酯、二乙基-2,3-双(环己基甲基)琥珀酸酯、二乙基-2,3-二叔丁基琥珀酸酯、二乙基-2,3-二异丁基琥珀酸酯、二乙基-2,3-二新戊基琥珀酸酯、二乙基-2,3-二异戊基琥珀酸酯、二乙基-2,3-(1-三氟甲基乙基)琥珀酸酯、二乙基-2,3-十四烷基琥珀酸酯、二乙基-2,3-芴基琥珀酸酯、二乙基-2-异丙基-3-异丁基琥珀酸酯、二乙基-2-叔丁基-3-异丙基琥珀酸酯、二乙基-2-异丙基-3-环己基琥珀酸酯、二乙基-2-异戊基-3-环己基琥珀酸酯、二乙基-2-十四烷基-3-环己基甲基琥珀酸酯、二乙基-2-环己基-3-环戊基琥珀酸酯、二异丁基-2,3-二乙基-2-异丙基琥珀酸酯、二异丁基-2,3-二异丙基-2-甲基琥珀酸酯、二异丁基-2,3-二环己基-2-甲基琥珀酸酯、二异丁基-2,3-二苄基琥珀酸酯、二异丁基-2,3-二异丙基琥珀酸酯、二异丁基-2,3-双(环己基甲基)琥珀酸酯、二异丁基-2,3-二叔丁基琥珀酸酯、二异丁基-2,3-二异丁基琥珀酸酯、二异丁基-2,3-二新戊基琥珀酸酯、二异丁基-2,3-二异戊基琥珀酸酯、二异丁基-2,3-(1-三氟甲基乙基)琥珀酸酯、二异丁基-2,3-十四烷基琥珀酸酯、二异丁基-2,3-芴基琥珀酸酯、二异丁基-2-异丙基-3-异丁基琥珀酸酯、二异丁基-2-叔丁基-3-异丙基琥珀酸酯、二异丁基-2-异丙基-3-环己基琥珀酸酯、二异丁基-2-异戊基-3-环己基琥珀酸酯、二异丁基-2-十四烷基-3-环己基甲基琥珀酸酯、二异丁基-2-环己基-3-环戊基琥珀酸酯、二新戊基-2,3-双(三甲基甲硅烷基)琥珀酸酯、二新戊基-2,2-仲丁基-3-甲基琥珀酸酯、二新戊基-2-(3,3,3-三氟丙基)-3-甲基琥珀酸酯、二新戊基-2,3-双(2-乙丁基)琥珀酸酯、二新戊基-2,3-二乙基-2-异丙基琥珀酸酯、二新戊基-2,3-二异丙基-2-甲基琥珀酸酯、二新戊基-2,3-二环己基-2-甲基琥珀酸酯、二新戊基-2,3-二苄基琥珀酸酯、二新戊基-2,3-二异丙基琥珀酸酯、二新戊基-2,3-双(环己基甲基)琥珀酸酯、二新戊基-2,3-二叔丁基琥珀酸酯、二新戊基-2,3-二异丁基琥珀酸酯、二新戊基-2,3-二新戊基琥珀酸酯、二新戊基-2,3-二异戊基琥珀酸酯、二新戊基-2,3-(1-三氟甲基乙基)琥珀酸酯、二新戊基-2,3-十四烷基琥珀酸酯、二新戊基-2,3-芴基琥珀酸酯、二新戊基-2-异丙基-3-异丁基琥珀酸酯、二新戊基-2-叔丁基-3-异丙基琥珀酸酯、二新戊基-2-异丙基-3-环己基琥珀酸酯、二新戊基-2-异戊基-3-环己基琥珀酸酯、二新戊基-2-十四烷基-3-环己基甲基琥珀酸酯,和二新戊基-2-环己基-3-环戊基琥珀酸酯。

此外,可以优选使用其中基团r3至r6中的一些连接在一起以形成环的那些式(i)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在国际专利申请国内公开第jp2002-542347号中提及的那些,例如1-(乙氧基羰基)-1-(乙氧基乙酰基)-2,6-二甲基环己烷、1-(乙氧基羰基)-1-(乙氧基乙酰基)-2,5-二甲基环戊烷、1-(乙氧基羰基)-1-(乙氧基乙酰基甲基)-2-甲基环己烷和1-(乙氧基羰基)-1-(乙氧基(环己基)乙酰基)环己烷。此外,可以优选使用国际专利公开第wo2009/069483号中公开的环状琥珀酸酯化合物,例如3,6-二甲基环己烷-1,2-二羧酸二异丁酯和环己烷-1,2-二羧酸二异丁酯。环状琥珀酸酯化合物的其它优选实例包括国际专利公开第wo2009/057747号中公开的那些。

在其中基团r3至r6含有杂原子的那些式(i)化合物的情况下,杂原子优选为包括氮和磷的第15族原子或包括氧和硫的第16族原子。其中基团r3至r6含有第15族原子的那些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jp2005-306910号中公开的化合物。其中基团r3至r6含有第16族原子的那些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jp2004-131537号中公开的化合物。

也可以使用提供与琥珀酸酯基化合物提供的分子量分布相当的分子量分布的其它内部电子给体化合物。此类其它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jp2013-28704号中描述的二苯基二羧酸酯,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jp2014-201602号中公开的环己烯二羧酸酯,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jp2013-28705号中公开的二环烷基二羧酸酯,如在日本专利第4959920号中公开的二醇二苯甲酸酯,和如国际专利公开第wo2010/078494号中公开的1,2-亚苯基二苯甲酸酯。

(2)有机铝化合物(组分(b))

作为组分(b)的有机铝化合物的实例包括:

三烷基铝,例如三乙基铝和三丁基铝;

三烯基铝,例如三异异戊二烯基铝;

二烷基铝醇盐,例如乙氧基二乙基铝和丁氧基二丁基铝;

烷基铝倍半醇盐,例如倍半乙氧基乙基铝和倍半丁氧基丁基铝;

部分卤化的烷基铝,例如,烷基铝二卤化物,例如二氯化乙基铝、二氯化丙基铝和二溴化丁基铝;

氢化二烷基铝,例如氢化二乙基铝和氢化二丁基铝;

部分氢化的烷基铝,例如,二氢化烷基铝,例如二氢化乙基铝和二氢化丙基铝;和

部分烷氧基化和卤化的烷基铝,例如乙氧基氯化乙基铝、丁氧基氯化丁基铝和乙氧基溴化乙基铝。

(3)电子给体化合物(组分(c))

作为组分(c)的电子给体化合物通常称为“外部电子给体化合物”。所述催化剂的一个实施方案包含组分(c),并且所述催化剂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不包含组分(c)。

这种电子给体化合物优选为有机硅化合物。有机硅化合物的优选实例包括:

三甲基甲氧基硅烷、三甲基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二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叔丁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叔丁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叔戊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苯基二乙氧基硅烷、双-邻甲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双-间甲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双-对甲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双-对甲苯基二乙氧基硅烷、双-乙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环己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正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癸基三甲氧基硅烷、癸基三乙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叔丁基三乙氧基硅烷、叔己基三甲氧基硅烷、正丁基三乙氧基硅烷、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苯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氯三乙氧基硅烷、乙基三异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丁氧基硅烷、环己基三甲氧基硅烷、环己基三乙氧基硅烷、2-降冰片烷三甲氧基硅烷、2-降冰片烷三乙氧基硅烷、2-降冰片烷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硅酸乙酯、硅酸丁酯、三甲基苯氧基硅烷、甲基三烯丙基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二甲基四乙氧基二硅氧烷、甲基(3,3,3-三氟-正丙基)二甲氧基硅烷、环己基乙基二甲氧基硅烷、环戊基-叔丁氧基二甲氧基硅烷、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异丁基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正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二正丙基二甲氧基硅烷、texyl三甲氧基硅烷(texyltrimethoxysilane)、叔丁基乙基二甲氧基硅烷、叔丁基丙基二甲氧基硅烷、叔丁基-叔丁氧基二甲氧基硅烷、异丁基三甲氧基硅烷、环己基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二-仲丁基二甲氧基硅烷、异丁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双(十氢异喹啉-2-基)二甲氧基硅烷、二乙基氨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环戊基-双(乙基氨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和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

特别优选的是乙基三乙氧基硅烷、正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正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叔丁基三乙氧基硅烷、叔丁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叔丁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叔丁基乙基二甲氧基硅烷、叔丁基丙基二甲氧基硅烷、叔丁基-叔丁氧基二甲氧基硅烷、叔丁基三甲氧基硅烷、异丁基三甲氧基硅烷、异丁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异丁基-仲丁基二甲氧基硅烷、乙基(全氢异喹啉-2-基)二甲氧基硅烷、双(十氢异喹啉-2-基)二甲氧基硅烷、三(异丙烯基氧基)苯基硅烷、叔己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苯基三乙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丁氧基硅烷、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二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异丁基-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环戊基-叔丁氧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环己基-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环戊基-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环戊基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二-仲丁基二甲氧基硅烷、二乙基氨基三乙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苯基三乙氧基硅烷、双-对甲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对甲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环己基乙基二甲氧基硅烷、2-降冰片烷三乙氧基硅烷、2-降冰片烷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苯基二乙氧基硅烷、甲基(3,3,3-三氟丙基)二甲氧基硅烷、硅酸乙酯等等。

(4)聚合

所述起始单体通过使它们与如上所述制备的催化剂接触而聚合。在该方法中,优选首先使用上述催化剂进行预聚合。预聚合是在固体催化剂组分上形成用作起始单体的后续主聚合的立足点的聚合物链的步骤。预聚合可以通过已知的方法进行。预聚合通常在不超过40℃,优选不超过30℃,更优选不超过20℃下进行。然后,将预聚合的催化剂引入到聚合反应体系中以进行起始单体的主聚合。主聚合优选通过使用两个或更多个反应器聚合组分(1)的起始单体和组分(2)的起始单体来进行。聚合可以在液相、气相或液/气相中进行。所述聚合温度优选在常温至150℃的范围内,更优选在40℃至100℃的范围内。对于在液相中的聚合,聚合压力优选在3.3至6.0mpa的范围内,或者对于在气相中的聚合,聚合压力优选在0.5至3.0mpa的范围内。可以使用本领域已知的常规分子量调节剂,例如链转移剂(例如,氢气或znet2)。

此外,可以使用具有单体浓度或聚合条件梯度的聚合装置。例如,单体可以使用具有至少两个相互连接的聚合区的这种装置在气相中聚合。更具体地,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将单体进料至由提升管组成的聚合区并在所述区中聚合,同时还将单体进料至与提升管连接的下降管并在所述区中聚合,然后当单体在提升管和下降管之间循环时,收集聚合物产物。该方法包括用于完全或部分地防止存在于提升管中的气体混合物进入下降管的装置。此外,将化学组成不同于存在于提升管中的气体混合物的气体或液体混合物引入到下降管中。上述聚合方法可以按照例如国际专利申请国内公开第jp2002-520426号中公开的方法进行。

3.应用

本发明的聚丙烯组合物最适合用作注塑用树脂组合物。由于本发明的聚丙烯组合物具有优异的流动性,因此该组合物可以注塑成厚度为0.5至3mm的模塑制品。本发明的聚丙烯组合物优选具有下述的物理性能。

1)雾度:jisk7136

当测量注塑成1mm厚的平板的组合物时,本发明的聚丙烯组合物具有优选不大于20%,更优选不大于15%的雾度值。雾度值的下限不受限制,但通常不小于约1%。雾度值越低,透明度越优异。

2)低温抗冲击性

本发明的聚丙烯组合物优选具有不小于15j的抗穿刺性(在-20℃)。

3)刚度

本发明的聚丙烯组合物具有优选大于800mpa,更优选不小于820mpa,还更优选不小于830mpa的挠曲模量。

由于本发明的聚丙烯组合物具有上述物理性质,因此该组合物可用于包装应用,并且特别可用作在低温如-20℃下使用的容器及其盖子。本发明的聚丙烯组合物可以直接注塑成最终产品,或者也可以通过挤出或注塑制成薄壁制品如片材,然后通过将所述薄壁制品提供给二次加工如真空成型或压力成型制成最终产品。然而,本发明的聚丙烯组合物的应用不限于前述,并且该组合物也可用作例如一般的杂货。

实施例

[实施例1]

齐格勒-纳塔催化剂根据国际专利公开第wo2009/050045号的实施例1制备。然而,在第一次升温时,温度不是升至100℃,而是升至110℃。将由此制备的催化剂组分与三乙基铝(teal)和外部电子给体组分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dcpms)在12℃下接触24分钟。teal与固体催化剂组分的重量比为20,teal与dcpms的重量比为10。将由此获得的催化剂体系在引入第一阶段聚合反应器之前,通过使其在20℃下保持悬浮在液体丙烯中约5分钟而进行预聚合。将所得预聚合产物引入具有串联连接的两阶段聚合反应器的聚合装置中的第一阶段聚合反应器中,然后将乙烯进料到液相中的丙烯中,从而制备作为组分(1)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在第二阶段气相聚合反应器中,将乙烯和丙烯进料以产生作为组分(2)的乙烯/丙烯共聚物。在聚合期间,调节温度和压力,并且使用氢气作为分子量调节剂。

对于聚合温度和反应物的相对比,第一阶段反应器中的聚合温度、氢气浓度和乙烯浓度分别为75℃,0.46mol.%,和0.80mol.%;第二阶段反应器中的聚合温度、h2/c2摩尔比和c2/(c2+c3)摩尔比分别为80℃,0.56和0.71。此外,调节第一和第二阶段的停留时间分布以确保获得的组分(2)的量为13重量%。向100重量份的所得树脂组分中添加0.2重量份的晶体成核剂(即,由millikenchemical生产的millad3988(山梨糖醇成核剂)),0.2重量份的抗氧化剂(即,由basf生产的b225),和0.05重量份的中和剂(即,由tannankagakukogyoco.,ltd.生产的硬脂酸钙),并且使用亨舍尔混合机将内容物搅拌并混合1分钟。使用由nakatanimachineryltd.生产的nvc单螺杆挤出机在230℃的缸体温度下挤出该混合物,并将挤出的线料在水中冷却并通过造粒机切割以获得粒料形式的聚丙烯组合物。通过后面描述的程序评价该组合物。结果在下表1中示出。

[实施例2]

除了将第一阶段反应器中的氢气浓度变为0.41mol.%,将第二阶段反应器中的h2/c2和c2/(c2+c3)摩尔比分别变为0.65和0.79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程序制备和评价聚丙烯组合物。

[实施例3]

除了根据欧洲专利第ep728769号实施例5第48-55行的公开内容制备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组分,第一阶段反应器中的氢气和乙烯浓度分别变为0.56mol.%和0.89mol.%,第二阶段反应器中的h2/c2和c2/(c2+c3)摩尔比分别变为0.48和0.69,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程序制备和评价聚丙烯组合物。

[实施例4]

除了将第一阶段反应器中的氢气浓度变为0.48mol.%,将第二阶段反应器中的h2/c2和c2/(c2+c3)摩尔比分别变为0.65和0.81以外,通过与实施例3相同的程序制备和评价聚丙烯组合物。

[实施例5]

除了将第一阶段反应器中的氢气和乙烯浓度分别变为0.30mol.%和0.53mol.%,将第二阶段反应器中的h2/c2和c2/(c2+c3)摩尔比分别变为0.56和0.83,并调节第一和第二阶段的停留时间分布以确保获得的组分(2)的量为15重量%以外,通过与实施例3相同的程序制备和评价聚丙烯组合物。

[实施例6]

除了将第一阶段反应器中的氢气浓度变为0.37mol.%,将第二阶段反应器中的c2/(c2+c3)摩尔比变为0.89以外,通过与实施例4相同的程序制备和评价聚丙烯组合物。

[实施例7]

除了将第一阶段反应器中的氢气浓度变为0.39mol.%,将第二阶段反应器中的h2/c2和c2/(c2+c3)摩尔比分别变为0.76和0.83,并调节第一和第二阶段的停留时间分布以确保获得的组分(2)的量为12重量%以外,通过与实施例3相同的程序制备和评价聚丙烯组合物。

[对比例1]

除了将第一阶段反应器中的氢气和乙烯浓度变为0.33mol.%和0.36mol.%,将第二阶段反应器中的h2/c2和c2/(c2+c3)摩尔比分别变为0.48和0.77,并调节第一和第二阶段的停留时间分布以确保获得的组分(2)的量为12重量%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程序制备和评价聚丙烯组合物。

[对比例2]

除了将第一阶段反应器中的氢气和乙烯浓度变为0.51mol.%和1.02mol.%,将第二阶段反应器中的c2/(c2+c3)摩尔比变为0.77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程序制备和评价聚丙烯组合物。在该实施例中,因为在聚合物生产过程中,工厂设备中的聚合物颗粒容易彼此粘附或粘附到设备的内壁,因此难以获得适于注塑评价的组合物。

[对比例3]

除了将第一阶段反应器中的氢气浓度变为0.42mol.%,并且在第二阶段反应器中,进料1-丁烯代替丙烯,并且将h2/c2和c2/(c2+c4)摩尔比分别变为0.35和0.60以外,通过与实施例7中相同的程序制备和评价聚丙烯组合物。在该实施例中,生产率低于在第二阶段反应器中使用丙烯的情况。

[对比例4]

除了将第一阶段反应器中的氢气浓度变为0.46mol.%,将第二阶段反应器中的c2/(c2+c3)摩尔比变为0.86,并且调节第一和第二阶段的停留时间分布以确保获得的组分(2)的量为8重量%以外,通过与实施例4中相同的程序制备和评价聚丙烯组合物。

[对比例5]

除了将第一阶段反应器中的氢气和乙烯浓度变为0.36mol.%和0.66mol.%,并且调节第一和第二阶段的停留时间分布以确保获得的组分(2)的量为23重量%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程序制备和评价聚丙烯组合物。

[对比例6]

除了将第二阶段反应器中的h2/c2和c2/(c2+c3)摩尔比分别变为0.56和0.64以外,通过与实施例4中相同的程序制备和评价聚丙烯组合物。

[对比例7]

除了将第一阶段反应器中的氢气浓度变为0.35mol.%,将第二阶段反应器中的c2/(c2+c3)摩尔比变为0.86,并且调节第一和第二阶段的停留时间分布以确保获得的组分(2)的量为14重量%,通过与实施例2中相同的程序制备和评价聚丙烯组合物。

[对比例8]

除了将第二阶段反应器中的h2/c2和c2/(c2+c3)摩尔比分别变为1.23和0.86以外,通过与实施例7中相同的程序制备和评价聚丙烯组合物。在该实施例中,xsiv值接近生产阈值,使得难以稳定地获得聚合物。

[对比例9]

除了将第二阶段反应器中的h2/c2和c2/(c2+c3)摩尔比分别变为0.14和0.76以外,通过与实施例3中相同的程序制备和评价聚丙烯组合物。

[对比例10]

除了将第一阶段反应器中的氢气和乙烯浓度变为0.11mol.%和0.84mol.%,将第二阶段反应器中的c2/(c2+c3)摩尔比变为0.81以外,通过与实施例4中相同的程序制备和评价聚丙烯组合物。在该实施例中,没有进行物理性能的评价,因为所得组合物的mfr低并且难以注塑。

[对比例11]

除了将第一阶段反应器中的氢气浓度变为0.84mol.%之外,将第二阶段反应器中的c2/(c2+c3)摩尔比变为0.86以外,通过与对比例6中相同的程序制备和评价聚丙烯组合物。

[对比例12]

除了将第一阶段反应器中的氢气浓度变为0.38mol.%,将第二阶段反应器中的h2/c2和c2/(c2+c3)摩尔比分别变为0.48和0.77,并且不添加晶体成核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程序制备和评价聚丙烯组合物。

[对比例13]

根据ptl2的实施例1中公开的程序生产和评价对比聚丙烯组合物。

[测量条件]

1)mfr

mfr测量在230℃的温度下在2.16kg的负荷下根据jisk7210-1进行。

2)组分(1)中乙烯衍生的单元含量和组分(2)中乙烯衍生的单元含量

将试样溶解于1,2,4-三氯苯和氘代苯的混合溶剂中,使用jeolltd制jnmla-400(13c共振频率:100mhz),通过13c-nmr法测定这些含量。

3)聚丙烯组合物的二甲苯可溶物的特性粘度(xsiv)

由聚丙烯树脂样品获得二甲苯可溶物,并通过下述程序测量其特性粘度(xsiv)。

首先,将2.5g聚丙烯样品放入含有250ml邻二甲苯(溶剂)的烧瓶中,并在氮气吹扫下使用热板和回流冷凝器将内容物在135℃下搅拌30分钟,由此使组合物完全溶解;此后,将溶液在25℃下冷却1小时。将所得溶液通过纸过滤器过滤。收集过滤后得到的100ml滤液,转移到铝杯等中,在氮气吹扫下在140℃蒸发至干,并在室温下静置30分钟,由此得到二甲苯可溶物。

特性粘度测量在四氢化萘中在135℃下使用自动毛细管粘度计(ss-780-h1,由shibayamascientificco.,ltd.生产)进行。

4)组分(1)的特性粘度(iv)

在用于第一阶段反应器的条件下单独合成组分(1),并且使用自动毛细管粘度计(ss-780-h1,由shibayamascientificco.,ltd.生产)在135℃下测量其在四氢化萘中的特性粘度(iv)。

5)雾度

使用注塑机(fanuccorporation生产的fanucroboshotα100c)在下列条件下由每一聚丙烯组合物样品制备100mm×100mm×0.5mm的平板:熔融树脂温度,250℃;模具温度,40℃;平均注射速度,35毫米/秒;保持压力时间,5秒;总循环时间,43秒。用雾度计(murakamicolorresearchlaboratoryco.,ltd.生产的hm-150)根据jisk7136测量如此生产的试件的雾度。

6)抗穿刺性

使用注塑机(fanuccorporation生产的fanucroboshotα100c)在下列条件下由每一聚丙烯组合物样品制备130mm×130mm×2.0mm的平板:熔融树脂温度,230℃;模具温度,40℃;平均注射速度,35毫米/秒;保持压力时间,10秒;总循环时间,45秒。使用shimadzucorporation生产的hydroshothits-p10,将各测定用试件放置在-20℃的恒温槽中的内径的孔的支架上,用内径为的试样架固定,用直径的打击器以1米/秒的冲击速度用半球状打击面打击以根据jisk7211-2确定穿刺能(j)。计算对四个试件获得的穿刺能值的平均值作为抗穿刺性并用作低温抗冲击性的指标。

7)抗发白性

在0℃下测试样品的抗穿刺性之后,肉眼观察测试样品以查看它们是否变白,并基于以下标准进行评价。

a:未变白

x:变白

8)挠曲模量

根据jisk6921-2,使用注塑机(fanuccorporation生产的fanucroboshots2000i)在下列条件下由每种聚丙烯组合物样品注塑符合jisk7139的多用途试件(a1型):熔融树脂温度,200℃;模具温度40℃;平均注射速度,200毫米/秒;保持压力时间,40秒;总循环时间,60秒。将注塑样品加工成10mm宽、4mm厚和80mm长的尺寸,以获得用于测量的试件(b2型)。使用由shimadzucorporation生产的精密万能试验机(autographag-x10kn)在以下条件下测量b2型试件的挠曲模量:温度,23℃;相对湿度,50%;支架之间的跨距长度,64mm;测试速度为2mm/min。

9)螺旋流动

通过螺旋流动测试评价模塑流动性。

通过测量使用注塑机(fanuccorporation生产的α100c)获得的注塑制品的流动长度来测定螺旋流动的值,所述注塑机配备有其上形成有阿基米德螺旋的螺旋流动模具(流动路径横截面轮廓:上底长9.5mm、下底长10mm和高1mm的梯形)。模塑条件如下。

缸体温度:250℃

模具温度:40℃

注射压力:76.5mpa

注射速度:10毫米/秒

保持压力:73.5至74.5mpa(3秒)

冷却时间:10秒

10)生产容易性

在用于生产聚丙烯组合物样品的聚合物生产工厂中,基于以下标准评价聚丙烯组合物样品的生产容易性。

a:与常规聚丙烯组合物相当

b:不如常规聚丙烯组合物

c:难以工业化生产

d:无法工业化生产

如表1所示,本发明的聚丙烯组合物在透明度、低温抗冲击性和刚度之间的平衡方面是优异的。此外,本发明的聚丙烯组合物在生产容易性方面是优异的,因此从经济的观点来看是有利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