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及应用

文档序号:30878601发布日期:2022-07-26 20:45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及应用
一种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及应用
1.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janus纳米材料,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及应用。
2.二、

背景技术:
janus材料表面的润湿性、磁性、电性或光性等是各向异性的,这使得 janus材料具备均相材料无法实现的性能,其中最诱人的应用就是稳定多相体系。两亲性janus材料不仅能够克服分子表面活性剂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也可以避免均相颗粒吸附到界面时所需大量能量的问题,从而具备优异的界面性能。此外,janus颗粒制备的乳状液比均相颗粒的稳定性更强,并且janus颗粒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能够有效地降低界面张力,形成的界面膜具有长期稳定性,更适合稳定多相体系。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基础理论的完善,janus 材料的合成工艺被不断简化。其中乳液模板法制备janus颗粒不仅能够有效控制janus颗粒的几何构型,而且比其他合成方法更容易实现批量生产。若进一步将janus纳米材料智能化,即能够对外界环境进行响应,对拓展janus纳米材料在界面活性领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3.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这种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不仅结合了纳米颗粒和表面活性剂的优势,而且其界面活性和粒径大小可以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响应,有望在界面活性领域替代传统分子表面活性剂;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这种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的应用。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其制备方法如下:a)乳液模板法制备非均匀改性的sio2纳米颗粒sio2/mps;b)制备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sio2@pnipam,具体如下:将0.4~1 g改性sio2纳米颗粒sio2/mps分散至反应器内的水溶液中,向反应器内通氮气10 min以去除溶液中溶解氧,向反应器内加入0.6~1.5 g 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然后用铝箔纸包裹反应器并置于冰水浴中,快速搅拌10 min,随后向反应器内加入6~8 μl的n,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再加入0.3~0.5 ml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2%的过硫酸钾kps水溶液,搅拌5 min后,用真空泵抽气20 min,随后再将铝箔纸包裹的反应器置于65℃烘箱中反应24 h,得到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sio2@pnipam。
5.上述方案中乳液模板法制备非均匀改性的sio2纳米颗粒sio2/mps的方法如下:在75℃条件下,将1g的sio2颗粒分散到含有0.4 g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3g液态石蜡中,将上述混合物分散到20g去离子水中,并用高速搅拌机在2800r/min下乳化1 h;乳化结束后立即将乳状液置于冰浴中冷却,使石蜡固化;用去离子水冲洗固化的石蜡乳滴表面,去除ctab和未吸附的sio2颗粒,将固化的石蜡乳滴在40℃条件下真空干燥;将干燥后固化的石蜡乳滴分散到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的乙醇溶液中,在40℃条件下反应12 h;反应结束后过滤出石蜡乳滴,并用乙醇冲洗石蜡乳滴表面,去
除未反应的mps和未吸附的sio2颗粒;然后用三氯甲烷溶解掉石蜡,通过离心收集释放出的改性sio2纳米颗粒(sio2/mps),并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4 h。
6.上述方案中乳液模板法制备非均匀改性的sio2纳米颗粒sio2/mps时,通过调节sio2纳米颗粒在石蜡中的埋藏深度和nipam的聚合度,实现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的可控制备。
7.上述方案中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当温度低于其临界相转变温度时,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表面的pnipam分子链伸长,并且由亲水性的酰胺基基团主导,酰胺基基团在分子间氢键的作用下,使pnipam表现出亲水性,而另一侧为亲水的硅羟基si-oh;此时,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的粒径增大且两侧均亲水,不具有界面活性;当温度高于其临界相转变温度时,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表面的pnipam分子链收缩,并且由疏水性的异丙基基团主导,酰胺基基团与水分子间的氢键发生断裂,使pnipam表现出疏水性,而另一侧的硅羟基si-oh仍然是亲水性,此时,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的粒径减小且两侧亲疏水性不同,具备良好的界面活性。
8.上述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在界面活性领域的应用,用于做为固定表面活性剂使用。
9.有益效果:1、本发明首次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接枝到sio2纳米颗粒表面的一侧,制备出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不仅结合了纳米颗粒和表面活性剂的优势,而且其界面活性和粒径大小可以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响应。
10.2、本发明首次在sio2纳米颗粒表面的一侧接枝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制备具有温度响应性的janus纳米颗粒,改性方法简便,成本低,重复性好。
11.3、本发明在二氧化硅纳米颗粒(sio2)表面的一侧接枝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制备出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sio2@pnipam)。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能够根据外部条件的变化而进行响应,从而在不同环境下展现出不同的特性,对拓展janus纳米材料在界面活性领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原料sio2等低廉的价格、成熟的改性方法及易操作和重复性高等特点,有望实现其工业化应用。
12.四、附图说明:图1为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的制备流程图;图2为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的红外光谱图;图3为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的智能响应原理图;图4为温度对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表面张力的影响;图5为温度对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粒径分布的影响。
13.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这种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制备步骤如下:a)乳液模板法制备非均匀改性的sio2纳米颗粒(sio2/mps)乳液模板法制备非均匀改性的sio2纳米颗粒采用之前报道的方法,在75℃条件下,将1g的sio2颗粒分散到含有0.4 g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3g液态石蜡中,将上述混合物分散到20g去离子水中,并用高速搅拌机在2800 r/min下乳化1 h。乳化结束后
立即将乳状液置于冰浴中冷却,使石蜡固化。用去离子水冲洗固化的石蜡乳滴表面,去除ctab和未吸附的sio2颗粒,将固化的石蜡乳滴在40℃条件下真空干燥。
14.将干燥后固化的石蜡乳滴分散到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的乙醇溶液中,在40℃条件下反应12h。反应结束后过滤出石蜡乳滴,并用乙醇冲洗石蜡乳滴表面,去除未反应的mps和未吸附的sio2颗粒。然后用三氯甲烷溶解掉石蜡,通过离心收集释放出的改性sio2纳米颗粒(sio2/mps),并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4h。
15.b)制备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sio2@pnipam)将0.4 g改性sio2纳米颗粒sio2/mps分散至反应器内的水溶液中,向反应器内通氮气10 min以去除溶液中溶解氧,向反应器内加入0.6 g 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然后用铝箔纸包裹反应器并置于冰水浴中,快速搅拌10 min,随后向反应器内加入6 μl的n,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再加入0.3 ml浓度为0.02%的过硫酸钾kps水溶液,搅拌5 min后,用真空泵抽气20 min,随后再将铝箔纸包裹的反应器置于65℃烘箱中反应24 h,得到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sio2@pnipam。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的制备流程图和红外谱图分别见图1和图2。
16.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是一种智能聚合物,能够对温度进行响应,通过将pnipam接枝到sio2纳米颗粒表面的一侧,实现janus纳米颗粒的智能化。当温度低于其最低临界相转变温度(lcst)时,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表面的pnipam分子链伸长,并且由亲水性的酰胺基基团主导,酰胺基基团在分子间氢键的作用下,使pnipam表现出亲水性,而另一侧为亲水的硅羟基(si-oh)。此时,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的粒径增大且两侧均亲水,不具有界面活性。当温度高于其lcst时,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表面的pnipam分子链收缩,并且由疏水性的异丙基基团主导,酰胺基基团与水分子间的氢键发生断裂,使pnipam表现出疏水性,而另一侧的硅羟基(si-oh)仍然是亲水性。此时,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的粒径减小且两侧亲疏水性不同,具备良好的界面活性。
17.对比考察30℃和60℃下,所述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的表面张力。得到温度对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表面张力的影响见图4。
18.对比考察30℃和60℃下,所述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的粒径分布。得到温度对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粒径分布的影响见图5。
19.实施例2:这种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制备步骤如下:a)乳液模板法制备非均匀改性的sio2纳米颗粒(sio2/mps)乳液模板法制备非均匀改性的sio2纳米颗粒采用之前报道的方法,在75℃条件下,将1g的sio2颗粒分散到含有0.4 g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3g液态石蜡中,将上述混合物分散到20g去离子水中,并用高速搅拌机在2800 r/min下乳化1 h。乳化结束后立即将乳状液置于冰浴中冷却,使石蜡固化。用去离子水冲洗固化的石蜡乳滴表面,去除ctab和未吸附的sio2颗粒,将固化的石蜡乳滴在40℃条件下真空干燥。
20.将干燥后固化的石蜡乳滴分散到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的乙醇溶液中,在40℃条件下反应12h。反应结束后过滤出石蜡乳滴,并用乙醇冲洗石蜡乳滴表面,去除未反应的mps和未吸附的sio2颗粒。然后用三氯甲烷溶解掉石蜡,通过离心收集释放出的改性sio2纳米颗粒(sio2/mps),并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4h。
21.b)制备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sio2@pnipam)将0.7 g改性sio2纳米颗粒sio2/mps分散至反应器内的水溶液中,向反应器内通氮气10 min以去除溶液中溶解氧,向反应器内加入1.05 g 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然后用铝箔纸包裹反应器并置于冰水浴中,快速搅拌10 min,随后向反应器内加入7 μl的n,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再加入0.4 ml浓度为0.02%的过硫酸钾kps水溶液,搅拌5 min后,用真空泵抽气20 min,随后再将铝箔纸包裹的反应器置于65℃烘箱中反应24 h,得到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sio2@pnipam。
22.实施例3:这种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制备步骤如下:a)乳液模板法制备非均匀改性的sio2纳米颗粒(sio2/mps)乳液模板法制备非均匀改性的sio2纳米颗粒采用之前报道的方法,在75℃条件下,将1g的sio2颗粒分散到含有0.4 g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3g液态石蜡中,将上述混合物分散到20g去离子水中,并用高速搅拌机在2800 r/min下乳化1 h。乳化结束后立即将乳状液置于冰浴中冷却,使石蜡固化。用去离子水冲洗固化的石蜡乳滴表面,去除ctab和未吸附的sio2颗粒,将固化的石蜡乳滴在40℃条件下真空干燥。
23.将干燥后固化的石蜡乳滴分散到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的乙醇溶液中,在40℃条件下反应12h。反应结束后过滤出石蜡乳滴,并用乙醇冲洗石蜡乳滴表面,去除未反应的mps和未吸附的sio2颗粒。然后用三氯甲烷溶解掉石蜡,通过离心收集释放出的改性sio2纳米颗粒(sio2/mps),并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4h。
24.b)制备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sio2@pnipam)将1 g改性sio2纳米颗粒sio2/mps分散至反应器内的水溶液中,向反应器内通氮气10 min以去除溶液中溶解氧,向反应器内加入1.5 g 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然后用铝箔纸包裹反应器并置于冰水浴中,快速搅拌10 min,随后向反应器内加入8 μl的n,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再加入0.5 ml浓度为0.02%的过硫酸钾kps水溶液,搅拌5 min后,用真空泵抽气20 min,随后再将铝箔纸包裹的反应器置于65℃烘箱中反应24 h,得到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sio2@pnipam。
25.本发明首次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接枝到sio2纳米颗粒表面的一侧,制备出温度响应型janus纳米颗粒,不仅结合了纳米颗粒和表面活性剂的优势,而且其界面活性和粒径大小可以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响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