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泛素化降解TRK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和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31049161发布日期:2022-08-06 06:17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靶向泛素化降解TRK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和用途与流程
靶向泛素化降解trk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和用途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药物领域,具体涉及靶向泛素化降解trk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和用途。


背景技术:

2.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tropomyosin-receptor kinase,trk,也可以称为“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是一类神经营养因子受体,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包括trka、trkb和trkc 3个亚型,分别由ntrk1(neurotrophic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1)、ntrk2和ntrk3基因编码。当ntrk基因与其他基因发生融合时,能够诱导受体的二聚化和磷酸化,导致trk的高表达或者trk活性持续升高,并激活下游pi3k/akt/mtor、plcγ和ras/raf/mek/erk信号级联通路,从而调控着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侵袭、迁移、血管生成及耐药性。
3.第一代trk抑制剂larotrectinib和entrectinib分别在2018年和2019年获fda批准上市,可同时抑制trka、trkb和trkc 3个亚型,可治疗多种类型的肿瘤,其中包括因ntrk基因融合而丰富的4种组织学形式(乳腺类似物分泌性癌、分泌性乳腺癌、小儿纤维瘤肉瘤和先天性中胚层性肾瘤),以及其他几种恶性肿瘤,包括肺癌、胃肠道癌、乳腺癌、甲状腺癌、黑色素瘤和软组织肉瘤。但目前这两款trk抑制剂也同样出现了耐药的问题,一旦发生耐药,就需要马上更换药物,解决耐药性和脱靶的问题,为了达到更好的肿瘤治疗效果,以更好的满足临床与市场的需求,开发出更安全、高效的新型trk抑制剂药物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4.针对上述耐药缺陷,开发出靶向蛋白降解嵌合分子(protacs)技术构造出protacs化合物,其包含三部分功能结构:靶蛋白配体、e3泛素连接酶配体和连接链。它们可以通过靶蛋白配体和e3泛素连接酶配体分别识别靶蛋白和e3泛素连接酶,使靶蛋白多聚泛素化,从而靶蛋白被蛋白酶体识别并降解。这种新型的protacs既可以有望克服传统靶向药耐药性,也是将来一个组合疗法的利器,前景值得期待。因此,确定一种靶向泛素化降解trk的化合物,以实现对trk的诱导降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靶向泛素化降解trk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和用途,该化合物可以实现对trk诱导降解,对研究肿瘤药物的开发有重要的意义。
6.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式
ⅰ‑
a或式
ⅰ‑
b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式中,r1和r2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代表氢、氟、氯、溴、碘、不取代的c
1-4
烷基、取代的c
1-4
烷基、不取代的c
1-4
烷氧基、取代的c
1-4
烷氧基、不取代的c
1-4
烷硫基、取代的c
1-4
烷硫基、不取代的c
1-4
烷胺基或取代的c
1-4
烷胺基;m代表碳、氮、氧或硫;q1、q2和q3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代表碳或氮;w1代表碳或氮;当w1代表氮时,r4不存在,当w1代表碳时,r4代表氢、不取代的c
1-4
烷基、氟、氯、溴或碘;r3代表氢、氟、氯、溴、碘、醛基、羧基、羟基、氨基、巯基、不取代的c
1-4
烷基、取代的c
1-4
烷基、、、或,其中,r5代表不取代的c
1-4
烷基、取代的c
1-4
烷基、取代的c
3-7
环烷基、不取代的c
3-7
环烷基、取代的c
3-7
杂环基、不取代的c
3-7
杂环基、取代的苯基、不取代的苯基、取代的五元杂芳基、不取代的五元杂芳基、取代的六元杂芳基或不取代的六元杂芳基,r7代表不取代的c
1-4
烷基、取代的c
1-4
烷基、取代的c
3-7
环烷基、不取代的c
3-7
环烷基、取代的c
3-7
杂环基或不取代的c
3-7
杂环基,r8代表不取代的c
1-4
烷基、取代的c
1-4
烷基、取代的c
3-7
环烷基、不取代的c
3-7
环烷基、取代的c
3-7
杂环基或不取代的c
3-7
杂环基;r6代表不取代的c
1-4
烷基、取代的c
1-4
烷基、取代的c
3-7
环烷基、不取代的c
3-7
环烷基、取代的c
3-7
杂环基、不取代的c
3-7
杂环基、取代的苯基、不取代的苯基、取代的五元杂芳基、不取代的五元杂芳基、取代的六元杂芳基或不取代的六元杂芳基;l代表,式中,y代表ch2、sih2、nh、ph、o、s、取代的ch2、取代的sih2、取代的nh或取代的ph,a1和a2分别独立地代表不取代的c
1-5
烷基、取代的c
1-5
烷基、不取代的c
1-5
烷氧基、取代的c
1-5
烷氧基、不取代的c
1-5
烷硫基、取代的c
1-5
烷硫基、不取代的c
1-5
烷胺基、取代的c
1-5
烷胺基、苯基、五元杂芳基、六元杂芳基、c
3-7
环烷基、c
3-7
杂环基、、、、、、
、或;d代表、、或,式中,z代表氢、ch2、sih2、nh、ph、o、s、、取代的ch2、取代的sih2、取代的nh或取代的ph,r9、r
10
、r
11
和r
12
分别独立地代表氢、不取代的c
1-4
烷基、取代的c
1-4
烷基、不取代的c
1-4
烷氧基、取代的c
1-4
烷氧基、不取代的c
1-4
烷硫基、取代的c
1-4
烷硫基、不取代的c
1-4
烷胺基或取代的c
1-4
烷胺基。
7.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可以使trk被蛋白酶体识别,实现对trk的诱导降解,对研究肿瘤药物的开发有重要的意义。
8.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化合物ii与联硼酸频那醇酯在第一催化剂作用下于第一碱存在的第一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中间体ⅲ;s2、所述中间体ⅲ与化合物ⅳ在第二催化剂作用下于第二碱存在的第二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中间体

;s3、当所述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具有式
ⅰ‑
a结构时:
中间体

和具有式ⅵ结构的化合物于第三碱存在的第三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具有式ⅶ结构的中间体;当所述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具有式
ⅰ‑
b结构时:中间体

和具有式

结构的化合物于第四碱存在的第四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具有式

结构的中间体;s4、所述具有式ⅶ结构的中间体参与反应,得到具有式
ⅰ‑
a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所述具有式

结构的中间体参与反应,得到具有式
ⅰ‑
b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式中,r1、r2、m、q1、q2、q3、w1、r3和r4的定义同第一方面对r1、r2、m、q1、q2、q3、w1、r3和r4的定义。
9.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治疗有效量的选自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并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10.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靶向泛素化降解trk的制剂,其包含治疗有效量的选自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并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11.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
具体实施方式
12.为了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3.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实验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生化试剂;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材料、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获得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获得;所述实验试剂用量,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实验操作中试剂用量;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14.除非有相反陈述,下列用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的术语具有下述含义。
15.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指那些保留母体化合物的生物有效性及特性的盐。该盐
包括:酸加成盐,其是通过母体化合物的游离碱与无机酸或与有机酸的反应而获得的;所述无机酸诸如盐酸、氢溴酸、氢碘酸、硝酸、磷酸、硫酸及高氯酸等;所述有机酸诸如乙酸、草酸、(d)或(l)苹果酸、马来酸、甲烷磺酸、对甲苯磺酸、水杨酸、苯磺酸、苯甲酸、樟脑磺酸、柠檬酸、富马酸、琥珀酸、酒石酸或丙二酸等;优选为盐酸或(l)-苹果酸;或者当母体化合物中存在的酸质子被置换为金属离子或与有机碱配位时,形成盐,所述金属离子例如碱金属离子、碱土金属离子或铝离子;所述有机碱诸如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缓血酸胺、n-甲基葡糖胺及类似物。
16.各种含碳氢结构部分的碳原子含量由该部分的标有最小和最大碳原子数目的前缀表示,即前缀c
i~j
表示该部分的碳原子数为整数“i”至整数“j”(包括i和j)。因此,例如,c
1~4
烷基是指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包括1和4)。
17.术语“烷基”指饱和脂肪族烃基团,其为包含1至2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基团,优选含有1至12个碳原子的烷基,更优选含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非限制性实例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仲丁基、正戊基、2 ,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2-甲基丁基及其各种支链异构体等。烷基可以是取代的或非取代的,当被取代时,取代基可以在任何可使用的连接点上被取代。
18.术语“取代的”指结构上任何可使用的连接点上均可以被取代基取代。
19.术语“烷氧基”指-o-(烷基),其中烷基的定义如上所述。烷氧基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烷氧基可以是任选取代的或非取代的,当被取代时,取代基可以在任何可使用的连接点上被取代。
20.术语“烷硫基”指(烷基)-s-,烷硫基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甲硫基、乙硫基、正丙硫基、异丙硫基、正丁硫基等。
21.术语“烷胺基”指具有一个或两个烷基取代基的胺基基团,如“烷基-nh
‑”
或“(烷基)2n
‑”
基团,其中烷基的定义如上所述。烷胺基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二甲基氨基、甲氨基等。
22.术语“环烷基”指饱和或部分不饱和单环环状烃基团,环烷基环包含3至20个碳原子,优选包含3至12个碳原子,更优选包含3至7个碳原子。环烷基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环己烷基、环戊烷基等。
23.术语“杂环基”指饱和或部分不饱和单环环状烃基团,其包含3至20个环原子,其中一个或多个环原子为选自硅、磷、氮、氧或硫的杂原子,其余环原子为碳。优选包含3至12个环原子,其中1~4个是杂原子;最优选包含3至8个环原子,其中1~3个是杂原子。
24.术语“杂芳基”指具有完全共轭的π电子系统的、包含1至4个杂原子、5至14个环原子的杂芳族体系,其中杂原子选自硅、磷、氧、硫和氮。杂芳基优选为5至10元,含1至3个杂原子;更优选为5元或6元,含1至2个杂原子。
25.术语“药物组合物”指一种或多种本文中所述的化合物或其生理学上可接受的盐与其它化学成分(诸如生理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及赋形剂)的混合物。药物组合物的目的旨在促进化合物给予生物。
26.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指药学领域常规的药物载体,对生物不产生明显刺激且不会消除所给予的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及特性的载体,例如:稀释剂,如水等;填充剂,如淀粉、蔗糖等;粘合剂,如纤维素衍生物、藻酸盐、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湿润剂,如甘油;崩解
剂,如琼脂、碳酸钙和碳酸氢钠;吸收促进剂,如季铵化合物;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醇;吸附载体,如高岭土和皂粘土;润滑剂,如滑石粉、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镁和聚乙二醇等。另外,还可以在上述药物组合物中加入其它辅料,如香味剂和甜味剂等。
27.术语“治疗有效量”指足以实现预期应用的本发明所述化合物的量。治疗有效量可以取决于以下因素而改变:预期应用(体外或者体内),或者所治疗的受试者和疾病病症,如受试者的重量和年龄、疾病病症的严重性和给药方式等,其可以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地确定。具体剂量将取决于以下因素而改变:所选择的特定化合物、所述依据的给药方案、是否与其它化合物组合给药、给药的时间安排、所给药的组织和所承载的物理递送系统。
28.本发明所述“室温”具有本领域公知的含义,一般是指24-28℃。
29.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式
ⅰ‑
a或式
ⅰ‑
b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接受的盐:;式中,r1和r2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代表氢、氟、氯、溴、碘、不取代的c
1-4
烷基、取代的c
1-4
烷基、不取代的c
1-4
烷氧基、取代的c
1-4
烷氧基、不取代的c
1-4
烷硫基、取代的c
1-4
烷硫基、不取代的c
1-4
烷胺基或取代的c
1-4
烷胺基;m代表碳、氮、氧或硫;q1、q2和q3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代表碳或氮;w1代表碳或氮;当w1代表氮时,r4不存在,当w1代表碳时,r4代表氢、不取代的c
1-4
烷基、氟、氯、溴或碘;r3代表氢、氟、氯、溴、碘、醛基、羧基、羟基、氨基、巯基、不取代的c
1-4
烷基、取代的c
1-4
烷基、、、或,其中,r5代表不取代的c
1-4
烷基、取代的c
1-4
烷基、取代的c
3-7
环烷基、不取代的c
3-7
环烷基、取代的c
3-7
杂环基、不取代的c
3-7
杂环基、取代的苯基、不取代的苯基、取代的五元杂芳基、不取代的五元杂芳基、取代的六元杂芳基或不取代的六元杂芳基,r7代表不取代的c
1-4
烷基、取代的c
1-4
烷基、取代的c
3-7
环烷基、不取代的c
3-7
环烷基、取代的c
3-7
杂环基或不
取代的c
3-7
杂环基,r8代表不取代的c
1-4
烷基、取代的c
1-4
烷基、取代的c
3-7
环烷基、不取代的c
3-7
环烷基、取代的c
3-7
杂环基或不取代的c
3-7
杂环基;r6代表不取代的c
1-4
烷基、取代的c
1-4
烷基、取代的c
3-7
环烷基、不取代的c
3-7
环烷基、取代的c
3-7
杂环基、不取代的c
3-7
杂环基、取代的苯基、不取代的苯基、取代的五元杂芳基、不取代的五元杂芳基、取代的六元杂芳基或不取代的六元杂芳基;l代表,式中,y代表ch2、sih2、nh、ph、o、s、取代的ch2、取代的sih2、取代的nh或取代的ph,a1和a2分别独立地代表不取代的c
1-5
烷基、取代的c
1-5
烷基、不取代的c
1-5
烷氧基、取代的c
1-5
烷氧基、不取代的c
1-5
烷硫基、取代的c
1-5
烷硫基、不取代的c
1-5
烷胺基、取代的c
1-5
烷胺基、苯基、五元杂芳基、六元杂芳基、c
3-7
环烷基、c
3-7
杂环基、、、、、、、或;d代表、、或,式中,z代表氢、ch2、sih2、nh、ph、o、s、、取代的ch2、取代的sih2、取代的nh或取代的ph,r9、r
10
、r
11
和r
12
分别独立地代表氢、不取代的c
1-4
烷基、取代的c
1-4
烷基、不取代的c
1-4
烷氧基、取代的c
1-4
烷氧基、不取代的c
1-4
烷硫基、取代的c
1-4
烷硫基、不取代的c
1-4
烷胺基或取代的c
1-4
烷胺基。
30.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是一种新型靶向蛋白降解嵌合分子(protacs),可以使trk被蛋白酶体识别,实现对trk的诱导降解,其通过直接诱导蛋白酶体降解trk来降低trk活性,对研究肿瘤药物的开发有重要的意义。
31.具有式
ⅰ‑
a或式
ⅰ‑
b结构的化合物中的d片段可以与泛素链接酶e3相互作用,l片段为d片段与可以和trk相结合的片段之间的连接臂,具有式
ⅰ‑
a或式
ⅰ‑
b结构的化合物可以同时与trk及e3结合,使本来不能与e3结合的trk泛素化,进而被蛋白酶体识别并降解。只要该化合物与trk有一定的结合能力,过表达的trk就会被降解掉,受激酶突变的影响小,与该化合物连接的trk被降解后,该化合物还可以循环继续降解其他的trk,对药物剂量需求小,毒副作用小。
32.如果将具有式
ⅰ‑
a或式
ⅰ‑
b结构的化合物中的可以和trk相结合的片段替换为其它结构,会影响化合物的稳定性及溶解度等性质,进而可能会导致诱导降解trk的活性降低甚
至消失。
33.进一步的,当所述r1代表取代的c
1-4
烷基、取代的c
1-4
烷氧基、取代的c
1-4
烷硫基或取代的c
1-4
烷胺基时,取代基为羟基、甲基、氨基、甲氧基、二甲基氨基、卤素、乙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当所述r2代表所述取代的c
1-4
烷基、取代的c
1-4
烷氧基、取代的c
1-4
烷硫基或取代的c
1-4
烷胺基时,取代基为羟基、甲基、氨基、甲氧基、二甲基氨基、卤素、乙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当所述r3代表取代的c
1-4
烷基时,取代基为羟基、甲基、氨基、甲氧基、二甲基氨基、卤素、乙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当所述r5代表取代的c
1-4
烷基、取代的c
3-7
环烷基、取代的c
3-7
杂环基、取代的苯基、取代的五元杂芳基或取代的六元杂芳基时,取代基为甲基、乙基、羟基、卤素、甲氧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当所述r7代表取代的c
1-4
烷基、取代的c
3-7
环烷基或取代的c
3-7
杂环基时,取代基为甲基、乙基、羟基、卤素、甲氧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当所述r8代表取代的c
1-4
烷基、取代的c
3-7
环烷基或取代的c
3-7
杂环基时,取代基为甲基、乙基、羟基、卤素、甲氧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当所述r6代表取代的c
1-4
烷基、取代的c
3-7
环烷基、取代的c
3-7
杂环基、取代的苯基、取代的五元杂芳基或取代的六元杂芳基时,取代基为甲基、乙基、羟基、卤素、甲氧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当y代表取代的ch2、取代的sih2、取代的nh或取代的ph时,取代基为甲基、乙基、羟基、卤素、甲氧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当a1代表取代的c
1-5
烷基、取代的c
1-5
烷氧基、取代的c
1-5
烷硫基或取代的c
1-5
烷胺基时,取代基为甲基、乙基、羟基、卤素、甲氧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当a2代表取代的c
1-5
烷基、取代的c
1-5
烷氧基、取代的c
1-5
烷硫基或取代的c
1-5
烷胺基时,取代基为甲基、乙基、羟基、卤素、甲氧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当z代表取代的ch2、取代的sih2、取代的nh或取代的ph时,取代基为甲基、乙基、羟基、卤素、甲氧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当r9、r
10
、r
11
和r
12
分别独立地代表取代的c
1-4
烷基、取代的c
1-4
烷氧基、取代的c
1-4
烷硫基或取代的c
1-4
烷胺基时,取代基为甲基、乙基、羟基、卤素、甲氧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中的一个或多个。
34.进一步的,所述r5选自下述结构之一:

35.进一步的,所述r7选自下述结构之一:。
36.进一步的,所述r8选自下述结构之一:。
37.进一步的,所述r6选自下述结构之一:

38.进一步的,所述l选自下述结构之一:;所述d选自下述结构之一:。
39.进一步的,所述具有式
ⅰ‑
a结构的化合物可以为但不限于下述的化合物:

40.进一步的,所述具有式
ⅰ‑
b结构的化合物可以为但不限于下述的化合物:b结构的化合物可以为但不限于下述的化合物:b结构的化合物可以为但不限于下述的化合物:

41.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化合物ii与联硼酸频那醇酯在第一催化剂作用下于第一碱存在的第一反应溶剂
中进行反应,得到中间体ⅲ;s2、所述中间体ⅲ与化合物ⅳ在第二催化剂作用下于第二碱存在的第二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中间体

;s3、当所述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具有式
ⅰ‑
a结构时:中间体

和具有式ⅵ结构的化合物于第三碱存在的第三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具有式ⅶ结构的中间体;当所述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具有式
ⅰ‑
b结构时:中间体

和具有式

结构的化合物于第四碱存在的第四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具有式

结构的中间体;s4、所述具有式ⅶ结构的中间体参与反应,得到具有式
ⅰ‑
a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所述具有式

结构的中间体参与反应,得到具有式
ⅰ‑
b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式中,r1、r2、m、q1、q2、q3、w1、r3和r4的定义同第一方面对r1、r2、m、q1、q2、q3、w1、r3和r4的定义。
42.本发明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步骤顺序的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操作方便,设备条件要求不高,极易实现,且后处理简单,收率高,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43.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所述第一催化剂为钯催化剂,所述钯催化剂包括[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醋酸钯、四三苯基膦钯中的至少一种。
[0044]
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所述第一碱包括醋酸钠、醋酸钾、碳酸钠、碳酸钾、磷酸钾、碳酸铯中的至少一种。
[0045]
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所述第一反应溶剂包括1,4-二氧六环、甲苯、四氢呋喃中
的至少一种。
[0046]
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所述第二催化剂为钯催化剂,所述钯催化剂包括[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醋酸钯、四三苯基膦钯中的至少一种。
[0047]
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所述第二碱包括碳酸钠、碳酸钾、磷酸钾、碳酸铯中的至少一种。
[0048]
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所述第二反应溶剂为四氢呋喃和水或1,4-二氧六环和水,所述第二反应溶剂包括水,可以增加所述第二碱的溶解性,提高反应收率。
[0049]
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反应温度为50℃~120℃,例如反应温度可以为50℃、60℃、70℃、80℃、90℃、100℃、110℃或120℃等。
[0050]
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中,所述第三碱为哌啶。
[0051]
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中,所述第三反应溶剂包括乙醇、甲醇、丙醇中的至少一种。
[0052]
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中,所述第四碱为哌啶。
[0053]
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中,所述第四反应溶剂包括乙醇、甲醇、丙醇中的至少一种。
[0054]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治疗有效量的选自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并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0055]
本发明实施例的药物组合物可通过将本发明的化合物或其盐与适宜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合而制备,例如可配制成固态、半固态、液态或气态制剂,如片剂、丸剂、胶囊剂、粉剂、颗粒剂、膏剂、乳剂、悬浮剂、溶液剂、栓剂、注射剂、吸入剂、凝胶剂、微球及气溶胶等。
[0056]
给予本发明实施例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药物组合物的典型途径包括但不限于口服、直肠、透黏膜、经肠给药,或者局部、经皮、吸入、肠胃外、舌下、阴道内、鼻内、眼内、腹膜内、肌内、皮下、静脉内给药。
[0057]
本发明实施例的药物组合物可以采用本领域众所周知的方法制造,如常规的混合法、溶解法、制粒法、制糖衣药丸法、磨细法、乳化法、冷冻干燥法等等。
[0058]
对于口服给药,可以通过将活性化合物与本领域熟知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混合来配制该药物组合物。这些载体能使本发明的化合物被配制成片剂、丸剂、锭剂、糖衣剂、胶囊剂、液体、凝胶剂、浆剂、悬浮剂等,用于对患者的口服给药。
[0059]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靶向泛素化降解trk的制剂,其包含治疗有效量的选自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并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0060]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
[0061]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与trk活性异常表达相关的肿瘤药物中的用途。
[0062]
进一步地,所述肿瘤选自皮肤癌、膀胱癌、卵巢癌、乳腺癌、胃癌、前列腺癌、结肠癌、肺癌、骨癌、脑癌、直肠癌、食管癌、舌癌、肾癌、宫颈癌、子宫体癌、子宫内膜癌、睾丸癌、泌尿癌、黑素癌、星型细胞癌、脑膜瘤、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肝细胞癌、支气管癌、多发性骨髓瘤、基底细胞瘤、精原细胞瘤、横纹肌肉瘤、软骨肉瘤、肌肉瘤、纤维肉瘤。
[0063]
本发明先后进行过多次试验,现举一部分试验结果作为参考对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64]
下述实施例中化合物a5的制备方法如下:向三口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dmf,1.75g,24.0mmol),冰水浴降温至0℃,然后缓慢滴加三氯氧磷(3.68g,24.0mmol),有放热现象和气泡产生。滴加完毕后,将反应液在室温下反应30min,然后加入1,2-二氯乙烷(20ml),降温至0℃,将化合物a5-1(2.8g,20.1mmol)溶于1,2-二氯乙烷(5ml)中,之后将其缓慢滴入反应液中,滴加完毕后,加热至回流,反应30min,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在冰水浴条件下滴加水淬灭反应,再加入纯化水(100ml),用二氯甲烷萃取三次,每次萃取所用二氯甲烷的体积为50ml,合并有机相,先后用5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50ml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相,之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1.8g中间体a5,中间体a5为淡黄色固体,esi(+)m/z=168.1[m+h]
+

[0065]
实施例1化合物1的制备
s1、中间体a2的合成:将化合物a1(5.0g,23.58mmol)、联硼酸频那醇酯(7.2g,28.3mmol)和醋酸钾(4.6g,47.00mmol)溶于1,4-二氧六环(50ml)中,搅拌分散,加入pd(dppf)cl2([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1.7g,2.36mmol),氮气置换三次,升温至100℃,反应4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降至室温,过滤,滤饼弃去,收集滤液,对滤液减压浓缩至干,得到浓缩残余物,向浓缩残余物中加入乙酸乙酯至全部溶解,用水洗涤两次,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一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得到6.6g中间体a2。
[0066]
s2、中间体a4的合成:将中间体a2(6.6g)、a3(5.86g,28.30mmol)、磷酸钾(10.0g,47.16mmol)和pd(pph3)4(四三苯基膦钯,2.7g,2.36mmol)溶于1,4-二氧六环(150ml)和水(37.5ml)的混合溶液中,氮气置换三次,升温至100℃,反应4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降至室温,分液,水相弃去,有机相减压浓缩至干,得到浓缩残余物,向浓缩残余物中加入少量甲醇至全部溶解,室温下滴加二氯甲烷,有大量固体析出,搅拌2h,过滤,收集滤饼,对滤饼进行干燥得2.37g固体产品1,收集滤液,对滤液进行减压浓缩,得到固体产品2,合并固体产品1和固体产品2,之后进行柱层析分离得到4.5g中间体a4,步骤s1和步骤s2的总收率为73.6%。
[0067]
s3、中间体a6的合成:将中间体a4(2.1g,8.10mmol)和化合物a5(1.6g,9.57mmol)溶于无水乙醇(100ml)中,室温下加入哌啶(63滴),升温至85℃,反应4小时, 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降至室温,过滤,滤饼用30ml正庚烷泡洗,抽干,真空干燥,得到2.92g中间体a6,中间体a6为黄色固体,收率为88.3%。
[0068]
s4、中间体a7的合成:将中间体a6(2.6g,6.37mmol)溶于甲醇(81ml)中,加入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27ml),升温至65℃反应7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降至室温,减压浓缩至甲醇几乎无剩余,向反应液中补80ml水,滴加1mol/l盐酸,调ph值至6,搅拌30min,有固体析出,过滤,滤饼用水洗涤,干燥,得到2.1g中间体a7,中间体a7为黄色固体,收率为86.6%。
[0069]
s5、中间体a8的合成:将中间体a7(1.0g,2.63mmol)溶于dmf(n,n-二甲基甲酰胺,10ml)中,室温下加入diea(n,n-二异丙基乙胺,1.0ml)和hatu(2-(7-氮杂苯并三氮唑)-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900mg,2.36mmol),室温反应2h,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加水洗涤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柱层析分离得到1.0g中间体a8,中间体a8为黄色固体,收率为85%,esi(+)m/z=499[m+h]
+

[0070]
s6、中间体a11的合成:将化合物a9(500mg,1.83mmol)和化合物a10(616mg,2.2mmol)溶于dmf(5.0ml)中,室温下加入碳酸钾(530mg,3.83mmol),室温反应16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加水洗涤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柱层析分离,得到735mg中间体a11,中间体a11为黄色固体,收率为85.0%,esi(+)m/z=473[m+h]
+

[0071]
s7、中间体a12的合成:将中间体a11(735mg,1.55mmol)溶于二氯甲烷(2.0ml)中,室温下加入三氟乙酸(0.4ml),室温反应16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减压浓缩至干,得到576.6mg的中间体a12。
[0072]
s8、化合物1的合成:将中间体a8(50mg,0.10mmol)和中间体a12(60mg,0.16mmol)溶于dmf(2.0ml)中,室温下加入dbu(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45mg,0.30mmol),室温反应2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加水洗涤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柱层析分离,得到45mg化合物1,化合物1为黄色固体,收率为61.2%,esi(+)m/z=735.7[m+h]
+

[0073]
实施例2化合物2的制备
s1、中间体b6的合成:将中间体a4(2.1g,8.10mmol)和化合物b5(1.6g,9.72mmol)溶于无水乙醇(100ml)中,室温下加入哌啶(63滴),升温至85℃反应4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降至室温,过滤,滤饼用30ml正庚烷泡洗,抽干,真空干燥得到2.6g中间体b6,中间体b6为黄色固体,收率为78.6%。
[0074]
s2、中间体b7的合成:将中间体b6(2.6g,6.37mmol)溶于甲醇(81ml)中,加入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27ml),升温至65℃反应7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降至室温,减压浓缩至甲醇几乎无剩余,向反应液中补80 ml水,滴加1mol/l盐酸,调ph值至6,搅拌30 min,有固体析出,过滤,滤饼用水洗涤,干燥,得2.1g中间体b7,中间体b7为黄色固体,收率为86.6%。
[0075]
s3、中间体b8的合成:将中间体b7(1.0g,2.63mmol)溶于dmf(10ml)中,室温下加入diea(1.0ml)和hatu(900mg,2.36mmol),室温反应2h。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加水洗涤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柱层析分离得到0.75g中间体b8,中间体b8为黄色固体,收率为63.81%,esi(+)m/z=499[m+h]
+

[0076]
s4、化合物2的合成:将中间体b8(50mg,0.10mmol)和中间体a12(60mg,0.16mmol)溶于dmf(2.0ml)中,室温下加入dbu(45mg,0.30mmol),室温反应2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加水洗涤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柱层析分离,得到32mg化合物2,化合物2为黄色固体,收率为43.5%,esi(+)m/z=735.7[m+h]
+

[0077]
实施例3化合物3的制备
s1、中间体c3的合成:将中间体a9(500mg,1.83mmol)和化合物c2(477mg,2.19mmol)溶于吡啶(5.0ml)中,降温至-10℃,向反应液中滴加三氯氧磷(1.4g,9.15mmol),滴毕,-10℃保温反应2h。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减压浓缩至干,得到浓缩残余物,向浓缩残余物中加入乙酸乙酯至全部溶解,用1mol/l盐酸水溶液洗涤有机相三次,再用纯化水洗涤有机相一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柱层析分离,得到674mg中间体c3,收率为78.0%,esi(+)m/z=473.5[m+h]
+

[0078]
s2、中间体c4的合成:将中间体c3(674mg,1.43mmol)溶于二氯甲烷(2.0ml)中,室温下加入三氟乙酸(0.4ml),室温反应16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减压浓缩至干,得到531mg中间体c4。
[0079]
s3、化合物3的合成:将中间体a8(50mg,0.10mmol)和中间体c4(56mg,0.15mmol)溶于dmf(2.0ml)中,室温下加入dbu(45mg,0.30mmol),室温反应2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加水洗涤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柱层析分离,得到40mg化合物3,化合物3为黄色固体,收率为54.4%,esi(+) m/z=735.7[m+h]
+

[0080]
实施例4化合物4的制备
s1、化合物4的合成:将中间体b8(50mg,0.10mmol)和中间体c4(56mg,0.15mmol)溶于dmf(2.0ml)中,室温下加入dbu(45mg,0.30mmol),室温反应2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加水洗涤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柱层析分离,得到43mg化合物4,化合物4为黄色固体,收率为58.5%,esi(+)m/z=735.7[m+h]
+

[0081]
实施例5化合物5的制备s1、中间体d3的合成:将化合物d1(2.0g,8.8mmol)和化合物d2(1.24g,9.69mmol)溶于乙酸(10.0ml)中,室温下加入醋酸钾(2.7g,27.31mmol),升温至90℃反应9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降至室温。向反应液中加入水稀释,冰水浴控温0℃搅拌30min,过滤,滤饼用冰水洗涤,抽干,滤饼真空干燥,得到2.86g中间体d3,中间体d3为紫色固体,收率为96.3%。
[0082]
s2、中间体d5的合成:
将中间体d3(500mg,1.48mmol)、碘化亚铜(30.0mg,0.15mmol)、化合物d4(322mg,1.63mmol)和pd(pph3)2cl2(1.60g,2.28mmol)溶于dmf(5.0ml)中,室温下加入三乙胺(1.50g,14.83mmol),氮气置换三次,升温至80℃反应3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加水洗涤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柱层析分离,得到346mg中间体d5,中间体d5为黄色固体,收率为51.6%,esi(+)m/z=454.5[m+h]
+

[0083]
s3、中间体d6的合成:将中间体d5(346mg,0.76mmol)溶于二氯甲烷(2.0ml)中,室温下加入三氟乙酸(0.4ml),室温反应16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减压浓缩至干,得到268mg的中间体d6。
[0084]
s4、化合物5的合成:将中间体a8(60mg,0.12mmol)和中间体d6(49.5mg,0.14mmol)溶于dmf(3.0ml)中,室温下加入dbu(45mg,0.30mmol),室温反应2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加水洗涤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柱层析分离,得到50mg化合物5,化合物5为黄色固体,收率为58.2%,esi(+)m/z=716.7[m+h]
+

[0085]
实施例6化合物6的制备s1、化合物6的合成:将中间体b8(60mg,0.12mmol)和中间体d6(49.5mg,0.14mmol)溶于dmf(3.0ml)中,室温下加入dbu(45mg,0.30mmol),室温反应2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加水洗涤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柱层析分离,得到44.5mg化合物6,化合物6为黄色固体,收率为51.8%,esi(+)m/z=716.7[m+h]
+

[0086]
实施例7化合物7的制备
s1、中间体e3的合成:将化合物e1(500mg,1.93mmol)和化合物a10(650mg,2.31mmol)溶于dmf(5.0ml)中,室温下加入碳酸钾(530mg,3.83mmol),室温反应16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加水洗涤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柱层析分离,得到742mg中间体e3,收率为84% ,esi(+)m/z=459.5[m+h]
+

[0087]
s2、中间体e4的合成:将中间体e3(742mg,1.62mmol)溶于二氯甲烷(2.0ml)中,室温下加入三氟乙酸(0.4ml),室温反应16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减压浓缩至干,得到579.96mg中间体e4。
[0088]
s3、化合物7的合成:将中间体a8(50mg,0.10mmol)和中间体e4(43mg,0.12mmol)溶于dmf(3.0ml)中,室温下加入dbu(45mg,0.30mmol),室温反应2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加水洗涤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柱层析分离,得到36mg化合物7,化合物7为黄色固体,收率为49.9%,esi(+)m/z=721.7[m+h]
+

[0089]
实施例8化合物8的制备
s1、化合物8的合成:将中间体b8(50mg,0.10mmol)和中间体e4(43mg,0.12mmol)溶于dmf(3.0ml)中,室温下加入dbu(45mg,0.30mmol),室温反应2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加水洗涤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柱层析分离,得到39.5mg化合物8,化合物8为黄色固体,收率为54.8%,esi(+)m/z=721.7[m+h]
+

[0090]
实施例9化合物9的制备实施例9化合物9的制备s1、中间体f2的合成:将化合物f1(474mg,1.83mmol)和化合物c2(477mg,2.19mmol)溶于吡啶(5.0ml)中,降温至-10℃,向反应液中滴加三氯氧磷(1.4g,9.15mmol),滴毕,-10℃保温反应2h,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减压浓缩至干,得到浓缩残余物,向浓缩残余物中加入乙酸
乙酯至全部溶解,用1mol/l盐酸水溶液洗涤有机相三次,再用纯化水洗涤有机相一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柱层析分离,得到600mg中间体f2,收率为71.5%,esi(+)m/z=459.5[m+h]
+

[0091]
s2、中间体f3的合成:将中间体f2(600mg,1.3mmol)溶于二氯甲烷(2.0ml)中,室温下加入三氟乙酸(0.4ml),室温反应16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减压浓缩至干,得到466mg中间体f3。
[0092]
s3、化合物9的合成:将中间体a8(50mg,0.10mmol)和中间体f3(43mg,0.12mmol)溶于dmf(2.0ml)中,室温下加入dbu(45mg,0.30mmol),室温反应2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加水洗涤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柱层析分离,得到40mg化合物9,化合物9为黄色固体,收率为55.5%,esi(+)m/z=721.7[m+h]
+

[0093]
实施例10化合物10的制备s1、化合物10的合成:将中间体b8(50mg,0.10mmol)和中间体f3(43mg,0.12mmol)溶于dmf(3.0ml)中,室温下加入dbu(45mg,0.30mmol),室温反应2小时,tlc检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加水洗涤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柱层析分离,得到39.5mg化合物10,化合物10为黄色固体,收率为54.8%,esi(+)m/z=721.7[m+h]
+

[0094]
实施例11化合物11的制备
s1、中间体g3的合成:将化合物g1(5.00g,16.2mmol)和化合物g2(2.67g,16.2mmol)溶于乙腈(50.0ml)中,室温下加入diea(2.72g,21.1mmol),升温至70℃反应7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降至0℃,过滤,滤饼用乙腈淋洗,抽干,真空干燥,得到3.20g中间体g3,收率为61.1%。
[0095]
s2、中间体g5的合成:将中间体g3(300mg,0.93mmol)、化合物d4(200mg,1.02mmol)、碘化亚铜(20mg,0.10mmol)、pd(pph3)2cl2(22mg,0.03mmol)溶于dmf(5.0ml)中,室温下加入三乙胺(940mg,9.29mmol),升温至80℃反应6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加水洗涤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柱层析分离,得到290mg中间体g5,中间体g5为黄色固体,收率为71%,esi(+)m/z=440.5[m+h]
+

[0096]
s3、中间体g6的合成:将中间体g5(290mg,0.66mmol)溶于二氯甲烷(5.0ml)中,室温下加入三氟乙酸(0.1ml),室温反应16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减压浓缩至干,得到223.7mg中间体g6。
[0097]
s4、化合物11的合成:将中间体a8(50mg,0.10mmol)和中间体g6(40.7mg,0.12mmol)溶于dmf(3.0ml)中,室温下加入dbu(45mg,0.30mmol),室温反应2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加水洗涤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柱层析分离,得到38mg化合物11,化合物11为黄色固体,收率为54.1%,esi(+)m/z=702.7[m+h]
+

[0098]
实施例12化合物12的制备
s1、化合物12的合成:将中间体b8(50mg,0.10mmol)和中间体g6(40.7mg,0.12mmol)溶于dmf(3.0ml)中,室温下加入dbu(45mg,0.30mmol),室温反应2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加水洗涤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柱层析分离,得到40mg化合物12,化合物12为黄色固体,收率为57.0%,esi(+)m/z=702.7[m+h]
+

[0099]
实施例13化合物13的制备s1、中间体h3的合成:将化合物h1(5.00g,16.2mmol)和化合物g2(2.67g,16.2mmol)溶于乙腈(50.0ml)中,室温下加入diea(2.72g,21.1mmol),升温至70℃反应7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降至0℃,过滤,滤饼用乙腈淋洗,抽干,真空干燥,得到3.20g中间体h3,收率为61.1%。
[0100]
s2、中间体h5的合成:将中间体h3(300mg,0.93mmol)、化合物d4(200mg,1.02mmol)、碘化亚铜(20mg,0.09mmol)和pd(pph3)2cl2(22mg,0.03mmol)溶于dmf(5.0ml)中,室温下加入三乙胺(940mg,9.29mmol),升温至80℃反应6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加水洗涤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柱层析分离,得到290mg中间体h5,中间体h5为黄色固体,收率为71%,esi(+)m/z=440.5[m+h]
+

[0101]
s3、中间体h6的合成:将中间体h5(290mg,0.66mmol)溶于二氯甲烷(5.0ml)中,室温下加入三氟乙酸
(0.1ml),室温反应16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减压浓缩至干,得223.7mg中间体h6。
[0102]
s4、化合物13的合成:将中间体a8(50mg,0.10mmol)和中间体h6(40.7mg,0.12mmol)溶于dmf(3.0ml)中,室温下加入dbu(45mg,0.30mmol),室温反应2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加水洗涤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柱层析分离,得到38mg化合物13,化合物13为黄色固体,收率为54.1%,esi(+)m/z=702.7[m+h]
+

[0103]
实施例14化合物14的制备s1、化合物14的合成:将中间体b8(50mg,0.10mmol)和中间体h6(40.7mg,0.12mmol)溶于dmf(3.0ml)中,室温下加入dbu(45mg,0.30mmol),室温反应2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加水洗涤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柱层析分离,得到40mg化合物14,化合物14为黄色固体,收率为57.0%,esi(+)m/z=702.7[m+h]
+

[0104]
实施例15化合物15的制备
s1、中间体i1的合成:将化合物sm(5.00g,16.2mmol)和化合物g2(2.67g,16.2mmol)溶于乙腈(50.0ml)中,室温下加入diea(2.72g,21.1mmol),升温至70℃反应7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降至0℃,过滤,滤饼用乙腈淋洗,抽干,真空干燥,得到3.12g中间体i1,收率为59.6%。
[0105]
s2、中间体i2的合成:将中间体i1(300mg,0.93mmol)和化合物d4(200mg,1.02mmol)、碘化亚铜(20mg,0.09mmol)、pd(pph3)2cl2(22mg,0.03mmol)溶于dmf(5.0ml)中,室温下加入三乙胺(940mg,9.29mmol),升温80℃反应6小时。tlc检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加水洗涤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柱层析分离,得300mg中间体i2,中间体i2为黄色固体产品,收率为73.4%,esi(+)m/z=440.5[m+h]
+

[0106]
s3、中间体i3的合成:将中间体i2(300mg,0.68mmol)溶于二氯甲烷(5.0ml)中,室温下加入三氟乙酸(0.1ml),室温反应16小时,tlc检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减压浓缩至干,得230.8mg中间体i3。
[0107]
s4、化合物15的合成:将中间体a8(50mg,0.10mmol)和中间体i3(40.7mg,0.12mmol)溶于dmf(3.0ml)中,室温下加入dbu(45mg,0.30mmol),室温反应2小时,tlc检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加水洗涤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柱层析分离,得36mg化合物15,化合物15为黄色固体,收率为51.3%,esi(+)m/z=702.7[m+h]
+

[0108]
实施例16化合物16的制备
s1、化合物16的合成:将中间体b8(50mg,0.10mmol)和中间体i3(40.7mg,0.12mmol)溶于dmf(3.0ml)中,室温下加入dbu(45mg,0.30mmol),室温反应2小时,tlc检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加水洗涤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柱层析分离,得46.5mg化合物16,化合物16为黄色固体,收率为66.3%,esi(+)m/z=702.7[m+h]
+

[0109]
实施例17化合物17的制备s1、中间体j2的合成:将中间体a4(2.1g,8.10mmol)和化合物j1(1.87g,9.57mmol)溶于无水乙醇
(100ml)中,室温下加入哌啶(63滴),升温至85℃反应4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降至室温,过滤,滤饼用30ml正庚烷泡洗,抽干,真空干燥,得到3.0g中间体j2,中间体j2为黄色固体,收率为84.8%。
[0110]
s2、中间体j3的合成:将中间体j2(2.5g,5.73mmol)溶于甲醇(81ml)中,加入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27ml),升温至65℃反应7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降至室温,减压浓缩至甲醇几乎无剩余,向反应液中补80ml水,调ph值至6,搅拌30min,有固体析出,过滤,滤饼用水洗涤,干燥,得到2.0g中间体j3,中间体j3为黄色固体,收率为85.5%。
[0111]
s3、中间体j4的合成:将中间体j3(1.0g,2.45mmol)溶于dmf(10ml)中,室温下加入diea(1.0ml)和hatu(1.4g,3.67mmol),室温反应2h。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加水洗涤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柱层析分离,得到1.0g中间体j4,中间体j4为黄色固体,收率为77.5%,esi(+)m/z=527.5[m+h]
+

[0112]
s4、化合物17的合成:将中间体j4(50mg,0.1mmol)和中间体g6(38.7mg,0.11mmol)溶于dmf(2.0ml)中,室温下加入dbu(45mg,0.30mmol),室温反应2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加水洗涤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柱层析分离,得到45mg化合物17,化合物17为黄色固体,收率为61.6%,esi(+)m/z=730.7[m+h]
+

[0113]
实施例18化合物18的制备s1、化合物18的合成:将中间体j4(50mg,0.1mmol)和中间体h6(38.7mg,0.11mmol)溶于dmf(2.0ml)中,室温下加入dbu(45mg,0.30mmol),室温反应2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加水洗涤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柱层析分离,得到41.9mg化合物18,化合物18为黄色固体,收率为57.4%,esi(+)m/z=730.7[m+h]
+

[0114]
实施例19化合物19的制备
s1、中间体k2的合成:将中间体a8(150mg,0.3mmol)和化合物k1(72mg,0.36mmol)溶于dmf(5.0ml)中,室温下加入dbu(138mg,0.9mmol),室温反应3h。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加水洗涤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柱层析分离,得137mg中间体k2,中间体k2为黄色固体,收率为81.2%,esi(+)m/z=563.6[m+h]
+

[0115]
s2、中间体k3的合成:将中间体k2(137mg,0.24mmol)溶于二氯甲烷(5.0ml)中,室温下加入三氟乙酸(0.1ml),室温反应16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减压浓缩至干,得到111mg中间体k3。
[0116]
s3、中间体k5的合成:将中间体h3(500mg,1.55mmol)、化合物k4(167mg,1.70mmol)、碘化亚铜(30mg,0.15mmol)、pd(pph3)2cl2(35mg,0.05mmol)溶于dmf(10.0ml)中,室温下加入三乙胺(1.57g,15.52mmol),升温至80℃反应4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加水洗涤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柱层析分离,得到376mg中间体k5,中间体k5为白色固体,收率为71.3%,esi(+)m/z=341[m+h]
+

[0117]
s4、中间体k6的合成:将中间体k5(160mg,0.48mmol)溶于二氯甲烷(3ml)和四氢呋喃(3ml)的混合溶液中,室温下补加碳酸氢钠(20mg,0.24mmol),降温至0℃加入戴斯马丁氧化剂(0.3g,
0.70mmol),氮气置换三次,升温至40℃反应4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向反应液中加入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5min,水相弃去,有机相再加入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洗涤5min,水相弃去,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柱层析分离,得到104mg中间体k6,中间体k6为白色固体,收率为64%。
[0118]
s5、化合物19的合成:将中间体k3(100mg,0.2mmol)和中间体k6(74mg,0.22mmol)溶于dmf和甲醇的混合溶剂(体积比为1:4,5.0ml)中,室温下加入冰乙酸(13mg,0.22mmol),降温至0℃反应40 min,室温下加入氰基硼氢化钠(30mg,0.47mmol),0℃下反应4h。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向反应液中加入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5min,水相弃去,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柱层析分离,得42mg化合物19,化合物19为黄色固体,收率为26.7%,esi(+)m/z=785.8[m+h]
+

[0119]
实施例20化合物20的制备s1、中间体m1的合成:将中间体b8(150mg,0.3mmol)和化合物k1(72mg,0.36mmol)溶于dmf(5.0ml)中,室温下加入dbu(138mg,0.9mmol),室温反应3 h。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加水洗涤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柱层析分离,得137mg中间体m1,中间体m1为黄色固体,收率为81.2%,esi(+)m/z=563.6[m+h]
+

[0120]
s2、中间体m2的合成:将中间体m1(137mg,0.24mmol)溶于二氯甲烷(5.0ml)中,室温下加入三氟乙酸(0.1ml),室温反应16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减压浓缩至干,得120mg中间体m2。
[0121]
s3、化合物20的合成:将中间体m2(100mg,0.2mmol)和中间体k6(74mg,0.22mmol)溶于dmf和甲醇的混合溶剂(体积比为1:4,5.0ml)中,室温下加入冰乙酸(13mg,0.22mmol),降温至0℃反应40min,室温下加入氰基硼氢化钠(30mg,0.47mmol),0℃反应4h。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向反应液中加入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5min,水相弃去,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柱层析分离,得42mg化合物20,化合物20为黄色固体,收率为26.7%,esi(+)m/z=785.8[m+h]
+

[0122]
实施例21 trka,trkb,trkc激酶体外活性测试将第一代trk激酶抑制剂entrectinib和化合物1~20分别从10000nm开始,用100%dmso进行4倍的梯度稀释(共9个浓度)。将entrectinib和化合物1~20分别50倍稀释到1x激酶反应缓冲液中,在振荡器上震荡20分钟。用1x的激酶反应缓冲液配制2*trka、trkb、trkc激酶(购买于carna biosciences 08-186 ,08-187 ,08-197)和4*底物混合物(atp+tk substrate-biotin多肽底物)。向384反应板中每孔加入2μl上述配制得trk激酶和1μl在缓冲液中稀释好的化合物,用封板膜封住板子,1000g离心30秒,室温放置10分钟。向384反应板中加入上述配制的1μl4x底物混合物,用封板膜封住板子,1000g离心30秒,室温反应60分钟。转移4μladp-glo到384反应板中,1000rpm/min,离心1min,25℃孵育40min。转移8μl检测溶液到384反应板中,1000rpm/min,离心1min,25℃孵育40min。使用biotek多功能读板机读取rlu( relative luminescence unit)信号,信号强度用于表征激酶的活性程度。数据使用grafit6.0软件(erithacus software)计算得到该化合物的ic
50
值,ic
50
值的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0123]
ic
50
值在0.1-5nm区间用字母a表示,ic
50
值在5nm-50nm区间用字母b表示, ic
50
值在50nm-500nm区间用字母c表示,ic
50
值大于500nm用字母d表示。
[0124]
表1
由表1可知,化合物1-20均可以与trka、trkb、trkc结合,抑制trka、trkb、trkc的活性。
[0125]
实施例22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测试本实施例通过检测实施例1~20制备的化合物1~20在1个肿瘤细胞系(km12-luc)中对体外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而研究化合物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entrectinib为内控化合物。
[0126]
具体方法为:(1)收获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并采用血小板计数器进行细胞计数,调整细胞浓度至3-6
×
104cell/ml,在培养板中每孔加入100μl细胞悬液,在min对照孔中加入不含细胞(含0.1%dmso)的培养液,将培养板置于37℃、5%co2、95%湿度条件下培养24h。(2)用含1%的dmso的培养基将内控化合物entrectinib稀释至1mm,将待测化合物配制至10mm,依次3倍稀释,共得到9个浓度的药物溶液;在平底的96孔透明药板中加入98
µ
l细胞培养液,从吸取2
µ
l待测化合物和内控化合物药液加入96孔透明药板的细胞培养液中,在溶媒对照中加入2
µ
ldmso,加入化合物或 dmso后用排枪吹打混匀;取出培养24小时后的培养板,吸弃50
µ
l上清,加入45
µ
l的新鲜培养基,取5
µ
l96孔透明药板中的溶液加入到培养板中,在max对照中加入5
µ
ldmso细胞培养液混合液,将已加药的培养板中的细胞置于37℃、5%co2、95%湿度条件下继续培养72小时,之后进行ctg分析(celltiter-glo发光法细胞活性检测)。(3)按照 promega celltiter-glo发光法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promega-g7573)的说明书进行检测,每孔加入等体积的ctg溶液,于室温下放置20分钟以稳定发光信号,读取发光值。(4)使用graphpad prism7.0软件分析数据,利用非线性s曲线回归来拟合数据得出剂量-效应曲线,并由此计算ic
50
值,所得结果见表2。
[0127]
ic
50
值在0.1-5nm区间用字母a表示,ic
50
值在5nm-50nm区间用字母b表示,ic
50
值在
50nm-500nm区间用字母c表示,ic
50
值大于500nm用字母d表示。
[0128]
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化合物1~20对km12-luc肿瘤细胞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0129]
实施例23靶向降解trka的活性测定本实施例评价实施例1~20制备的化合物1~20和entrectinib对肿瘤细胞系(km12-luc)细胞内的trka含量的影响,同时分析内参gapdh的含量。
[0130]
具体方法为:(1)将化合物干预过的各肿瘤细胞收集至1.5mlep管中,培养基去除干净,加入一定体积(根据细胞量确定,每2e6细胞加入约80ul)的lysis buffer (ripa:蛋白酶/磷酸酶抑制剂=100:1)。(2)加入lysis buffer后将ep管迅速置于冰上,使用涡旋仪涡旋ep管,使细胞充分裂解。注意涡旋时间不要过久,迅速将样品管置于冰上裂解,每间隔10min震荡一次,共三次。(3)裂解时间结束后将ep管放入预冷至4℃离心机中12000rpm离心10min。(4)离心后,将上清转移至新的1.5mlep管中,并做好标记。(5)使用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根据试剂盒说明书,对组织裂解上清进行蛋白定量。(6)完成蛋白浓度测定后,以浓度最低的裂解上清为基准,其余的裂解上清均按照bca标准曲线计算后使用lysis buffer稀释至该浓度。(7)向完成稀释的裂解上清中加入相应体积的5xloading buffer, 95℃温金属浴加热10min,随后放置于冰上冷却,-20摄氏度冰箱短期保存样品。(8)制胶:洗净制胶用的玻璃板,将两块玻璃板底部对齐后放入支架,夹子固定;按照12%或15%分离胶配方先配好分离胶,混匀后加入玻璃板中,加入约3/4玻璃板停止,用75%乙醇压胶;30min后,分离胶凝固,倒出75%乙醇,用滤纸吸干玻璃板上残留的乙醇溶液,配置5%浓缩胶,混匀后加入到玻璃板中,再插上加样梳,待30min后,即制成胶。(9)蛋白上样和电泳:将胶板放在电泳槽中固定,用1x电泳液内槽加满,外槽超过金属丝;拔下加样梳,加入5ul蛋白样品和protein ladder;接通电源,用恒压80v电泳30min后,恒压120v继续电泳1h左右,直至溴酚蓝指示带到达底部,停止电泳。(10)蛋白电转:将pvdf膜在甲醇中浸泡30s醒膜,后与4张滤纸,2块海绵一起放入转膜盒中;转膜盒中倒入提前配置好的1x电转液;将凝胶取出,切割成需要的大小,依次按照海绵,滤纸,凝胶,pvdf膜,滤纸,海绵的顺序在转膜夹中放好,去除气泡,将膜位于阳极面,凝胶位于阴极面(黑胶白膜),插入电泳槽中,倒入转膜缓冲液,放入冰袋,将电泳槽周围也放置冰袋降温;恒压100v电泳转移1h30min。(11)封闭和孵育一抗:电转完成后,将pvdf膜放入5%的脱脂牛奶封闭液中,置于脱色摇床上缓慢摇动,室温封闭1h;将封闭好的pvdf膜,在tbst中缓慢洗涤3次,每次10min;洗涤结束后,将pvdf膜放入一抗的抗体盒中,一
抗按照1:1000的比例,用一抗稀释液进行稀释,抗体盒放置于4℃温和摇床孵育(10-16h)。(12)孵育二抗:将过夜孵育的pvdf膜的抗体盒从冰箱取出,吸走一抗孵育液;将pvdf膜在tbst中缓慢洗涤3次,每次10min;将洗涤之后的pvdf膜放入相应种属的二抗(1:3000)稀释液(含5%脱脂牛奶)中,室温条件下温和摇床孵育1h;二抗孵育结束后,取出pvdf膜,在tbst中缓慢洗涤3次,每次10min;将ecl试剂盒中等体积的a液和b液混合,均匀加在膜的表面,放入tanon5200发光成像仪(提前5min开启预冷)中曝光显影,拍照保存图片。用image j软件分析每个条带的灰度值,计算蛋白降解50%时的抑制剂浓度dc
50
,得到的结果见下表3所示。
[0131]
dc
50
值在0.1-5nm区间用字母a表示,dc
50
值在5nm-50nm区间用字母b表示,dc
50
值在50nm-500nm区间用字母c表示,dc
50
值大于500nm用字母d表示。
[0132]
表3由表3可知,实施例1~20制备的化合物1~20在细胞中均能够有效降解过度表达的trka,验证了本技术提供的化合物1~20的蛋白降解能力,降解后的protacs可以循环继续降解其他的蛋白激酶,具有临床药物剂量需求小,毒副作用小的优势。其中,在所有a区间的化合物中,化合物17和化合物18的降解能力相当,且最强,化合物13次之,化合物17的降解能力是化合物13的12倍;在所有b区间的化合物中,化合物1的降解能力最弱;在所有c区间的化合物中,化合物4的降解能力最强;化合物1的降解能力是化合物4的4倍。
[013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