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狐粪青霉菌发酵生产7-羟基丁苯酞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736698发布日期:2022-10-05 03:5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利用狐粪青霉菌发酵生产7-羟基丁苯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狐粪青霉菌(penicillium vulpinum)摇瓶种子培养液采用狐粪青霉菌(penicillium vulpinum)ncc3421(cgmcc no.9094)为发酵菌株,将该菌株的斜面培养物接种于摇瓶种子培养基,于25℃培养,摇床转速220rpm,培养周期48~52h,获得摇瓶种子培养液;其中培养基成分配比及制备为:糊精10.0~20.0g/l、蔗糖20.0~30.0g/l、低温豆饼粉10.0~30.0g/l、蛋白胨5.0~15g/l、高磷有机氮源2~25.0g/l、硫酸铵2.5~10.0g/l、氯化钠2.5~10.0g/l、碳酸钙2.0~4.0g/l,加水定容至1000ml,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为6.4~6.8,121℃灭菌30min;(b)制备狐粪青霉菌(penicillium vulpinum)一级罐种子液将(a)所制备的摇瓶种子培养液以体积百分比0.3~0.5%的接种量接种于一级种子培养基上,于培养温度22~25℃,罐搅拌功率35~40hz,通气比1:0.8~1.5vvm,罐压0.05
±
0.01mpa,培养周期48~52h,获得一级罐种子液;其中所述一级种子罐培养基按以下方法制得:糊精10.0~20g/l、蔗糖10.0~30g/l、低温豆饼粉15.0~30g/l、玉米浆2.5~5.0g/l、蛋白胨10.0~20g/l、磷酸二氢钾3.0~6.0g/l、氯化钠2.5~5.0g/l、碳酸钙1~2 g /l、消沫剂1~2 ml /l,加水定容至1000ml,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6.4~6.8,121℃灭菌30min;(c)制备狐粪青霉菌(penicillium vulpinum)发酵液将(b)所制备的一级罐种子液以体积百分比3~5%的接种量接种于发酵培养基,发酵温度22~25℃,发酵周期120h~180h,发酵培养转速为220~250rpm;罐搅拌功率35~40hz,通气比为1:0.8~1.5vvm,罐压0.05
±
0.01mpa,溶氧浓度保持20~30%以上;其中所述的发酵培养基按以下方法制得:糊精0~40 g/l、蔗糖20.0~30.0g/l、低温黄豆饼粉30.0~45g/l、鱼粉10.0~20g/l、玉米浆16.0~32.0g/l、磷酸二氢钾3.0~6.0g/l、硫酸铵8.0~12.0 g /l、氯化钠2.5~5.0g/l、七水硫酸镁2.0~4.0g/l、前体物质a 0~8.0 g/l、前体物质b 0~8.0 g/l、玉米油15.0~30ml/l、碳酸钙2.0~4.0g/l、消沫剂0~1.0ml/l,加水定容至1000ml,用10%氢氧化钠调ph为6.4~6.8,121℃灭菌30min;其中所述的前体物质a为甲硫氨酸或乙硫氨酸;所述的前体物质b是短链脂肪醇或短链脂肪酸;(d)将(c)制备的发酵液,按照常规分离、收集方法,获得7-羟基丁苯酞溶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狐粪青霉菌发酵生产7-羟基丁苯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步所述高磷有机氮源为鱼粉或玉米浆。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狐粪青霉菌发酵生产7-羟基丁苯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c)步骤发酵过程中流加补料,所述的补料为葡萄糖300~450g/l或葡萄糖300~450g/l与甘油1~150g/l的两种组分。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狐粪青霉菌发酵生产7-羟基丁苯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摇瓶种子培养基为:糊精10.0g/l、蔗糖20.0g/l、低温豆饼粉15.0g/l、蛋白胨10.0g/l、高磷有机氮源13~23.0g/l、硫酸铵5.0g/l、氯化钠5.0g/l、碳酸钙2.0g/l,加水定容1000ml,用10%氢氧化钠调ph为6.4~6.8,121℃灭菌30min。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狐粪青霉菌发酵生产7-羟基丁苯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体物质a为正亮氨酸、正丁酸、异丁酸、异戊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其钠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狐粪青霉菌发酵生产7-羟基丁苯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体物质b为正丙醇或正丁醇。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狐粪青霉菌发酵生产7-羟基丁苯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体物质a加入量为0.5~8.0g/l;所述前体物质b加入量为0~8.0g/l。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狐粪青霉菌发酵生产7-羟基丁苯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步所述高磷有机氮源为鱼粉和玉米浆两种组分,其中鱼粉用量为5.0~10.0g/l、玉米浆用量为8.0~20.0g/l;两种组分的总质量控制在13.0g~23.0g/l。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狐粪青霉菌发酵生产7-羟基丁苯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c)步骤所述的发酵过程中流加补料为:发酵过程中,发酵液ph回升至7.2~7.3时,开始流加补料,补料流速控制在2~4l/h;当发酵液还原糖在1.0%以下时,补料流速控制0.8~2l/h;补料完毕后继续发酵8~12h。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狐粪青霉菌发酵生产7-羟基丁苯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步所述高磷有机氮源为鱼粉8.0g/l、玉米浆15.0g/l。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狐粪青霉菌发酵生产7-羟基丁苯酞的方法。其采用NCC3421菌株,并对摇瓶种子培养液、一级罐种子液以及发酵培养基配方及工艺参数等进行特别设计,尤其是在摇瓶种子培养基中增加鱼粉、玉米浆等高磷有机氮源,缩短了孢子萌发时间,有效改善了种瓶菌丝繁殖活力,使菌种发酵水平得以高效表达,并且在后续的工业放大环节,采用合理的可操作接种量接种技术得以实现。本发明方法大大提高了NCC3421菌株发酵合成7-羟基丁苯酞的产量,其2m3发酵罐规模上发酵水平达到5000


技术研发人员:王耀耀 宋盼 王昂 任风芝 张雪霞 李红珍 郝惠云 王亚莉 李业英 路新华 崔晓兰 张雪莲 李国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03
技术公布日:2022/10/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