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氢喹啉类衍生物及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19339发布日期:2024-03-05 15:13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氢喹啉类衍生物及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二氢喹啉类衍生物及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肺癌是一种发生在肺组织的恶性肿瘤,可以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两类。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所有肺癌的85%~90%,根据其显微镜下的细胞特点又可以分为肺鳞癌(鳞状细胞癌)、肺腺癌(腺癌)、大细胞癌等。肺癌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占肿瘤死因的第一位。

2、化疗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虽然化疗对肺癌的疗效无论早期或晚期均较肯定,但是只有1%的早期肺癌可以通过化疗治愈。应用新的维持疗法进行化疗可以延长iv期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的生存期,而且毒性作用很小。然而,这一提高的幅度并不大,i-iii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只提高了4%-5%,而iv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也只延长了几个月。所以新兴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技术、肿瘤免疫治疗以及小分子药物靶向治疗等手段被人们寄予厚望,用于开发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案。

3、ampk是amp依赖的蛋白激酶,是生物能量代谢调节的关键分子。激活ampk,可以关闭消耗atp的合成代谢途径,同时启动产生atp的分解代谢途径。肿瘤发生早期,ampk的基因缺失对癌基因的诱发的肿瘤具有促进作用,有临床病理资料显示肿瘤组织中的ampk活性低于正常组织,ampk活性不足被认为是恶性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原因之一。众多研究正在探索如何利用化学或者生物分子激活ampk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如二甲双胍、aicar和黄连素等。

4、本发明创新性的合成一种二氢喹啉类衍生物,以期可以作为ampk的激活剂,得到抗肿瘤活性更好的全新化合物,现有技术并未见到相关结构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氢喹啉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此类化合物对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具有均有优异的抗肿瘤活性,可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2、一种二氢喹啉类衍生物,其结构通式i如下:

3、,式中,r选自、或。

4、本发明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二氢喹啉类衍生物式i的合成路线为:

5、。

6、进一步地,上述合成路线中各步骤的合成方法如下:

7、1)加入2,4-二氟-5-硝基苯甲酸,甲苯和dmf后加入亚硫酰氯。将反应混合物温度升至60±5℃并搅拌2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25℃后,减压浓缩溶剂后加入甲苯,并进行第二次浓缩,为备用液1;

8、2)将3-乙氧基-3-氧代丙酸钾,氯化镁和甲苯冷却,保持低温的同时加入thf。将得到的体系再次冷却加入三乙胺,将悬浮液加热保持1小时,此时溶液明显变薄。将自由流动的悬浮液再次冷却并搅拌。将预冷的备用液1滴加入悬浮液中,保持低温;

9、3)将悬浮液缓慢加入到盐酸中,保持温度低于20℃。分液后,用水洗涤有机层。有机相在真空下浓缩,有固体析出后加入乙醇。将所得混合物加热至约45℃直至所有固体溶解。然后将溶液冷却,并将水一次性加入到所得混合物中,有大量固体析出。过滤后,将滤饼用冷的50%乙醇水溶液洗涤并真空干燥;

10、4.1)向乙烯基酰胺、(z)-3-((6-氯-2-甲基嘧啶-4-基)氨基)-2-(2,4-二氟-5-硝基苯甲酰基)丙烯酸乙酯和licl的nmp溶液中加入dbu。当环化完成时,加入盐酸2-氮杂-螺[3.4]辛-6-醇,加入dbu。加入异丁酸酐,将反应在适宜的温度下搅拌,然后冷却,加入乙酸乙酯,加入10%柠檬酸溶液,搅拌后过滤,并用水洗涤两次后将产物干燥,得到淡黄色固体(化合物1);

11、4.2)向乙烯基酰胺、(z)-3-((6-氯-2-甲基嘧啶-4-基)氨基)-2-(2,4-二氟-5-硝基苯甲酰基)丙烯酸乙酯和licl的nmp溶液中加入dbu。加入完毕后,将反应温度调节至适宜温度后搅拌。加入异丁酸酐,将反应在适宜的温度下搅拌,然后冷却,加入乙酸乙酯,加入10%柠檬酸溶液,搅拌后过滤,并用水洗涤两次后将产物干燥,得到淡黄色固体(化合物2);

12、4.3)向乙烯基酰胺、(z)-3-((6-氯-2-甲基嘧啶-4-基)氨基)-2-(2,4-二氟-5-硝基苯甲酰基)丙烯酸乙酯和licl的nmp溶液中加入dbu。环化完成时,加入盐酸哌啶-3-醇后再加入dbu。加入完成后将反应温度调节至合适温度,加入异丁酸酐,将反应在适宜的温度下搅拌后冷却,加入乙酸乙酯,加入10%柠檬酸溶液,搅拌后过滤,并用水洗涤两次后将产物干燥,得到类白色固体(化合物3)。

13、部分化合物的1h-nmr (400 mhz)和13c-nmr (125 mhz)如下:

14、3-(2,4-二氟-5-硝基苯基)-3-氧代丙酸乙酯:1h-nmr (400 mhz, cdcl3) δ: 1.20(t, 3h), 3.85(s, 2h), 4.11(q, 2h),7.17(t, 1h), 8.43(t, 1h).13c-nmr (125 mhz,cdcl3) δ: 14.68, 49.95, 61.12, 108.02, 117.40, 129.02, 132.09, 164.31,166.03, 168.51,188.39.lc-ms(esi, pos, ion) m/z: 274[m+h];

15、(z)-3-((6-氯-2-甲基嘧啶-4-基)氨基)-2-(2,4-二氟-5-硝基苯甲酰基)丙烯酸乙酯:1h-nmr (400 mhz, cdcl3) δ: 1.26(t, 3h), 2.18(s, 3h), 4.19(q, 2h), 6.03(s,1h), 6.52(s, 1h), 7.22(t, 1h), 8.38(t, 1h),9.15(s, 1h).13c-nmr (125 mhz,cdcl3) δ: 14.68, 25.37, 61.45, 98.47, 107.12, 114.05, 118.00, 129.56, 130.92,145.39, 159.86, 161.22, 162.98, 163.43, 164.28,167.51,189.15.lc-ms(esi, pos,ion) m/z: 427[m+h];

16、1-(6-氯-2-甲基嘧啶-4-基)-7-(6-(异丁酰氧基)-2-氮杂螺[3.4]辛-2-基)-6-硝基-4-氧代-1,4-乙酯二氢喹啉-3-羧酸乙酯(化合物1):1h-nmr (400 mhz, cdcl3) δ: -1.19(m, 1h), -1.00(s, 7h), 1.12(d, 6h), 1.26(t, 3h), 1.31-1.48(m, 3h), 1.64(m, 1h), 2.18(s,3h), 4.24(q, 2h), 6.52(s, 1h), 6.83(s, 1h), 7.23(s, 1h), 8.20(s, 1h).13c-nmr (125 mhz, cdcl3) δ: 14.68, 18.52, 25.37, 29.27, 31.77, 34.41,43.25, 61.45, 67.01, 77.65, 91.85, 96.30, 106.54,113.36, 128.90, 133.93,143.93, 144.26, 156.78, 158.07, 159.13, 163.55, 164.61, 173.73, 177.18. lc-ms(esi, pos, ion) m/z: 584[m+h];

17、1-(6-氯-2-甲基嘧啶-4-基)-7-(3-(异丁酰氧基)氮杂环丁烷-1-基)-6-硝基-4-氧代-1,4-乙酯二氢喹啉-3-羧酸乙酯(化合物2):1h-nmr (400 mhz, cdcl3) δ: 1.16(d,6h), 1.27(t, 3h), 2.48(s, 3h), 2.55(m, 1h), 4.02(t, 4h), 4.32(m, 2h), 4.95(m,1h),7.03(s, 1h), 7.35(s, 1h), 8.56(s, 1h). 8.65(s, 1h).13c-nmr (125 mhz,cdcl3) δ: 14.07, 19.19, 24.97, 34.59, 55.07, 60.69, 70.08, 107.53, 108.48,110.42, 119.14, 123.99,135.25, 141.33, 145.78, 147.82, 153.79, 155.24,165.94, 174.41, 176.03. lc-ms(esi, pos, ion) m/z: 530[m+h];

18、1-(6-氯-2-甲基嘧啶-4-基)-7-(3-(异丁酰氧基)哌啶-1-基)-6-硝基-4-氧代-1,4-乙酯二氢喹啉-3-羧酸乙酯(化合物3):1h-nmr (400 mhz, cdcl3) δ: 1.13(d, 3h),1.18(d, 3h), 1.29(t, 3h), 1.76-1.93(m, 4h), 2.48(s, 3h), 2.55(m, 1h), 3.57(m,2h), 3.84(m, 2h), 4.32(m, 2h), 4.90(m, 1h), 7.04(s, 1h), 7.33(s, 1h), 8.66(d,2h).13c-nmr (125 mhz, cdcl3) δ: 14.10, 19.19, 22.91, 24.90, 29.76, 34.58,50.52, 54.67, 60.08, 72.75, 107.52, 109.36, 110.42, 119.13, 123.71, 136.43,141.35, 147.21,147.93, 154.20, 155.03, 155.26, 165.94, 173.04, 176.38. lc-ms(esi, pos, ion) m/z: 558[m+h]。

19、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二氢喹啉类衍生物在人肺癌细胞系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生长抑制活性,说明本发明所述的二氢喹啉类衍生物在肺癌的治疗中具有积极意义,可以在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其他肿瘤治疗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20、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氢喹啉类衍生物式ⅰ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21、所述的抗肿瘤药物为抑制人肺癌(包括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

22、与现有技术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3、本发明的化合物在体外抗肿瘤活性试验中具有显著效果。为今后的肿瘤药物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开辟了新的途径。

24、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他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