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氧化淀粉胶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0766阅读:8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产氧化淀粉胶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氧化淀粉胶的生产方法。
常见的淀粉粘结剂是采用淀粉经双氧水氧化加热,其工艺流程大体是淀粉加双氧水氧化,再加热至85℃左右,即出产品。这类生产方法因双氧水成本高,设备制作费用多,道致产品经济效益不大。用这类方法生产的产品不能存放,最好当日生产当日使用,时间长了易分层腐坏,不便于运输;产品在使用中渗透性强,被粘物不易干燥,而且时间长了,被粘部分容易霉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生产的产品粘度高,不凝结,流动性好,不变质,粘结性能好的氧化淀粉胶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完成方法是以玉米淀粉和其他淀粉为主体材料,把这类淀粉经进行氧化中和、糊化,而制得的变性淀粉胶。生产过程中与化工辅助原料发生反应,通过淀粉本身的羧基和醛基变性的原理,进行氧化接羧及高分子氧化降解,而产生出来一种性能良好的氧化淀粉胶。
本发明的优点是生产工艺简单,对原辅材料要求不高,设备制作容易投资少,产品中含有羧基和醛基分子结构为主的聚合度较低的变性淀粉,也还有少量未被氧化的淀粉,实际上是多种状态的混合物,仍然保持着天然淀粉的基本结构,其有流动性好,粘度稳定性高,糊化温度低,糊化不易凝冻,透明度好,粘结力强,浆膜坚韧等特点。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是将淀粉放在适量的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加次氯酸钠氧化,氧化温度不超过50℃,次氯酸钠的含氯量一般为5-60%,加入量为淀粉量的1.0-3.5%,加入次氯酸钠的同时,向淀粉混合物中加入浓度为25%的烧碱溶液,而加入的碱量为淀粉量的1.0-2.5%。共同反应的时间为2-4小时,边反应边搅拌,搅拌转速为130转/分,控制PH值为10-14方可。然后加盐酸(硫酸)中和,酸用量为淀粉量的4-10%,PH值为6-7.5。接着进行脱水洗涤除氯。继之进行第一次糊化,糊化温度为60-80℃,时间不少于半小时,经过第一次糊化后,糊化物降温至室温后,再进行第二次糊化,糊化温度为50-70℃,时间不少于半小时。经第二次糊化后,向糊化物中加入干燥剂、固化剂、乳化剂和抗氧剂,这些添加剂的加入量分别为原淀粉量的0.1-0.4%。加入的干燥剂一般为锰、钴粉末或锰钴粉末混合物,还有松香等,用来加速粘结剂的干燥速度。固化剂一般为轻质碳酸钙或水玻璃等,使粘结剂增强刚度。乳化剂一般为硼酸、硼砂、尿素等,用来增强粘结剂的流体性。加入添加剂后,共同搅拌,使之混合均匀,即得产品为氧化淀粉胶。
权利要求
1.一种生产氧化淀粉胶的工艺,包括淀粉,其特征在于把淀粉和水混合均匀后,加入含氯量为5-60%的为淀粉量的1.0-3.5%的次氯酸钠,在50℃以下氧化,同时加入碱量为淀粉量的1.0-2.5%浓度为25%的烧碱溶液,边搅拌边反应2-4小时,控制PH值为10-14,然后加酸(盐酸或硫酸)中和,酸用量为淀粉量的4-10%,PH值为6-7.5,接着进行脱水洗涤除氯,继之在60-80℃温度间进行第一次糊化,第一次糊化物降至室温后,进行第二次糊化,糊化温度为50-70℃,最后加入锰(钴、松香)粉末干燥剂,轻质碳酸钙(或水玻璃)固化剂,硼酸(或硼砂,尿素)乳化剂等添加剂,共同搅拌混合均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次糊化和第二次糊化的时间都不少于半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干燥剂、固化剂、乳化剂和抗氧化剂的加入量分别为原淀粉量的0.1-0.4%。
全文摘要
一种生产氧化淀粉胶的工艺,以玉米淀粉和其他淀粉为主体材料,经进行氧化、中和、糊化而制得的变性淀粉胶。其工艺简单,对原辅材料要求不高,设备制作容易投资少,制得的产品含有羧基和醛基分子结构为主的聚合度较低的变性淀粉,具有流动性好、粘度稳定性高、糊化温度低、糊化不易凝冻、透明度好、粘结力强、浆膜坚韧等特点。
文档编号C08B31/18GK1044662SQ8910566
公开日1990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1989年2月2日 优先权日1989年2月2日
发明者张兴池, 李艺 申请人:李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