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血耳混合菌种的方法_3

文档序号:8937763阅读:来源:国知局
微 粉0.2份、葡萄糖2份、硫酸儀0.1份、憐酸二氨钟0.1份、憐酸=下醋0. 18%,水100份。
[0087] 3)、混合液体种接种木屑教皮培养基的血耳固体菌种培养阶段。
[0088] 3. 1.培养基配方:
[0089] 1~4毫米大小的栓皮栋干木屑颗粒78%、教皮20%、薦糖1 %、石膏粉1% ;含水 量50%。常规方法揽拌均匀后,用高压聚丙締塑料滤菌透气袋盛装,每袋装料25kg,扎紧袋 口,置于高压灭菌锅中,0. 15兆帕灭菌2小时,冷却备用。15X28cm高压聚丙締塑料滤菌透 气袋适量,用大的高压聚丙締滤菌透气袋盛装后扎紧,如上法高压灭菌后,冷却备用。
[0090] 3. 2.装料器具及接种室准备:准备一间20平方米的接种间及与之相连的6平米 的缓冲间,要求房间密闭条件好,四周及地面贴瓷砖便于清洁消毒,装匹配的紫外线灯管及 照明灯管,使用前用杀菌剂清洁、熏蒸消毒备用。准备一台揽拌机、一台装料机、一台扎口 机,将灭菌冷却后的培养基、小料袋、S种机械等放进接种间。准备四套连体接种工作服及 卫生帽、胶鞋、手套,放进缓冲间。将培养成熟的上述两种液体种,通过灭菌管道=通连接: 一端接耳友菌发酵罐出料口,一端接血耳芽抱发酵罐出料口,还有一端接电磁阀及接种喷 口至接种间里的揽拌机。调试两个发酵罐充排气平衡罐压至0.12兆帕。接种前一天对接 种间与缓冲间常规消毒。
[0091] 3.3.接种:接种人员4人,分别负责拌料、装料、扎口与码放。接种时首先进入缓 冲间,换戴消毒后的衣、帽、鞋、手套,再进入接种间。首先启动揽拌机,每次加培养基2袋, 料重50kg,边揽拌边喷雾,将耳友菌和血耳芽抱按1:1的比例混合液体种,调节混合料湿度 至55%时结束喷雾液体菌种。将装料机进料口置于拌料机出料口下方,启动。一人负责套 袋装料;一人在装料的下方,负责接袋、扎口;一人在扎口的下方,负责接袋、码放。每两袋 培养基拌、装、扎、码放结束,再进行下一组。如此连续进行,直到将培养基拌装结束。
[0092] 3. 4.将接种过混合液体菌种的培养基袋移送至25°C的培养室,避光培养,28天左 右菌丝即可长满;除白色耳友菌菌丝外,大量点状白色菌球(血耳抱子萌发长出血耳菌丝) 出现;待菌种成熟,即可用于栽培。将此菌种置于光照刺激,通风培养,即有血红分泌物及血 耳耳芽产生。
[0093] 试验例1本发明的混合菌种与传统菌种栽培效果比较。
[0094] 使用上述实施例1~5制备的混合菌种与传统菌种进行实际生产栽培效果比较。 每组选取一米长,直径8CM粗的栓皮栋原木50根,各组原木栽培环境完全一致,接种穴数一 样,管理一样。其中:平均菌种培育时间=从野生血耳菌上分离菌种开始至可用于原木栽 培所用时间;平均穴出耳率=每组出耳总穴数/每组原木接种总穴数X100%;平均杂菌率 =每组污染杂菌总穴数/每组原木接种总穴数X100% (污染杂菌的定义为:接种穴中长 出不同于耳友菌及血耳菌的其它微生物);原木栽培平均出耳时间=从菌种接种至原木长 出首批血耳子实体(商品)所需时间;平均产量=每组原木所长出的成熟血耳的干重之和 /每组原木根数;总培养时间=平均菌种培育时间+原木栽培首批出耳所需时间,每组总产 量二平均产量X50根。
[0095] 表1混合菌种与传统菌种栽培效果比较
[0096]
[0097]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培养血耳混合菌种的方法,该方法由于菌种是耳友 菌与血耳菌的混合菌种,不需自然接种血耳抱子,大大增加了菌种的穴出耳率,保证了菌株 的单一性;原木接种后,接种口可W封口养菌,减小了不良环境因素对接种穴中菌种的影 响,保障了血耳的正常生长发育,菌种成活率大幅提升。如果栽培环境适宜,3个月即可长出 血耳子实体,大幅缩短了栽培时间;由于封口养菌的缘故,杂菌污染的可能大为降低,血耳 广量与品质有了大幅提局。
[0098] 本发明质量可控性高、生育期短,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提高,且生物转化率相对较 高,是一种具有较高推广价值的培养血耳菌种的新方法。推广应用本发明,利于推进山区农 村血耳栽培,既丰富了食用菌产业新的栽培品种,促进了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又为市场提 供了丰富优质的血耳产品,使广大人民群众吃的起、吃的着,让血耳不再是富人们的专享, 也有益于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
[0099]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 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W作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运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 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运些变化和修改。
【主权项】
1. 一种培养血耳混合菌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分离野生血耳中的耳友菌与血耳担孢子菌种,分别纯化并初步培养,得到两种菌 种; 2) 、将两种菌种分别于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将扩大培养完成后的两种菌种混 合,得到混合液体种; 3) 、将混合液体种混合搅拌接种于木肩麸皮培养基进行培养,获取用于血耳栽培的血 耳固体混合菌种。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血耳混合菌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的液 体培养基主要由以下组份制成: 麸皮微粉〇. 2~0. 5份、豆柏微粉0. 2~0. 5份、玉米微粉0. 1~0. 3份、葡萄糖1. 5~ 2. 5份、硫酸镁0. 05~0. 15份、磷酸二氢钾0. 05~0. 15份、消泡剂0. 1~0. 2份、水98~ 102 份。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包括天然油脂、聚醚类消 泡剂、硅类消泡剂、聚醚改性硅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培养血耳混合菌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耳友菌扩大培养的时 间为5~7天,血耳芽孢扩大培养的时间为3~5天。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培养血耳混合菌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扩大培养时发酵罐内 的温度为23~25 °C。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血耳混合菌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的混 合培养种培养时所用的固体培养基按照重量百分数计,包括: 1~4毫米大小的栓皮栎干木肩颗粒76~80%、麸皮18~22%、蔗糖0. 8~1. 2%、 石膏粉0.8~1.2%。7. 如权利要求6述的培养血耳混合菌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体培养基含水 量为47~53%。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培养血耳混合菌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混合液体种按照体积比,血耳菌/耳友菌的比值在1~1. 3之间。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培养血耳混合菌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将混合液体种混合搅拌接种于木肩麸皮培养基进行培养时,接种了混合液体种 的培养基含水量控制在52~55%。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培养血耳混合菌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培养种培 养温度为23~25 °C。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培养血耳混合菌种的方法,属于食用、药用真菌栽培的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分离野生血耳中的耳友菌与血耳担孢子菌种,分别纯化并初步培养,得到两种菌种;2)、将两种菌种分别于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将扩大培养完成后的两种菌种混合,得到混合液体种;3)、将混合液体种混合搅拌接种于固体木屑麸皮培养基,进行培养获取用于血耳栽培的血耳固体混合菌种。将混合菌种培养成熟后用于原木栽培即可获得血耳成品。该方法可显著提高菌种成活率与穴出耳率,减少杂菌污染,使得血耳品质更均一,并能将整体血耳生产流程时间较传统方法缩短110天左右。
【IPC分类】A01G1/04, C12N1/14
【公开号】CN105154335
【申请号】CN201510566709
【发明人】张顺凯
【申请人】张顺凯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9月7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