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耐热性和高耐油品性的抗冲击性聚苯乙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27394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高耐热性和高耐油品性的抗冲击性聚苯乙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抗冲击性聚苯乙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高耐热性和高耐油品性的抗冲击性聚苯乙烯。
【背景技术】
[0002]抗冲击性聚苯乙烯(HIPS)是通过在聚苯乙烯中添加聚丁基橡胶颗粒的办法生产的一种抗冲击的聚苯乙烯产品。抗冲击性聚苯乙烯(HIPS)是最便宜的工程塑料之一,和ABS、PC/ABS及PC相比,抗冲击性聚苯乙烯(HIPS)的光泽性比较差,综合性能也相对差一些。抗冲击性聚苯乙烯(HIPS)是由PS加丁二烯改性而成的,因为PS的冲击强度很低,做出的产品很脆,而丁二烯的韧性很好,加入丁二烯后可使PS的冲击性能提高2?3倍。尽管HIPS的冲击强度比PS的冲击强度高出很多,但其综合性能还是不如ABS,PC/ABS等,抗冲击性聚苯乙烯(HIPS)的冲击性能在工程塑料中也是比较低的。
[0003]当抗冲击性聚苯乙烯(HIPS)材料受到冲击时,裂纹扩展的尖端应力会被相对柔软的橡胶颗粒释放掉。因此裂纹的扩展受到阻碍,抗冲击性得到了提高。近年来,已开发出各种特殊品级的抗冲击性聚苯乙烯(HIPS),目前已有阻燃级、抗应力开裂级、高光泽度级、极高冲击强度级、玻璃纤维增强级以及低残留挥发级等,它们在许多应用领域中已能与昂贵的工程树脂相竞争。抗冲击性聚苯乙烯(HIPS)突出的特性是易加工、尺寸稳定性优异、冲击强度高并且有较高刚性。对于HIPS只是在耐热性、氧渗透性、紫外光稳定性和耐油品性方面有一定限度。而本发明的目的则在于开发一种具有高耐热性和高耐油品性的抗冲击性聚苯乙烯(HIPS)。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尚耐热性和尚耐油品性的抗冲击性聚苯乙烯,它在保持低成本优势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耐油品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具有高耐热性和高耐油品性的抗冲击性聚苯乙烯,由下述重量比的组分制得,2?5%重量比的有机娃微球,2?5%重量比的纳米级聚乙稀微球,1?3%重量比的线性酚醛树脂,1?3%重量比的乙酰柠檬酸三丁酯,0.2?1%重量比的嘧啶醇,1?2%重量比的氧化二异丙苯,3?5%重量比的二乙烯基苯,0.6?1.2%重量比的硫化铼,0.3?
0.9%重量比的抗氧化剂,0.1?0.5%重量比的硅烷复合剂,余量为聚乙烯;其中,硅烷复合剂由下述重量比的组分制得,1?3%重量比的2,6- 二叔丁基对甲酚,1?2%重量比的乙氧基喹啉,0.3?0.6%重量比的四级铵盐,0.1?0.3%重量比的抗氧剂1010,余量为硅烧偶联剂。
[000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抗冲击性聚苯乙烯包括下述重量比的组分,1?3%重量比的纳米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3%重量比的聚丙烯酰胺和3?4%重量比的聚酰胺。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抗冲击性聚苯乙烯由下述重量比的组分制得,3?4%重量比的有机娃微球,3?3.5%重量比的纳米级聚乙稀微球,2?2.5%重量比的线性酸醛树脂,2.1?2.6%重量比的乙酰柠檬酸三丁酯,0.3?0.4%重量比的嘧啶醇,1.2?1.4%重量比的氧化二异丙苯,3.3?4.3%重量比的二乙烯基苯,0.6?0.9%重量比的硫化铼,
0.6?0.8%重量比的抗氧化剂,0.3?0.4%重量比的硅烷复合剂,余量为聚乙烯;其中,硅烷复合剂由下述重量比的组分制得,1.2?2.3%重量比的2,6- 二叔丁基对甲酚,1.2?
1.4%重量比的乙氧基喹啉,0.3?0.4%重量比的四级铵盐,0.1?0.2%重量比的抗氧剂1010,余量为娃烧偶联剂。
[0009]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通过本发明的配方生产得到的抗冲击性聚苯乙烯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较高的耐油品性,同时兼具抗冲击性聚苯乙烯的力学性能以及低成本优势,可以代替一些价格较高的塑胶原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1]实施例一
[0012]一种具有高耐热性和高耐油品性的抗冲击性聚苯乙烯,由下述重量比的组分制得,2?5%重量比的有机娃微球,2?5%重量比的纳米级聚乙稀微球,1?3%重量比的线性酚醛树脂,1?3%重量比的乙酰柠檬酸三丁酯,0.2?1%重量比的嘧啶醇,1?2%重量比的氧化二异丙苯,3?5%重量比的二乙烯基苯,0.6?1.2%重量比的硫化铼,0.3?
0.9%重量比的抗氧化剂,0.1?0.5%重量比的硅烷复合剂,余量为聚乙烯。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均匀后投入双螺杆造粒机进行造料,得到抗冲击性聚苯乙烯塑胶粒子(HIPS)。
[0013]其中,硫化铼是铼与硫的蒸气化合而形成的硫化铼(ReS2)。硅烷复合剂由下述重量比的组分制得,1?3%重量比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1?2%重量比的乙氧基喹啉,
0.3?0.6%重量比的四级铵盐,0.1?0.3%重量比的抗氧剂1010,余量为硅烷偶联剂。
[0014]实施例二
[0015]—种具有尚耐热性和尚耐油品性的抗冲击性聚苯乙稀,一种具有尚耐热性和尚耐油品性的抗冲击性聚苯乙稀,由下述重量比的组分制得,1?3%重量比的纳米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3%重量比的聚丙烯酰胺、3?4%重量比的聚酰胺、2?5%重量比的有机硅微球,2?5%重量比的纳米级聚乙稀微球,1?3%重量比的线性酸醛树脂,1?3%重量比的乙酰柠檬酸三丁酯,0.2?1%重量比的嘧啶醇,1?2%重量比的氧化二异丙苯,3?5%重量比的二乙烯基苯,0.6?1.2%重量比的硫化铼,0.3?0.9%重量比的抗氧化剂,0.1?
0.5%重量比的硅烷复合剂,余量为聚乙烯。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均匀后投入双螺杆造粒机进行造料,得到抗冲击性聚苯乙烯塑胶粒子(HIPS)。
[0016]其中,硅烷复合剂由下述重量比的组分制得,1?3%重量比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1?2%重量比的乙氧基喹啉,0.3?0.6%重量比的四级铵盐,0.1?0.3%重量比的抗氧剂1010,余量为娃烧偶联剂。
[0017]实施例三
[0018]一种具有高耐热性和高耐油品性的抗冲击性聚苯乙烯,由下述重量比的组分制得,3?4%重量比的有机娃微球,3?3.5%重量比的纳米级聚乙稀微球,2?2.5%重量比的线性酚醛树脂,2.1?2.6%重量比的乙酰柠檬酸三丁酯,0.3?0.4%重量比的嘧啶醇,1.2?1.4%重量比的氧化二异丙苯,3.3?4.3%重量比的二乙烯基苯,0.6?0.9%重量比的硫化铼,0.6?0.8%重量比的抗氧化剂,0.3?0.4%重量比的硅烷复合剂,余量为聚乙烯。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均匀后投入双螺杆造粒机进行造料,得到抗冲击性聚苯乙烯塑胶粒子(HIPS)。
[0019]其中,硅烷复合剂由下述重量比的组分制得,1.2?2.3%重量比的2,6_ 二叔丁基对甲酸,1.2?1.4%重量比的乙氧基喹啉,0.3?0.4%重量比的四级铵盐,0.1?0.2%重量比的抗氧剂1010,余量为硅烷偶联剂。
[0020]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具有高耐热性和高耐油品性的抗冲击性聚苯乙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比的组分制得,2?5%重量比的有机娃微球,2?5%重量比的纳米级聚乙稀微球,1?3%重量比的线性酚醛树脂,1?3%重量比的乙酰柠檬酸三丁酯,0.2?1%重量比的嘧啶醇,1?2%重量比的氧化二异丙苯,3?5%重量比的二乙烯基苯,0.6?1.2%重量比的硫化铼,0.3?0.9%重量比的抗氧化剂,0.1?0.5%重量比的硅烷复合剂,余量为聚乙烯; 其中,硅烷复合剂由下述重量比的组分制得,1?3%重量比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1?2%重量比的乙氧基喹啉,0.3?0.6%重量比的四级铵盐,0.1?0.3%重量比的抗氧剂1010,余量为硅烷偶联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耐热性和高耐油品性的抗冲击性聚苯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冲击性聚苯乙烯包括下述重量比的组分,1?3%重量比的纳米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3%重量比的聚丙烯酰胺和3?4%重量比的聚酰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高耐热性和高耐油品性的抗冲击性聚苯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冲击性聚苯乙烯由下述重量比的组分制得,3?4%重量比的有机硅微球,3?3.5%重量比的纳米级聚乙烯微球,2?2.5%重量比的线性酚醛树脂,2.1?2.6%重量比的乙酰柠檬酸三丁酯,0.3?0.4%重量比的嘧啶醇,1.2?1.4%重量比的氧化二异丙苯,3.3?4.3%重量比的二乙烯基苯,0.6?0.9%重量比的硫化铼,0.6?0.8%重量比的抗氧化剂,0.3?0.4%重量比的硅烷复合剂,余量为聚乙烯; 其中,硅烷复合剂由下述重量比的组分制得,1.2?2.3%重量比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1.2?1.4%重量比的乙氧基喹啉,0.3?0.4%重量比的四级铵盐,0.1?0.2%重量比的抗氧剂1010,余量为娃烧偶联剂。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耐热性和高耐油品性的抗冲击性聚苯乙烯,按重量比包括2~5%有机硅微球,2~5%纳米级聚乙烯微球,1~3%线性酚醛树脂,1~3%乙酰柠檬酸三丁酯,0.2~1%嘧啶醇,1~2%氧化二异丙苯,3~5%二乙烯基苯,0.6~1.2%硫化铼,0.3~0.9%抗氧化剂,0.1~0.5%硅烷复合剂,余量为聚乙烯。通过本发明的配方生产得到的抗冲击性聚苯乙烯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较高的耐油品性,同时兼具抗冲击性聚苯乙烯的力学性能以及低成本优势,可以代替一些价格较高的塑胶原料。
【IPC分类】C08L77/00, C08L61/06, C08K5/13, C08K5/134, C08K3/30, C08L25/06, C08L33/24, C08K5/11, C08L23/06, C08K5/14, C08K13/02, C08L33/12
【公开号】CN105385006
【申请号】CN201510889863
【发明人】简淦欢
【申请人】简淦欢
【公开日】2016年3月9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