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乳酸竹粉复合改性材料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03772阅读:来源:国知局
核剂100克,1250目的填充增强剂500克,40目的竹粉1500克,偶联剂 100克,增韧剂100克。
[0022]实施例6 :在双螺杆改性造粒前对40目的竹粉进行烘干处理;混合物各组分配比 为:聚乳酸8000克,成核剂100克,1250目的填充增强剂5 00克,40目的竹粉2000克,偶联剂 200克,增韧剂100克。
[0023]实施例7 :在双螺杆改性造粒前对40目的竹粉进行烘干处理;混合物各组分配比 为:聚乳酸8000克,成核剂200克,1250目的填充增强剂500克,40目的竹粉2000克,偶联剂 200克,增韧剂100克。
[0024]实施例8:在双螺杆改性造粒前对40目的竹粉进行烘干处理;混合物各组分配比 为:聚乳酸8000克,成核剂100克,1250目的填充增强剂500克,40目的竹粉2000克,偶联剂 200克,增韧剂200克。
[0025]实施例9 :在双螺杆改性造粒前对40目的竹粉进行烘干处理;混合物各组分配比 为:聚乳酸8000克,成核剂100克,1250目的填充增强剂500克,40目的竹粉1500克,偶联剂 200克,增韧剂500克。
[0026]实施例10:在双螺杆改性造粒前对100目的竹粉进行烘干处理;混合物各组分配比 为:聚乳酸8000克,成核剂100克,1250目的填充增强剂500克,100目的竹粉2000克,偶联剂 200克,增韧剂500克。
[0027]实施例11:在双螺杆改性造粒前使用粉碎机对40目的竹粉进行粉碎获得200目的 竹粉,并对所述竹粉进行烘干处理;聚乳酸8000克,成核剂100克,1250目的填充增强剂500 克,200目的竹粉2000克,偶联剂200克,增韧剂500克。
[0028]实施例12:在双螺杆改性造粒前使用超细粉碎机对100目的竹粉进行粉碎获得400 目的竹粉,并对所述竹粉进行烘干处理;聚乳酸8000克,成核剂100克,1250目的填充增强剂 500克,400目的竹粉1500克,偶联剂200克,增韧剂500克。
[0029]实施例13:在双螺杆改性造粒前使用超细粉碎机对100目的竹粉进行粉碎获得400 目的竹粉,并对所述竹粉进行烘干处理;聚乳酸8000克,成核剂100克,1250目的填充增强剂 500克,400目的竹粉2000克,偶联剂200克,增韧剂200克。
[0030]实施例14:在双螺杆改性造粒前对100目的竹粉进行烘干处理;混合物各组分配比 为:聚乳酸7000克,成核剂100克,1250目的填充增强剂500克,100目的竹粉2500克,偶联剂 200克,增韧剂500克。
[0031]实施例15:在双螺杆改性造粒前对100目的竹粉进行烘干处理;混合物各组分配比 为:聚乳酸7000克,成核剂100克,3000目的填充增强剂500克,100目的竹粉3000克,偶联剂 200克,增韧剂500克。
[0032]实施例16:在双螺杆改性造粒前对100目的竹粉进行烘干处理;混合物各组分配比 为:聚乳酸7000克,成核剂100克,5000目的填充增强剂500克,100目的竹粉2500克,偶联剂 200克,增韧剂500克。
[0033]实施例17:在双螺杆改性造粒前对40目的竹粉进行烘干处理;混合物各组分配比 为:聚乳酸9500克,成核剂100克,1250目的填充增强剂500克,40目的竹粉500克,偶联剂200 克,增韧剂100克。
[0034] 对比例:对海正生物材料生产的ReV〇del90聚乳酸纯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见 表1。
[0035] 表1:聚乳酸竹粉复合改性材料与聚乳酸纯料力学性能对比。
[0036] 结合上述表1所示结果可以得出,竹粉与聚乳酸的复合比例越高,所获得聚乳酸竹 粉复合改性材料的力学性能越差,其为材料力学性能改变的主要因素,但在竹粉的复合重 量份为30份时所获得复合改性材料的力学性能几乎与ReV〇del90的力学性能相当,因此所 述竹粉的重量份组成优选在5-30份;另外,竹粉的目数大小对所获得的聚乳酸竹粉复合改 性材料的力学性能也有关联,其目数越大对力学性能越有利。
【主权项】
1. 一种聚乳酸竹粉复合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聚乳酸50-90份;成核剂0.5-2份;填充增强剂5-20份;竹粉5-30份;偶联剂0.5-2 份;增韧剂1-5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乳酸竹粉复合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各组份重量份的含量 为:聚乳酸70-80份;成核剂1份;填充增强剂5份;竹粉15-20份;偶联剂2份;增韧剂5份。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聚乳酸竹粉复合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选择光 学纯度>98%的聚乳酸纯料。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聚乳酸竹粉复合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核剂为硅灰 石、硫酸钙晶须或碳化硅中一种。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聚乳酸竹粉复合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核剂为5000 目的二氧化硅。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聚乳酸竹粉复合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填充增强剂选用 800-5000目滑石粉。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聚乳酸竹粉复合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粉需要进行 烘干处理。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聚乳酸竹粉复合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粉为40-200 目。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聚乳酸竹粉复合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有机 铬络合物、硅烷类、钛酸酯类或铝酸化合物。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聚乳酸竹粉复合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硅烷 KH-560。11.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聚乳酸竹粉复合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为热塑 性弹性体(TPE)、高分子量聚氨酯(PU)或生物基聚酯。12.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聚乳酸竹粉复合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为聚己 内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或聚丁二酸乙 二醇酯。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环保材料领域,提供了一种聚乳酸竹粉复合改性材料,利用竹粉与聚乳酸材料的复合来对竹粉进行高价值利用,并降低了聚乳酸材料的成本;其组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乳酸50-90份,成核剂0.5-2,填充增强剂5-20份,竹粉5-30份,偶联剂0.5-2份,增韧剂1-5份;所述聚乳酸竹粉复合改性改料具有较好的力学能,同时保持了聚乳酸材料的生物降解性能。
【IPC分类】C08K3/34, C08L67/04, C08L97/02, C08K3/36
【公开号】CN105566874
【申请号】CN201610083685
【发明人】郑承烈, 李朝斌, 柯茂奎, 徐洪昌, 练素湘, 陶亚丹
【申请人】浙江双枪竹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6年2月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