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柴油脱酸脱色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77005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生物柴油脱酸脱色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生物柴油脱酸脱色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生物柴油具有低污染、易生物降解及可再生、环境友好等优点,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和研宄。生物柴油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产生的游离脂肪酸(FFA)会降低生物柴油的稳定性,对生物柴油的粘度和凝固点等指标产生影响。酸值高的FFA会腐蚀机器的喷油嘴,引起过滤器堵塞,并在喷口形成沉积,所以酸酯的大小直接制约着生物柴油的推广和应用,是生物柴油非常重要的指标。欧洲EN14214:2003规定生物柴油的酸值(KOH)小于等于0.5mg/g,中国GB/T20828-2007和美国ASTMD6751-3a标准规定其酸值(KOH)均小于等于0.8mg/g。
[0003]目前,国内生物柴油的后处理多采用水洗精制工艺,这种方法既浪费水,又产生大量的废液,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近几年来,国外已成功开发出新的吸附精制技术,具有无水洗步骤,无污水排放且产品损失小的优点。
[0004]硅镁型吸附剂是一种多孔无机材料,国外已采用其作为吸附剂来精制生物柴油,如美国达拉斯集团公司发明了通过做生物柴油与硅镁型吸附剂接触精制生物柴油的方法,其产品符合美国ASTMD6751标准和欧洲EN14214标准,生物柴油的氧化稳定性也达到了标准。目前国内还没有此类的生产装置投产,基本还采用大量水洗操作,环境污染严重,污染后再治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生物柴油脱酸脱色设备。
[0006]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生物柴油脱酸脱色设备,包括第一吸附柱、第二吸附柱、第三吸附柱、成品罐及原料罐,原料罐的出口连通连接第一吸附柱入口,第一吸附柱出口管道连通连接成品罐,在该管道上制有一支路管道4,支路管道连通连接第二吸附柱入口,第二吸附柱出口管道连通连接另一成品罐,在该管道上也制有一支路管道,支路管道连通连接第三吸附柱入口,第三吸附柱出口管道连通连接另一成品罐;所述吸附柱的结构为两端端部同轴安装有入口和出口的中空圆柱体,柱体上部内缘同轴安装分流器,在柱体中部内缘同轴间隔平行固装三个汇流板,汇流板上均布轴向通孔,柱体下部出口端内部同轴固装筛板,其上平铺活性炭纤维布,在分流器与筛板之间的层析柱内填充填料。
[0008]而且,所述分流器的结构为:包括一倒置锥台,锥台上开口,同轴固装在层析柱内缘,锥台下端面制有轴向通孔,在锥台的下端端部同轴固装径向段。
[0009]而且,所述汇流板中部同轴制有向下的下凸台。
[0010]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
[0011]1、本申请提供的生物柴油脱酸脱色设备包括三层吸附柱,使生物柴油能够经过最多三次吸附除杂,彻底除去生物柴油内的杂质,杂质由吸附剂吸附,不存在污水排放、节约了大量水源,吸附柱内的吸附剂失效后可再生、且再生容易,不污染环境、不浪费资源。
[0012]2、本申请中的三个吸附柱逐级对生物柴油进行吸附,使柴油在流动过程中除杂,动态吸附可节约1/2-1/3的时间,不用抽滤及搅拌等助力,还可实现动化生产,一人可看管几个机组,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
[0013]3、本申请吸附后的生物柴油处理效果显著,吸附柱内吸附剂对生物柴油有较好的脱色作用,可淡化生物柴油色泽,生物柴油稳定性提高,酸值完全达到国家标准GB/T20828-2007。
[0014]4、本申请利用硅镁铝型吸附剂(Mg:S1:Al = 8:9:9)填充到吸附柱内,为了加快生物柴油的流动速度,缩短吸附时间,把硅镁型吸附剂颗粒度控制在60-80目,填入自制大型吸附柱,并进行串联,对生物柴油进行动态吸附,大大缩短了吸附处理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是静置吸附处理3-4倍。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吸附柱的轴向剖视图;
[0017]图3为图2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9]一种生物柴油脱酸脱色设备,包括第一吸附柱2、第二吸附柱、第三吸附柱、成品罐5及原料罐I,原料罐的出口连通连接第一吸附柱入口,第一吸附柱出口管道连通连接成品罐,在该管道上制有一支路管道4,支路管道连通连接第二吸附柱入口,第二吸附柱出口管道连通连接另一成品罐,在该管道上也制有一支路管道,支路管道连通连接第三吸附柱入口,第三吸附柱出口管道连通连接另一成品罐。所有吸附柱出口处安装阀门3,所有成品罐连接管道入口处均安装阀门,所有支路管道均安装阀门。
[0020]本申请所述吸附柱的结构为两端端部同轴安装有入口和出口的中空圆柱体,柱体上部内缘同轴安装分流器7,在柱体中部内缘同轴间隔平行固装3个汇流板9,汇流板上均布轴向通孔,柱体下部出口端内部同轴固装筛板11,其上平铺活性炭纤维布10,在分流器与筛板之间的层析柱内填充填料(附图省略填料)。
[0021]为了增加液体在柱体内的分流,本申请在吸附柱上部内缘同轴安装分流器,其结构如图所示,包括一倒置锥台,锥台上开口,同轴固装在层析柱内缘,锥台下端面制有轴向通孔6,为了增加液体的轴向下流,在锥台的下端端部同轴固装径向段8。
[0022]为了增加汇流板的回流作用,汇流板中部同轴制成向下下凸的方式。吸附剂颗粒度控制在60_80目ο
[0023]本申请利用硅镁铝型吸附剂(Mg:S1:Al = 8:9:9)填充到吸附柱内,为了加快生物柴油的流动速度,缩短吸附时间,把硅镁型吸附剂颗粒度控制在60-80目。填入自制大型吸附柱,并进行串联,对生物柴油进行动态吸附,大大缩短了吸附处理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是静置吸附处理3-4倍。
[0024]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过程如下:
[0025]1、用吊车把原料罐(生物柴油桶)吊上高位,通过节门控制加料流速;
[0026]2、物料先经第一吸附柱,通过其上节门调节流速,一般控制在柱停留时间1-2小时。此时其中节门关闭,下节门打开。物料经聚液分流口,流经吸附剂后通过下部活性炭纤维布,去除微量悬浮物,经筛板流出;
[0027]3、及时进行酸值化验,合格即可放入成品桶内;
[0028]4、当酸值不合格时,关闭第一吸附柱下节门,打开中节门,使物料流向第二吸附柱,如上操作;
[0029]5、当第二吸附柱流出物料,酸值不合格时,使物料流向第三次吸附柱,如上操作。
【主权项】
1.一种生物柴油脱酸脱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吸附柱、第二吸附柱、第三吸附柱、成品罐及原料罐,原料罐的出口连通连接第一吸附柱入口,第一吸附柱出口管道连通连接成品罐,在该管道上制有一支路管道,支路管道连通连接第二吸附柱入口,第二吸附柱出口管道连通连接另一成品罐,在该管道上也制有一支路管道,支路管道连通连接第三吸附柱入口,第三吸附柱出口管道连通连接另一成品罐;所述吸附柱的结构为两端端部同轴安装有入口和出口的中空圆柱体,柱体上部内缘同轴安装分流器,在柱体中部内缘同轴间隔平行固装三个汇流板,汇流板上均布轴向通孔,柱体下部出口端内部同轴固装筛板,其上平铺活性炭纤维布,在分流器与筛板之间的层析柱内填充填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柴油脱酸脱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的结构为:包括一倒置锥台,锥台上开口,同轴固装在层析柱内缘,锥台下端面制有轴向通孔,在锥台的下端端部同轴固装径向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柴油脱酸脱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板中部同轴制有向下的下凸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柴油脱酸脱色设备,包括第一吸附柱、第二吸附柱、第三吸附柱、成品罐及原料罐,原料罐的出口连通连接第一吸附柱入口,第一吸附柱出口管道连通连接成品罐,在该管道上制有一支路管道4,支路管道连通连接第二吸附柱入口,第二吸附柱出口管道连通连接另一成品罐,在该管道上也制有一支路管道,支路管道连通连接第三吸附柱入口,第三吸附柱出口管道连通连接另一成品罐。本申请吸附后的生物柴油处理效果显著,吸附柱内吸附剂对生物柴油有一定的脱色作用,可淡化生物柴油色泽,生物柴油稳定性提高,酸值完全达到国家标准GB/T20828-2007。
【IPC分类】C10L1-02, C11B3-10
【公开号】CN204385162
【申请号】CN201420710856
【发明人】梁玉明, 张勇
【申请人】天津市光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