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紫外线激发的铝酸盐绿色荧光体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744359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真空紫外线激发的铝酸盐绿色荧光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紫外激发的铝酸盐绿色荧光体的制备方法。
自从70年代以来,人们已经发展了一些高效真空紫外射线激发的荧光体。如用于PDP中的三基色荧光体红色荧光体(Y,Gd)BO3Eu,绿色荧光体Zn2SiO4Mn和BaAl12O19Mn,蓝色荧光体BaMgAl10O17Eu和BaMgAl14O23Eu等。这些荧光体在真空紫外射线激发下尚存在一些不足,如,红粉色纯度较差,绿粉荧光寿命过长,蓝粉稳定性较差。同时,这些发光材料的效率尚有提高的余地。因此,有待于发展新型高效的真空紫外射线激发的发光材料。
由于真空紫外射线激发下高效的绿色荧光体是三基色发光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高绿色荧光体的发光亮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人们在发展高效绿色荧光体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不断地有专利相继公开,如,美国专利5725800公开了一种真空紫外激发下高效绿色荧光体,它们的组成为La1-a-bTbaCebPO4,尽管其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但其色纯度不如掺杂Mn2+离子的荧光体。又如美国专利US5868963公开了一种真空紫外激发下高效绿色荧光体BazAl12-xMnxO18-0.5x+z的制备方法,该荧光体的在真空紫外射线激发下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
二价锰激活铝酸盐,其结构为β-氧化铝结构,二价锰离子在铝酸盐中取代四配位的镁离子或铝离子的格位,在真空紫外光照射下,基质吸收真空紫外射线并把能量传递给二价锰离子,使锰离子的电子处于较高的激发态能级上,然后电子通过无辐射弛豫到最低的激发态能级上,最后电子从最低的激发态能级跃迁到基态发射出绿光。由于锰离子在空气中易于氧化,铝酸盐的形成需要在高温下反应,因此,其制备要在高温还原气氛中进行。
本发明选择的荧光体为真空紫外射线激发的锰激活的铝酸盐,其化学组成式为(BaxSr1-x)1-0.25y(Mg1-zMnz)1-yAl10+yO17+0.25y
其中,0≤x≤0.6,0≤y≤0.95,0.05≤z≤1,0.05≤z(1-y)≤0.3;所采用的原材料为氧化锰和碳酸锰、乙酸锰、草酸锰或硫酸锰等可以转化为相应氧化物的化合物中一种或一多种化合物;氧化钡和碳酸钡,草酸钡等可以转化相应氧化物的化合物中一种或多种化合物;氧化锶和碳酸锶、草酸锶等可以转化为相应氧化物的化合物中一种或一多种化合物;氧化镁和氢氧化镁、碳酸镁、草酸镁等可以转化为相应氧化物的化合物中一种或多种化合物;氧化铝和碳酸铝,氢氧化铝等可以转化为相应氧化物的化合物中一种或多种化合物。
助熔剂为0~8%摩尔硼酸、氯化钡、氟化铵、氟化铝,氟化镁、氟化钡,其中一种或多种,或不加助熔剂。
反应气氛用碳或石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还原气体,或用体积比为1~5%H2和99~95%N2混合气体。如用碳或石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还原气体,此时用一个坩埚或使用套坩埚加坩埚盖制备。
在高温还原气氛中进行灼烧,灼烧温度为1300~1700℃;灼烧时间为1~20小时;灼烧次数为一次或二次;冷却取出,经粉碎过筛即得所需高效荧光体。
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制备出的绿色荧光体在147nm真空紫外射线激发下其发光强度高于BaAl12O19Mn。制备出的荧光体能更好地满足于彩色大屏幕等离子体平板显示器和稀有气体灯等显示和照明器件的应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真空紫外射线激发的荧光体,其化学组成式为(BaxSr1-x)1-0.25y(Mg1-zMnz)1-yAl10+yO17+0.25y其中,0≤x≤0.6 ,0≤y≤0.95,0.05≤z≤1,0.05≤z(1-y)≤0.3。
2.一种真空紫外线激发的铝酸盐绿色荧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原材料为氧化锰、可以转化为相应氧化物的化合物碳酸锰、乙酸锰、草酸锰或硫酸锰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氧化钡、可以转化为相应氧化物的化合物碳酸钡或草酸钡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氧化锶、可以转化为相应氧化物的化合物碳酸锶、草酸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氧化镁、可以转化为相应氧化物的化合物氢氧化镁、碳酸镁、草酸镁中一种或两种以上;氧化铝、可以转化为相应氧化物的化合物碳酸铝、氢氧化铝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助熔剂为0~8%摩尔硼酸、氯化钡、氟化铵、氟化铝、氟化镁或氟化钡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反应气氛用碳或石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还原气体,或用体积比为1~5%H2和99~95%N2混合气体,用一个坩埚或使用套坩埚加坩埚盖制备;在高温还原气氛中进行灼烧,灼烧温度为1300~1700℃;灼烧时间为1~20小时;灼烧次数为一次或二次;冷却取出,经粉碎过筛即得所需高效荧光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紫外射线激发的荧光体及其制备方法。所涉及的真空紫外射线激发的高效荧光体为锰激活的铝酸盐,其化学组成式为(Ba
文档编号C09K11/57GK1405268SQ0214605
公开日2003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28日
发明者尤洪鹏, 洪广言, 吴雪艳, 吴琼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