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件油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4649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部件油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机器部件进行处理的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对部 件进行油封的装置。
背景技术
部件生产至成品阶段和进入仓库长期保管状态前,要经过演洗和烘干, 之后对其外部表面进行油封处理。现有技术中对部件的油封通常采用手动浸 油,或采用毛刷往器材郁件上刷油方式的手工操作,没有专用设备。上述作 业方式只适合对少量或较小部件进行油封处理,如果对于储存部件品种复杂、 部件多的专用仓库来说,油封任务作业量很大,不仅效率低,而且手工操作, 部件表面油封附着的油层也很不均匀,严重时影响部件贮存和正常使用。因 此,寻找一种适合对散件、大批量部件机械化油封作业的专用装置,具有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部件油封手工作业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 适用于对散件和批量部件进行连续油封装置,提高了部件油封效率和效果。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部件油封装置,在支撑架 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两个传动轴, 一个为主动轴,另一个为被动轴,主 动轴和传动电机相连,并通过传动装置带动被动轴转动,所说的动力传动装 置为皮带或链条,在传动装置上悬挂有部件传送装置。在支撑架的上部、部 件传送装置的上方设有油封室,部件传送装置在油封室底恻穿过,在油封室 内固定有喷油管和吹风管,喷油管上装有喷油嘴并设有进油口,进油口通过 管路和油箱相连,吹风管上有出风嘴并设有进风口,进风口接外部高压气体。
在支撑架的下部设有油料回收槽,用来回收剩余的滑油,滑油通过回收 油精滤箱,经过滤后流回油箱再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撺架适宜的结构为柜形钢骨架结构。
喷油管和欢风管的优化结构是喷油管和吹风管均为"口 "字形管架。 "口"字形喷油管上的喷油嘴和"口"字形吹风管上的出风嘴出口均指向各 自"口"字形管架平面的中心点,与各自的"口"字形管架平面成5°—45°
夹角,并向部件传送装置运动的反方向倾斜,"口"字形喷油管和"口"字形 吹风管"口"字形管架的底管位于部件传送装置的下側,这样可以使得传送 装置上的部件的底部也能够喷到滑油和被吹风嘴吹到。上述两个"口"字形 管架平面和传送部件的传送装置的运动方向垂直。
所述的部件传送装置可以是传送带,传送带上开有细孔,以便油雾通过。
所述的部件传送装置可以是丝网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启动电机,电机带动主动轴通过传动 装置带动被动轴转动,待油封部件经部件传送装置从被动轴一侧进入油封室, 系统启动后滑油自动加热至设定温度(一般为50-701C),油压压力达到 0.8-lMPa时,滑油从油封室内的喷油管经喷油嘴喷出,并且滑油成雾化状态 均匀附着在部件表面。随着部件的移动,部件经过切油喷头(吹风管)时, 风束将部件表面积累多余的滑油吹掉,部件走出油封室后自动停止,等待操 作人员将部件提走。传动系统通过变频器实现电机的速度自动控制,整个运 行过程机械传动平稳、快速,程序自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部件袖封均匀,切油干净,生产量和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髙,减轻了作业 人员的劳动强度;在装置工作的每个环节均设有保护措施,可靠性、安全性 好;压力、温度、电机速度都能实现可调,程序自动控制,操作容易,实现 了部件油封的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改善了油封效果。
本装置特别适合对军品器材、部件的油封处理,是军品装备生产企业和 军队后勤保障系统在器材油封领域的积极有益尝试和创新。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側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邇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中各标号代表的含义如下
1、支撑架2、回油槽3、被动齿轮4、链条5、回油循环箱 6、 油封室7、进油口 8、喷油管9、喷油嘴10、油雾排出口 11、出风嘴 12、吹风管13、进风口 14、主动齿轮15、油箱16、油雾净化管17、 被动轴18、部件传送装置19、回收油精滤箱20、电机21、减速机22、
主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部件油封装置,其整个外部结构为柜形,支撑架1为柜形 钢骨架,在其上部中间位置有长方体形油封室6,油封室6左、右两倒和顶部 密封,油封室6内前部装设有"口"字形喷油管8,喷油管8上安装有喷油嘴 9,并设有进油口7,进油口7通过管路和油箱15相连;油封室6内后部装设 有"口"字形吹风管12,吹风管12上安装有出风嘴11,并设有进风口 13, 进风口 13接外部高压气体。"口 "字形喷油管8和"口 "字形吹风管12 " 口 " 字形管架平面和部件传送装置18的运动方向垂直,而且"口 "字形喷油管8 上的喷油嘴9和"口"字形吹风管12上的出风嘴11出口均指向各自"口" 字形管架平面中心点,与各自的"口"字形管架平面成5°—45°夹角,并向部 件传送装置运动的反方向倾斜,喷油管8和吹风管12 "口"字形管架的底管 位于部件传送装置18的下侧。所说的部件传送装置18可以是带面开有细孔 的传送带,所开细孔目的是使其下側的喷油管8上的喷油嘴9和吹风管12上 的出风嘴11能够喷到和吹到部件的底部。所说的部件传送装置18也可以是 丝网带。
见图1,在油封室6中上部设有油雾排出口 10与油雾净化管16相连,可 以将多余油雾排出油封室。在柜形钢支捸架1下焊接有回油槽2,回油槽2 与回油循环箱5相连通。参见图1和图3,在柜形钢支撑架1左、右两端分别 固定有被动轴17、主动轴22,主动轴22、被动轴17之间采用链传动,主动 轴22由电机20经减速机21带动,在主动轴22和被动轴17两端均固定有一 对用于安装两条链条4的被动齿轮3和主动齿轮14,部件传送装置18悬挂在 两条链条4中间,在电机20带动下,经链条传动,带动部件传送装置18实 现部件的传送。前后传动轴、齿轮、链条和部件传送装置组成了本装置的传
动机械系统。链条4、被动齿轮3和主动齿轮14、减速机21和都件传送装置 18构成了本装置的传动系统。整个传动系统起承载运送部件的作用,在程序 控制下,可实现快、慢、停等状态运行。油封室本身还起到封闭油雾作用, 传动系统承载部件进入油封室经过雾化喷油、切油后再输出油封室。
见图1、图2和图3,油箱15、进油口 7、喷油管8、喷油嘴9、回油槽2、 回油循环箱5组成本装置的喷油系统。油箱15位于柜形钢支撑架1的左侧, 通过油管和进油口 7相连,进油口 7连接着喷油管8,喷出的油液剩余后经柜 形钢支撑架1下部的回油槽2进入其下側的回收油循环箱5,经回收油精滤箱 19过滤后流回油箱15,这样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液压回路,实现喷油、回油 循环利用。喷油嘴9安装在"口"字型喷油管8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 以满足部件各个角度均能喷上油。喷油管8和吹风管12"口"字形管架的底 管位于部件传送装置18的下侧,以使部件通过时"口 "字形喷油管8底管上 的喷油嘴9以及"口 "字形吹风管12上的出风嘴11能够喷到和吹到部件的 下侧,以使油雾覆盖效果最好。
参见图1,进风口 13、吹风管12和出风嘴11组成本装置的切油系统。 髙压气体由迸风口 13、吹风管12、出风嘴ll构成切油回路,其主要作用是 吹掉覆盖在部件表面的多余油液。
在装置的末端设有一喷油枪,在检査如有部件某处油封不理想时,可用 喷油枪对部件进行补封。
权利要求1、一种部件油封装置,结构中包括支撑架,油封室,其特征是在支撑架(1)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被动轴(17)、主动轴(22),主动轴(22)和传动电机(20)相连,主动轴(22)通过传动装置带动被动轴(17)转动,在传动装置上悬挂有部件传送装置(18),在支撑架(1)的上部位置设有油封室(6),在油封室(6)内固定有喷油管(8)和吹风管(12),喷油管(8)上设有喷油嘴(9),吹风管(12)上设有出风嘴(11),喷油管(8)上的进油口(7)和油箱相连,吹风管(12)上的进气口(13)接外部高压气体。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油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部件传送装置 (18)是带上开有细孔的传送带。
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油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部件传送装置 (18)是丝网带。
4、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油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喷油管(8)和吹风 管(12)均为"口"字形管架,"口"字形喷油管(8)和"口"字形吹风管(12)管架平面和部件传送装置(18)的运动方向垂直,喷油管(8)和吹风 管(12) "口"字形管架的底管位于部件传送装置(18)的下侧。
5、 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部件油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口 "字形喷油管(8) 上的喷油嘴(9)和"口"字形吹风管(12)上的出风嘴(11)出口均指向各 自"口 "字形管架平面中心点,与各自的"口 "字形管架平面成5°—45°夹角, 并向部件传送装置运动的反方向倾斜。
6、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油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支撑架(1) 为柜形钢骨架。
7、 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部件油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油封室(6)在柜形 钢骨架(1)的上部中间位置。
8、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油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油封室(6)中上 部设有油雾排出口 (10)。
9、 按权利藥求1所述的部件油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架(1)的下 郁设有回油槽(2),回袖槽(2)与其下側的回油循环箱(5)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部件油封装置。在柜形支撑架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传动轴,一个为主动轴,另一个为被动轴,主动轴通过电机经传动装置带动被动轴转动,在传动装置上悬挂有传送部件的传送带或丝网,在支撑架的上部位置设有油封室,在油封室内固定有喷油管和吹风管,喷油管上设有喷油嘴和进油口,进油口和油箱相连;吹风管上设有出风嘴和进气口,进气口接外部高压气体。支撑架的下部设有回油槽,回油槽与其下侧的回油循环箱相连。该装置替代了强度大、效率低的人工油封方式;克服了人工作业由于浸油造成部件表面附着不均匀的缺陷,提高了器材、部件油封效果,实现了对部件油封的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操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B05C5/02GK201067734SQ200720101800
公开日2008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2日
发明者国家顺, 孙荣霞, 李献洲, 斌 王, 王广合, 祁永山, 邢卫红, 陆建新 申请人:河北翼凌机械制造总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