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喷雾装置及专用甩水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0894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旋转喷雾装置及专用甩水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对管道内气体除尘、降温的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的喷雾装置如淋喷头,是将喷嘴连接在管道上,在压力的作用下,水经 喷嘴喷出。在喷雾面积较大的场合,需要安装多个喷头,方能使喷雾均布整个区域。喷嘴 安装在管道或筒体内时,水雾喷射方向一般是与流体流向平行,受流体的速度和压力的影 响,水雾很难喷射到管道或筒体的内壁,存在一定的死角区域。此外,现有的喷雾装置,受水 压及水质条件的限制,当供水压力达不到规定要求,喷雾效果会有一定影响,当水质条件较 差,水中有一定的固体物时,喷嘴容易堵塞。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对管道或筒体内空气进行净化和降温的旋 转喷雾装置及专用甩水盘。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筒体1、支承圈2、供水装置5、旋转盘 6和电机9 ;供水装置由管道、阀门及与管道相连接的连接套4构成,供水装置安装在旋转盘 6前部,连接套4固装在支承圈2上,旋转盘6固装在电机9的转轴或与电机9的转轴相连 接的叶轮7或旋转的安装支架上,连接套4与旋转盘6同轴密封配合连接,连接套4与旋转 盘6之间设置有与供水管道相连通的过水内腔,旋转盘6上设置有与过水内腔相连通的甩 水孔。也可在连接套4空腔与旋转盘6之间配合套装有密封装置3。所述旋转盘6的内部 有1个以上的水槽,水槽与连接套4注水进入旋转盘内的空腔相通。旋转盘6与电机轴上 连接的叶轮7或旋转的安装支架采用螺栓固定连接。一种用于旋转喷雾装置的甩水盘,它由与管道相连接的连接套4和旋转盘6配合 套装构成,在连接套4内设置有连接套空腔,在连接套空腔外端设置有管道连接孔,旋转盘 6的内端设置有旋转盘轴,旋转盘轴成动密封配合套装在连接套空腔内,沿旋转盘轴内端设 置有不穿透旋转盘外壁的旋转盘轴孔,旋转盘轴孔的内端与连接套空腔相连通,旋转盘上 设置1个以上的甩水孔,旋转盘上的甩水孔与旋转盘轴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基于同一构思,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它包括筒 体1、供水装置5、旋转盘6和电机9 ;供水装置由管道、阀门及与管道相连接的喷嘴11构成, 供水装置固装在筒体1上,供水装置的管道内端固装有喷嘴11,喷嘴11安装在旋转盘6前 部,并与旋转盘6成间隙配合,且喷嘴11与旋转盘6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旋转盘6固定在 电机9的转轴或与电机轴相连接的叶轮7或旋转的安装支架上。所述旋转盘6的表面可以 是平面或球面结构,且在其表面设有若干径向布置的水槽或若干垂直于旋转盘表面的针状 体。旋转盘6与电机9的转轴通过轴孔与键销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电机9成密封配合安装在筒体1内的隔流腔8内,隔流腔8与筒体 1之间用棱形管或圆管连接,隔流腔8的端部设置有密封用端盖10。[000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以下几方面1、该喷雾方式的雾珠是径向高速喷射到筒体内 壁上,不象传统喷雾方式,把雾喷射在流体中,因而,管道内气体中残存的雾珠较小。对气体 的脱水更有利。2、进行多级串联组合,可使净化效果得到显著提高。本装置的并联组合,可 以适应大风量的需要。3、水雾是通过旋转盘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水滴产生碰撞等作 用产生的,对供水压力没有要求。4、对水质条件没有限制。旋转盘的水流通道直径相对比 较大,水中的固体颗粒物不会造成堵塞。即使采用喷嘴供水,喷嘴不需产生雾珠,孔径可以 较大,堵塞的可能性也相应减少。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至图9是旋转盘的三种结构方式示意图。图中1-筒体,2-支承圈,3-密封圈,4-连接套,5-供水装置,6-旋转盘,7-叶轮, 8-隔流腔,9-电机,10-隔流腔端盖,11-喷嘴,12-内筒隔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由筒体1、供水装置5、旋转盘6、电机9或与电机轴相连接的 叶轮7或旋转的安装支架组成。在筒体1内安装有隔流腔8,隔流腔8与筒体1之间用棱 形管或圆管连接,电机9成密封配合安装在筒体1内的隔流腔8内,隔流腔8的端部设置有 密封用端盖10,保证与筒体内气体完全隔离;隔流腔与筒体之间形成环形的空气流道。供 水装置5由管道、阀门及与管道相连接的连接套4构成。旋转盘6固定在电机9的转轴或 与电机轴相连接的叶轮7或旋转的安装支架上。供水装置的连接套安装在旋转盘6前面, 连接套4固定在支承圈2上。隔流腔内部用内筒隔圈12分隔成进风室和出风室,利用空气 的对流保证电机的散热。其供水方式是通过与旋转盘同轴并连接在供水管道上的连接套 4将水注入旋转盘的内腔,当连接套注水进入旋转盘的内腔后,从与内腔相连的径向或轴向 的若干水道内向圆周外方向射出。为保证注水时不泄漏,连接套与旋转盘之间采用密封装 置。参阅图1、图3、图6和图7。它也可由与管道相连接的连接套4和旋转盘6配合套装构成甩水盘,在连接套4 内设置有连接套空腔,在连接套空腔外端设置有管道连接孔,旋转盘6的内端设置有旋转 盘轴,旋转盘轴成动密封配合套装在连接套空腔内,沿旋转盘轴内端设置有不穿透旋转盘 外壁的旋转盘轴孔,旋转盘轴孔的内端与连接套空腔相连通,旋转盘上设置1个以上的甩 水孔,旋转盘上的甩水孔与旋转盘轴孔相连通。参阅图3,其余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在供水管道上的喷嘴11直接把水喷射到旋转盘6 的轴向表面上。如图2的结构与图1基本相同,只是把供水装置的连接套4换成喷嘴11, 不同之处是把旋转盘6直接固定在电机9的转轴上,把水直接喷射到旋转盘6表面。图4、 图5、图8和图9是旋转盘6的2种旋转盘结构示意图,旋转盘6甩水成雾的方式是通过旋 转盘表面的径向水槽来产生,还可以把表面加工成短小凸出的针状体或圆柱体来产生。因
4旋转盘6表面有若干径向水槽或垂直表面的针状体,把其上的水滴在旋转盘产生的离心力 作用下,向圆周方向抛射筒体内壁。由于旋转盘不停的高速旋转,抛射出的水滴因惯性碰撞 等作用,水滴产生雾化作用,形成一道垂直于筒体截面的雾幕。雾幕的水滴喷射方向与管道 或筒体内气体的流动方向垂直,对气体中的固体颗粒物产生拦截作用,并且把拦截的尘粒 携向筒体内壁。沾有粉尘颗粒的水珠与筒体内壁间的粘性较大,雾滴不断得到凝聚,形成水 流从下部料口排出,从而使气体得到净化。参阅图2、图4、图5、图8和图9。其余同实施例
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筒体(1)、支承圈( 、供水装置( 、旋转盘 (6)和电机(9);供水装置由管道、阀门及与管道相连接的连接套⑷构成,供水装置安装在 旋转盘(6)前部,连接套固装在支承圈( 上,旋转盘(6)固装在电机(9)的转轴或 与电机(9)的转轴相连接的叶轮(7)或旋转的安装支架上,连接套(4)与旋转盘(6)同轴 密封配合连接,连接套(4)与旋转盘(6)之间设置有与供水管道相连通的过水内腔,旋转盘 (6)上设置有与过水内腔相连通的甩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喷雾装置,其特征是在连接套(4)空腔与旋转盘(6)之 间配合套装有密封装置(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喷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旋转盘(6)的内部有1个以 上的水槽,水槽与连接套(4)注水进入旋转盘内的空腔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喷雾装置,其特征是旋转盘(6)与电机轴上连接的叶 轮(7)或旋转的安装支架采用螺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喷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旋转盘(6)的表面是平面或 球面结构,且在其表面设有若干径向布置的水槽或若干垂直于旋转盘表面的针状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喷雾装置,其特征是旋转盘(6)与电机(9)的转轴通 过轴孔与键销固定连接。
7.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旋转喷雾装置的甩水盘,其特征是它由与管道相连接的 连接套(4)和旋转盘(6)配合套装构成,在连接套内设置有连接套空腔,在连接套空腔 外端设置有管道连接孔,旋转盘(6)的内端设置有旋转盘轴,旋转盘轴成动密封配合套装 在连接套空腔内,沿旋转盘轴内端设置有不穿透旋转盘外壁的旋转盘轴孔,旋转盘轴孔的 内端与连接套空腔相连通,旋转盘上设置1个以上的甩水孔,旋转盘上的甩水孔与旋转盘 轴孔相连通。
8.一种旋转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筒体(1)、供水装置(5)、旋转盘(6)和电机 (9);供水装置由管道、阀门及与管道相连接的喷嘴(11)构成,供水装置固装在筒体(1)上, 供水装置的管道内端固装有喷嘴(11),喷嘴(11)安装在旋转盘(6)前部,并与旋转盘(6) 成间隙配合,且喷嘴(11)与旋转盘(6)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旋转盘(6)固定在电机(9) 的转轴或与电机轴相连接的叶轮(7)或旋转的安装支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旋转喷雾装置,其特征是电机(9)成密封配合安装在 筒体⑴内的隔流腔⑶内,隔流腔⑶与筒体⑴之间用棱形管或圆管连接,隔流腔⑶ 的端部设置有密封用端盖(10)。
专利摘要一种旋转喷雾装置及专用甩水盘。它主要是解决现有喷雾装置不适于应用到对管道进入清洗、脱硫,或效果不佳等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它由筒体、供水装置、旋转盘、电机或与电机轴相连接的叶轮等组成,由管道、阀门及与管道相连接的连接套或喷嘴组成的供水装置安装在旋转盘前面,通过旋转盘的高速旋转,使注入旋转盘内或通过喷嘴喷射到旋转盘表面的液体产生径向均布的水雾幕,对管道内气体中的粉尘颗粒及其它有害物产生拦截作用,使之得到净化。它主要是用于对管道内空气进行净化的装置上,也可用于其它除尘、脱硫系统中。
文档编号B05B3/02GK201841070SQ20102022432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9日
发明者肖务里, 谢星明 申请人:湘潭平安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