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保护膜用单组分乳液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4545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表面保护膜用单组分乳液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保护膜用单组分乳液压敏胶,和在家电保护膜、PVC型材保护膜及氧化铝型材保护膜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型材和家电产品在生产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建筑用PVC型材和氧化铝型材及家电产品在生产、贮存及运输过程中,需要对其外表面进行保护,以防止有害气体、微 生物的腐蚀,粉尘污染,或者避免机械划伤产生刮痕等等。现在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在被保护物体的表面上,贴上的一层保护膜(即表面保护膜),在结束运输、贮存、加工以及组装等处理之后,再揭去该膜。建筑用PVC型材和氧化铝型材及家电产品用表面保护膜现市场上通常采用双组分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通过外加交联剂的方法调节剥离强度,提高内聚强度。外加交联剂不仅增加了生产工序,而且由于加入交联剂后乳液压敏胶的适用期通常小于10个小时,配制好未使用完的压敏胶及胶槽中残留的压敏胶不仅造成浪费且对环境造成污染。而单组分压敏胶可避免上述问题,且使用很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PVC型材、氧化铝型材和家电板都有很好的贴附性,剥离后不污染PVC型材、氧化铝型材和家电板,可用于PVC型材、氧化铝型材和家电板的表面保护的单组分乳液压敏胶。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单组分乳液压敏胶的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单组分乳液压敏胶对PVC型材、氧化铝型材和家电板的表面保护上的应用。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内聚强度通常不高,耐高温高湿老化性能较差,不能直接用于保护膜的制作,因此,合成表面保护膜压敏胶关键就是提高压敏胶的内聚强度。在本发明中,除有说明外,所采用的比例均为重量比。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方案达到: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用单组分乳液压敏胶为含有丙烯酸丁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烯丙酯采用预乳化半连续聚合工艺合成的聚丙烯酸酯乳液。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用单组分乳液压敏胶由各组分原料在反应釜中聚合而制备获得,其组成配比按重量份计如下:
丙烯酸丁酯38.0 40.5
醋酸乙烯酯1.8 3.6
丙烯酸0.9 1.8
N-羟甲基丙烯酰胺0.5 0.8甲基丙烯酸烯丙酯0.5 0.9
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0.2 0.4
过硫酸铵0.1 0.2
碳酸氢钠0.1 0.2
中和剂0.2 0.4
去尚子水53.8 54.3。本发明的优选配比按重量份计:
丙烯酸丁酯39.5 40.0
醋酸乙烯酯2.7 3.5
丙烯酸0.9 1.3
N-羟甲基丙烯酰胺0.5 0.6
甲基丙烯酸烯丙酯0.5 0.6
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0.2 0.3
过硫酸铵0.13 0.18
碳酸氢钠0.1 0.12
中和剂0.2 0.3
去尚子水53.8 54.3。本发明所述的中和剂为二甲基乙醇胺或浓度为25%的氨水。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用单组分乳液压敏胶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1)将去离子水总重量的40% 60%、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总重量的50% 100%、过硫酸铵总重量的50% 75%、及丙烯酸丁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烯丙酯加入乳化釜中乳化25 30分钟,制得预乳化液;
(2)将其余的去离子水(投料总重量的40% 60%)、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投料总重量的O 50%)、过硫酸铵(投料总重量的25 50%)及投料量全部的碳酸氢钠投入反应釜中,升温至80 ± I °C,加入预乳化液的总重量5 % 12 %,釜温升至最高后再反应30 40分钟,然后滴加其余的预乳化液(总重量88 95%),预乳化液在约4小时内滴加完毕,滴加过程中保持釜温在80±2°C ;
(3)预乳化液滴加完毕,将反应温度升到90°C,保持反应温度在89°C 91°C反应I小时,然后降温,当反应釜温度低于40°C时,加入中和剂,用300目滤网过滤出料,即得表面保护膜用单组分乳液压敏胶。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用单组分乳液压敏胶可直接进行上机涂布,用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用单组分乳液压敏胶无需外加交联剂,可节省配胶工序,同时消除配胶错误,也可节约成本和剩余减少对环 境的污染;制作的表面保护膜剥离强度适中,对PVC型材、氧化铝型材和家电板贴附性良好,并具有良好的耐高温高湿老化性能,剥离后无残胶和斑影,不污染PVC型材、氧化铝型材和家电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用单组分乳液压敏胶由各组分原料在反应釜中聚合而制备获得,其组成配比按重量份数计如下:
丙烯酸丁酯40.5
醋酸乙烯酯2.2
丙烯酸0.9
N-羟甲基丙烯酰胺0.5
甲基丙烯酸烯丙酯0.9
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0.2
过硫酸铵0.2
碳酸氢钠0.1
二甲基乙醇胺0.2
去尚子水54.3。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用单组分乳液压敏胶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60%的去离子水、75%的过硫酸铵、及全部的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丙烯酸丁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烯丙酯加入乳化釜中乳化25 30分钟,制得预乳化液;
(2)将其余的去离子水、过硫酸铵及全部的碳酸氢钠投入反应釜中,升温至80±1°C,力口入5%的预乳化液,釜温升至最高后再反应30 40分钟,然后滴加其余的预乳化液,预乳化液在约4小时内滴加完毕,滴加过程中保持釜温在80±2°C ;
(3)预乳化液滴加完毕,将反应温度升到90°C,保持反应温度在89°C 91°C反应I小时,然后降温,当反应釜温度低于40°C时,加入二甲基乙醇胺,用300目滤网过滤出料,即得表面保护膜用单组分乳液压敏胶。保护膜性能为:剥离强度(0.6N/25mm);耐高温高湿性(65°C、80% RH老化72h不掉胶)。适用于氧化铝型材和家电板的表面保护。实施例2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用单组分乳液压敏胶由各组分原料在反应釜中聚合而制备获得,其组成配比按重量份数计如下:
丙烯酸丁酯40.1
醋酸乙烯酯1.8
丙烯酸1.8
N-羟甲基丙烯酰胺0.8
甲基丙烯酸烯丙酯0.5
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0.4
过硫酸铵0.15
碳酸氢钠0.2
浓度25%的氨水0.35
去尚子水53.9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用单组分乳液压敏胶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I)将50%的去离子水、50%的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67%的过硫酸铵及全部的丙烯酸丁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烯丙酯加入乳化釜中乳化25 30分钟,制得预乳化液;
(2)将其余的去离子水、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过硫酸铵及全部的碳酸氢钠投入反应釜中,升温至80 ± I °C,加入12 %的预乳化液,釜温升至最高后再反应30 40分钟,然后滴加其余的预乳化液,预乳化液在约4小时内滴加完毕,滴加过程中保持釜温在80±2°C ;
(3)预乳化液滴加完毕,将反应温度升到90°C,保持反应温度在89°C 91°C反应I小时,然后降温,当反应釜温度低于40°C时,加入浓度25%的氨水,用300目滤网过滤出料,SP得表面保护膜用单组分乳液压敏胶。保护膜性能为:剥离强度(0.6N/25mm);耐高温高湿性(65°C、80% RH老化72h不掉胶)。适用于PVC型材和氧化铝型材的表面保护。实施例3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用单组分乳液压敏胶由各组分原料在反应釜中聚合而制备获得,其组成配比按重量份数计如下:
丙烯酸丁酯38.3
醋酸乙烯酯3.6
丙烯酸1.8
N-羟甲基丙烯酰胺0.8
甲基丙烯酸烯丙酯0.5
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 0.3
过硫酸铵0.1
碳酸氢钠0.2
浓度25%的氨水0.4
去尚子水54.0。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用单组分乳液压敏胶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60%的去离子水、75%的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50%的过硫酸铵及全部的丙烯酸丁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烯丙酯加入乳化釜中乳化25 30分钟,制得预乳化液;
(2)将其余的去离子水、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过硫酸铵及全部的碳酸氢钠投入反应釜中,升温至80 ± I °C,加入10 %的预乳化液,釜温升至最高后再反应30 40分钟,然后滴加其余的预乳化液,预乳化液在约4小时内滴加完毕,滴加过程中保持釜温在80±2°C ;
(3)预乳化液滴加完毕,将反应温度升到90°C,保持反应温度在89°C 91°C反应I小时,然后降温,当反应釜温度低于40°C时,加入浓度25%的氨水,用300目滤网过滤出料,SP得表面保护膜用单组分乳液压敏胶。保护膜性能:剥离强度(0.7N/25mm);耐湿热老化性能(65°C、80% RH老化72h不掉胶);适用于PVC型材和氧化铝型材的表面保护。实施例4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用单组分乳液压敏胶由各组分原料在反应釜中聚合而制备获得,其组成配比按重量份数计如下:
丙烯酸丁酯38.7
醋酸乙烯酯3.6丙烯酸1.3
N-羟甲基丙烯酰胺0.6
甲基丙烯酸烯丙酯0.8
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0.2
过硫酸铵0.2
碳酸氢钠0.1
二甲基乙醇胺0.3
去尚子水54.2。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用单组分乳液压敏胶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40%的去离子水、75%的过硫酸铵及全部的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丙烯酸丁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烯丙酯加入乳化釜中乳化25 30分钟,制得预乳化液;
(2)将其余的去离子水、过硫酸铵及全部的碳酸氢钠投入反应釜中,升温至80±1°C,力口入6%的预乳化液,釜温升至最高后再反应30 40分钟,然后滴加其余的预乳化液,预乳化液在约4小时内滴加完毕,滴加过程中保持釜温在80±2°C ;
(3)预乳化液滴加完毕,将反应温度升到90°C,保持反应温度在89°C 91°C反应I小时,然后降温,当反应釜温 度低于40°C时,加入二甲基乙醇胺,用300目滤网过滤出料,即得表面保护膜用单组分乳液压敏胶。保护膜性能:剥离强度(0.5N/25mm);耐湿热老化性能(65°C、80% RH老化72h不掉胶);适用于家电板的表面保护。实施例5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用单组分乳液压敏胶由各组分原料在反应釜中聚合而制备获得,其组成配比按重量份数计如下:
丙烯酸丁酯38.0
醋酸乙烯酯3.5
丙烯酸1.8
N-羟甲基丙烯酰胺0.8
甲基丙烯酸烯丙酯0.9
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0.4
过硫酸铵0.2
碳酸氢钠0.2
浓度25%的氨水0.4
去尚子水53.8。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用单组分乳液压敏胶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40%得到去离子水、50%的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75%的过硫酸铵及全部的丙烯酸丁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烯丙酯加入乳化釜中乳化25 30分钟,制得预乳化液;
(2)将其余的去离子水、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过硫酸铵及全部的碳酸氢钠投入反应釜中,升温至80 ± I °C,加入10 %的预乳化液,釜温升至最高后再反应30 40分钟,然后滴加其余的预乳化液,预乳化液在约4小时内滴加完毕,滴加过程中保持釜温在80±2°C ;
(3)预乳化液滴加完毕,将反应温度升到90°C,保持反应温度在89°C 91°C反应I小时,然后降温,当反应釜温度低于40°C时,加入浓度25%的氨水,用300目滤网过滤出料,SP得表面保护膜用单组分乳液压敏胶。保护膜性能:剥离强度(0.8N/25mm);耐湿热老化性能(65°C、80% RH老化72h不掉胶);适用于适用于PVC型材 和氧化铝型材的表面保护。
权利要求
1.一种表面保护膜用单组分乳液压敏胶,其特征在于为含有丙烯酸丁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烯丙酯采用预乳化半连续聚合工艺合成的聚丙烯酸酯乳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膜用单组分乳液压敏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各组分原料在反应釜中聚合而制备获得,其组成配比按重量份计如下: 丙烯酸丁酯38.0 40.5 醋酸乙烯酯1.8 3.6 丙烯酸0.9 1.8 N-羟甲基丙烯酰胺0.5 0.8 甲基丙烯酸烯丙酯0.5 0.9 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0.2 0.4 过硫酸铵0.1 0.2 碳酸氢钠0.1 0.2 中和剂0.2 0.4 去尚子水53.8 54.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膜用单组分乳液压敏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各组分原料在反应釜中聚合 而制备获得,其组成配比按重量份数计如下: 丙烯酸丁酯39.5 40.0 醋酸乙烯酯2.7 3.5 丙烯酸0.9 1.3 N-羟甲基丙烯酰胺0.5 0.6 甲基丙烯酸烯丙酯0.5 0.6 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0.2 0.3 过硫酸铵0.13 0.18 碳酸氢钠0.1 0.12 中和剂0.2 0.3 去尚子水53.8 54.3。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表面保护膜用单组分乳液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和剂为二甲基乙醇胺或浓度为25%的氨水。
5.一种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表面保护膜用单组分乳液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去离子水总重量的40% 60%、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总重量的50% 100%、过硫酸铵总重量的50% 75%、及丙烯酸丁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烯丙酯加入乳化釜中乳化25 30分钟,制得预乳化液; (2)将其余的去离子水、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过硫酸铵及全部的碳酸氢钠投入反应釜中,升温至80± I°C,加入预乳化液的总重量5% 12%,釜温升至最高后再反应30 40分钟,然后滴加其余的预乳化液,预乳化液在约4小时内滴加完毕,滴加过程中保持釜温在 80±2°C ; (3)预乳化液滴加完毕,将反应温度升到90°C,保持反应温度在89°C 91°C反应I小时,然后降温,当反应釜温度低于40°C时,加入中和剂,用300目滤网过滤出料,即得表面保护膜用单组分乳液压敏胶。
6.一种单组分乳液 压敏胶在家电板、PVC型材及氧化铝型材的表面保护膜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一种表面保护膜用单组分乳液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用单组分乳液压敏胶为丙烯酸丁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烯丙酯采用预乳化半连续聚合工艺合成的聚丙烯酸酯乳液。解决了现在技术中保护膜用压敏胶须外加交联剂才能使用的不足,用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用单组分乳液压敏胶制作的表面保护膜剥离强度适中,对PVC型材、氧化铝型材和家电板贴附性良好,剥离后无残胶和斑影,不污染PVC型材、氧化铝型材和家电板。
文档编号C09J133/08GK103205223SQ20121031200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9日
发明者冯小平, 李胜华, 姜云刚, 何伟, 武鹏 申请人: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