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导热液助剂及其配制方法

文档序号:3796643阅读:7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导热液助剂及其配制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导热液助剂【技术领域】,名称是一种高效导热液助剂及其配制方法,方法是按重量取6—8份的镍粉、3—5份的碳粉、0.9—1.1份的钴粉、0.4—0.6份的锆粉、0.6—0.8份的钛粉、1.3—1.6份的锰粉、14—16份的铜粉、4—6份的重络酸钾,9—11份的硫酸钾,以上物质细度都要求小于2400目,这些物质混合而成;本发明还要保护上述方法制成的导热液助剂,这样的配制方法制成的助剂添,添加到导热液中,能够使导热液的导热效率高、不变质、不腐蚀管道、经久耐用的优点,这样的助剂具有成本低的优点;所述的各种物质重量比例进一步限定,具有效果更好的优点;以上物质细度都要求小于2800目,具有效果更好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高效导热液助剂及其配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导热液助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高效导热液助剂的配制方法还涉及这种导热液助剂。
【背景技术】
[0002]水可以作为导热液使用,具有成本低的优点,但是其导热效率较差。
[0003]利用有机物例如乙醇、丙酮,也可以作为导热液,但是长期使用其具有容易变质的缺点,并且导热效率也不是很好。
[0004]无机盐类的水溶液也可以作为导热液使用,但是这样的导热液具有容易腐蚀管道、减少电热器使用寿命的缺点。
[0005]现有技术中,还有许多导热液,这些导热液要么具有成本高的缺点,要么具有导热效率低的缺点,不能满足散热器导热的需要。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添加到导热液中,能够使导热液的导热效率高、不变质、不腐蚀管道、经久耐用的高效导热液助剂的配制方法。
[0007]本发明高效导热液助剂的配制方法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导热液助剂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取6—8份的镍粉、3—5份的碳粉、0.9一1.1份的钴粉、0.4一0.6份的锆粉、0.6—0.8份的钛粉、1.3—1.6份的锰粉、14一 16份的铜粉、4一6份的重络酸钾,9—11份的硫酸钾,以上物质细度都要求小于2400目,这些物质混合而成。
[0008]较好的,所述的各种物质的比例是:按重量取7份的镍粉、4份的碳粉、1份的钴粉、
0.5份的锆粉、0.7份的钛粉、1.5份的锰粉、15份的铜粉、5份的重络酸钾,10份的硫酸钾。
[0009]最好的:以上物质细度都要求小于2800目。
[0010]所述的小于2400目即比2400目还要细,所述的小于2800目即比2800目还要细。
[0011]本发明还要保护上述方法制成的导热液助剂。
[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这样的配制方法制成的助添,添加到导热液中,能够使导热液的导热效率高、不变质、不腐蚀管道、经久耐用的优点,这样的助剂具有成本低的优点;所述的各种物质重量比例进一步限定,具有效果更好的优点;以上物质细度都要求小于2800目,具有效果更好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4]实施例1
按重量取6克的镍粉、3克的碳粉、0.9克的钴粉、0.4克的锆粉、0.6克的钛粉、1.3克的锰粉、14克的铜粉、4克的重络酸钾,9克的硫酸钾,以上物质细度都要求是2400目,混合而成,制成第一导热液助剂A32.9克。[0015]实施例2
按重量取8克的镍粉、5克的碳粉、1.1克的钴粉、0.6克的锆粉、0.8克的钛粉、1.6克的锰粉、16克的铜粉、6克的重络酸钾,11克的硫酸钾,以上物质细度是2450目,混合而成,制成第二导热液助剂B50.1克。
[0016]实施例3
按重量取7克的镍粉、4克的碳粉、I克的钴粉、0.5克的锆粉、0.7克的钛粉、1.5克的锰粉、15克的铜粉、5克的重络酸钾,10克的硫酸钾,以上物质细度都是2500目,混合而成。制成第三导热液助剂C44.7克。
[0017]实施例4
按重量取6克的镍粉、3克的碳粉、0.9克的钴粉、0.4克的锆粉、0.6克的钛粉、1.3克的锰粉、14克的铜粉、4的重络酸钾,9克的硫酸钾,以上物质细度都是2800目,混合而成,制成第四导热液助剂D32.9克。
[0018]实施例5
按重量取8克的镍粉、5克的碳粉、1.1克的钴粉、0.6克的锆粉、0.8克的钛粉、1.6克的锰粉、16克的铜粉、6克的重络酸钾,11克的硫酸钾,以上物质细度都要是2900目,混合而成,制成第五导热液助剂E50.1克。
[0019]实施例6
按重量取7克的镍粉、4克的碳粉、I克的钴粉、0.5克的锆粉、0.7克的钛粉、1.5克的锰粉、15克的铜粉、5克的重络酸钾,10克的硫酸钾,以上物质细度都是2850目,混合而成,制成第六导热液助剂F44.7克。
[0020]取内部直径是I厘米,壁厚是I毫米、长度是86厘米的铜管,铜管里面盛装50克丙酮,丙酮作为导热液,分别加入上述助剂0.5克,这时添加助剂的用量是导热液重量的1%,制成具有助剂的导热液,另外,再在一个铜管内只装纯净的丙酮(即不添加任何助剂,作为对比),先使铜管、及内部的导热液保持20度的温度,再将各铜管的一端5厘米分别放进80度的水中,实验结果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效导热液助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取6— 8份的镍粉、3— 5份的碳粉、0.9一1.1份的钴粉、0.4一0.6份的错粉、0.6一0.8份的钦粉、1.3一1.6份的猛粉、14一16份的铜粉、4一6份的重络酸钾,9一 11份的硫酸钾,以上物质细度都要求小于2400目,这些物质混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各种物质的比例是:按重量取7份的镍粉、4份的碳粉、1份的钴粉、0.5份的锆粉、0.7份的钛粉、1.5份的锰粉、15份的铜粉、5份的重络酸钾,10份的硫酸钾。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以上物质细度都要求小于2800目。
4.一种高效导热液助剂,按重量取含有6—8份的镍粉、3— 5份的碳粉、0.9—1.1份的钻粉、0.4一0.6份的错粉、0.6一0.8份的钦粉、1.3一1.6份的猛粉、14一16份的铜粉、4一6份的重络酸钾,9一 11份的硫酸钾,以上物质细度都要求小于2400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导热液助剂,其特征是:所述的各种物质的比例是:按重量取7份的镍粉、4份的碳粉、1份的钴粉、0.5份的锆粉、0.7份的钛粉、1.5份的锰粉、15份的铜粉、5份的重络酸钾,10份的硫酸钾。
6.根据权利要 求4或5所述的高效导热液助剂,其特征是:以上物质细度都要求小于2800 目。
【文档编号】C09K5/20GK103881667SQ201410128014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日
【发明者】闫万钦, 胡方坤 申请人:河南恒亿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