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汽型阻燃抗浸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9447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涂层胶,由下述质量份的组分制成:

反应性聚氨酯树脂100份;

异氰酸酯交联剂2~3份;

三聚氰胺交联剂0.2~0.5份;

交联促进剂1.2~1.8份;

有机溶剂15~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层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丁酮和甲苯;

所述涂层胶的粘度为10000~12000mPa.s。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层胶,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反应性聚氨酯树脂的质量份为100份计,所述丁酮的质量添加量为5~15份,所述甲苯的质量添加量为10~20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层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胶为下述1)-7)中任一种:

1)由下述质量份的组分制成:

反应性聚氨酯树脂100份;

异氰酸酯交联剂2~2.5份;

三聚氰胺交联剂0.2~0.3份;

交联促进剂1.2~1.5份;

丁酮5~10份;

甲苯15~20份;

2)由下述质量份的组分制成:

反应性聚氨酯树脂100份;

异氰酸酯交联剂2.5~3份;

三聚氰胺交联剂0.3~0.5份;

交联促进剂1.5~1.8份;

丁酮5~8份;

甲苯17~20份;

3)由下述质量份的组分制成:

反应性聚氨酯树脂100份;

异氰酸酯交联剂2.5~3份;

三聚氰胺交联剂0.4~0.5份;

交联促进剂1.6~1.8份;

丁酮8~10份;

甲苯10~17份;

4)由下述质量份的组分制成:

反应性聚氨酯树脂100份;

异氰酸酯交联剂2份;

三聚氰胺交联剂0.2份;

交联促进剂1.2份;

丁酮10份;

甲苯15份;

5)由下述质量份的组分制成:

反应性聚氨酯树脂100份;

异氰酸酯交联剂2.5份;

三聚氰胺交联剂0.3份;

交联促进剂1.5份;

丁酮5份;

甲苯20份;

6)由下述质量份的组分制成:

反应性聚氨酯树脂100份;

异氰酸酯交联剂3份;

三聚氰胺交联剂0.5份;

交联促进剂1.8份;

丁酮8份;

甲苯17份;

7)由下述质量份的组分制成:

反应性聚氨酯树脂100份;

异氰酸酯交联剂2.5份;

三聚氰胺交联剂0.4份;

交联促进剂1.6份;

丁酮10份;

甲苯10份。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涂层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反应性聚氨酯树脂与所述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液;向所述混合液中加入所述异氰酸酯交联剂、 所述交联促进剂和所述三聚氰胺交联剂,搅拌均匀即得。

6.一种透汽型阻燃抗浸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涂层胶涂覆于依次经拒水整理和轧光的外层面料上,得到防风整理面料;

2)将所述防风整理面料的涂覆所述涂层胶的表面与聚四氟乙烯/聚氨酯复合膜进行胶点复合;

3)将步骤2)得到的面料的复合所述聚四氟乙烯/聚氨酯复合膜的表面与里层面料进行胶点复合,即得所述透汽型阻燃抗浸面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面料为芳纶平纹织物;

所述里层面料为芳纶针织网布;

所述聚四氟乙烯/聚氨酯复合膜的厚度为15~50μm,克重为15~55g/m2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经所述拒水整理后所述外层面料的沾水等级不小于3级;

步骤1)中,所述轧光的条件如下:

压力为10~11Mpa,温度为100~120℃,车速为20~30m/min;

步骤1)中,所述防风整理面料在160~170℃的条件下烘干1~1.5分钟;

经所述涂覆步骤后,所述外层面料的干增重为7~10g/m2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胶点复合的条件如下:

复合粘结剂为单组分聚氨酯反应型热熔胶;

上胶量为8~12g/m2

固化温度为25~35℃,固化湿度为50~70%,固化时间可为1~7天;

步骤3)中所述胶点复合的条件如下:

复合粘结剂为所述单组分聚氨酯反应型热熔胶;

上胶量为8~10g/m2

固化温度为25~35℃,固化湿度为50~70%,固化时间可为1~7天。

10.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的透汽型阻燃抗浸面料。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