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01997发布日期:2018-11-28 00:12阅读:867来源:国知局
一种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不仅光稳定性强、发射带窄、荧光寿命长、化学稳定性高、潜在生物毒性低,而且采用近红外连续激发光源激发还使其具有较大的光穿透深度、无光闪烁和光漂白、无生物组织自发荧光以及对生物组织几乎无损伤等显著优点,已经成为当前很多领域乃至交叉学科的应用研究热点。NaYF4作为目前上转换发光效率最高的基质材料之一,首先是因为其声子能量低,有利于提供合适的晶体场,降低非辐射跃迁的几率,其次是化学稳定性好,立体结构和晶格大小也有利于稀土离子的掺杂。

碳点是一种近似球型且直径小于10nm的零维半导体纳米材料,由极少分子或是原子组成的纳米团簇。与粒径较大、分子量通常达到几十万的量子点相比,碳点的粒径一般只有几个纳米,分子量只有几千到几万的荧光碳点是继富勒烯、碳纳米管及石墨烯之后最热门的碳纳米材料之一。这种纳米材料克服了传统量子点的某些缺点,不仅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与小尺寸特性,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易于实现表面功能化,在生化传感、成像分析、环境检测、光催化技术及载药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二氧化硅(SiO2)是一种常用的无机材料,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纳米二氧化硅因其具有的小尺寸效应、表面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以及高温下仍具有的高强、高韧、稳定性好等特性,更是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陶瓷、涂料、化妆品、药物载体等材料的制备改性上。

稀土离子(RE3+)掺杂上转换荧光材料和新型荧光碳点(CD)由于其优异的光学性能被广泛用作新型的防伪材料。将两者材料单一荧光模式进行复合,使其具备双模式发光性能。此复合材料不同于其它碳点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在固态或者团聚态仍能表现出良好的荧光发射性能。NaYF4:Yb3+,Tm3+在980nm激光照射下,发出强烈的蓝紫光,蓝光在我们生活中的照明、成像、显示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合成一种紫外光激发下发射蓝绿光的碳点,将两者进行复合。固体复合材料在365nm紫外光照射下发射出下转换蓝绿光。而在980nm红外激光照射下发射出上转换蓝紫光。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假冒产品的增多,防伪显得越来越重要。到目前为止,市场上已经有各种防伪技术,从光学水印、微型印刷、激光全息和条形码到RFID以及QR码技术,广泛应用于重要文件,身份证和医药产品。但是,这些技术是造假者所熟知的,并且可以很容易地复制。在这种情况下,开发新型防伪材料和技术来打击假冒是至关重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简单快捷、环保安全、发光性能优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是在合成NaYF4的基础上,包覆一层SiO2进行表面修饰,再将溶于乙醇的碳点加入后进行机械搅拌,干燥后得到粉末状固体,即得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

上述的一种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NaYF4纳米颗粒的制备:将1.538mmol氯化钠加入到装有30mL乙二醇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往混合溶液中加入0.4mL-0.6mL聚乙烯亚胺(PEI),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1mmol稀土离子溶液,搅拌至澄清,加入4mmol氟化铵,搅拌10分钟;将所得溶液转移到高压釜中,置于烘箱中200℃加热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样品离心分离,用水和乙醇洗涤3次,然后冷冻干燥获得NaYF4纳米颗粒;所述稀土离子溶液中包括摩尔百分数79%的Y3+、摩尔百分数20%的Yb3+和摩尔百分数1%的Tm3+

(2)CDs的合成:将10mL有机硅烷化合物置于三颈烧瓶中,并用氮气脱气15分钟;加热直至温度达到240℃后,搅拌下加入0.4-0.5g无水柠檬酸;5分钟后,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最后用石油醚沉淀三次以纯化产物,得到碳点;

(3)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将步骤(1)所得NaYF4纳米颗粒分散在含有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k30)的H2O溶液中超声30分钟,将所得溶液与20mL乙醇混合后,加入0.5-1.0mL氨水溶液并超声处理20分钟;随后,加入0.2mL正硅酸乙酯溶液并将该溶液在室温下搅拌过夜,所得产物用乙醇洗涤3次,得到NaYF4@SiO2纳米颗粒;加入碳点溶液,碳点溶液中的碳点与NaYF4纳米颗粒的质量比为0.1,所得产物用乙醇洗涤3数次,将沉淀物置于80℃烘箱中干燥12小时,得到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

步骤(1)中所述聚乙烯亚胺的分子量为25000;所述高压釜为聚四氟乙烯内衬反应釜;所述冷冻干燥是在温度为-40~-90℃,气压为8~20Pa的条件下冷冻干燥。

步骤(2)中所述加热是使用油浴进行加热;所述的有机硅烷化合物为3-(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EAPMS)、烯丙基三甲基硅烷和三烷氧基硅烷中的一种。

步骤(3)中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k30)的质量在100mg-500mg之间;所述的碳点溶液所用到的溶剂为乙醇;所述超声的功率为118~122W。

一种根据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

上述的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在制备防伪LCF膜中的应用。

所述防伪LCF膜按照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1)取聚乙烯醇(PVA)0.25-0.50g分散在5mL去离子水中,在80℃水浴下搅拌30分钟;加入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0.1g,室温下搅拌2小时;

(2)将步骤(1)所得反应物倒入培养皿中,去除气泡,60℃和-0.5KPa下真空干燥,塑膜4小时;

(3)塑膜成型后自然冷却至膜自然脱离培养皿,取膜。

上述的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在制备玻璃发光膜中的应用。

所述玻璃发光膜按照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1)将0.3-0.5mL的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氧烷(APTMS)加入10mL含有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的乙醇溶液中,将所得混合物回流1小时后再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所得氨基改性的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通过乙醇纯化四次;将纯化的氨基改性的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分散在1mL去离子水中;

(2)将溶于1mL去离子水中纯化的氨基改性的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分散于0.5-1.0mL环氧树脂中机械搅拌30min,加入0.2mL固化剂继续搅拌,直到搅拌均匀且没有气泡产生;将其放入45℃和-0.5KPa真空干燥箱中保持2小时,以去除多余残留气泡,得到胶状复合体系;

(3)将步骤(2)得到的胶状复合体系旋涂到无机玻璃上,以5000转/分钟转3次,晾干。

本发明方法制备NaYF4@SiO2纳米颗粒中SiO2起到多种作用;SiO2作为NaYF4与碳点中间介质,可能起到能量传递的作用;SiO2作为常用到NaYF4表面修饰物质,可能使NaYF4发光强度增强;SiO2还可以作为表面态转换的作用,在表面上进行接枝其它官能团或者金属离子。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水热法制备NaYF4纳米颗粒,水热法是合成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最常见的方法,所制备的纳米颗粒大小均匀,分布均匀,具有很好的水溶性。

(2)本发明所制备NaYF4@SiO2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水溶性,颗粒大小均匀,分布均匀;其表面可以接枝多种物质,如碳量子点,金纳米颗粒等,应用广泛。

(3)所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新颖;至今未有NaYF4上转换发光材料与碳点复合固态下具有双模式发光现象的复合材料。

(4)该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固态展现双模式发光性能,紫外照射下发蓝绿光,红外光照射下发蓝紫光,应用于工业领域如防伪和玻璃涂层。也可以应用于生物领域,如细胞成像,用途广泛。

(5)本发明制备方法操作简便,所需实验设备简易,生产成本低且周期短,应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NaYF4、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图2为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

图3为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在自然光下和紫外灯下图。

图4为NaYF4、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

图5为不同浓度下碳点溶液与NaYF4复合后的荧光激发与发射图。

图6为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应用于防伪膜图。

图7为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应用于玻璃涂层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NaYF4纳米颗粒的制备

A、将1.538mmol氯化钠加入到含有30mL乙二醇的50mL烧杯中;搅拌均匀,在混合溶液中加入0.6mL PEI(聚乙烯亚胺),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1mmol稀土离子溶液(稀土离子溶液中含有以下按摩尔百分数计的离子:Y3+79%,Yb3+20%,Tm3+1%);搅拌至澄清,加入4mmol氟化铵,并再搅拌10分钟。

B、将上述步骤A所得溶液转移到50mL高压釜中,置于烘箱中200℃加热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样品离心分离,用水和乙醇洗涤数次,然后冷冻干燥以获得NaYF4纳米颗粒。

图1中的图A为实施例1得到的NaYF4纳米颗粒扫描电镜图,其中掺杂Tm3+所含物质的量的比例可以从0.5%-1.0%范围,从图中可以看到所制备纳米粒子呈现圆球形貌,粒子分布均匀,尺寸均一,大小约35nm。

实施例2:

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C、将实施例1制备的NaYF4纳米颗粒分散在200mg PVP-k30的5mLH2O溶液中,然后超声30分钟;将所得溶液与20mL乙醇混合后,加入0.8mL氨水溶液并超声处理20分钟;随后,加入0.2mL正硅酸乙酯溶液并将该溶液在室温下搅拌过夜;所得产物用乙醇洗涤3次,得到NaYF4@SiO2纳米颗粒;加入1mL浓度为0.01g/mL的碳点溶液;所得产物用乙醇洗涤3次。

D、将沉淀物置于80℃烘箱12小时干燥,得到粉末状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

图1中的图B为实施例2得到的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图,图2为实施例2得到的NaYF4/碳点纳米复合材料的透射电镜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NaYF4外面包裹一层厚度小于20nm SiO2。所制备的碳点有丰富硅烷偶合剂,这种碳点可以与SiO2进行有效结合,形成NaYF4/碳点纳米复合材料。

图3是在自然光照下、紫外灯照射下以及在红外激光激发下NaYF4/碳点纳米复合材料图,可以看到在自然光照下是白色粉末,在紫外条件下,该复合材料呈现蓝绿色发光,在红外激光激发下呈现蓝紫色发光。本发明最大亮点也在于固态或者团聚态时碳点没有发生荧光猝灭,复合物固态呈现双模式发光显色。

图4为NaYF4、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从图中可以看到NaYF4与标准卡片峰位一致,而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既有NaYF4的衍射峰,还有碳点的衍射峰,证明该复合材料由两者共同组成。

步骤C中,碳点浓度范围可以是0.001g/mL-0.05g/mL。附图5为不同浓度碳点在复合后的荧光光谱图,分别是在监测446nm发射的激发光谱图和在368nm激发下的发射光谱图,可以看到碳点与NaYF4质量比为0.1时,发光强度最大,此时碳点浓度为0.01g/mL。步骤C中乙醇洗涤数次,次数不少于3次。

实施例3:

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应用于防伪LCF膜的制备:

E、取聚乙烯(PVA)0.25g分散在5mL去离子水中,80℃下水浴搅拌30分钟。加入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0.1g,室温下搅拌2小时。

F、取直径7.5cm培养皿,将反应物缓慢倒入培养皿中,去除气泡,60℃下真空干燥,塑膜4小时。

G、塑膜成型后自然冷却至膜自然脱离培养皿,取膜。

图6为实施例1得到的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的LCF膜的图片,从图中可以看到制得的膜呈现透明状,该膜在紫外灯光照射下呈现蓝绿色,在红外激光照射下发出明亮蓝紫色光。可以将此膜用于防伪方面,双模式发光性能体现防伪应用的复杂性,不易被复制。

实施例4

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膜结构旋涂到无机玻璃的制备

H、先制备NH2官能化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将0.3mL的APTMS加入含有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的10mL乙醇溶液中;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在回流1小时后在室温下搅拌过夜;所得氨基改性的NaYF4@SiO2/CDs颗粒通过乙醇纯化四次;将纯化的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分散在1mL去离子水中。

I、将步骤H得到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分散于少量环氧树脂中机械搅拌30min,再加入少量固化剂,继续搅拌,直到搅拌均匀且没有气泡产生。将其放入45℃真空干燥箱中保持2h,以去除多余残留气泡。

J、将步骤I得到的胶状复合体系旋涂到无机玻璃上,以5000转/分钟转3次;自然晾干。

图7为实施例2得到的NaYF4/碳点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的玻璃成膜图片,从图中可以看到制得的膜均匀附着在玻璃上面,该膜在紫外灯光照射下呈现蓝绿色,在红外激光照射下发出明亮蓝紫色光。可以将此膜用于防紫外线以及红外线玻璃,蓝色发光玻璃等方面。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