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电植绒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83910发布日期:2019-06-22 00:16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静电植绒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静电植绒是在高压静电场中将预先处理好的短纤维(也叫绒毛)定向植于涂有粘合剂的基材表面,再进行烘干、焙烘的过程,基材可以使织物、纸张、无纺布、木材、金属、塑料凳,绒毛主要有粘胶、锦纶等。植绒产品具有天鹅绒、丝绒的外观和手感,在服装、装饰、玩具、礼品包装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随着静电植绒印花、轧花和特种整理新技术的应用,静电植绒产品销售旺盛。

植绒粘合剂是植绒生产的关键材料之一,它不仅要对基材、绒毛具有良好的粘结力,而且粘合剂本身强度也要高。目前应用于静电植绒的粘合剂绝大部分都是聚丙烯酸酯类乳液粘合剂,其价廉,制备和使用方便,耐老化,对多种纤维都有很好的粘结力,但是,它在耐磨、耐水、柔软性方面还存在不足,为了提高乳液型丙烯酸酯静电植绒粘合剂的使用机能对其进行改性,尤其是多数丙烯酸酯乳液植绒胶的交联单体羟甲基丙烯酰胺和外交联剂甲醚化羟甲基三聚氰胺毒性较大,交联后仍会缓慢地释放出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甲醛,不能满足对纺织品日渐严格的安全要求。静电植绒面料的甲醛含量总体较高,多数在100mg/kg左右,有的甚至高达350mg/kg。

申请号为201110351870.x的发明专利保护了一种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静电植绒无甲醛粘合剂及制备方法,一种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静电植绒无甲醛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催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非离子乳化剂a、去离子水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单体(d4)为原料,按照十二烷基苯磺酸∶非离子乳化剂a∶去离子水∶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单体(d4)的体积比为1∶2∶4∶1的比例加入到同一反应釜中混合,n2保护下加热反应釜,控制升温速度为2-3℃/min,同时以1000r/min的速度进行快速搅拌,使之充分乳化,并加热至60℃,恒温反应20-30分钟,滴加所得到的乳液总体积量2-3%的硅烷偶联剂,继续前述的恒温搅拌10分钟制得微乳液,保持温度不变,向反应釜中滴加引发剂和乳化剂,其中引发剂的加入量为反应釜内微乳液体积总量的3-5%,乳化液的加入量为微乳液的1-3%,搅拌升温至80℃,再滴加微乳液总量1-1.4%的丙烯酸酯单体,单体滴加完毕后,80℃温度下恒温反应20-30分钟,然后自然降温,当温度降低到25-30℃时加氨水,调节ph值到7-8,出料装桶。利用特定的方法将还粘合剂进行高压静电场下的织物表面植绒,产品的各项指标达到《静电植绒织物产品标准(fz/t64011-2001)》所列的优等品标准,但是其在耐磨、耐水性方面存在不足,且其附着力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甲醛含量甚至无甲醛含量的静电植绒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

一种静电植绒粘合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

改性单体4.5-7.5份;

丙烯酸酯80-90份;

丙烯酸2-4份;

过硫酸铵0.1-0.3份;

乳化剂4-5份;

去离子水与以上原料的总量相等;

所述改性单体至少由多异氰酸酯、低聚物多元醇和丙烯酸羟乙酯hea合成。

优选地,所述多异氰酸酯可以为芳香族二异氰酸酯。

优选地,所述低聚物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二醇ppg或聚碳酸酯二醇或聚丁二烯二醇或聚己内酯二醇。

优选地,所述芳香族二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

根据上述静电植绒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a.改性单体的制备

所述hea与多异氰酸酯的物质的量比1.06-1.45:1,合成步骤包括将脱水处理的hea在搅拌下缓慢滴加至60-80℃的多异氰酸酯中,滴加完毕后,保温2-5小时,在搅拌下缓慢滴加低聚物多元醇,反应一段时间后制得改性单体;

b.乳液聚合

采用种子滴加工艺,按照配比将乳化剂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一段时间后,加入改性单体,升温至50-70℃,乳化30-52分钟;加入引发剂水溶液,升温至80-85℃后,持续滴加单体及引发剂后,保持温度在85-90℃,继续反应2-3小时,降温过滤出料。

相比较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1)利用改性剂对丙烯酸酯静电植绒粘合剂进行改性,使得制备得到的粘合剂粘结能力强,附着牢度强;

(2)克服了传统交联单体n-羟甲基丙烯酰胺引起的甲醛释放问题,有利于环境保护。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静电植绒粘合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

改性单体5份;

丙烯酸酯85份;

丙烯酸3.5份;

过硫酸铵0.2份;

乳化剂4份;

去离子水与以上原料的总量相等;

所述改性单体至少由多异氰酸酯、低聚物多元醇和丙烯酸羟乙酯hea合成。

根据需要,所述多异氰酸酯为芳香族二异氰酸酯。

根据需要,所述低聚物多元醇为聚丁二烯二醇或聚己内酯二醇。

根据需要,所述芳香族二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tdi。

根据上述静电植绒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a.改性单体的制备

所述hea与多异氰酸酯的物质的量比1.2:1,合成步骤包括将脱水处理的hea在搅拌下缓慢滴加至70℃的多异氰酸酯中,滴加完毕后,保温3.8小时,在搅拌下缓慢滴加低聚物多元醇,反应一段时间后制得改性单体;

b.乳液聚合

采用种子滴加工艺,按照配比将乳化剂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一段时间后,加入改性单体,升温至55℃,乳化30-52分钟;加入引发剂水溶液,升温至80-85℃后,持续滴加单体及引发剂后,保持温度在85℃,继续反应2-3小时,降温过滤出料。

实施例2

一种静电植绒粘合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

改性单体4.5份;

丙烯酸酯80份;

丙烯酸3份;

过硫酸铵0.1份;

乳化剂4份;

去离子水与以上原料的总量相等;

所述改性单体至少由多异氰酸酯、低聚物多元醇和丙烯酸羟乙酯hea合成。

根据需要,所述多异氰酸酯为芳香族二异氰酸酯。

根据需要,所述低聚物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二醇ppg。

根据需要,所述芳香族二异氰酸酯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

根据上述静电植绒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a.改性单体的制备

所述hea与多异氰酸酯的物质的量比1.1:1,合成步骤包括将脱水处理的hea在搅拌下缓慢滴加至55-60℃的多异氰酸酯中,滴加完毕后,保温3.5小时,在搅拌下缓慢滴加低聚物多元醇,反应一段时间后制得改性单体;

b.乳液聚合

采用种子滴加工艺,按照配比将乳化剂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一段时间后,加入改性单体,升温至55℃,乳化30-52分钟;加入引发剂水溶液,升温至85℃后,持续滴加单体及引发剂后,保持温度在85℃,继续反应3小时,降温过滤出料。

实施例3

一种静电植绒粘合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

改性单体5.0份;

丙烯酸酯86份;

丙烯酸2.5份;

过硫酸铵0.2份;

乳化剂4.5份;

去离子水与以上原料的总量相等;

根据上述静电植绒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a.改性单体的制备

所述hea与多异氰酸酯的物质的量比1.1:1,合成步骤包括将脱水处理的hea在搅拌下缓慢滴加至55℃的多异氰酸酯中,滴加完毕后,保温3.5小时,在搅拌下缓慢滴加低聚物多元醇,反应一段时间后制得改性单体;

b.乳液聚合

采用种子滴加工艺,按照配比将乳化剂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一段时间后,加入改性单体,升温至55℃,乳化30分钟;加入引发剂水溶液,升温至85℃后,持续滴加单体及引发剂后,保持温度在85℃,继续反应3小时,降温过滤出料。

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乳液质量指标:

外观乳白色带蓝光乳液

固含量/%48-60

ph值4.5-6.5

粘度/mpa.s<490

离心稳定性3000r.min-13min不分层

储存期/月>6

对比例1

采用传统的交联单体n-羟甲基丙烯酰胺体系配置胶黏剂。

将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以及对比例1合成的胶黏剂,分别应用于静电溶胶,上胶量250g/m,60℃预烘4min,70℃烘干5-6min,分别测试静电植绒织物的耐磨牢度,耐磨牢度如下表所示:

并将静电植绒织物产品置于60℃水中浸泡半小时,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静电植绒织物产品均保持半小时不褪色,对比例1的静电植绒织物产品保持20分钟不褪色。

综上,本发明合成的胶黏剂应用于静电植绒织物产品后,增强了绒毛的耐磨程度,说明本发明制备的粘合剂粘结能力强,附着牢度强。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制备方法制得的胶黏剂以水为溶剂克服掉了大量溶剂挥发对环境的污染,且体系中没有溶剂,由多异氰酸酯、低聚物多元醇和丙烯酸羟乙酯hea合成改性单体,制备的粘合剂粘结能力强,附着牢度强;且该粘合剂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甲醛含量低甚至无甲醛含量,有利于环境保护。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并将静电植绒织物产品置于60℃水中浸泡半小时,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静电植绒织物产品均保持半小时不褪色,对比例1的静电植绒织物产品保持20分钟不褪色。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