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镀膜表面的油墨、壳体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08505发布日期:2020-06-05 23:21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用于镀膜表面的油墨、壳体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表面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镀膜表面的油墨、壳体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常规油墨、工艺不能适应于镀膜层较厚的情况(例如:玻璃基材镀膜300nm以上、复合板材镀膜200nm以上),镀膜厚度越大,镀膜应力越大,在镀膜层表面印刷油墨后越容易造成镀膜层脱落,特别是容易造成高温高湿后镀膜层脱落。现有技术中,常常通过降低电镀层膜厚来防止印刷油墨后的镀膜层脱落,但是此会牺牲镀膜层的镀膜亮度及反射透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高韧性的油墨、壳体及电子设备,所述油墨能够吸收镀膜层应力,防止厚镀膜层开裂、剥离。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油墨,用于镀膜表面,所述油墨包括组分a及组分b;组分a包含20至25份的高分子量的饱和聚酯树脂及40至45份的颜料,组分b为固化剂。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壳体,包括基体,所述基体表面形成有防爆膜,所述防爆膜表面形成有镀膜层,所述镀膜层表面覆盖有油墨层,其中,所述油墨层为前述的油墨固化形成。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前述的壳体。

本申请实施例的油墨、壳体及电子设备中,油墨能够吸收镀膜应力,使镀膜在高温高湿、冷热冲击、水煮等严苛环境可靠性测试时,不会由于镀膜残余应力的释放而开裂、剥落;并且,由于此特性,使用本申请提供的油墨的镀膜能够镀厚,镀膜叠层更丰富、亮度更高,反射透射效果更好,视觉冲击力更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的油墨、壳体可以适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例如可以适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游戏设备等便携式、移动计算设备、可穿戴设备等,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油墨;所述油墨用于镀膜表面;所述油墨包括组分a及组分b;组分a包含20至25份的高分子量的饱和聚酯树脂及40至45份的颜料,组分b为固化剂。

其中,所述油墨适用于基体的镀膜表面,所述基体例如可以为玻璃或树脂板材等,所述树脂板材的材质例如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或其复合材料,镀膜的形成方式可以为蒸发镀、溅射镀、电镀等;所述油墨尤其适用于镀膜厚度较厚的膜层的表面,玻璃表面的镀膜厚度例如为300纳米以上,树脂板材表面的镀膜厚度例如为200纳米以上,更具体的,例如树脂板材表面的硅钛膜系渐变蒸发镀的镀膜膜厚>300纳米,硅铌膜系溅射镀的镀膜膜膜厚>500纳米,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分子量的饱和聚酯树脂为数均分子量为30000以上,且羟值小于10mgkoh/g,酸值小于3mgkoh/g的聚酯树脂;此种高分子量的饱和聚酯树脂可以使所述油墨固化后具有更高的韧性,能够涂覆于厚镀膜层的表面且能够通过严苛的可靠性测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分子量的饱和聚酯树脂的玻璃化温度(tg)小于70摄氏度(℃),以使形成的所述油墨具有更好的耐冲击性能及柔韧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分子量的饱和聚酯树脂选自日本东洋纺织株式会社所生产的商品名为670、bx-7000的固体聚酯树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分子量的饱和聚酯树脂选自韩国sk株式会社所生产的商品名为es365、es210、es320的固体聚酯树脂。

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这几种固体聚酯树脂都符合前述的特性条件,且性能优异,从而形成的油墨可以具有很好的韧性及可靠性等。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高分子量的饱和聚酯树脂还可以为其他固体聚酯树脂,并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颜料的成分为碳粉,所述碳粉用于使所述油墨呈现的颜色效果为黑色。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颜料的成分为钛白粉,所述钛白粉用于使所述油墨呈现的颜色效果为白色。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颜料的成分为金红石型钛白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颜料中还可以包含消光粉,以呈现哑光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分a还包含溶剂;所述溶剂可以选自异氟尔酮、3-乙氧基丙酸乙酯(eep)、环己酮、醋酸丁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溶剂还可以选择其他业内常用的低挥发速率溶剂。

所述溶剂在所述组分a中的质量份数为30至50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分a包含至少两种溶剂,其中,至少一种溶剂为中、低挥发速率溶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种溶剂中各溶剂的质量比例均为1: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分a为双溶剂,分别为溶剂异氟尔酮及溶剂eep;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溶剂异氟尔酮与所述溶剂eep的质量比例为1: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分a包含15至25份的3-乙氧基丙酸乙酯及15至25份的异氟尔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分a还包含1.2至23份的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分散剂、流平剂及消泡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分a包含1至22份的分散剂,0.1至0.5份的流平剂,0.1至0.5份的消泡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散剂优选使用脂肪酸聚乙二醇脂、聚丙烯酰胺、甲基戊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分散剂能够有效防止油墨中颗粒的沉降和凝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平剂优选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流平剂或聚甲苯基硅氧烷流平剂;所述流平剂用于促使所述油墨在干燥成膜的过程中形成一个平整、光滑、均匀的膜层,有效降低油墨的表面张力,提升油墨干燥后形成图案的均匀性,进一步提升油墨的遮盖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泡剂可以为乳化硅油或天然油脂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固态的高分子量饱和聚酯树脂先与溶剂混合预溶解,使其具有良好的颜料分散性,再搭配一定比例的颜料及分散剂混合分散至15微米以下粒径,再通过中、低挥发速率溶剂,例如eep,及流平剂、消泡剂调配成适合印刷粘度的组分a。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分b为脂肪族聚异氰酸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分c为异氟尔酮、eep、环己酮、醋酸丁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等中的至少两种。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组分c为至少包含异氟尔酮、eep、环己酮、醋酸丁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的混合,以使组分a更好的溶解。

使用所述油墨时,将适量的所述组分a、组分b及组分c混合搅拌至适合印刷粘度进行印刷及固化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分a、组分b及组分c的质量份数比为:100:5-10:10-30;也即,所述油墨中所述组分a的质量份数为100,所述组分b的质量份数为5至10,所述组分c的质量份数为10至30;此质量配比能使所述油墨具有更好的韧性、硬度、附着力以及更好的可靠性。

本申请提供的油墨在前述的基材膜层表面的附着力好、遮盖力强,且耐酸耐碱耐盐雾能力佳,尤其在厚膜层表面表现出色。吸收镀膜应力,使镀膜在高温高湿、冷热冲击、水煮等严苛环境可靠性测试时,不会由于镀膜残余应力的释放而开裂、剥落;由于此特性,镀膜能够镀厚,镀膜叠层更丰富、亮度更高,反射透射效果更好,视觉冲击力更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好。

请参阅图1,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20,所述壳体20包括基体21及形成于所述基体21表面的防爆膜11,所述防爆膜11的表面形成有镀膜层12,所述镀膜层12表面形成有油墨层13;其中,所述油墨层13为前述第一实施例中的油墨固化形成。

所述基体21的材质例如可以为玻璃或树脂等;所述树脂例如为pet、pmma或其复合板材,又或,pc与pmma的复合板材等。

所述防爆膜11的材质例如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材料。

所述镀膜层12可以为蒸发镀、溅射镀、电镀等方式形成的膜层。

所述油墨层13可以为一层或多层,其中,例如可以通过多次印刷第一实施例中的油墨得到多层油墨层。

本申请的油墨层13可以适用于厚的镀膜层12的表面,例如在玻璃基体表面所述镀膜层12的厚度可以为300纳米以上,在pet、pmma或pc与pmma的复合基材表面所述镀膜层12的厚度可以为200纳米以上;也就是说,本申请的油墨层可以适用于任何厚度的镀膜层12的表面,对于传统油墨不能适用的厚的镀膜层的表面仍然适用,从而适用范围极广。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镀膜层12为蒸发镀形成的膜层,采用本申请的油墨层时,所述镀膜层12的厚度可镀至300纳米至500纳米,甚至可以更厚。

又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镀膜层12为溅射镀形成的膜层,采用本申请的油墨层时,所述镀膜层12的厚度可达500纳米至600纳米,甚至可以更厚。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体21与所述防爆膜11之间还可以形成有光学胶(oca)层,所述oca层用于将所述防爆膜11粘结于所述基体21的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爆膜11层表面还可以形成有转印纹理层,所述转印纹理层用于在所述基体21的表面形成特定的纹理图案;所述转印纹理层15可以为uv(紫外)胶固化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20为电子设备的电池后盖;所述电子设备例如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游戏设备等便携式、移动计算设备、可穿戴设备等。

请参阅图2,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30,所述电子设备30包括一如前述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壳体2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20可以为所述电子设备30的电池后盖;所述电子设备30还可以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可以收容于所述壳体20内。

所述电子设备30例如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游戏设备等便携式、移动计算设备、可穿戴设备等。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示壳体20为一手机后盖。

以下以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在一镀膜结构的镀膜表面形成三层油墨层进行打底,所述油墨层采用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油墨固化得到,并在打底的油墨层表面形成一黑色油墨层及一哑黑油墨层,得到膜片一。

其中,所述镀膜结构包括依次层叠的防爆膜层、uv转印纹理层及镀膜层;所述防爆膜采用skc品牌生产的型号为skc12su的防爆膜,所述防爆膜的厚度为125+25+50微米;所述镀膜层为多层膜层,具体地为二氧化硅膜层与五氧化三钛膜层交替层叠形成,所述镀膜层的厚度为380纳米左右,所述镀膜层的形成方式为蒸发镀。

打底的各油墨层的厚度为8微米至12微米.

打底的各油墨层的组分分别为:

组分a的配比:

25份的bx-7000;

40份的金红石型钛白粉;

15份的eep;

18份的异氟尔酮;

22份的的分散剂;

0.5份的流平剂;及

0.5份的消泡剂。

组分b为三井d-110n异氰酸酯。

组分c的配比为:

30份的异氟尔酮;

20份的eep;

20份的环己酮;

10份的丁酯;

20份的pma。

组分a、组分b及组分c的质量比例100:5:12。

对所述膜片一进行百格测试及高温高湿、冷热冲击、水煮可靠性测试。

实施例2

在一镀膜结构的镀膜表面形成三层油墨层进行打底得到膜片,所述油墨层采用如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油墨固化得到,得到膜片二。

其中,所述镀膜结构包括依次层叠的防爆膜层、uv转印纹理层及镀膜层;所述防爆膜采用skc品牌生产的型号为skchp12su的防爆膜,所述防爆膜的厚度为125+25+50微米;所述镀膜层为多层膜层,具体地为二氧化硅膜层与五氧化二铌膜层交替层叠形成,所述镀膜层的厚度为380纳米左右,所述镀膜层的形成方式为溅射镀。

打底的各油墨层的厚度为8微米至12微米

打底的各油墨层的组分分别为:

组分a的配比:

25份的bx-7000;

40份的金红石型钛白粉;

15份的eep;

18份的异氟尔酮;

22份的的分散剂;

0.5份的流平剂;及

0.5份的消泡剂。

组分b为三井d-110n异氰酸酯。

组分c的配比为:

30份的异氟尔酮;

20份的eep;

20份的环己酮;

10份的丁酯;

20份的pma。

组分a、组分b及组分c的质量比例100:5:12。

对所述膜片二进行百格测试及高温高湿、冷热冲击、水煮可靠性测试。

对比例1

在一镀膜结构的镀膜表面形成三层常规油墨进行打底,并在打底的油墨层表面形成一黑色油墨层及一哑黑油墨层,得到膜片三。

其中,所述镀膜结构包括依次层叠的防爆膜层、uv转印纹理层及镀膜层;所述防爆膜采用skc品牌生产的型号为skc12su的防爆膜,所述防爆膜的厚度为125+25+50微米;所述镀膜层为多层膜层,具体地为二氧化硅膜层与五氧化三钛膜层交替层叠形成,所述镀膜层的厚度为380纳米左右,所述镀膜层的形成方式为蒸发镀。

打底的各油墨层的厚度为8微米至12微米。

其中,所述常规油墨的主成分为普通丙烯酸树脂。

对所述膜片三进行百格测试及高温高湿、冷热冲击、水煮可靠性测试。

对比例2

在一镀膜结构的镀膜表面形成三层如常规油墨进行打底,得到膜片四。

其中,所述镀膜结构包括依次层叠的防爆膜层、uv胶水层及镀膜层;所述防爆膜采用skc品牌生产的型号为skchp12su的防爆膜,所述防爆膜的厚度为125+25+50微米;所述镀膜层为多层膜层,具体地为二氧化硅膜层与五氧化二铌膜层交替层叠形成,所述镀膜层的厚度为380纳米左右,所述镀膜层的形成方式为溅射镀。

打底的各油墨层的厚度为7微米至11微米。

其中,所述常规油墨的主成分为普通丙烯酸树脂。

对所述膜片四进行百格测试及高温高湿、冷热冲击、水煮可靠性测试。

百格测试的具体方式为:用百格刀在测试样品表面划10×10个1毫米*1毫米的小网格,每条划线触及素材,用粘附力350克/平方厘米(g/cm2)至400g/cm2的胶带(3m610号胶纸或等同效果的胶纸)进行3次百格拉扯测试。

其中,高温高湿测试的测试条件为:温度65摄氏度及湿度为95%的条件下静置48小时及148小时;冷热冲击的测试条件为:70摄氏度至零下30摄氏度,一次5分钟,30次;水煮测试的测试条件为:100摄氏度的水中煮1小时。

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

可以看出使用本申请实施例1、2提供的油墨形成的膜片一及膜片二在百格测试及可靠性测试中膜层均无剥离,而对比例1、2中采用常规油墨形成的膜片三及膜片四在百格测试及可靠性测试中膜层均有剥离;据此可知,本申请提供的油墨能够吸收镀膜应力,使镀膜在高温高湿、冷热冲击、水煮等严苛环境可靠性测试时,不会由于镀膜残余应力的释放而开裂、剥落;并且,实施例1、2的油墨形成在380纳米厚的镀膜层表面均未出现脱落及其他可靠性失效,也就说明本申请的油墨适用于厚镀膜层的表面;另外,实施例1、2的油墨分别形成于蒸发镀及溅射镀的表面,均未出现脱落及其他可靠性失效,说明本申请的油墨可以使用不同类型(形成方法等)的镀膜层表面。

进一步的,由于本申请的油墨具有上述特性,使用本申请提供的油墨的基材表面的镀膜能够镀厚,进而使得镀膜叠层更丰富、亮度更高,反射透射效果更好,视觉冲击力更强,使得采用本申请的油墨得到的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所述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