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带载体膜、焊带复合体及电池片复合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53925发布日期:2021-01-15 13:50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焊带载体膜、焊带复合体及电池片复合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焊带载体膜、焊带复合体及电池片复合体。



背景技术:

目前光伏行业组件的发展趋势是从3主栅变成4主栅、5主栅,近而发展成现在的多主栅。近几年有提出无主栅组件,可以节约银的用量以及减少栅线对电池片遮挡,提高发电效率,如泰州隆基乐叶cn201720080886.4ibc电池的电极互联结构,cn201710054876.8一种n型双面电池互联工艺;深圳市拉普拉斯能源技术有限公司cn201720292907.9无主栅太阳能电池组件。

目前无主栅组件的电池片的导线有两种方式固定于电池片上:

1是通过电镀工艺,如苏州太阳井新能源有限公司,cn201820959124.6一种无主栅双面电镀金属化太阳能电池片;

2.通过一个粘接膜将导线载住,在层压时固定在电池片上,如黄河水电光伏产业技术有限公司cn201510933299.0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的无主栅焊带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很好的将焊带粘结在电池片上的焊带载体膜、焊带复合体及电池片复合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焊带载体膜,包括胶黏层和支撑层,按所述胶黏层的总质量为百分之百计,所述的胶黏层原料配方包括50~95%的基体树脂、0~50%的增粘树脂、0~5%的助剂;按所述支撑层的总质量为百分之百计,所述的支撑层原料配方包括95~100%的基体树脂、0~5%的助剂;所述的基体树脂为聚烯烃树脂及其弹性体、聚酯树脂及其弹性体、聚乙烯醇缩丁醛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离子聚合物、聚酰胺、氟树脂、及上述物质的改性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增粘树脂为松香、氢化松香、石油树脂、氢化石油树脂、酚醛树脂、萜烯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各类基体树脂的改性物可以是在基体树脂的基础上,利用其它单体(包括但不限于乙烯)或改性物(硅烷)对改基体树脂进行共聚、接枝等改性。

本发明中,聚烯烃树脂包括但不限于聚乙烯(pe)、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聚烯烃弹性体包括但不限于obc、poe、pop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聚酯树脂包括但不限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二烯丙酯、聚对羟基苯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聚酯弹性体包括但不限于聚氨酯弹性体、含有聚醚软段的共聚酯弹性体。

本发明中,聚乙烯醇缩丁醛酯即pvb。

本发明中,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即eva。

本发明中,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即eaa。

本发明中,离子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聚合物树脂的钠离子、钾离子等的离子化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聚酰胺包括但不限于pa6、pa66、pa1212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氟树脂包括但不限于pvf、pvdf、ptfe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的胶黏层中增粘树脂的含量>0。

优选地,所述的胶黏层中助剂的含量>0。

优选地,按所述胶黏层的总质量为百分之百计,所述的胶黏层原料配方包括60~90%的基体树脂、5~40%的增粘树脂、0~5%的助剂。

进一步优选地,按所述胶黏层的总质量为百分之百计,所述的胶黏层原料配方包括70~90%的基体树脂、9~29%的增粘树脂、0.1~5%的助剂。

再优选地,按所述胶黏层的总质量为百分之百计,所述的胶黏层原料配方包括75~85%的基体树脂、14~24%的增粘树脂、0.1~5%的助剂。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层中助剂的含量含量>0。

优选地,按所述支撑层的总质量为百分之百计,所述的支撑层原料配方包括95~99.9%的基体树脂、0.1~5%的助剂。

优选地,所述的助剂包括引发剂、交联剂、偶联剂、光稳定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开口剂、成核剂、增透剂、抗pid助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的焊带载体膜的厚度为20μm~500μm;所述的胶黏层的厚度为10~400μm,所述的支撑层的厚度为10~400μm。

优选地,所述的焊带载体膜在波段为380~1100下的透光率≥80%,优选≥90%。

优选地,所述的焊带载体膜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的胶黏层和所述的支撑层之间的一层或多层中间层。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中间层的原料配方可以与支撑层类似,也可以是胶水固化形成。

进一步优选地,按所述中间层的总质量为百分之百计,所述的中间层原料配方包括95~100%的基体树脂、0~5%的助剂。

更优选地,按所述中间层的总质量为百分之百计,所述的中间层原料配方包括95~99.9%的基体树脂、0.1~5%的助剂。

优选地,所述的焊带载体膜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层外侧的离型膜,和/或,所述的支撑层的外侧面上有压花。

本发明中,压花并非限定为压制成花纹,只要是能够使得焊带载体膜的表面粗糙的方式均可。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离型膜为常规离型膜,例如pe、pp、pet等,所述离型膜有色或者无色均可。

优选地,所述的胶黏层和所述的支撑层独立地为交联型或非交联型;即,在所述的焊带载体膜中,当胶黏层为交联型时,支撑层可以是交联型或非交联型;当胶黏层为非交联型时,支撑层可以是交联型或非交联型。

进一步优选地,当所述的胶黏层为交联型时,所述的胶黏层的预交联度为≤60%。

更优选地,所述的焊带载体膜的两面的预交联度不同。

更优选地,所述的支撑层的预交联度大于所述的胶黏层的预交联度。

进一步优选地,当所述的胶黏层或所述的支撑层为交联型时,所述的基体树脂的熔点或者tg温度≤150℃,当所述的胶黏层或所述的支撑层为非交联型时,所述的基体树脂的熔点或者tg温度≥100℃。

本发明中,交联型和非交联型使用的基体树脂的熔点或者tg温度的要求,是指基体树脂中至少部分树脂需要满足该要求。

进一步优选地,当所述的胶黏层为交联型时,所述的助剂包括引发剂、交联剂、偶联剂、光稳定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开口剂、成核剂、增透剂、抗pid助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保证胶黏层与焊带和电池片的粘结力;当所述的支撑层为交联型时,所述的助剂包括引发剂、交联剂、光稳定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开口剂、成核剂、增透剂、抗pid助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当所述的胶黏层和所述的支撑层为非交联型时,所述的助剂包括引发剂、偶联剂、光稳定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开口剂、成核剂、增透剂、抗pid助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为优选地,当所述的胶黏层和所述的支撑层为非交联型时,所述的助剂为质量比为2~3:0.5~1.5:1的光稳定剂、抗氧剂、抗pid助剂。

更为优选地,当所述的胶黏层为交联型时,所述的助剂为质量比为1:1~3:0.8~1.5:0.4~0.75:0.4~1:0.4~1的引发剂、交联剂、偶联剂、光稳定剂、抗氧剂、抗pid助剂。

更为优选地,当所述的支撑层为交联型时,所述的助剂为质量比为1:1.5~2:0.5~1:0.1~0.5:0.1~0.5的引发剂、交联剂、光稳定剂、抗氧剂、抗pid助剂。

本发明中,所述的引发剂为选自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2-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4-(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过氧化二异丙苯(dcp)、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中,所述的交联剂为选自交联剂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叔丁酯、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碳酸酯、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二异丙苯、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过氧化环己酮、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苯甲酸叔丁酯、过氧乙酸叔丁酯、过氧重碳酸二-(4-叔丁基环己基)酯、叔丁基过氧化-3,5,5-三甲基己酸酯、三烯丙基异氰酸酯(taic)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中,所述的偶联剂为选自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3-缩水甘油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中、三异硬脂酰基钛酸异丙酯、异丙基三(二辛基焦磷酸酰氧基)钛酸酯等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中,所述的光稳定剂为选自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光稳定剂770)、聚丁二酸(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乙醇)酯、聚-{[6-[(1,1,3,3-四甲基丁基)-亚氨基]-1,3,5-三嗪-2,4-二基][2-(2,2,6,6-四甲基哌啶基)-氮基]-亚已基-[4-(2,2,6,6-四甲基哌啶基)-氨基]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中,所述的抗氧剂为酚系抗氧剂、亚磷酸酯系抗氧剂和受阻胺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中,抗pid助剂为金属离子捕捉剂。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一种所述的焊带载体膜的制备方法,其通过混料,然后流延、压延或吹塑成膜,对于交联型的载体膜选择性地采用电子、原子、离子、中子、热或电磁辐照以控制所述的载体膜的预交联度;优选采用电子或电磁辐照。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提供一种焊带复合体,包括所述的焊带载体膜,以及粘附在所述的焊带载体膜上的焊带;优选地,对于交联型载体膜,所述的载体膜与所述的焊带接触的一侧的预交联度小于远离所述的焊带一侧的预交联度。

优选地,所述的焊带的至少30%及以上的体积露出所述的焊带载体膜以使焊带能够很好的与电池片接触的同时保证焊带与载体膜的粘结性能。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焊带的30%~70%的体积露出所述的焊带载体膜,更优选为所述的焊带的40%~60%的体积露出所述的焊带载体膜。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是提供一种电池片复合体,包括电池片、与所述的电池片接触的焊带、以及用于将所述的焊带固定在所述的电池片上的载体膜,所述的载体膜为所述的焊带载体膜;优选地,所述的电池片的两面分别设置有所述的焊带以及所述的载体膜。

优选地,所述的电池片为晶硅电池、非晶硅电池、化学太阳能电池、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是提供一种电池片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控制温度在80~170℃下,通过压合将所述的焊带粘附在所述的载体膜上,控制压合时间为0.1~1s,且相邻两个所述的载体膜分别位于所述的焊带的两侧且间隔分布;

(2)对粘附有所述的载体膜的焊带进行裁切以形成焊带复合体单元,所述的焊带复合体单元由所述的焊带以及两个所述的载体膜组成;

(3)控制温度在100~300℃下,将所述的焊带复合体单元压合在电池片的表面,控制压合时间为0.2~3s;优选地,所述的电池片的两面分别压合有所述的焊带复合体单元。

优选地,当所述的载体膜上设置有离型膜时,所述的离型膜在步骤(1)之前去除。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是提供一种所述的焊带载体膜,或所述的焊带复合体、或所述的电池片复合体在光伏组件中的应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通过对胶黏层和支撑层配方的优化,使得载体膜能够与焊带和电池片很好的粘结,且载体膜不易被压穿。

附图说明

图1为两层结构的载体膜形成的焊带复合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三层结构的载体膜形成的焊带复合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池片复合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胶黏层;2、支撑层;3、中间层;4、焊带;5、电池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使用的不同要求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为本行业中的常规条件。本发明中的原料均可市购获得。下述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的原料的份数均为质量份。

实施例1

1、双层结构载体膜包括胶黏层1和支撑层2,其中,

支撑层2的原料配方为:基体树脂为聚乙烯接枝聚酰胺改性聚合物80份,pe20份,光稳定剂7700.5份,抗氧剂10100.2份,抗pid助剂0.2份;经高混机混合均匀后挤出造粒。

胶黏层1的原料配方为:基体树脂poe50份,pe30份,增粘树脂氢化石油树脂20份,光稳定剂7700.5份,抗氧剂10100.2份,抗pid助剂0.2份;经高混机混合均匀后挤出造粒。

通过双层共挤、流延技术得到双层结构的80μm厚的膜,胶黏层140μm,支撑层240μm。

2、电池片复合体的制备

(1)将步骤1制得的载体膜裁切成所需尺寸;

(2)控制温度在115℃下,通过压合将多根焊带4平行粘附在裁切后的载体膜的胶黏层1上,控制压合时间为0.5s,且相邻两个载体膜分别粘附在焊带4的上下两侧且错开分布从而便于焊带4与电池片5的粘结;

(3)对粘附有载体膜的焊带4按照两个载体膜为一个单元进行裁切形成一个焊带复合体单元;

(4)控制温度在150℃下,将裁切后的焊带复合体单元压合在电池片5的表面,控制压合时间为1.5s;并使焊带4与电池片5接触,通过载体膜将焊带4固定在电池片5的表面。一个焊带复合体单元压合在相邻两个电池片5的上下表面,一个电池片5的两面均压合有焊带复合体单元,结构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为双层非交联型载体膜,支撑层2主树脂为聚乙烯接枝聚酰胺改性聚合物,含有高熔点组分,tm>200℃,保证样品耐温性。

实施例2

1、双层结构载体膜包括胶黏层1和支撑层2,其中,

支撑层2的原料配方为:支撑层2基体树脂poe100份,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0.6份,交联剂taic1份,光稳定剂7700.5份,抗氧剂10100.2份,抗pid助剂0.2份;经高混机混合均匀后挤出造粒。

胶黏层1的原料配方为:基体树脂poe50份,pe30份,增粘树脂氢化石油树脂20份,光稳定剂7700.5份,抗氧剂10100.2份,抗pid助剂0.2份;经高混机混合均匀后挤出造粒。

通过双层共挤、流延技术得到双层结构的80μm厚的膜,胶黏层140μm,支撑层240μm;然后通过电子束辐照使支撑层2具有一定的预交联度,约40%。

2、电池片复合体的制备

(1)将步骤1制得的载体膜裁切成所需尺寸;

(2)控制温度在115℃下,通过压合将多根焊带4平行粘附在裁切后的载体膜的胶黏层1上,控制压合时间为0.5s,且相邻两个载体膜分别粘附在焊带4的上下两侧且错开分布从而便于焊带4与电池片5的粘结;

(3)对粘附有载体膜的焊带4按照两个载体膜为一个单元进行裁切形成一个焊带复合体单元;

(4)控制温度在150℃下,将裁切后的焊带复合体单元压合在电池片5的表面,控制压合时间为1.5s;并使焊带4与电池片5接触,通过载体膜将焊带4固定在电池片5的表面。一个焊带复合体单元压合在相邻两个电池片5的上下表面,一个电池片5的两面均压合有焊带复合体单元。

本实施例为双层部分交联型载体膜,通过电子束辐照使支撑层2具有一定的预交联度(约40%)以保证与焊带4压合过程中载体膜不会被压穿,同时在层压过程中可进一步交联,最终支撑层2交联度可达到75%以上;粘结层为非交联型结构。

实施例3

1、双层结构载体膜包括胶黏层1和支撑层2,其中,

支撑层2的原料配方为:支撑层2基体树脂聚乙烯75份,poe25份,引发剂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0.6份,交联剂taic1份,光稳定剂7700.5份,抗氧剂10100.2份,抗pid助剂0.2份;经高混机混合均匀后挤出造粒。

胶黏层1的原料配方为:基体树脂poe80份,氢化石油树脂20份,引发剂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0.3份,交联剂taic0.6份,偶联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3份,光稳定剂7700.5份,抗氧剂10100.2份,抗pid助剂0.2份;经高混机混合均匀后挤出造粒。

通过双层共挤、流延技术得到双层结构的80μm厚的膜,胶黏层140μm,支撑层240μm;然后通过电子束辐照使支撑层2和胶黏层1具有一定的预交联度,其中支撑层2预交联度约40%,粘结层预交联度约15%。

2、电池片复合体的制备

(1)将步骤1制得的载体膜裁切成所需尺寸;

(2)控制温度在115℃下,通过压合将多根焊带4平行粘附在裁切后的载体膜的胶黏层1上,控制压合时间为0.5s,且相邻两个载体膜分别粘附在焊带4的上下两侧且错开分布从而便于焊带4与电池片5的粘结;

(3)对粘附有载体膜的焊带4按照两个载体膜为一个单元进行裁切形成一个焊带复合体单元;

(4)控制温度在150℃下,将裁切后的焊带复合体单元压合在电池片5的表面,控制压合时间为1.5s;并使焊带4与电池片5接触,通过载体膜将焊带4固定在电池片5的表面。一个焊带复合体单元压合在相邻两个电池片5的上下表面,一个电池片5的两面均压合有焊带复合体单元。

本实施例为交联型双层载体膜,通过电子束辐照及配方调整使样品支撑层2及粘结层均具有一定的预交联度,其中支撑层2预交联度约40%,粘结层预交联度约15%,同时在层压过程中可进一步交联,最终交联度可达到75%以上。

实施例4

1、三层结构载体膜包括胶黏层1、支撑层2以及位于胶黏层1和支撑层2之间的中间层3,其中,

支撑层2的原料配方为:基体树脂聚酰胺100份,光稳定剂7700.5份,抗氧剂10100.2份,抗pid助剂0.2份;经高混机混合均匀后挤出造粒。

中间层3的原料配方为:基体树脂聚乙烯接枝聚酰胺改性聚合物40份,聚乙烯60份,光稳定剂7700.5份,抗氧剂10100.2份,抗pid助剂0.2份;经高混机混合均匀后挤出造粒。

胶黏层1的原料配方为:基体树脂poe50份,pe30份,增粘树脂氢化石油树脂20份,光稳定剂7700.5份,抗氧剂10100.2份,抗pid助剂0.2份;经高混机混合均匀后挤出造粒。

通过三层共挤、流延技术得到三层结构的100μm厚的膜,胶黏层140μm,中间层330μm,支撑层230μm。

2、电池片复合体的制备

(1)将步骤1制得的载体膜裁切成所需尺寸;

(2)控制温度在115℃下,通过压合将多根焊带4平行粘附在裁切后的载体膜的胶黏层1上,控制压合时间为0.5s,且相邻两个载体膜分别粘附在焊带4的上下两侧且错开分布从而便于焊带4与电池片5的粘结;

(3)对粘附有载体膜的焊带4按照两个载体膜为一个单元进行裁切形成一个焊带复合体单元;

(4)控制温度在150℃下,将裁切后的焊带复合体单元压合在电池片5的表面,控制压合时间为1.5s;并使焊带4与电池片5接触,通过载体膜将焊带4固定在电池片5的表面。一个焊带复合体单元压合在相邻两个电池片5的上下表面,一个电池片5的两面均压合有焊带复合体单元。

本实施例为非交联型三层载体膜,支撑层2为高熔点透明聚酰胺,熔点>200℃,保证样品耐温性;中间层3为过渡层,确保支撑层2与粘结层能够顺利共挤成型,同时起到缓冲作用,增加样品整体的弹性;粘结层保证与焊点及电池片5的粘结性能。

对比例1

1、双层结构载体膜包括胶黏层1和支撑层2,其中,

支撑层2的原料配方为:支撑层2基体树脂poe100份,光稳定剂7700.5份,抗氧剂10100.2份,抗pid助剂0.2份;经高混机混合均匀后挤出造粒。

胶黏层1的原料配方为:基体树脂poe50份,pe30份,增粘树脂氢化石油树脂20份,光稳定剂7700.5份,抗氧剂10100.2份,抗pid助剂0.2份;经高混机混合均匀后挤出造粒。

通过双层共挤、流延技术得到双层结构的80μm厚的膜,胶黏层140μm,支撑层240μm。

2、电池片复合体的制备

(1)将步骤1制得的载体膜裁切成所需尺寸;

(2)控制温度在115℃下,通过压合将多根焊带4平行粘附在裁切后的载体膜的胶黏层1上,控制压合时间为0.5s,载体膜被压穿。

本实施例为双层非交联型载体膜,支撑层2主树脂为poe,熔点较低,<80℃,在与焊带4粘合过程中载体膜被压穿焊带4。

对比例2

1、双层结构载体膜包括胶黏层1和支撑层2,其中,

支撑层2的原料配方为:支撑层2基体树脂聚乙烯接枝聚酰胺改性聚合物80份,聚乙烯20份,光稳定剂7700.5份,抗氧剂10100.2份,抗pid助剂0.2份;经高混机混合均匀后挤出造粒。

胶黏层1的原料配方为:基体树脂pe100份,光稳定剂7700.5份,抗氧剂10100.2份,抗pid助剂0.2份;经高混机混合均匀后挤出造粒。

通过双层共挤、流延技术得到双层结构的80μm厚的膜,胶黏层140μm,支撑层240μm。

2、电池片复合体的制备

(1)将步骤1制得的载体膜裁切成所需尺寸;

(2)控制温度在115℃下,通过压合将多根焊带4平行粘附在裁切后的载体膜的胶黏层1上,控制压合时间为0.5s,且相邻两个载体膜分别粘附在焊带4的上下两侧且错开分布;但载体膜与焊带4无法粘结;

(3)控制温度在150℃下,利用载体膜将焊带4粘结在电池片5上,控制压合时间为1.5s;但载体膜无法与电池片5粘结。

本实施例为双层非交联型载体膜,粘结层为非极性纯聚乙烯材料,未添加增粘树脂及硅烷偶联剂,与焊带4及电池片5难以粘结。

对比例3

1、双层结构载体膜包括胶黏层1和支撑层2,其中,

支撑层2的原料配方为:支撑层2基体树脂聚乙烯75份,poe25份,引发剂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0.6份,交联剂taic1份,光稳定剂7700.5份,抗氧剂10100.2份,抗pid助剂0.2份;经高混机混合均匀后挤出造粒。

胶黏层1的原料配方为:基体树脂poe80份,氢化石油树脂20份,引发剂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0.8份,交联剂taic2份,偶联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3份,光稳定剂7700.5份,抗氧剂10100.2份,抗pid助剂0.2份;经高混机混合均匀后挤出造粒。

通过双层共挤、流延技术得到双层结构的80μm厚的膜,胶黏层140μm,支撑层240μm;然后通过电子束辐照使支撑层2和胶黏层1具有一定的预交联度,其中支撑层2预交联度约40%,粘结层预交联度约70%。

2、电池片复合体的制备

(1)将步骤1制得的载体膜裁切成所需尺寸;

(2)控制温度在115℃下,通过压合将多根焊带4平行粘附在裁切后的载体膜的胶黏层1上,控制压合时间为0.5s,且相邻两个载体膜分别粘附在焊带4的上下两侧且错开分布;但载体膜与焊带4无法粘结;

(3)控制温度在150℃下,利用载体膜将焊带4粘结在电池片5上,控制压合时间为1.5s;但载体膜无法与电池片5粘结。

本实施例为交联型双层载体膜,通过电子束辐照及配方调整使样品支撑层2及粘结层均具有一定的预交联度,其中支撑层2预交联度约40%,粘结层预交联度约70%,粘结层预交联度过高,与焊带4及电池片5难以粘结。

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得的载体膜按照如下方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见表1。

各性能的检测和评定方法如下:

收缩率:gb/t13541-92;

透过率:iec60664-1;

预交联度/交联度:溶剂法(二甲苯回流145℃,5h)

与焊带4及电池片5粘合情况:目测。

表1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