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分导雾化片的喷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0672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分导雾化片的喷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雾化液体介质、特别是水的带有分导雾化片的喷嘴。它主要适用于钢铁工业中对连续铸钢机组和热轧件进行喷雾均匀冷却以及其它需喷雾冷却和除尘的场所。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喷嘴中,落水面为圆或圆环的喷嘴是依靠在喷嘴的喷口和切向开口的旋流片或螺旋芯子来控制喷水量的分布及水粒雾化情况的;而落水面为带状(如矩形或椭圆形的扁喷嘴则只能依靠喷口形状来控制喷水量的分布和雾化情况。由于这种喷嘴对喷水量及其雾化程度的调节范围有限。常常会产生喷水量分布不均、雾化情况不良等缺陷,因此,难以适应对雾化有一定要求的各种工作场合。本实用新型则针对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带有分导雾化片的喷嘴,它比较好地解决了喷水量分布不均、雾化状况不良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喷嘴体(1)、分导雾化片(2)和冲击芯(3)等组成。喷嘴体的上部为圆柱筒形,并制有内螺纹;下部为比上部直径略小的圆柱筒形或半球形;分导雾化片为圆形或圆缺形,它位于喷嘴体内中部,其平面与喷嘴体轴线垂直;分导雾化片的形式分为三种中间开有孔的中间空穴型、外缘开有缺口的外缘缺口型和中间开有孔、外缘开有缺口的复合型。分导雾化片中间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形、半圆形、腰形、鼓形、扁口形以及十字形;其外缘缺口的形状为对称分布的圆缺。由此构成的带有分导雾化片的喷嘴,既能按照要求改变喷水量的分布,同时提高了液体的雾化粒度及均匀性,还减少了压缩空气的消耗量。具有良好的工作适应性和经济效益。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为已有技术结构图图2为
图1的A向视图图3、为圆柱形喷嘴的主视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图3的侧视图图6、为半球形喷嘴的主视图图7、为图6的B-B剖视图图8、为图6的侧视图图9、为另一种半球形喷嘴的主视图
图10、为图9的C向视图
图11、为图9的D向视图
图12、为中间孔为半圆形的中间空穴型分导雾化片
图13、为中间孔为腰形的中间空穴分导雾化片
图14、为中间孔为鼓形的中间空穴型分导雾化片
图15、为中间孔为十字形的中间空穴型分导雾化片
图16、为中间孔为十字形的中间空穴型分导雾化片
图17、为中间孔为扁口形的中间空穴型分导雾化片
图18、为外缘缺口型分导雾化片
图19、20为复合型分导雾化片图中,本实用新型所展示的各种分导雾化片的形式及其在喷嘴体中的安装位置。均对液体的喷射形状及雾化状况产生直接的影响。中间空穴型分导雾化片是通过节流、阻尼作用,加强气-液的接触混合来防止大颗粒液滴直接喷出的。通过分导雾化后,气-液混合物再次膨胀,因而混合均匀,雾化粒度小。外缘缺口型分导雾化片是将喷射介质(水或水和空气)分流导向,然后在雾化片处冲突、混合,再从喷口喷出。因此它提高了混合的均匀性和雾化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讲具有二次雾化的效应。复合型的分导雾化片作用是除了改善雾化效果外,还增加了改变喷水量分布的灵活性,一般情况下分导雾化片(2)安装于喷嘴体(1)的中部,亦即其上部圆柱筒体的下端。由于喷嘴工作环境温度经常变化较大(0~800℃),雾化片片体材料和喷嘴外壳材料常常不一样,两者热膨胀系数也不同。因此实际使用中雾化片和喷嘴体之间采取动配合 (H7)/(h6) ,即依靠金属塑性变形使片体和喷嘴体挤紧。实践表明,这种方法对铜、铝、钢等塑性金属材料制成的雾化片非常有效。对于常温下工作的塑料雾化片体,其与喷嘴体之间仍选用动配合,即在片体和喷嘴体接触的侧面及底面涂以不溶于喷射液的粘结剂(如502胶、环氧树脂等),装上即可。
对有特殊要求的场合,可选用动配合(或较松的过渡配合)和点焊的方式。
分导雾化片的厚度一般为0.5~1.0mm。
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分导雾化片的喷嘴,它包含有喷嘴体、冲击芯等。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有分导雾化片;喷嘴体的上部为圆柱筒形,并制有内螺纹。其下部为比上部直径略小的圆柱筒形或半球形;分导雾化片位于喷嘴体内中部。其平面与喷嘴体轴线垂直。分导雾化片的形状为圆形或圆缺形。其形式有以下三种中间开有孔的中间空穴型、外缘开有缺口的外缘缺口型和中间开有孔、外缘开有缺口的复合型。分导雾化片中间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形、半圆形、腰形、鼓形、扁口形以及十字形;其外缘缺口的形状为对称分布的圆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雾化液体介质、特别是水的带有分导雾化片的喷嘴。它由喷嘴体、分导雾化片、冲击芯等组成。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各种形式的分导雾化片,它既能按照要求改变喷水量的分布,同时也提高了液体的雾化粒度及均匀性,减少了压缩空气的消耗量,具有较大的工作适应性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它主要用于钢铁工业中对连续铸钢机组和热轧件进行喷雾均匀冷却以及其它需喷雾冷却和除尘的场所。
文档编号B05B1/02GK2034087SQ8820736
公开日1989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1988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1988年6月24日
发明者王受田, 陆怀春 申请人: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