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易熔衬里的方法及由该法得到的易熔衬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3507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制造易熔衬里的方法及由该法得到的易熔衬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易熔衬里的方法和用该方法得到的易熔衬里。
通过涂敷的方法把一层网点分布的热熔聚合物沉积在一个基底织物上获得易熔衬里的方法是公知的。
具体地说要把这些衬里粘接到另一种织物例如布上,以便形成一种物理性质即强度、弹性、柔软性,织物触感(feel),体积、手感等可控的复合物。
该复合物的这些性质是由织物的性质、基底织物的性质以及该易熔层的成分的性质和易熔层的涂敷方式确定的。
该易熔衬里在制成以后必须能够适于在室温下储存。通常是成卷储存的,这种产品的各层彼此必须不能粘接。易溶衬里在室温下一定不能有胶粘现象或粘附性(粘性)。
易熔衬里主要粘接到织物上,以便得到所希望的复合物。
这种粘接通常利用在下述的温度和压力下以及持续时间内完成的温度范围在100℃到160℃之间,压力范围从十分之几巴到几巴,在相当短的约10到30秒时间内。
在这个阶段中,衬里的热熔性聚合物必须至少部分地恢复它们的粘接性。
在这一操作过程中,还必须防止这些易熔的聚合物穿透织物或产生回流,即穿透衬里的基底织物。
因为,这种穿透和回流将会影响美观,使得衬里不适合应用,总之所提供的衬里的性能不适用,不能达到要求。
这种穿透和回流的主要后果是使基底织物的纤维彼此粘接,并导致复合物的柔软性不佳。实际上这种柔软性不佳部分地是由于复合材料可能产生扭转所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织物纤维彼此滑错引起的。
当一开始使用易熔衬里时就观察到了该穿透和回流现象,此后为了防止这些缺陷已经做了很多努力。
文献FR-A-2177038提出通过在基底织物上相继地沉积两个粘接层来制备一种衬里。第一层是利用一丝网印刷机将一种含高粘度和/式高熔点的聚合物的粘性散布剂(糊料)直接涂覆在基底织物上形成的。
第二层通过粉碎具有数值低于第一层相应值的粘度和/或熔点的热熔性聚合物的粉未进行涂敷。
借助构成后者的化合物的性质和成分使第一层上的各个网点具有粘性表面。因此,以微细粉未形式在所覆盖的基底织物上面散布的热熔性材料由于重力下降到整个基底织物上面,不过该热熔性材料与糊料网点接得更牢固。
由于用作辅助层的材料的熔点高于热熔性层的熔点,所以这些材料形成了一个防护层,并且当将衬里粘接到织物上时,从理论上讲,粘接材料不会流过基底织物。
然而,由于辅助层的各个网点为球形或椭圆形,所以热熔性材料的颗粒粘接到糊料网点的整个表面上,特别是粘接在糊料网点和基底织物之间的接触点处;这样就导致在接触点处存在的热熔性材料流过基底织物,在粘接的过程辅助层不能再起防护层的作用,因此产生穿透现象。
此外,由于表面不规则,所以在涂覆过程中辅助层或多或少地透入基底织物。因此,随着辅助层的粘接表面的不同,最终导致颗粒的数量也不同,这对在衬里和织物之间的粘着力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特别使这些粘接力不均匀。
此外,根据在文献FR-A-2177038中所介绍的方法,使用了一个与用于照相制版技术场合相类似的涂覆辊。但是,由于沉积在涂敷辊模槽内的粉未数量不够精确,而使所得到的各层是不均匀的。
此外,上粘接层必须粘接到下层上。因此,按照这种方法,通常要进行热熔接,以便使上层能粘接到下层。
此外,按照这种方法,辅助层和上层的化学成分必须是相容的。
文献FR-A-2576191也代表了一种公知的技术,在该文献中描述了一种衬里,该衬里包括附着到基底正面上的热熔性的第一层和熔点高于第一层的附着到所述基底背面的第二层。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易熔性衬里的方法和由该方法得到的衬里,该衬里消除了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那些局限性或缺点。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当将衬里粘接到织物上时使热熔性材料不会流过基底织物。
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易熔性衬里的方法,该衬里包括一基底织物,涂敷在被称为正面的织物的一个表面上的热熔性的第一层;涂敷在基底织物的背面上的熔点高于第一层的第二层。
利用第一丝网印刷机在基底织物正面上按网点形式分布沉积成第一层;利用第二丝网印刷机在一包括规则光滑表面的转移辊上按网点形式分布沉积成第二层;将这样得到的具有平整表面和厚度薄的各个网点转移到基底织物的背面上,使第一层的沉积和第二层的转移同时进行,使得两层上的各个网点处在横断面上的彼此相对的位置上。
对经此涂覆的织物进行电磁辐射和/或电子照射和/或热处理。
根据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易熔衬里,它是通过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衬里。
通过阅读参照唯一的附图
所作的如下描述将会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该附图是表示生产本发明的易熔衬里的装置的示意图,反应了本发明的制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易熔衬里1包括在其每一表面3、4上用热熔性的聚合物层5、7覆盖的基底织物2。
基底织物2本身是公知的。它的性质与在衬里的领域里按传统方式制造的衬里的性质相同。
它可以是一种纺织的、针织的或无纺织物。通常这些织物在用作基底覆盖层之前先进行变性,然后抛光。
基底织物2包含附在基底织物2的正面3上的热熔性的第一层5和附在基底织物2的背面4上的第二层7。第一层5是热熔性的,而第二层7的熔点高于第一层5的熔点。术语“热熔性的”是指可以用于热粘接的一层,该层在环境温度下是固体,不具有粘接能力;但在高温下呈塑性,因此局部呈糊状可流动而有粘接性。因此,第一层5的热塑流动性优于第二层7的热塑流动性。
易熔衬里1的第二层7用作第一层5的屏障层或防护层,即它能防止发生上述回流现象。
易熔衬里1的制造过程如下将易熔性聚合物层5、7同时分别沉积在基底织物2的面3、4上。热熔性的第一层5直接沉积在基底织物2的正面3上,而第二层6通过转移沉积到基底织物2的背面4上。
为此,利用第一丝网印刷机9在基底织物2的正面3上按网点形式分布沉积成第一层5。
利用第二丝网印刷机10在一包括规则光滑表面的转移辊11上按分布网点8的形式分布沉积成第二层7;然后把这样得到的具有平整表面和厚度薄的各个网点8转移到基底织物2的背面4上,使第一层5的沉积和第二层7的转移同时进行,使得层5、7的各个网点6、8在一横断面上处于彼此相对的位置上。
分别利用丝网印刷机9和10进行热熔性的第一层以及第二层的沉积。这些公知的旋转丝网印刷机9和10一方面分别与涂刷滚子9a、10a协同工作,另一方面两者又与转移辊11协同工作。
换句话说,转移辊11是第一丝网印刷机9的配对压辊,而第二丝网印刷机10是该转移辊11的配对压辊。
因此,第一丝网印刷机9、第二丝网印刷机10和该转移辊11叠装,使它们的旋转轴线处在同一个平面内,并垂直于基底织物2的移动方向。
丝网印刷机9、10能够实现湿式涂覆法,其中利用分别装在旋转滚筒内部具有多孔薄壁的中空的涂刷滚子9a、10a将在液状弥散体中的聚合物的微细粉末涂敷到基底织物2和转移辊11上。空心的涂刷滚子9a、10a分别通过在丝网印刷机9、10中的各个孔构成形成层5和7的糊料的通道。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丝网印刷机9和第二丝网印刷机10具有相同的直径并且包括相同的可交联的成组的小孔。
沉积在基底织物2的正面3上的热熔性的第一层5的成分包含至少一种弥散体/溶液形式的聚合物或至少一种热塑性的共聚合物,例如,聚乙烯、共聚乙烯、聚酰胺、聚酯、共聚酯。还可以由这些成分的混合物构成。
沉积在基底织物2背面4上的第二层7的成分根据应用情况变化。例如可以包括由含硅的制品构成的防粘剂。
第二层7包含交联的或不交联的聚合物,该聚合物的熔点高于热熔性层5的聚合物的熔点。
在某些情况下,使用精细研磨的、熔点高于用于第一层5的材料,例如聚乙烯。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使用各种活性材料,它们的熔点也高于用于第一层5的材料的熔点。因此,氨基塑料混合物、丙烯酸树脂、氨基塑料以及聚氨酯、环氧树脂以及丙烯酸-氨酯都是特别适合的。
为了利用这些聚合物形成涂覆的糊料,将它散布在水中使用。为了得到糊料混合物,而添加各种增稠剂。
然后利用丝网印刷机10和利用装置11将这种糊料沉积在转移辊11上,并且其后进行变性,以便蒸发所有的或部分的溶剂,和/或使聚合物与糊料反应和/或熔化精细研磨的聚合物颗粒。
接下来的步骤是将第二层7的成组的网点8转移到基底织物2的背面4上。为了能实现转移而将基底织物2压在转移辊11和第一丝网印刷机9之间。
为此,第一丝网印刷机9和转移辊11在点13处相切,在第一丝网印刷机9和转移辊11之间穿行的基底织物2也在点13与它们分别相切。此外,在第一丝网印刷机9中的各个孔至少在基底织物2与第一丝网印刷机9和转移辊11的接触点或切点13处与第二层7中的各个网点8相对应。
因此,由于第二层7与基底织物2之间的粘接能力超过第二层7与转移辊11之间的粘接能力,故在转移辊11和基底织物2之间的接触点13处产生材料转移。
如此转移的第二层7的各个网点具有平整表面和薄的厚度并分布在基底织物2的表面上。
因此,利用第二丝网印刷机10在转移辊11上的第二层7的沉积是在利用第一丝网印刷机9直接将第一层5直接沉积在基底织物2的正面3之前进行的。
为此,要调节第一丝网印刷机9、第二丝网印刷机10和转移辊11的圆周速度,使得层5、7上的网点6、8处在一横断面上彼此相对的位置上。
然后使涂覆有位置彼此相对的各个网点6、8的基底织物通过加热和/或辐照室12,特别是为了根据需要蒸发溶剂;使第二层7变性,使得它的熔点高于第一层5的熔点,以及使聚合物熔化构成第一层5。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通过实施上述方法得到的易熔衬里。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制造易熔衬里(1)的方法,该衬里(1)包含基底织物(2);涂敷在所述织物的被称为正面的一个表面(3)上的热熔性第一层(5);和涂敷在基底织物(2)的背面上、熔点高于第一层(5)的熔点的第二层(7),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利用第一丝网印刷机(9)将第一层(5)按网点(6)的形式沉积分布在基底织物(2)的正面(3)上;利用第二丝网印刷机(10)将第二层(7)按网点(8)的形式沉积分布在一包含规则光滑表面的转移辊(11)上;将经此得到的具有平整表面和厚度薄的各个网点(8)转移到基底织物(2)的背面上,同时完成第一层(5)的沉积和第二层(7)的转移,使得层(5、7)的各个网点(6、8)处在横断面上彼此相对的位置上;对经此涂覆的织物进行电磁辐射和/或电子照射和/或热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所述第一丝网印刷机(9)、第二丝网印刷机(10)和转移辊(11)的圆周速度,以便使所述层(5、7)上的各个网点(6、8)处在横断面上彼此相对的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5)包含至少一种聚合物或至少一种热塑料共聚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或共聚物是由如下成分构成的组合中选择的,这些成分是聚乙烯、共聚乙烯、聚酰氨、聚酯、共聚酯、这些成分的弥散体/溶液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其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7)包含交联的或非交联的聚合物,它的熔点高于所述热熔性层(5)的熔点。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其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网印刷机(9)和转移辊(11)在点(13)彼此相切,在所述第一丝网印刷机(9)和转移辊(11)之间穿行的所述基底织物(2)也在所述点(13)分别与它们相切。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其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丝网印刷机(9)中的各个孔至少在基底织物(2)与所述第一丝网印刷机(9)和转移辊(11)的接触点(13)处对应于所述第二层(7)中的所述各个网点(8)。
8.根据权利要求1到7其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网印刷机(9)和第二丝网印刷机(10)具有相同的直径,以及包含相同的交联的成组的孔。
9.根据权利要求1到8其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网印刷机(9)、第二丝网印刷机(10)以及转移辊(11)彼此叠装,它们的旋转轴线处在相同的平面内。
10.一种织物衬里,其特征在于,是通过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到9所述的方法得到的。
全文摘要
一种制造易熔衬里的方法和用该方法得到的易熔衬里,该方法包括利用第一丝网印刷机在基底织物的正面上沉积第一层;利用第二丝网印刷机在转移辊上沉积第二层;将所得到的各个网点转移到基底织物的背面上。使第一层的沉积和第二层的转移同时进行,使基底织物两表面上的各个网点处在横断面上彼此相对的位置上。所述易熔衬里用上述方法获得。
文档编号B05C9/04GK1164369SQ9710333
公开日1997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25日
发明者皮埃罗·格罗申斯 申请人:庇卡底毛纺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