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示警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2721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示警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报警装置,尤其是一种安装在机动车方向盘上用于提醒司机注意行车安全的安全示警仪。
背景技术
机动车司机疲劳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目前在机动车司机打瞌睡、神情恍惚或手臂离开方向盘时的报警装置还很少见。传媒报道美国有人采用在车上安装红外装置,利用红外线照射司机眼皮的方式来预防司机合上眼皮、打瞌睡,这种方式是红外线作用于司机眼皮的间接方式的报警,司机无论什么原因合上眼皮,都会报警,因此误报情况较多;同时必需使红外装置发出的红外线正对着司机眼皮,稍有偏移或者红外线孔被挡住便不起作用,故这种红外装置的报警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报警准确的安全示警仪。
本实用新型安全示警仪,其中包括具有圆形开口的圆环形套体,该套体上设有若干个球面形状的防滑小凸起,其中还包括一个大凸起I。每个小凸起内装有一个压力感应器,若干个压力感应器由导线串接在一起。所述大凸起I内装有控制压力感应器的控制电路及扬声器。
本实用新型安全示警仪,其中还包括一个与所述大凸起I相同的大凸起II,该大凸起II内装有发射器,发射器上有导线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接,发射器发出的信号传输给中央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安全示警仪,其中所述压力感应器包括底座、支架和按钮。其中所述底座由同轴套装在一起的内座和外座组成。其中内座下部为具有中心通孔的圆盘形底壁,上部为圆筒形侧壁。在侧壁的上端部装有上盖,在侧壁内侧沿直径方向固定有弹簧片,在上盖和内座底壁上与弹簧片的自由端相应位置分别设有上触头和下触头。弹簧片与内座的底壁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所述外座与所述支架同轴套装在一起,二者之间装有压力弹簧。所述支架上端部设有与其一体的连接件,该连接件上固定有球面形状的外套。所述按钮是弹性体,其上部外表面与所述外套内壁和连接件内壁相配合,下部为圆柱体形状,该圆柱体底端部与所述弹簧片自由端相应位置固定有永久磁铁,该永久磁铁与上盖之间留有空隙。
本实用新型安全示警仪,其中所述弹簧片的自由端设有菱形触头。
本实用新型安全示警仪,其中所述菱形触头上邻近上触头和下触头位置分别设有硅钢触点和磷铜触点。
本实用新型安全示警仪,其中所述上触头和下触头均由银质材料制成;所述按钮由硅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安全示警仪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其由套体、置于套体内的若干个压力感应器和控制电路组成。由于套体安装在机车方向盘上,只要在设定的时间内没有变化的压力作用于方向盘,便会报警,所以本实用新型安全示警仪是一种直接的报警装置,故报警准确。
本实用新型安全示警仪的其他细节和特点可通过阅读下文结合附图详加描述的实施例便可清楚明了。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全示警仪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图1的C节点放大图;图5是图1的D节点放大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安全示警仪的压力感应器的剖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安全示警仪的压力感应器中弹簧片的主视图;图8是图7的左视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安全示警仪,其中包括具有圆形开口2的圆环形套体1,圆形开口2最好位于圆环形套体1上直径最小位置,这样方便安装其安装到方向盘26上,当然圆形开口2也可以位于其他位置。套体1上设有若干个球面形状的防滑小凸起3、一个大凸起I4、一个大凸起II8。每个小凸起3内装有一个压力感应器5,若干个压力感应器5由导线串接在一起;大凸起I4内装有控制压力感应器5的控制电路6及扬声器7,大凸起II8内装有发射器,发射器上有导线与控制电路6相连接,发射器发出的信号传输给中央控制系统。当司机打瞌睡、神情恍惚、手臂离开方向盘26或手臂没有离开方向盘26但握力不足以驾车5秒钟时,压力感应器5将信号传至扬声器7,扬声器7便会发出声音提醒司机注意,或者有固定值的压力作用于方向盘26,由控制电路6控制也会报警;如果司机经过5秒钟没有反应,由控制电路6控制,扬声器7再次发出声音报警;如果司机经过10秒钟还没有反应,则由控制电路6控制将报警信号传至发射器,发射器将信号传至中央控制系统,即将事故警报发向车体以外求援或利用附加技术自动停车。上述各报警时间间隔的长短是通过控制电路6控制的,也可以设定为10秒、20秒、30秒等。
参见图6、图7和图8。本实用新型安全示警仪的压力感应器5包括绝缘硬质材料制成的底座、支架9和按钮10。其中底座由同轴套装在一起的内座11和外座12组成。其中内座11下部为具有中心通孔的圆盘形底壁,中心通孔用于穿过导线;内座11上部为圆筒形侧壁,在侧壁的上端部装有上盖13,在侧壁内侧沿直径方向固定有弹簧片14,弹簧片14的自由端设有菱形触头23,菱形触头23也可以呈其他的带有上、下两个尖端形状。菱形触头23上、下两个尖端分别设有硅钢触点24和磷铜触点25,硅钢材料具有着磁快、褪磁快又没有残存磁场的特点,故能够保证压力感应器5动作灵敏可靠。在上盖13和内座底壁11上与菱形触头23相应位置分别设有银质材料制成的上触头15和下触头16。银质材料具有电阻小、抗氧化的特点,能增加压力感应器5的灵敏度。弹簧片14与内座11的底壁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17。外座12由中部的圆筒形中壁、下部的位于中壁外侧的圆盘形下壁和上部的位于中壁内侧的直钩I组成;支架9为圆筒形,其下端部具有与外座12的直钩I相配合的直钩II,其上部具有环形槽19和连接件20,支架9外同轴套装有压力弹簧18,该压力弹簧18的一端置于环形槽19内,另一端置于外座12的直钩I上,连接件20上固定有球面形状的外套21;按钮10是由硅胶或塑胶或其他隔热、隔电的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体,其上部外表面与外套21内壁和连接件20内壁相配合,按钮10下部为圆柱体形状,该圆柱体底端部与菱形触头23相应位置固定有永久磁铁22,该永久磁铁22与上盖13之间留有空隙。
使用时,将压力感应器5的位于同一平面的内座11和外座12的底壁粘贴到机车方向盘26的表皮上,或者制作时将压力感应器5粘贴到一个内套环上,然后直接将内套环套装到方向盘26上。本实用新型安全示警仪也可以应用到其他一些具有方向盘的交通工具上,如轮船、飞机上等。
本实用新型安全示警仪,在司机正常驾驶状态时,由于有压力作用于压力感应器5,故永久磁铁22与上盖13之间的空隙较小,在永久磁铁22的作用下,菱形触头23与上触头15结合;非正常状态时,没有压力作用于压力感应器5,永久磁铁22与上盖13之间的空隙变大,在拉伸弹簧17的拉力作用下,使菱形触头23与上触头15脱离,而与下触头16结合,接通控制电路6,当超过设定时间便会报警,当作用于方向盘的是一种固定值的压力,例如方向盘被毛巾等捆死的情况下,也会通过电路控制而报警,此项功能主要用于防止司机做蔽。
权利要求1.安全示警仪,包括具有圆形开口(2)的圆环形套体(1),该套体(1)上设有若干个球面形状的防滑小凸起(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大凸起I(4),其中每个小凸起(3)内装有一个压力感应器(5),若干个压力感应器(5)由导线串接在一起,所述大凸起I(4)内装有控制压力感应器(5)的控制电路(6)及扬声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示警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与所述大凸起I(4)相同的大凸起II(8),该大凸起II(8)内装有发射器,发射器上有导线与所述控制电路(6)相连接,发射器发出的信号传输给中央控制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示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应器(5)包括底座、支架(9)和按钮(10),其中所述底座由同轴套装在一起的内座(11)和外座(12)组成,其中内座(11)下部为具有中心通孔的圆盘形底壁,上部为圆筒形侧壁,在侧壁的上端部装有上盖(13),在侧壁内侧沿直径方向固定有弹簧片(14),在上盖(13)和内座底壁(11)上与弹簧片(14)的自由端相应位置分别设有上触头(15)和下触头(16),弹簧片(14)与内座(11)的底壁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17),所述外座(12)与所述支架(9)同轴套装在一起,二者之间装有压力弹簧(18),所述支架(9)上端部设有与其一体的连接件(20),该连接件(20)上固定有球面形状的外套(21);所述按钮(10)是弹性体,其上部外表面与所述外套(21)内壁和连接件(20)内壁相配合,下部为圆柱体形状,该圆柱体底端部与所述弹簧片(14)自由端相应位置固定有永久磁铁(22),该永久磁铁(22)与上盖(13)之间留有空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示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14)的自由端设有菱形触头(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示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触头(23)上邻近上触头(15)和下触头(16)位置分别设有硅钢触点(24)和磷铜触点(2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示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触头(15)和下触头(16)均由银质材料制成,所述按钮(10)由硅胶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安全示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触头(15)和下触头(16)均由银质材料制成,所述按钮(10)由硅胶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安全示警仪,其安装在机动车方向盘上用于提醒司机注意行车安全。其结构包括具有圆形开口的圆环形套体。该套体上设有若干个球面形状的防滑小凸起和一个大凸起I。每个小凸起内装有一个压力感应器,若干个压力感应器由导线串接在一起。所述大凸起I内装有控制压力感应器的控制电路及扬声器。本实用新型安全示警仪,由于套体安装在机车方向盘上,只要在设定的时间内没有变化的压力作用于方向盘,便会报警,所以本实用新型安全示警仪是一种直接的报警装置,报警准确。
文档编号B60K28/00GK2543758SQ0223284
公开日2003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21日
发明者袁世珍 申请人:王微, 袁世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