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眩后视镜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5164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眩后视镜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眩后视镜模块,特别是一种应用于交通工具的防眩后视镜模块。
请参见

图1(a),是一公知防眩后视镜模块的功能方块示意图,其主要是于一电变色后视镜11上装设一眩光感应器12,而该眩光感应器12是用以感应车辆后方出现的强光,进而发出一控制信号至电变色后视镜11,使得电变色后视镜11可因应后方出现亮光的强度而改变其反射率。举例来说,当该眩光感应器12所感应到的后方光线强度越大时,电变色后视镜11的反射率将变低,例如将颜色转暗,进而降低汽车驾驶者的刺眼感受以达到防眩的功能。但此类防眩后视镜模块仅针对后方出现亮光的强度进行判断,因此并无法判断其正确运作时间,例如在白天光线充足的环境下,或是于黄昏等明亮度处与临界值的环境下,电变色功能仍会持续运作而使后视镜11的反射率产生不当变化。而为能停止不必要运作时,如图1(b)所示的第二种公知防眩后视镜模块便被发展出来。
而由图1(b)的图中可清楚看出,第二种公知防眩后视镜模块是在后视镜模块朝向车头处增设一环境光感应器13,用以感应车辆所处环境的光强度,于是,当白天光线强烈时,环境光感应器13将使电变色后视镜11停止变色的功能以避免不必要的反射率变化。反之,当晚上或光线微弱,环境光感应器13便激活该电变色后视镜11可因应眩光感应器12的控制而改变其光反射率。
而在更新的设计中,模块中还增设有一比较控制器14,如图1(c)所示的功能方块示意图,它是同时接收眩光感应器12与环境光感应器13所分别发出的光强度信号T1和T2并进行比较而得知一比较值C,C可定义成T1/T2或T1-T2,进而输出一与比较值C大小相关的控制信号来控制电变色后视镜11改变其光反射率。举例而言,当比较值C大于一门槛值时,比较控制器14便可判断为该眩光感应器12所接收到的光强度远大于环境光感应器13所接收到的光强度,此时便可发出控制信号来控制电变色后视镜11改变其光反射率,而其改变程度则可随比较值C的大小成正比。
但因上述公知模块中,环境光感应器13的方向皆设计成朝向车头方向,如图1(d)所示的构造示意图,因此经常会被对面来车的灯光或路灯等车前方的强光影响而产生错误动作,进而使得电变色后视镜11无法正确运作。举例而言,当环境处于晚上或光线微弱时,理论上,环境光感应器13将激活该电变色后视镜11,使其可因应眩光感应器12的控制而改变其光反射率。但是当对面来车的灯光被朝向车头方向的环境光感应器13感应到时,电变色后视镜11将被强制停止变色的功能而不当地失去防眩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一种防眩后视镜模块,应用于一车辆上,该模块包含一眩光感应器,接收由该车辆后方所入射的光线,进而输出代表该后方入射光线强度的一第一信号;一环境光感应器,接收由下方向上入射的光线,进而输出代表该下方入射光线强度的一第二信号;以及一比较控制器,信号连接于该眩光感应器与该环境光感应器,因第一信号与该第二信号的变化而发出一控制信号;及一电变色后视镜,应该控制信号的变化而改变其光反射率。
该比较控制器是当该环境光感应器所接收到的光线强度大于一第一门槛值时,停止对该电变色后视镜光反射率的控制动作。
该比较控制器是对所接收到的该第一信号与该第二信号进行比较而得知一比较值,而当该比较值大于一第二门槛值时,该比较控制器便输出与该比较值大小相关的该控制信号来改变该电变色后视镜的光反射率。
该比较值是该第一信号与该第二信号电平的比值。
该比较值C是该第一信号与该第二信号电平的差值。
该眩光感应器设置于该电变色后视镜的正面而朝向该车辆的后方。
该环境光感应器设置于该电变色后视镜的下方而朝向该车辆的下方。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一种防眩后视镜模块,应用于一车辆上,该模块包含一眩光感应器,接收由该车辆后方所入射的光线,进而输出代表该后方入射光线强度的一第一信号;一环境光感应器,接收由下方向上入射的光线,进而输出代表该下方入射光线强度的一第二信号;以及一电变色后视镜,信号连接于该眩光感应器与该环境光感应器,当该环境光感应器所接收到的光线强度小于一第一门槛值时转变至一工作模式,而该电变色后视镜于该工作模式中因第一信号的电平大小而改变其反射率的大小。
该环境光感应器所接收到的光线强度大于该第一门槛值,该电变色后视镜转变至一关闭模式而停止改变其光反射率。
该环境光感应器设置于该电变色后视镜的下方而朝向该车辆的下方。
请参见图3,是本发明的防眩后视镜模块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增设有一比较控制器24,同时接收眩光感应器22与环境光感应器23所分别发出的第一强度信号T1与第二强度信号T2并进行比较而得致一比较值C,C可定义成T1/T2或T1-T2,进而输出一与比较值C大小相关的控制信号来控制电变色后视镜21改变其光反射率。举例而言,当比较值C大于一门槛值时,比较控制器24便可判断为该眩光感应器22所接收到的光强度远大于环境光感应器23所接收到的光强度,此时便可发出控制信号来控制电变色后视镜21改变其光反射率,而其改变程度则可随比较值C的大小成正相关。同样地,本较佳实施例的环境光感应器23的方向是设计成朝向下方,用以检测于车室内散射的杂散光源的亮度,如此一来,环境光感应器23将较忠实地能反映出实际环境光强度,而降低产生错误动作的机率。
上述的电变色后视镜31可由电变色玻璃或其它电变色透光物体,例如液晶单元所构成。
权利要求
1.一种防眩后视镜模块,应用于一车辆上,该模块包含一眩光感应器,接收由该车辆后方所入射的光线,进而输出代表该后方入射光线强度的一第一信号;一环境光感应器,接收由下方向上入射的光线,进而输出代表该下方入射光线强度的一第二信号;以及一比较控制器,信号连接于该眩光感应器与该环境光感应器,因第一信号与该第二信号的变化而发出一控制信号;及一电变色后视镜,应该控制信号的变化而改变其光反射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后视镜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比较控制器是当该环境光感应器所接收到的光线强度大于一第一门槛值时,停止对该电变色后视镜光反射率的控制动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后视镜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比较控制器是对所接收到的该第一信号与该第二信号进行比较而得知一比较值,而当该比较值大于一第二门槛值时,该比较控制器便输出与该比较值大小相关的该控制信号来改变该电变色后视镜的光反射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眩后视镜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比较值是该第一信号与该第二信号电平的比值。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眩后视镜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比较值C是该第一信号与该第二信号电平的差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后视镜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眩光感应器设置于该电变色后视镜的正面而朝向该车辆的后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后视镜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环境光感应器设置于该电变色后视镜的下方而朝向该车辆的下方。
8.一种防眩后视镜模块,应用于一车辆上,该模块包含一眩光感应器,接收由该车辆后方所入射的光线,进而输出代表该后方入射光线强度的一第一信号;一环境光感应器,接收由下方向上入射的光线,进而输出代表该下方入射光线强度的一第二信号;以及一电变色后视镜,信号连接于该眩光感应器与该环境光感应器,当该环境光感应器所接收到的光线强度小于一第一门槛值时转变至一工作模式,而该电变色后视镜于该工作模式中因第一信号的电平大小而改变其反射率的大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眩后视镜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环境光感应器所接收到的光线强度大于该第一门槛值,该电变色后视镜转变至一关闭模式而停止改变其光反射率。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眩后视镜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环境光感应器设置于该电变色后视镜的下方而朝向该车辆的下方。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眩后视镜模块,应用于一车辆上,该模块包含一眩光感应器,接收由该车辆后方所入射的光线,进而输出代表该后方入射光线强度的一第一信号;一环境光感应器,接收由下方向上入射的光线,进而输出代表该下方入射光线强度的一第二信号;以及一比较控制器,信号连接于该眩光感应器与该环境光感应器,因应该第一信号与该第二信号的变化而发出一控制信号;一电变色后视镜,因该控制信号的变化而改变其光反射率;本发明的防眩后视镜模块,不会因对面来车的灯光或路灯等车前方的强光影响而产生错误动作,从而可使电变色后视镜正确运作。
文档编号B60R1/06GK1436679SQ0310263
公开日2003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14日
发明者苏文威, 陈奎宏, 萧顺祥 申请人:中华研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