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车车厢电动防护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8929阅读:16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卸车车厢电动防护盖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卸车车厢电动防护盖板。
背景技术
重型自卸车在社会基本建设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很多弊端,特别在城市中重型自卸车在装运渣土、碎石、垃圾等货物时,由于大部分重型自卸车没有上封盖,造成了货物的撒漏,与倡导环保的今天极不合拍,也有小部分重型车是使用液压控制的防护盖板,但有漏油、成本高、使用寿命短等缺陷。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新颖合理、结构简单、利于环保、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自卸车车厢电动防护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在汽车车厢的左右两侧通过铰链设置活动护板,活动护板再通过软料连接板与活动顶板连接,电机和减速机也设置在车厢上,然后由本车电瓶的电源动力使电机工作,电机的动力通过链条和链轮传给减速机,减速机减速,达到预定速度再通过链条链轮把动力传到提升臂,提升臂带动随动臂工作,随着电机的正反转,实现了自卸车车厢电动防护盖板的打开和闭合;由于软料连接板有很大的弹性,从而解决了因为装的货物凸凹不均而造成封不死封盖的问题。


附图1为自卸车车厢电动防护盖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5、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自卸车车厢电动防护盖板作以下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自卸车车厢电动防护盖板,由活动顶板1、提升臂2、随动臂3、软连接板4、活动护板5和驱动装置构成,活动护板5的下端通过铰链与车厢12的外壁相连接,软连接板4设置在活动护板5和活动顶板1之间,随动臂3的上端通过铰链与活动顶板1相接,随动臂3的下端与设置在车厢12上的提升臂2相接,固定在提升臂2铰链轴端的链轮11通过链条与驱动装置相接。
活动顶板1、提升臂2、随动臂3、软连接板4、活动护板5和驱动装置对称设置在汽车车厢的左右两侧。
驱动装置由电机6和减速机9组成,电机6动力输出轴上的链轮7通过链条与减速机9动力输入轴上的链轮8相接,减速机9动力输出轴上的链轮10通过链条与固定在提升臂2铰链轴端的链轮11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自卸车车厢电动防护盖板加工制作非常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电机、减速机、链轮、链条都是通用部件,活动顶板和活动护板可用钢板或型材焊接制成,软连接板可由软材料制成,比如橡胶板、帆布、尼龙布等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自卸车车厢电动防护盖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新颖合理、结构简单、利于环保、减震节能、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1.自卸车车厢电动防护盖板,由活动顶板、提升臂、随动臂、软连接板、活动护板和驱动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活动护板的下端通过铰链与车厢的外壁相连接,软连接板设置在活动护板和活动顶板之间,随动臂的上端通过铰链与活动顶板相接,随动臂的下端与设置在车厢上的提升臂相接,固定在提升臂铰链轴端的链轮通过链条与驱动装置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车厢电动防护盖板,其特征在于活动顶板、提升臂、随动臂、软连接板、活动护板和驱动装置对称设置在汽车车厢的左右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卸车车厢电动防护盖板,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由电机和减速机组成,电机动力输出轴上的链轮通过链条与减速机动力输入轴上的链轮相接,减速机动力输出轴上的链轮通过链条与固定在提升臂铰链轴端的链轮相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卸车车厢电动防护盖板,其结构由活动顶板、提升臂、随动臂、软连接板、活动护板和驱动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活动护板的下端通过铰链与车厢的外壁相连接,软连接板设置在活动护板和活动顶板之间,随动臂的上端通过铰链与活动顶板相接,随动臂的下端与设置在车厢上的提升臂相接,固定在提升臂铰链轴端的链轮通过链条与驱动装置相接。本实用新型的自卸车车厢电动防护盖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新颖合理、结构简单、利于环保、减震节能、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文档编号B60P1/04GK2628335SQ0321729
公开日2004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1日
发明者路忠峰, 吴联合, 王守东, 吴庆瑞, 于鹏波 申请人:路忠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