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位-pwm调节电路及应用该调节电路的汽车车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94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位-pwm调节电路及应用该调节电路的汽车车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位-PWM调节电路及应用该调节电路的汽车车灯,以解决电阻式调节电路的易损坏、共用电流过大而影响车灯工作的弊端。本实用新型的电位-PWM调节电路由电位调节单元、单片机和PWM增幅单元构成,所述单片机接收电位调节单元输出的电位信号,并根据该电位信号计算并输出PWM信号至PWM增幅单元,PWM增幅单元对PWM进行放大,以提高驱动车灯的能力。本实用新型的电位-PWM调节电路通过单片机对背光电压进行有效控制,电位器只需要输入电流很小的电位信号,因此不易损坏,也不会车灯的正常工作,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及寿命。
【专利说明】一种电位-PWM调节电路及应用该调节电路的汽车车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电位-PWM调节电路及应用该调节电路的汽车车灯。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汽车背光调节广泛采用通过改变电阻值改变输出电压,这种方式电路中电流较大,容易造成损坏,且当随着整车背光开关的增多,会导致电流过小,车灯无法亮起,从而降低产品性能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位-PWM调节电路及应用该调节电路的汽车车灯,以解决电阻式调节电路的易损坏、共用电流过大而影响车灯工作的弊端。
[0004]本实用新型的电位-PWM调节电路由电位调节单元、单片机和PWM增幅单元构成,所述单片机接收电位调节单元输出的电位信号,并根据该电位信号计算并输出PWM信号至PWM增幅单元;所述PWM增幅单元由12V电源、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构成,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12V电源相连,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与12V电源相连,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接地,且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PWM增幅单元的输出端相连;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还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四电阻与第五电阻串联构成分压电路,该分压电路的一端作为PWM增幅单元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相连,该分压电路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的接点相连。
[0005]上述电位-PWM调节电路的调节原理如下:使用者利用电位调节单元向单片机输入电位信号,单片机根据该电位信号,计算并输出相应比例占空比的PWM信号,由于单片机一般输出5V的信号,该信号无法直接驱动车灯,因此特别设置了 PWM增幅单元,PWM信号输入至PWM增幅单元后,在PWM增幅单元的作用下提升了驱动能力,以驱动车灯。PWM增幅单元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单片机输出高电平至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时,使得第二三极管及第一三极管均为导通状态,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向PWM增幅单元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而当单片机输出低电平至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时,使得第二三极管及第一三极管均为关断状态,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向PWM增幅单元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这样就只改变了 PWM信号的电平(增加了电压幅值),而没有改变PWM信号的占空比,提升了驱动能力。
[0006]进一步地,该电位-PWM调节电路还包括一个背光使能单元,所述背光使能单元由第三三极管、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及按键开关构成,所述按键开关的一端与5V电源端相连,另一端通过第六电阻与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相连,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还通过第七电阻接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5V电源端相连,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分成两路,一路通过第八电阻与单片机相连,另一路通过第九电阻接地。当按键开关按下使5V电源端与第六电阻接通时,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为高电平,这样第三三极管导通,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向单片机输出高电平信号,单片机收到该高电平信号后,开始根据电位调节单元的电位信号输出PWM信号;当按键开关弹起使5V电源端与第六电阻隔离时,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为低电平,这样第三三极管关断,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向单片机输出低电平信号,单片机收到该低电平信号后,开始停止输出PWM信号。由于汽车电源的电压不够稳定,因此采用上述的背光使能单元后,能够保证向单片机输出电平可控的使能信号,提高控制的稳定性。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二极管与PWM增幅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二极管的导通方向由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向PWM增幅单元的输出端。通过该二极管,可以避免电流的倒流,从而提高车灯控制的可靠性。
[0008]具体来说,所述电位调节单元由三端电位器构成,所述电位器的两个固定端分别与5V电源端、地端相连,电位器的输出端作为电位调节单元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相连。当电位器转动时,电位器的输出端就可以向单片机输出不同的电位信号。
[0009]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应用上述的电位-PWM调节电路的汽车车灯,关键在于所述PWM增幅单元的输出端通过积分电路与车灯的电源端相连,积分电路将PWM信号转化为直流电压信号,以驱动车灯,上述积分电路已经广泛应用,此处不再赘述。
[0010]本实用新型的电位-PWM调节电路通过单片机对背光电压进行有效控制,电位器只需要输入电流很小的电位信号,因此不易损坏,也不会车灯的正常工作,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及寿命。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位-PWM调节电路的电路原理框图。
[0012]图2是电位调节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0013]图3是PWM增幅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0014]图4是背光使能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001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电位-PWM调节电路的车灯的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7]实施例1:
[001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位-PWM调节电路由电位调节单元、单片机、PWM增幅单元和背光使能单元构成,单片机接收电位调节单元输出的电位信号,以及背光使能单元的控制信号,当背光使能单元的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单片机根据电位信号计算并输出PWM信号至PWM增幅单元;当背光使能单元的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单片机停止输出PWM信号至PWM增幅单元。
[0019]在本实施例中,单片机采用STM8S003F3P6,其电源电压为5V。
[0020]如图2所示,电位调节单元由三端电位器RP构成,所述电位器RP的两个固定端分别与5V电源端、地端相连,电位器RP的输出端作为电位调节单元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相连。当电位器RP转动时,电位器RP的输出端就可以向单片机输出不同的电位信号。
[0021]如图3所示,所述PWM增幅单元由12V电源、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构成,其中第一三极管Ql为PNP管,第二三极管Q2为NPN管;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12V电源相连,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Rl与12V电源相连,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R3接地,且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通过二极管与PWM增幅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二极管的导通方向由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向PWM增幅单元的输出端;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还通过第二电阻R2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第四电阻R4与第五电阻R5串联构成分压电路,该分压电路的一端作为PWM增幅单元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相连,该分压电路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的接点相连;二极管可以避免电流的倒流,从而提高车灯控制的可靠性。
[0022]上述电位-PWM调节电路的调节原理如下:使用者利用电位调节单元向单片机输入电位信号,单片机根据该电位信号,计算并输出相应比例占空比的PWM信号,由于单片机一般输出5V的信号,该信号无法直接驱动车灯,因此特别设置了 PWM增幅单元,PWM信号输入至PWM增幅单元后,在PWM增幅单元的作用下提升了驱动能力,以驱动车灯。PWM增幅单元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单片机输出高电平至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时,使得第二三极管Q2及第一三极管Ql均为导通状态,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向PWM增幅单元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而当单片机输出低电平至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时,使得第二三极管Q2及第一三极管Ql均为关断状态,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向PWM增幅单元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这样就只改变了 PWM信号的电平(增加了电压幅值),而没有改变PWM信号的占空比,提升了驱动能力。
[0023]如图4所示,背光使能单元由第三三极管Q3、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及按键开关Kl构成,所述按键开关Kl的一端与5V电源端相连,另一端通过第六电阻R6与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还通过第七电阻R7接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5V电源端相连,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分成两路,一路通过第八电阻R8与单片机相连,另一路通过第九电阻R9接地。当按键开关Kl按下使5V电源端与第六电阻R6接通时,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为高电平,这样第三三极管Q3导通,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向单片机输出高电平信号,单片机收到该高电平信号后,开始根据电位调节单元的电位信号输出PWM信号;当按键开关Kl弹起使5V电源端与第六电阻R6隔离时,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为低电平,这样第三三极管Q3关断,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向单片机输出低电平信号,单片机收到该低电平信号后,开始停止输出PWM信号。由于汽车电源的电压不够稳定,因此采用上述的背光使能单元后,能够保证向单片机输出电平可控的使能信号,提高控制的稳定性。
[0024]上述5V电源端是利用DC-DC变压电路取自汽车的12V电源的,可以利用78L05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0025]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应用上述的电位-PWM调节电路的汽车车灯中,PWM增幅单元的输出端通过积分电路与车灯的电源端相连,积分电路将PWM信号转化为直流电压信号,以驱动车灯,上述积分电路已经广泛应用,此处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
1.一种电位-PWM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由电位调节单元、单片机和PWM增幅单元构成,所述单片机接收电位调节单元输出的电位信号,并根据该电位信号计算并输出PWM信号至PWM增幅单元;所述PWM增幅单元由12V电源、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构成,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12V电源相连,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与12V电源相连,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接地,且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PWM增幅单元的输出端相连;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还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四电阻与第五电阻串联构成分压电路,该分压电路的一端作为PWM增幅单元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相连,该分压电路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的接点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位-PWM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位-PWM调节电路还包括一个背光使能单元,所述背光使能单元由第三三极管、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及按键开关构成,所述按键开关的一端与5V电源端相连,另一端通过第六电阻与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相连,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还通过第七电阻接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5V电源端相连,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分成两路,一路通过第八电阻与单片机相连,另一路通过第九电阻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位-PWM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二极管与PWM增幅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二极管的导通方向由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向PWM增幅单元的输出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位-PWM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位调节单元由三端电位器构成,所述电位器的两个固定端分别与5V电源端、地端相连,电位器的输出端作为电位调节单元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相连。5.—种应用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位-PWM调节电路的汽车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PWM增幅单元的输出端通过积分电路与车灯的电源端相连。
【文档编号】B60Q1-00GK204279212SQ201420775845
【发明者】陈勇 [申请人]显亮(昆山)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