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377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成型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成型带,包括:成型体,其包括内壁、外壁、和连接内壁的上端与外壁的上端的连接壁;设计唇,其形成在成型体的内壁的上端处;和设计部,其中,设计部包括覆盖成型体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部分和覆盖设计唇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部分,并且其中,在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形成阶梯部,使得第一部分的表面的平面与第二部分的表面的平面不同。
【专利说明】成型带
[0001]现有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在2015年4月2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0.2015-088223的优先权,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此处。
技术领域
[0003]本公开涉及一种成型带,该成型带抵接在相对于车门上下移动的滑动玻璃的表面上并且在该表面上滑动,以去除滑动玻璃的表面上的污垢和水。
【背景技术】
[0004]图5是【背景技术】的成型带的截面图。在图中,成型带I形成在车门的外面板3的上缘3已中。
[0005]成型带I包括成型体5,该成型体5包括外壁5a、内壁5b和连接外壁5a的上端与内壁5b的上端的连接壁5c,并且该成型体5由树脂(例如,诸如聚丙烯(PP)这样的软树脂)制成,并且夹持外面板3的上缘3a。
[0006]由与成型体5不同材料的树脂(比成型体5软的树脂,例如,热聚烯烃(TPO)系软树月旨)制成的设计唇7形成在成型体5的内壁5b的内侧面的上端处。设计唇7形成为部分覆盖成型体5与滑动玻璃9之间的间隙,从而提高设计性能。
[0007]此外,构造成与能够上下移动的滑动玻璃9进行滑动接触的上密封唇11和下密封唇13形成在成型体5的内壁5b的内侧面上。上密封唇11和下密封唇13由比成型体5软的树脂(例如,热聚烯烃(TPO)系软树脂)制成。去除附着于滑动玻璃9的表面的尘土 (污垢)和水的刷子毛(bristle) I Ia和13a形成在上密封唇11和下密封唇13的内侧的侧面上。
[0008]突起15由与成型体5相同材料制成、并且构造成与下密封唇13进行接触以防止下密封唇13过度弯曲,该突起15形成在成型体5的内壁5b的内侧面的、在下密封唇11与上密封唇13之间的部分上。
[0009]能够与外面板3接触的内唇17形成在成型体5的外壁5a的内侧面上。此外,能够与外面板3接触的本体接触唇19形成在成型体5的外壁5a的下端处。内唇17和本体接触唇19由比成型体5软的树脂(例如,热聚烯烃(TPO)系软树脂)制成。
[0010]设计部21形成为跨过成型体5的外壁5a和连接壁5c的外侧面以及设计唇7的外侧面。设计部21由具有比成型体5高的成型收缩率的树脂(例如,高结晶聚丙烯)制成。
[0011]成型体5、设计唇7、上密封唇11、下密封唇13、内唇17和本体接触唇19通过挤压成型一体地形成(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0.2010-285130)。
【实用新型内容】
[0012]融化的树脂随着其冷却而收缩,并且然后,当熔化的树脂收缩时,称为“缩痕”的凹部形成在通过挤压成型或注入成型而成型的树脂成型品的表面上。具体地,在树脂成型品由具有不同收缩率的多种树脂制成的情况下,在不同材料之间的边界处产生缩痕。
[0013]在图5所示的构造中,如作为图5所示的设计唇7与成型体5之间的边界的放大图的图6所示,在设计唇7与成型体5的内壁5b之间的边界处引起缩痕。
[0014]具体地,当产生缩痕H从而越过设计唇7与成型体5的内壁5b之间的边界S时,凹部21b形成在设计部21的设计面21a上。由于凹部21b露出于外部,所以外观变差。
[0015]为了去除缩痕H,可以使用在预测由于“缩痕”引起的变形量的情况下成形的方法。然而,虽然该方法能够使缩痕H不容易被注意,但是难以完全消除缩痕H。从而,凹部21b形成在设计部21上,使得外观变差。
[0016]鉴于该问题,已经做出了本公开,并且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外观的成型带。
[0017]考虑到以上,根据本公开的成型带包括:成型体,该成型体由树脂制成,并且包括内壁、外壁、和连接所述内壁的上端与所述外壁的上端的连接壁;设计唇,该设计唇形成在所述成型体的所述内壁的所述上端处,并且由与所述成型体不同的树脂制成;和设计部,该设计部覆盖所述成型体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设计唇的至少一部分,并且由与所述成型体不同的树脂制成,其中,所述设计部包括覆盖所述成型体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第一部分和覆盖所述设计唇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第二部分,并且其中,阶梯部形成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使得所述第一部分的表面的平面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表面的平面不同。
[0018]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和附图,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更加明显。
[0019]根据本公开的成型带,阶梯部形成在面对成型体的设计部的外侧面与面对设计唇的设计部的外侧面之间。
[0020]因此,即使当由缩痕引起的凹部由于成型体与设计唇的材料之间的不同而形成在面对成型体的设计部的外侧面与面对设计唇的设计部的外侧面之间,如果阶梯部形成为使得阶梯部的边界处于凹部内,则凹部也将不被注意到,使得外观改善。
[0021]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和附图,本公开的其它效果将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成型带的制作方法附图
[0022]根据参考附图考虑的下面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前述和额外的特征和特性将变得更加明显。
[0023]图1是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型带的截面的视图,并且是沿着图3中的线1-1的截面图;
[0024]图2是图1所示的成型体与设计唇之间的边界处的放大图;
[0025]图3是形成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型带的车辆的侧视图;
[0026]图4是图示出第二实施例的视图;
[0027]图5是现有技术的成型带的截面图;以及
[0028]图6是图5所示的成型体与设计唇之间的边界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第一实施例〉
[0030]图3是形成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型带的车辆的侧视图。前门51的门框架55和外面板53由金属制成,并且窗孔57形成在外面板53与门框架55之间。定位在外面板53与内面板(未示出)之间的滑动玻璃59形成在窗孔57中,从而能够上下移动。[OO31 ]相似地,后门61的门框架65和外面板63由金属制成,并且窗孔67形成在外面板63与门框架65之间。定位在外面板63与内面板(未示出)之间的滑动玻璃69形成在窗孔67中,从而能够上下移动。
[0032]成型带71装接于前门51的外面板53的上缘。成型带73也装接于后门61的外面板63的上缘。成型带71和73分别具有在前门51和后门61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细状,并且具有大致相同的截面形状。
[0033]将描述装接于前门51的成型带71,并且将省略装接于后门61的成型带73的描述。
[0034]图1是图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成型带71的截面的视图,并且是沿着图3中的线1-1的截面图,并且图2是图1所示的成型体与设计唇之间的边界处的放大图。
[0035]成型带71包括:外壁75a、内壁75b、以及连接外壁75a的上端与内壁75b的上端的连接壁75c。此外,成型带71包括成型体75,该成型体75由树脂(例如,诸如聚丙烯(PP)这样的软树脂)制成,并且夹持外面板53的上缘53a。
[0036]设计唇77由与成型体75不同材料的树脂(比成型体75软的树脂,例如,热聚烯烃(TPO)系软树脂)制成,设计唇77形成在成型体75的内壁75b的内侧面的上端处。设计唇77形成为部分覆盖成型体75与滑动玻璃59之前的间隙,从而提高设计性能。
[0037]此外,构造成与能够上下移动的滑动玻璃59进行滑动接触的上密封唇81和下密封唇83形成在成型体75的内壁75b的内侧面上。上密封唇81和下密封唇83由比成型体75软的树脂(例如,热聚烯烃(TPO)系软树脂)制成。去除附着于滑动玻璃59的表面的尘土 (污垢)和水的刷子毛81a和83a形成在上密封唇81和下密封唇83的内侧的侧面上。
[0038]突起85由与成型体75相同材料制成、并且构造成与下密封唇83进行接触以防止下密封唇83过度弯曲,该突起85形成在成型体75的内壁75b的内侧面的在上密封唇81与下密封唇83之间的部分上。
[0039]构造成与外面板53接触的内唇87形成在成型体75的外壁75a的内侧面上。构造成与外面板53接触的本体接触唇89形成在成型体75的外壁75a的下端处。内唇87和本体接触唇89由比成型体75软的树脂(例如,热聚烯烃(TPO)系软树脂)制成。
[0040]设计部91形成为越过成型体75的外壁75a和连接壁75c的外侧面以及设计唇77的夕H则面。设计部91由具有比成型体75高的成型收缩率的树脂(例如,高结晶聚丙烯)制成。[0041 ] 成型体75、设计唇77、上密封唇81、下密封唇83、内唇87和本体接触唇89通过挤压成型而一体地形成。
[0042]在该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设计部91的露出到外部的设计面中,在设计部91的面对成型体75的外侧面91a与设计部91的面对设计唇77的外侧面91b之间形成阶梯部。
[0043]具体地,形成成型体75和设计唇77,使得在面对设计部91的外侧面91a的成型体75的表面75d与面对设计部91的外侧面91b的设计唇77的表面77a之间形成阶梯部。表面77a比表面75d高。阶梯部的边界是成型体75与设计唇77之间的边界S。设计部91的厚度恒定。
[0044]因此,面对设计唇77的设计部91的外侧面91b的阶梯部比面对成型体75的设计部91的外侧面91a的阶梯部高。
[0045]另外,在设计唇77与成型体75的内壁75b之间的边界S中出现缩痕H。在该实施例中,阶梯部的高度a比凹部91c的深度b大。
[0046]根据该构造,实现了下面的效果。
[0047](I)将成型体75与设计唇77之间的边界S设定为设计部91的外侧面91a与设计部91的外侧面91b之间的阶梯部的边界。
[0048]因此,即使当在设计唇77与成型体75的内壁75b之间的边界S中产生缩痕H,并且由于缩痕H而在设计部91中形成凹部91c,由于在设计部91的外侧面91a与设计部91的外侧面91b之间形成了阶梯部,所以凹部91c将不被注意到,使得外观改善。
[0049 ] (2)面对设计唇7 7的设计部91的外侧面91 b的平面(I eve I)比面对成型体7 5的设计部91的外侧面91a的平面高。
[0050]因此,能够防止附着于设计唇77的水朝着成型体75流动并且从前门51的内面板(未示出)与外面板53之间进入到前门51内。
[0051]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0052]在该实施例中,虽然将阶梯部的边界设定为成型体75与设计唇77之间的边界S,但是边界不限于此。只要阶梯部的边界处于形成缩痕H的范围(S卩,由于缩痕H而形成的凹部91c所形成的范围)内,则凹部91c将不被注意到,使得改善了外观。另外,通常地,由于缩痕H而形成的凹部91c以设计唇77与成型体75的内壁75b之间的边界S为中心朝着成型体75延伸大致2mm,并且朝着设计唇77延伸大致2mm。
[0053]同时,作为用于形成阶梯部的结构,可以改变设计部91的厚度,使得在面对成型体75的设计部91的外侧面91a与面对设计唇77的设计部91的外侧面91b之间形成阶梯部。
[0054]此外,该实施例的设计部91构造成覆盖成型体75的外壁75a的表面的整个区域、连接壁75c的外侧面的整个区域、和设计唇77的外侧面。然而,只要设计部91覆盖成型体75的外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和设计唇77的外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就能够形成本公开的阶梯部。
[0055]在该实施例中,虽然已经描述了前门51的成型带71,但是本公开能够自然地应用于后门61的成型带73。
[0056]〈第二实施例〉
[0057]将参考作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成型带的截面图的图4描述第二实施例。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设计部和设计唇由与第一实施例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制成,并且其它部分相同。因此,将利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第一实施例的部件相同和相似的部件,并且将省略其重复描述。
[0058]在第一实施例中,设计唇77和设计部91由不同材料制成。然而,在该实施例中,设计唇191d和设计部191c由相同材料制成,如图4所示。
[0059]设计唇191d和设计部191c由与成型体75不同材料的树脂(比成型体75软的树脂,例如,热聚烯烃(TPO)系软树脂)制成。
[0060]在面对成型体75的设计部191c的外侧面191a与面对设计唇191d的设计部191c的外侧面191b之间形成阶梯部。
[0061 ]具体地,改变设计部191 c的厚度,使得在面对成型体75的设计部191c的外侧面191a与面对设计唇191d的设计部191的外侧面191b之间形成阶梯部。该阶梯部的边界设定为成型体75与设计唇191d之间的边界S。表面191b比表面191a高。
[0062]利用这样的构造,实现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主权项】
1.一种成型带,包括: 成型体,该成型体由树脂制成,并且包括内壁、外壁、和连接所述内壁的上端与所述外壁的上端的连接壁; 设计唇,该设计唇形成在所述成型体的所述内壁的上端处,并且由与所述成型体不同的树脂制成;以及 设计部,该设计部覆盖所述成型体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设计唇的至少一部分,并且由与所述成型体不同的树脂制成, 其中,所述设计部包括:第一部分,该第一部分覆盖所述成型体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该第二部分覆盖所述设计唇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并且 其中,阶梯部形成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使得所述第一部分的表面的平面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表面的平面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带, 其中,所述第二部分的平面比所述第一部分的平面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带,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厚度相同,并且 其中,由所述第二部分覆盖的所述设计唇的部分的平面比由所述第一部分覆盖的所述成型体的部分的平面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带, 其中,所述第二部分的厚度比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大,并且 其中,由所述第二部分覆盖的所述设计唇的部分的平面与由所述第一部分覆盖的所述成型体的部分的平面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带, 其中,所述阶梯部的边界设定为所述成型体与所述设计唇之间的边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带, 其中,凹部形成为跨越所述成型体与所述设计唇之间的边界,并且 其中,所述阶梯部的边界安置在所述凹部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型带, 其中,所述阶梯部的高度比所述凹部的深度大。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带, 其中,所述设计部由与所述设计唇不同的材料制成。
【文档编号】B60J10/76GK205706113SQ201620356247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5日
【发明人】原田卓, 福井胜久, 铃木靖久
【申请人】白木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