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自卸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5494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流自卸厢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卸车或厢式车上的货物卸载装置,特别是一种分流自卸厢。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传统自卸车或厢式车卸货时重心发生变化而产生后翻或侧翻问题,人们设计了多种解决方案,专利号为98220138.9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式分流自卸车箱,该车厢的箱底由左底板、右底板和之间的折叠板折叠平直,一液压举升缸同时带动左底板和右底板上升推平折叠板,使左底板、右底板与竖直边板形成倾斜角度将车厢内货物从左右卸下;相近似,专利号96232418.2公开了一中分式双侧自卸车,该自卸车车厢的底板中间由各自铰接的两个立板分开且分开的两块底板均为活动底板,两个立板顶部与可在导轨槽内滑动的顶梁铰接,两立板之间设置有可推动顶梁的顶杆以推动顶梁上升,顶梁带动两个立板及两块底板上升形成倾斜,使物料沿两侧卸下。上述两件申请将底板一分为二,分开的底板能形成塔形分流结构,使货物从两侧卸下,不会产生向一方倾斜重心变化造成的侧翻或后翻问题。但是前一件实用新型专利由于左右底板之间交错设置折叠板,左右底板不能做到平直设置,在制造和安装上都不方便,且货物不能平直放置,影响货物堆放。后一件专利活动底板从中间分开,能保证底板平直设置,但是由于从中间通过顶杆推动顶梁上升带动立板及活动底板上升,结构的功效低,且还得设置导轨、顶梁等部件,结构复杂,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中分流卸货装置结构不合理、复杂的技术缺陷,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的分流自卸装置,具有比现有技术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分流自卸厢,包括组合成厢体的侧板、底板,其中左、右侧板与底板为可开启连接,所述底板中间沿纵向分开形成左、右两段,左、右底板的中间分开端分别与左、右分流板的一端可拆分铰接,左、右底板各自的另一端分别与厢体的底部支撑铰接;与左、右底板分别铰接的左、右分流板的另一端可拆分铰接在一起;所述底板的下端设置有举升装置。
所述举升装置为液压推杆和推动推杆的液压举升缸。
所述液压推杆和液压举升缸均为两组,液压推杆分别与左、右底板相连。
所述液压举升缸为一组,而液压推杆为两组,分别与左、右底板相连。
所述左、右分流板均由多块小分流板组成。
一种设置有所述分流自卸厢的分流自卸车,包括控制装置和自卸厢体,所述自卸厢体包括组合成厢体的侧板、底板,其中左右侧板与底板为可开启连接,所述底板中间沿纵向分开形成左、右两段,左、右底板的中间分开端分别与左、右分流板的一端可拆分铰接,左、右底板各自的另一端分别与厢体的底部支撑铰接;与左、右底板分别铰接的左、右分流板的另一端可拆分铰接在一起;所述底板的下端设置有液压推杆和推动液压推杆的液压举升缸,所述液压举升缸与控制装置相连,所述控制装置在自卸车驾驶室设置有操纵开关。
上述液压举升缸和液压推杆均为两个。
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分流自卸厢仍属于底板中间分开的分流自卸装置,本实用新型在分开的左、右底板之间可拆分铰接有左、右分流板,而左、右分流板的另一端又可拆分铰连在一起,这样,当液压举升缸工作时,通过液压推杆推动左、右底板上升,左、右底板同时带动彼此铰接的左、右分流板逐渐张开,形成左、右向外的倾斜,将装载物从两侧均匀卸下。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仅仅将左、右分流板的一端铰接在一起就可实现将装载物从两侧均匀卸下,而不需要其他连接机构,因此结构非常简单,安装、使用都非常方便。同时由于底板从中间分开,在中间分开处与左、右分流板铰接而不是与一块连接板铰接,因此在举升装置未工作时左、右底板可以平直设置。左、右分流板的另一端由于铰接在一起,举升装置未工作时左、右分流板成折叠状与底板成塔状,在举升装置举升后左、右分流板向外向上伸展开成人字型,以便形成分流自卸。
本实用新型分流自卸厢的分流板由于与底板是可拆分连接,因此在非季节使用期可完全拆掉,也可将左、右分流板上端铰接拆去,将左、右分流板分别平直倒放在左、右底板上,还可将左或右分流板与底板的铰接拆去,将连接在一起的左和右分流板平直放倒在任何一侧的底板上搭平,不影响货物堆放。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的安装,底板平直,不影响货物的堆放;卸货时,液压举升缸举升,将货物从两侧均匀卸下,而且由于推动的是底板,动力装置的功效高。仅仅通过活动铰连的分流板就能实现分开后底板的连接和张开动作,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简单得多。
本实用新型的分流自卸车,只要操纵驾驶室内的操纵开关,在控制装置作用下,液压举升缸工作,就可实现货物的自动卸下,且由于是从车两侧分流卸货,避免了翻车问题,而且提高了车辆的行驶稳定性。且在行驶时也可边走边卸货,能进行流水卸货,不影响后面车队的行进和卸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左、右分流板处于铰接状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分铰接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见图1,图1中的分流自卸厢,包括组合成厢体11的侧板、底板,其中左右侧板1,2与底板为可开启连接,底板中间沿纵向分开形成左、右两段,分别为左底板3和右底板4,左、右底板3、4的中间分开端分别与左分流板5,右分流板6的一端可拆分铰接,左、右底板3、4各自的另一端分别与厢体11的底部支撑铰接,与左底板3铰接的左分流板5与右分流板6的另一端可拆分铰接在一起;本实施例底板的下端设置的举升装置包括两个液压推杆7、8和对应的液压举升缸9、10。
本实施例的左、右分流板5、6处于铰接状态,在液压举升缸9、10未工作时在底板上形成塔状,工作后逐渐形成人字形,举升时最大倾斜角度可达47度。
本实施例的左、右分流板5、6均可由多块小分流板连接组合而成。
图3是一种可拆分铰接结构的示意图。
铰链轴15上套有活动的铰链轴套,铰链轴套分别固连在左、右分流板5、6上,左、右分流板5、6各自的铰链轴套13、14交错设置,在轴套的端头设置有轴用挡圈12,轴套之间可以用平头销16固定位置。当需要拆分时,取下轴用挡圈12、平头销16,就可分离开两分流板或将分流板与底板分开。
实施例2见图2,本实施例的液压举升缸为一个,液压推杆为两个。
本实施例左、右分流板5、6之间的铰接打开,在液压举升缸9未工作时分别平直放置于左、右底板3、4上。
还可将左或右分流板5、6与底板的铰接拆去,将连接在一起的左和右分流板3、4平直放倒在任何一侧的地板上。
权利要求1.一种分流自卸厢,包括组合成厢体的侧板、底板,其中左右侧板与底板为可开启连接,所述底板中间沿纵向分开形成左、右两段,其特征在于左、右底板的中间分开端分别与一分流板的一端可拆分铰接,左、右底板各自的另一端分别与厢体的底部支撑铰接;与左、右底板分别铰接的左、右分流板的另一端可拆分铰接在一起;所述底板的下端设置有举升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自卸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装置为液压推杆和推动液压推杆的液压举升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流自卸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推杆和液压举升缸均为两个,液压推杆分别与左、右底板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流自卸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举升缸为一组,而液压推杆为两组,分别与左、右底板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分流自卸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分流板均由多块小分流板组成。
6.一种设置有所述分流自卸厢的分流自卸车,包括控制装置和自卸厢体,所述自卸厢体包括组合成厢体的侧板、底板,其中左右侧板与底板为可开启连接,所述底板中间沿纵向分开形成左、右两段,左、右底板的中间分开端分别与一分流板的一端可拆分铰接,左、右底板各自的另一端分别与厢体的底部支撑铰接;与左、右底板分别铰接的左、右分流板的另一端可拆分铰接在一起;所述底板的下端设置有液压推杆和推动液压推杆的液压举升缸,所述液压举升缸与控制装置相连,所述控制装置在自卸车驾驶室设置有操纵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流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举升缸和液压举升杆均为两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分流自卸厢涉及一种自卸车或厢式车上的货物卸载装置,包括组合成厢体的侧板、底板,其中左右侧板与底板为可开启连接,所述底板中间沿纵向分开形成左、右两段,其特征在于左、右底板的中间分开端分别与一分流板的一端可拆分铰接,左、右底板各自的另一端分别与厢体的底部支撑铰接;与左、右底板分别铰接的左、右分流板的另一端可拆分铰接在一起;所述底板的下端设置有举升装置。本实用新型仅仅将左、右分流板的一端铰接在一起就可实现将装载物从两侧均匀卸下,而不需要其他连接机构,因此结构非常简单,安装、使用都非常方便。
文档编号B60P1/04GK2663211SQ20032012941
公开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9日
发明者王秀珍, 李洪权, 李晓东 申请人:北京和田汽车改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