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6014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作业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业车。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备有以下部件的作业车,即备有座舱、设在前述座舱内的驾驶座、为了落座于前述驾驶座而设于前述座舱的下部的踏板(ステップ)、及进行前述座舱内的空气调节的空调装置,前述空调装置备有空调主体、送吸气箱、将来自前述空调主体的调节空气送到前述送吸气箱内的送风管。
背景技术
在反向铲车等的作业车中,有的作业车具备对座舱内的空气进行调节的空调装置。这种现有的作业车的空调装置备有空调主体、将外部气体导入空调主体的吸气部件(送吸气箱的一部分)、将来自空调主体的调节空气送出到座舱内的送气部件(送吸气箱的另一部分)、从空调主体将调节空气送到送气部件的送风管,将这些部件设置在座舱内(例如,参照日本国实开平6-6023号公报)。
可是,在现有情况下,产生了以下问题空调主体、吸气部件、送气部件以及送风管会使座舱内变得狭窄并损害座舱内的乘坐舒适性,而且作业变得被妨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业车的空调装置,其不会由于空调主体、吸气部件、送气部件以及送风管而使座舱内变得狭窄并损害座舱内的乘坐舒适性,而且作业不被妨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得的作业车的特征构成在于乘降门设在前述座舱的一个侧面上,前述送吸气箱设在另一侧面上,并且前述空调主体设在前述驾驶座的下方,前述送风管设在前述踏板的下方。
根据该构成,因为空调主体设在驾驶座下方,所以能够防止空调主体使座舱内变得狭窄,作业也不会被妨碍。此外,因为在座舱内且没有乘降门一侧的侧面上设有送吸气箱,所以能够极力防止送吸气箱使座舱内变得狭窄以及作业被妨碍的问题。进而,因为送风管设在踏板的下方,所以能够防止送风管使座舱内变得狭窄以及作业被妨碍的问题。
虽然前述该送吸气箱由用于将外部气体导入前述空调主体的吸气部件、用于将来自前述空调主体的调节空气送出到前述座舱内的送气部件构成,但在使这些吸气部件及送气部件组件化时,能够将吸气部件与送气部件作为一体地简单组装并简单地安装到座舱内,与空调主体的连接也变得更加简单。此时,根据一优选实施方式,能够从前述座舱的前述一侧面装卸的过滤器设在前述送吸气箱上,在前述座舱的前述一侧面上设置用于导入外部气体的外部气体导入窗以及用于堵住该外部气体导入窗的盖体,能够通过开放前述盖体而经由前述外部气体导入窗而更换前述过滤器。此外,在前述盖体上设置与前述外部气体导入窗连通的外部气体导入孔,前述外部气体导入孔经由前述外部气体导入窗及外部气体过滤器而与前述送吸气箱的吸气部件侧连通。利用这样的构成,通过从前述一侧面上取下盖体,从外部气体导入窗插入手指等来卸下螺栓等的紧固件,从外部气体导入窗取出外部气体过滤器,从而能够简单地更换外部气体过滤器。
此外,根据另一优选实施方式,能够同时地进行从前述送吸气箱向前述空调主体的外部气体导入与向前述空调主体的内部气体导入。根据该构成,能够将充足的空气引进空调主体内来作为空气调节对象。此时,例如设置空气导入部,该空气导入部用于进行从前述吸气部件向前述空调主体的前述外部气体导入以及从前述座舱内向前述空调主体的内部气体导入,而且,在前述吸气部件的下面上设置外部气体送出口,用于使来该外部气体送出口的外部气体与前述空气导入部连通的吸气管优选地延伸设置在前述踏板的下方。根据这样的构成,因为除了前述送风管之外,吸气管也设在踏板的下方,所以能够防止由于吸气管而使座舱内狭窄及作业被妨碍的问题。
此外,以能够在从前述送吸气箱向前述空调主体的外部气体导入与向前述空调主体的内部气体导入之间切换的构成来替代上述构成时,通过选择性地将例如外部气体与内部气体中的与空气调节目标温度相近一方的空气引进空调主体内,能够谋求空气调节效率的提高。
进而,根据再一优选实施方式,在前述行进装置的后部上设置发动机、具有至少覆盖该发动机的前方的前壁的盖体,在前述盖体的前述前壁上插通有向前述空调装置供给空气调节介质的配管,该配管的插通部分由缓冲件进行密封。根据该构成,在遍及发动机舱(机罩内空间)与座舱内地配置空气调节介质配管之后,能够容易且良好地进行两空间之间的密封。


图1是反向铲车的侧视图。
图2是反向铲车的机罩前方及机罩内的侧视图。
图3是反向铲车的俯视图。
图4是反向铲车的空调装置部分的侧视图。
图5是座舱内的侧视图。
图6是送吸气箱的侧视图。
图7是送吸气箱的仰视图。
图8是送吸气箱部分的正视剖视图。
图9是送吸气箱部分的分解正视图。
图10是右侧壁的侧视图。
图11是踏板及送风管部分的俯视图。
图12是空调主体及送风管部分的正视图。
图13是踏板部分的俯视图。
图14是踏板部分的仰视图。
图15是踏板部分的右侧视图。
图16是送风管的后端侧的右侧剖视图。
图17是送风管的前端侧的侧剖视图。
图18是中央机罩部件的正视图。
图19是表示加热器软管的配管构造的正视图。
图20是表示加热器软管的配管构造的俯视图。
图21是表示加热器软管等的朝向中央机罩部分的插通部分的正视图。
图22是表示加热器软管的朝向中央机罩部分的插通部分的俯视图。
图23是表示切换阀的操作机构的构成图。
图24是表示制冷器软管的配管构造的正视图。
图25是表示制冷器软管的配管构造的侧视图。
图26是表示其它实施方式的正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基于作为作业车的一例的反向铲车1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1~图3中,该反向铲车1主要由上部的回旋体2与下部的行进装置3构成。
另外,将反向铲车1的行进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称为前后方向,与该前后方向垂直的横向(图1的纸面贯通方向)称为左右方向。
行进装置3采用履带式行进装置,即由在履带架3A的左右两侧旋转自如地支承惰轮3B、驱动轮3C、履带支重轮及履带托轮,将这些部件卷挂在履带行进体4上,用液压马达等对驱动轮3C进行驱动而成。在行进装置3的前部备有推土铲5。
回旋体2构成为备有围绕上下轴心X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行进装置3上的回旋台6、设于回旋台6的前部的作业装置(挖掘装置)7、设在回旋台6上的驾驶座8、搭载在回旋台6上的发动机9、燃料箱、液压泵、动作油箱、散热器等的各种设备。在回旋台6上设有覆盖搭载在该回旋台6上的发动机9、燃料箱等的各种设备的机罩14。
回旋台6主要由回旋构件19、安装并固定在该回旋构件19的后部,谋求相对于与发动机9一起配置在回旋台6的前部的作业装置7的重量平衡且构成回旋台6的后部的配重20(防护器)构成。
此外,通过适宜的盖体23等来覆盖回旋构件19的左右侧面、前表面及上表面的驾驶座8前方侧等。
回旋构件19备有经由回旋轴承21围绕上下轴心X旋转自如地由行进装置3支承的回旋基板22,并且在该回旋基板22上固定用于安装并固定加强部件或各种设备等的安装部件而成。在构成回旋台6的底壁的回旋基板22上隔着回旋轴心X而左右一对地设有从前部向后部延伸的加强用纵肋板24、25。
在回旋基板22的前部上设置从回旋台6向前方突出的上下一对支承托架26,在该支承托架26上围绕上下轴而左右摆动自如地支承有摆动托架27。
前述作业装置7主要由围绕横轴摆动自如地支承在该摆动托架27上的吊杆28、围绕横轴摆动自如地支承在该吊杆28的前端侧上的臂29、能够进行挖起·倾卸动作且安装在该臂29的前端侧的铲斗30构成,这些吊杆28、臂29、铲斗30分别能够通过液压缸构成的吊杆压力缸31、臂压力缸32、铲斗压力缸33来进行动作。
在机罩14内,在回旋构件19上具备固定的支承构件37。支承构件37主要由左右一对的后脚部38、左右一对的前脚部39、以及连结在这些脚部38、39的上端的上板40构成,以横跨发动机9的方式配置,经由隔壁等将各后脚部38及前脚部39的下端安装并固定在回旋基板22上。
驾驶座8配置在机罩14的前方一侧。也如图4所示,经由立设在回旋基板22上的隔壁42等支承踏板43。踏板43由多个板件构成,构成了回旋台6的上壁。在踏板43上设置座舱48,在座舱48内经由立设在踏板43上的支承部件44等来支承驾驶座8。
在驾驶座8的左右两侧配置左右一对的操纵台45,在驾驶座8的前方配置有左右一对的行进用操纵杆46,该操纵杆46分别操作左右的履带式行进体4。在这里,通过驾驶座8与配置在其左右的操纵台45等来构成驾驶操纵装置,该驾驶操纵装置由具有乘降门47的座舱48所包围。
如图1、图2及图5所示,座舱48以包围驾驶座8的方式搭载在回旋台6上,大致区分为具有座舱主体52与舱顶53。
座舱主体52具有左右一对的前支柱55L,55R、左侧的中间支柱56、左右一对的后支柱57L,57R。在前支柱55L、55R之间配置未图示的前玻璃,在左侧的前支柱55L与中间支柱56之间设置乘降门47,在右侧的前支柱55R与后支柱57R之间设置侧壁构件61,在侧壁构件61的上方一侧设置侧玻璃59,并且设有位于侧玻璃59的下方,图5及图8~图10所示的金属(铁)制成的右侧壁60。右侧壁60利用螺栓或焊接来固定在侧壁构件61上。在右侧壁60的前端部上设有用于导入外部气体的外部气体导入窗62。
在机罩14内设有以下制冷器设备制冷器用压缩机257、制冷器用冷凝器258、制冷器用接收器(受液器)259等。在座舱48内的驾驶座8下方设有空调主体63。空调主体63配置在踏板43上。
在图3、图4、图11及图12中,在空调主体63的后表面上设置制冷剂取入口与制冷剂取出口,在空调主体63的左侧端部设置空气导入部66,在空调主体63的下面的右侧设有空气排出口。空调主体63备有蒸发器、膨胀阀、送风机,由以下方式构成通过制冷剂将从座舱48的室外或室内导入的空气冷却,送出该冷却空气,并且通过由发动机9加热的温水对从座舱48的室外或室内导入的空气加热,送出该加热空气,能够切换冷气机与暖气机地使用(用于冷气机与暖气机的配管构造在后面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在空调主体63上设有用于强制性地将空气从空气导入部66吸引到空调主体63内的吸引扇等。
在设置了空调主体63等的踏板43上,与空调主体63的空气排出口对应地设置空气流通窗68,在空调主体63的空气导入部66的左侧附近设有外部气体流通孔69。
在图3~图10中,在座舱48内的前端部且没有乘降门47的一侧即右侧端部上设有送吸气箱71。将空气从空调主体63送到送吸气箱71内的送风管72设在踏板43的下方,送风管72与踏板43的下表面邻接地配置,通过螺栓等安装在踏板43上。
送吸气箱71由用于导入外部气体的吸气部与用于将调节空气送到座舱48内的送气部组件化(一体化)所得,安装在座舱48的右侧壁60一侧(侧壁构件61)的前端部上。
如图5~图9所示,送吸气箱71具备用于将来自空调主体63的气体送出到座舱48内的送气部件75、用于将外部气体导入到空调主体63内的吸气部件76、外部气体过滤器77、压板78。
送气部件75由合成树脂等形成,一体地具有包含上下部与前后部的L字状的送风管道80、用于安装吸气部件76的安装部81,送气部件75经由撑条82,利用螺栓等的安装件83而能够装卸地安装在座舱48的侧壁构件61上。在送风管道80的下端设置空气取入口85,在送风管道80的上下部的后表面侧设置第1格栅(排出口)86,在送风管道80的前端部内侧面(左侧面)上设置第2格栅87,在送风管道80的上表面上设置第3格栅88,从这些格栅86、87、88,将来自空调主体63的空气送出到座舱48内。另外,从第2格栅87朝向座舱48的前玻璃吹附空气,由此能够防止前玻璃模糊。
送气部件75的安装部81在左右方向上形成为向内侧(左侧)没入的凹状,在这里,从右外侧使吸气部件76内嵌,通过螺栓等的紧固件90来紧固固定吸气部件76。
吸气部件76具有沿上下方向呈长的方筒状的外部气体导入管道92,在外部气体导入管道92的下端,从下方突出设置有外部气体送出口93。在该外部气体送出口93上连接有吸气软管94。在吸气部件76的外部气体导入管道92的右侧方设有其右侧方开口的过滤器收纳部96。
在外部气体导入管道92的外侧壁(右侧壁)上与右侧壁60的外部气体导入窗62对应地设置外部气体导入口99,在外部气体导入管道92的外侧壁的上下两端部上,用压板78来压住外部气体过滤器77的上锷部与下锷部,通过螺合在螺母100上的螺栓等的紧固件101,外部气体过滤器77以堵住外部气体导入口99的方式固定在吸气部件76的外侧壁上,收纳在过滤器收纳部96内。另外,螺母100紧固在外部气体导入管道92的外侧壁上。吸气部件76的过滤器收纳部96的开口缘部经由镶边102等,以围住外部气体导入窗62的方式呈紧贴状地与右侧壁60对接。在压板78上与右侧壁60的外部气体导入窗62对应地设有外部气体导入口105。
在座舱48的右侧壁60上以从右外侧堵住外部气体导入窗62的方式设置盖体107,该盖体107利用与紧固在右侧壁60上的螺母108螺合的螺栓等的紧固件,装卸自如地安装在右侧壁60上。在盖体107上设置与右侧壁60的外部气体导入窗62连通的多个外部气体导入孔109,并且与外部气体导入孔109对应地设有用于防止雨水等从外部气体导入孔109进入座舱48内的遮檐110。
因而,从座舱48的右外侧穿过盖体107的外部气体导入孔109、右侧壁60的外部气体导入孔62、外部气体过滤器77、压板78的外部气体导入口105及外部气体导入管道92的外部气体导入口99,将外部气体导入外部气体导入管道92内,被导入的外部气体从外部气体导入管道92的外部气体送出口93被送出。此外,通过从右侧壁60取下盖体107,从外部气体导入窗62插入手指等来卸下紧固件101,从外部气体导入窗62取出外部气体过滤器77,从而能够简单地更换外部气体过滤器77。
在图11~图17中,在送风管72的后端上设置向上开口的空气取入口(开口端部)115,在送风管72的前端上设置向上开口的空气取出口(开口端部)116,在空气取入口115与空气取出口116的开口缘部上,分别遍及全周地设有外嵌状的镶边117、118。
在踏板43的前侧面的上表面上,以包围空气流通窗68的方式设置保持框片120,在踏板43上表面的保持框片120的内侧上以包围空气流通窗68的方式与密封件119粘接,通过保持框片120而能够外嵌并保持空调主体63的空气排出口。
在踏板43的前侧的下表面上以包围空气流通窗68的方式粘接固定有密封件121,送风管72的空气取入口115经由镶边117及密封件121而从下侧与踏板43的空气流通窗68的开口缘部对接,由此,送风管72与空调主体63(空调主体63的空气排出口)连接,将来自空调主体63的调节空气以不泄漏的方式送出到送风管72内。
如图5及图17所示,在踏板43的前侧,与送气部件75的空气取入口115对应地设置插通窗122,送风管72的空气取出口116从踏板43的下面侧上下地贯通踏板43的插通孔122,从下侧与设于送风管道80的空气取入口85内的密封件123对接,由此,送风管72与送吸气箱71(空气取入口85)连接,将调节空气从送风管72以不泄漏的方式送出到送气部件75的送风管道80中。
如图4、图11、图12、图14及图15所示,在前述空调主体63上设有多根用于将从该空调主体63出来的排泄水排出的排水管125(在图例中为3根),各排水管125从空调主体63的下表面的左侧向下方突出,插通到设于踏板43的贯通孔126内,在踏板43的下方突出。在踏板43的下表面侧设有接水器127,该接水器127接受来自排水管125的排泄水并向下方侧排出。接水器127内的排泄水从排水口128经由未图示的排水软管而排出到纵肋板24、25的回旋轴心X一侧。
用于将来自导入外部气体的吸气部件76的外部气体导入空调主体63中的前述吸气软管94配置在踏板43的下表面一侧,在该吸气软管94的下流侧设有吸气管道129。吸气管道129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为扁平状,以沿水平方向排列在接水器127的附近的方式配置。吸气管道129的前侧开口部连结在吸气软管94的下流侧端部上,吸气管道129的后侧开口部与踏板43的外部气体流通孔69连通。
因而,来自送吸气箱71的外部气体从外部气体导入管道92穿过吸气软管94及吸气管道129,从外部气体流通孔69送出到空调主体63的空气导入部66的附近,外部气体从空气导入部66被供给到空调主体63内,并且座舱48内的内部气体从空气导入部66被供给到空调主体63内,能够同时地进行空调主体63的外部气体导入与内部气体导入。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外部气体从座舱48的右外侧方穿过盖体107的外部气体导入孔109、右侧壁60的外部气体导入窗62、外部气体过滤器77,被导入到外部气体导入管道92内,该外部气体从外部气体导入管道92穿过吸气软管94及吸气管道129而从外部气体流通孔69被送出到空调主体63的空气导入部66的附近,外部气体从空气导入部66被供给到空调主体63内。此外,座舱48内的内部气体同时地从空气导入部66被供给到空调主体63内。因而,能够同时地相对于空调主体66进行外部气体导入与内部气体导入,能够供给充足的空气。
此外,来自空调主体63的调节空气,穿过配置于踏板43的下方的送风管72,被送出到送气部件75的送风管道80中,从送风管道80的第1格栅86、第2格栅87及第3格栅88向座舱48内送风。
此时,因为空调主体63设在驾驶座8下方,所以能够防止空调主体63使座舱48内变得狭窄,作业也不会被妨碍。此外,因为使吸气部件76与送气部件75组件化来构成送吸气箱71,所以能够极简洁地形成两者,此外,因为在座舱48内的前端部且没有乘降门一侧的侧端部即右侧端部上设有送吸气箱71,所以能够极力防止送吸气箱71使座舱48内变得狭窄以及作业被妨碍的问题。进而,因为送风管72设在踏板43的下方,所以能够防止送风管72使座舱48内变得狭窄以及作业被妨碍的问题。
此外,因为设置送吸气箱71,该送吸气箱71由用于将外部气体导入空调主体63的吸气部件76、用于将来自空调主体63的空气送出到座舱48内的送气部件75组件化所得,所以不需要分别组装吸气部件76与送气部件75,也不需要分别将其安装在座舱48内等,能够将吸气部件76与送气部件75作为一体地简单组装并简单地安装到座舱48内,吸气部件76及送气部件75与空调主体63的连接也变得更加简单。
此外,在更换外部气体过滤器77时,通过从右侧壁60取下盖体107,能够从外部气体导入窗62取出外部气体过滤器77,从而能够简单地更换外部气体过滤器77。
如图2、图18及图19所示,前述机罩12具有构成其左右方向中央部的中央机罩部件(固定机罩部件、盖体)237,该中央机罩部件237备有覆盖发动机9的前方的(构成发动机9等的收纳空间的前壁)前壁238、覆盖发动机9的上方的(构成发动机9等的收纳空间的上壁)上壁239,左右两侧及后侧呈开放状。
前壁238主要由具有检修用的开口部240的主体部分238A、闭塞前述开口部240的盖板238B构成。
此外,在该前壁238的主体部分238A的下部左侧及盖板238B的下部上设有下方作成开口状的切口部241、242。
如图19~图23所示,空调装置的加热器用的进程与回程的软管(空气调节介质配管的一例)290A、290B的一端侧与空调主体63内的热交换器连接,并且以从空调主体63贯通中央机罩部件237的前壁238的方式配置在机罩12内,另一端侧与发动机9内的水套连接,由水套加热的温水经由一方的加热器软管290A流入空调主体63的热交换器内,用该热交换器使进入空调主体63内的空气变暖,流入热交换器后的温水经由另一方的加热器软管290B回到水套中。
此外,加热器用温水的回程软管290B被分割,在其连接部分设有切换阀291,利用该切换阀291,能够自如地在温水流动的状态与使温水流动停止的状态之间切换。
该切换阀291经由推拉钢丝293而与设于操纵台45的操作杆292连动地连结,在驾驶座可以通过操作杆292来进行切换阀291的切换操作。
前述加热器软管290A、290B及推拉钢丝293插通到设于中央机罩部件237的前壁238的盖板238B上的切口部242,在该加热器软管290A、290B中的插通到切口部242的部分上外嵌缓冲件294,在该推拉钢丝293中的插通到切口部242的部分上外嵌密封件295,通过这些缓冲件294、密封件295,使得发动机舱(机罩14内)与座舱48内之间密封。
在前述缓冲件294上形成有与切口部242的缘部嵌合的槽部296。
在前述构成的加热器软管290A、290B的配管构造中,例如在加热器软管290A、290B及推拉钢丝293插通到中央机罩部件237的前壁238的开口部240之后,在密封件295外嵌于推拉钢丝293的状态下,从下端侧插入到切口部242,其后,在外嵌缓冲件294的状态下,以缓冲件294的槽部296嵌合在切口部242的缘部的方式从下端侧将缓冲件294插入到切口部242,在该状态下,通过将盖板238B安装在前壁238的主体部分238A上,能够容易地将加热器软管290A、290B及推拉钢丝293配置为插通在中央机罩部件237上的状态。
如图3、图24及图25所示,将来自压缩机257并经过冷凝器258、接收器259的制冷剂送到空调主体63的蒸发器的送出用的制冷器软管(空气调节配管的一例)298A与从空调主体63的蒸发器回到压缩机257的返回用软管(空气调节配管的一例)298B,穿过形成于中央机罩部件237的前壁238的主体部分238A的切口部241,连接在空调主体63上。
在前述制冷器软管298A、298B的端部上备有连接在空调主体63一侧的连接部上的连接部件299A、299B,在该制冷器软管298A、298B与空调主体63连接的部分上外嵌有缓冲件300,该缓冲件300嵌合在下端开放状的切口部302上,该切口部302形成在粘贴了隔热材料的盖体301上,前述盖体301通过螺栓等安装并固定在中央机罩部件237的前壁238上,通过缓冲件300,使得发动机舱(机罩14内)与座舱54内之间密封。
在前述构成的制冷器软管298A、298B的配管构造中,例如将制冷器软管298A、298B连接在空调主体63一侧之后,在该连接部件包上缓冲件300并进行密封,并且将缓冲件300安装在盖体301上,其后,通过将盖体301安装在前壁238上,在连接制冷器软管290A、290B之后,能够容易地安装中央机罩部件237。
其它实施方式(1)图26表示其它的实施方式,密闭盖体135向外侧突出地外嵌并固定在空调主体63的左端部上,在密闭盖体135与踏板43之间,在空调主体63的外侧形成有密闭空间136。在空调主体63的空气导入部66的左侧方,吸气管道129的外部气体送出口137贯通踏板43并在密闭空间136内突出。此外,筒状的内部气体导入口139向内侧突出地形成在密闭盖体135的外侧壁上。在密闭空间136内设置闭塞外部气体送出口137与内部气体导入口139的盖部件140,盖部件140围绕前后方向的支轴141转动自如地被支承,能够选择性地闭塞外部气体送出口137与内部气体导入口139。该盖部件140经由未图示的连动机构或马达,能够从驾驶座8上等进行转动操作,能够切换对于空调主体63的外部气体导入与内部气体导入。其它的方面与前述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
(2)此外,根据前述实施方式,虽然分体地构成吸气部件76与送气部件75,将吸气部件76内嵌地安装在送气部件75上,组件化(一体化)之后构成送吸气箱71,但也可取而代之,构成由合成树脂等一体形成吸气部件76与送气部件75,并将其组件化(一体化)的送吸气箱71。
(3)此外,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座舱48内的前端部即座舱48的右侧端部上设有送吸气箱71,但也可在座舱48的左侧端部上设置送吸气箱71,将送吸气箱71安装在座舱48的左侧壁一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有效地防止由于空调主体、吸气部件、送气部件以及送风管而使座舱内变得狭窄并使作业变得被妨碍,能够提高座舱内的乘坐舒适性。
权利要求
1.一种作业车(1),包含座舱(48);设于前述座舱内的驾驶座(8);为了落座于前述驾驶座而设于前述座舱的下部的踏板(43);进行前述座舱内的空气调节的空调装置,该空调装置包括空调主体(63)、送吸气箱(71)、将来自前述空调主体的调节空气送到前述送吸气箱内的送风管(72);其特征在于乘降门(47)设在前述座舱(48)的一个侧面上,前述送吸气箱(71)设在另一侧面上,并且前述空调主体(63)设在前述驾驶座的下方,前述送风管(72)设在前述踏板(43)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前述送吸气箱(71)包含用于将外部气体导入前述空调主体(63)内的吸气部件(76)、用于将来自前述空调主体(63)的调节空气送出到前述座舱(48)内的送气部件(75),将这些吸气部件及送气部件组件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能够从前述座舱(48)的前述一侧面装卸的过滤器(77)设在前述送吸气箱(71)上,并且用于导入外部气体的外部气体导入窗(62)与用于堵住该外部气体导入窗(62)的盖体(107)设在前述座舱(48)的前述一侧面上,前述过滤器(77)通过开放前述盖体而能够经由前述外部气体导入窗(62)来进行更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与前述外部气体导入窗(62)连通的外部气体导入孔(109)设在前述盖体(107)上,前述外部气体导入孔(109)经由前述外部气体导入窗(62)及外部气体过滤器(77)而与前述吸气部件(76)连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能够同时地进行从前述吸气部件(76)向前述空调主体(63)的外部气体导入与从前述座舱(48)内向前述空调主体(63)的内部气体导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空调主体(63)上设有空气导入部(66),前述空气导入部(66)用于进行来自前述吸气部件(76)的前述外部气体导入与来自前述座舱(48)的向前述空调主体(63)的内部气体导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外部气体送出口(93)设在前述吸气部件(76)的下表面上,并且用于使来自该外部气体送出口(93)的外部气体与前述空气导入部(66)连通的吸气管(94)延伸设置在前述踏板(43)的下方。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能够在从前述吸气部件(76)向前述空调主体(63)的外部气体导入与从前述座舱(48)内向前述空调主体(63)的内部气体导入之间切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在前述行进装置的后部上设置发动机(9)、设置具有至少覆盖该发动机的前方的前壁(238)的盖体(237),在前述盖体的前述前壁上插通有向前述空调装置供给空气调节介质的配管(290A、290A、298A、298A),该配管的插通部分用缓冲件(294、300)进行密封。
全文摘要
在反向铲车等的作业车(1)中,进行座舱(48)内的空气调节的空调装置包括设于驾驶座(8)的下方的空调主体(63)、设在与前述座舱中设有门(47)的侧面相反的侧面附近的送吸气箱(71)、将来自前述空调主体的调节空气送到前述送吸气箱内的送风管(72),前述送风管设在前述踏板(43)的下方。
文档编号B60H3/06GK1530495SQ20041000807
公开日2004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10日
发明者原启一, 古贺谦三, 三 申请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