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7395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摩托车,尤指一种在车架单元的侧车架上连接一横管,该横管上设与横管一体的电池盒,藉此可增加摩托车置物箱的置物空间的摩托车。
背景技术
一种习用速克达摩托车1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有一转向单元11、一座垫12、一动力单元13、一设于座垫12下方且位于动力单元13上方的置物箱14、以及一支撑整体摩托车的车架单元15。习用的摩托车1藉由动力单元13所产生的动力来令后轮RW转动,而后轮RW再带动前轮FW作同步的转动,同时再藉由转向单元11的控制,来令摩托车1得以自由的行进及转向,而该座垫12则可供驾驶人及乘客的承坐,置物箱14则可供摩托车使用人放置物品。另摩托车1为了能供应其他电机部品能有一稳定的电源,而皆设有一电池B,该电池B是而被容置在置物箱14的后方,如图2所示,(图示上方的箭头表示车头方向),习用的置物箱14为了能容置电池B的置放,必须在其后方设置电池盒141来供电池B的容置,当在置物箱14后方延设电池盒141后,会使得置物箱14原有的置物空间严重的受到限制,进而使得置物箱14的置物空间变小。习用的速克达摩托车1将供电池B容置的电池盒141配置在置物箱14的后方,造成了置物箱14的置物空间受到了严重的限制,进而使置物箱14的置物空间变小的缺失,实有改善的必要。
另较大型的速克达摩托车2,如图3所示,是在座垫21的下方设有置物箱22,该置物箱22是被车架23的二横支管231、232界分成前置物空间221及后置物空间222,如图4所示,该较大型的速克达摩托车2的电池B、是容置在后置物空间222前下部二横支管231、232之间设置的电池盒24内,该电池盒24恰可供电池B的容置,另为了便利电池B自电池盒24内取出,而在后置物空间222的前下部开设一电池取出口223。该较大型的速克达摩托车2其置物箱22是被上下二横支管231、232强制性的分隔成前后二个置物空间221、222,该置物箱22的配置方式,造成置物箱22的置物空间亦受到影响而缩小,因此该较大型的速克达摩托车2的置物箱22配置设计,仍未有效改善置物箱22的置物空间受限的课题。是以如何能提供摩托车置物箱的置物空间不受其他构件影响而缩小,实为值得发展的方向。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可以有效改善置物箱置物空间受限的情况,使电池被配置在置物箱的底部下方,而完全不会影响到置物箱的置物空间,进而可提升摩托车整体空间配置的利用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该摩托车至少包括有一车架单元、一转向单元、一动力单元、一座垫及一置物箱,其特征在于该车架单元的上升部后方的侧车架上连接一横管,该横管上设有与横管一体化的电池盒,该电池盒容置电池。
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盒是位于该置物箱的底部下方。
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置物箱的底部对应于电池盒的位置设有开口。
该置物箱的底部的开口上可盖设有盖体。
本发明的摩托车,可使置物箱的置物空间变大。同时由于将电池盒与横管一体化,进而可令本发明的摩托车空间配置的利用性大为提升。再者,另可通过该横管的设置,对于侧车架而言可形成一补强构件,而可提升侧车架的刚性强度。

图1是习知速克达摩托车侧视图。
图2是习知速克达摩托车置物箱立体图。
图3是另一习知速克达摩托车侧视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摩托车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车架单元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易于了解本发明的构造及所能达成功效,兹配合图示说明如下首先请参阅图5,本发明的摩托车3,至少包括有一车架单元4、一转向单元5、一动力单元6、一座垫7以及一设于动力单元6及座垫7之间的置物箱8。本发明的摩托车3主要是藉由动力单元6所产生的动力来带动后轮RW转动,再由后轮RW来带动前轮FW作同步转动,并藉由转向单元5的控制,来令摩托车3可自由的行进及转向,该座垫7可供驾驶人及乘客承坐,置物箱8则可供摩托车3的使用人置放物品用。
次请参阅图6,本发明的摩托车3的车架单元4由车头向车尾依序设有转向头管41、下降管42,在下降管42下方平坦部为脚踏部43,在脚踏部43的后方具有较大斜度的上升部44,上升部44的后方为侧车架45。自脚踏部43起,上升部44至侧车架45皆是以左右二相对应的管体所构成。在脚踏部43与上升部44处的二车架间连接有供主脚架(此处不绘出)连结的脚架横管49,在上升部44上连接有向上凸起的凸横管48,该凸横管48恰可供置物箱8前端部的固接,而在上升部45与侧车架45处连接有引擎托架47,该引擎托架47则可供动力单元6的吊挂,该侧车架45上连接一横管46,该横管46的中央处设有一体的电池盒461,该电池盒461恰可供电池B的容置,在侧车架45近尾端处连设有一固接板A,该固接板A则恰可供置物箱8尾端固定。
再请参阅图7所示,置物箱8的前端部81是固接在凸横管48上,而置物箱8的后端部82则固设在固接板A上,置物箱8即藉由上述的固接方式,而可稳定的固设在侧车架45中间,当置物箱8被稳固的固设在侧车架45时,则横管46及电池盒461则恰位于置物箱8的下方,完全不影响至置物箱8的置物空间。另为便利于电池B能轻易的自电池盒461内取出来作维修,在置物箱8底部上对应于电池盒461的位置上开设有开口83,藉由该开口83的设立而可便利于电池B的取出,另在开口83上可设一盖体84,该盖体84则恰可盖住开口83,来避免置物箱8内的物品与电池B碰撞,进而可对电池B形成一保护作用。
如图8所示,本发明藉由在车架单元4的上升部44的后方的侧车架45上接设一横管46,该横管46上设有一体的电池盒461,该电池盒461可供电池B的容置,而该电池盒461又恰位于置物箱8的底部外侧,对置物箱8而言完全不会受到电池盒461的影响,而置物箱8的原置物空间当然不会受到影响,由于本发明摩托车3的置物箱8已无须考量要容纳电池盒461的设立,而必须缩小其置物空间,相对而言,本发明的摩托车3的置物箱8的置物空间是变得较大。同时由于藉由将电池盒461与横管46一体化,进而可令本发明的摩托车3在作空间配置时其利用性大为提升。再者,另可藉由该横管46的设置,对于侧车架45而言可形成一补强构件,而可提升侧车架45的刚性强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藉由在车架单元4的侧车架45上连设一横管46,而该横管46上设有一体的电池盒461,藉此可令电池盒461置于置物箱8的底部下方,而可令置物箱8的置物空间不再受电池盒461的影响,而能相对地扩大,同时还可提升本发明的摩托车3在空间配置上的利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摩托车,该摩托车至少包括有一车架单元、一转向单元、一动力单元、一座垫及一置物箱,其特征在于该车架单元的上升部后方的侧车架上连接一横管,该横管上设有与横管一体化的电池盒,该电池盒容置电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盒是位于该置物箱的底部下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置物箱的底部对应于电池盒的位置设有开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置物箱的底部的开口上盖设有盖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摩托车,该摩托车至少包括有一车架单元、一转向单元、一座垫、一动力单元及一位于座垫与动力单元之间的置物箱,在车架单元的侧车架间连接一横管,该横管设有与横管一体的电池盒,该电池盒可供电池的容置,另在置物箱与电池盒相对应位置开设有电池抽取口,藉以便利电池的维修,设在横管上的电池盒供电池的容置,而可使摩托车空间配置利用性提升,同时亦可令置物箱的置物空间相对的获得增加。
文档编号B60K1/04GK1778624SQ20041009621
公开日2006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5日
发明者蔡丰智 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