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拉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6071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载拉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拉手,具体讲是一种安装广告牌的车载拉手。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安装广告牌的车载拉手,上部为吊装板,中部为广告牌安装板,下部为手握的拉手。广告牌从广告牌安装板的边框从上部或侧面插入,插在广告牌安装板的两面,由于插入移动距离大,安装和更换时拆卸广告牌时很不方便,而且用两块广告牌,增加了车载拉手的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车载拉手插入、拆卸广告牌不便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拆广告牌方便的车载拉手。
本实用新型包具有穿带孔的吊装板、广告牌安装板及拉手环,吊装板、广告牌安装板及拉手环从上至下固定为一体,拉手环的下面是手握的拉手,其特征是所说的广告牌安装板是透明的广告牌安装板,在广告牌安装板的边缘设有向外凸的边框形成下凹的广告牌相嵌槽,边框的内侧与广告牌安装板面垂直,在广告牌相嵌槽内的边缘有最少一个通孔,在广告牌相嵌槽内相嵌着透明压板,透明压板的周边2-4个紧贴边框的凸台。
使用时,广告牌从正面安装在广告牌相嵌槽内,透明压板压在广告牌外,更换广告牌时,用钉装物插入广告牌相嵌槽边缘的通孔即可把广告牌和透明压板从广告牌相嵌槽内顶出。
本实用新型的广告牌安装板和边框及透明压板可采用矩形、圆形、棱形、椭圆形、梯形的任何一种形状。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透明的广告牌安装板和透明压板,只用一个双面有广告图的一个广告牌即展示两个广告,降低了成本,广告牌从正面装入广告牌相嵌槽内用透明压板压住,拆卸广告牌时用钉子之类的硬物从通孔顶出即可,安装和更换时拆卸广告牌很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车载拉手主体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透明压板主视图。
图5是沿图4中B-B线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主视图。
上述图中1、吊装板 2、穿带孔 3、通孔 4、凸台5、广告牌安装板 6、广告片相嵌槽 7、透明压板 8、广告牌9、边框 10、拉手环 11、拉手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
图1、图2中的车载拉手的上部为吊装板1,在吊装板1有长条形穿带孔2,由扁宽带穿过穿带孔2吊在公共汽车汽车或地铁火车的纵向杆,在吊装板1下是透明广告牌安装板5,广告牌安装板5下面是拉手环10,拉手环10的下面是手握的拉手11,吊装板1与广告牌安装板5及拉手环10固定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在广告牌安装板5的边缘设有向外凸的边框9形成下凹的广告牌相嵌槽6,参见图3,边框9的内侧与广告牌安装板5面垂直,在广告牌相嵌槽6内的边缘四个角各有一个通孔3,在广告牌相嵌槽6内相嵌着透明压板7,透明压板7的四角各有一个紧贴边框9的凸台4,参见图4、图5,增加透明压板7相嵌的牢固性。广告牌8从正面安装在广告牌相嵌槽6内,透明压板7压在广告牌8外,更换广告牌8时,用钉装物插入通孔3即可把广告牌8和透明压板7从广告牌相嵌槽6内顶出。采用透明的广告牌安装板5和透明压板7,只用一个双面有广告图的一个广告牌8即可实现两面观察。
本实用新型的广告牌安装板5和边框9及透明压板7除实施例一的矩形外还可用圆形、棱形、椭圆形、梯形及其它形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广告牌安装板5和边框9及透明压板7为棱形,见图6,实施例三的广告牌安装板5和边框9及透明压板7为椭圆形,见图7。
权利要求1.一种车载拉手,它包括具有穿带孔的吊装板、广告牌安装板及拉手环,吊装板、广告牌安装板及拉手环从上至下固定为一体,拉手环的下面是手握的拉手,其特征是所说的广告牌安装板是透明的广告牌安装板,在广告牌安装板的边缘设有向外凸的边框形成下凹的广告牌相嵌槽,边框的内侧与广告牌安装板面垂直,在广告牌相嵌槽内的边缘有最少一个通孔,在广告牌相嵌槽内相嵌着透明压板,透明压板的周边2-4个紧贴边框的凸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拉手,其特征是广告牌安装板和边框及透明压板为矩形、圆形、棱形、椭圆形、梯形的任何一种形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拉手,它包括具有穿带孔的吊装板、广告牌安装板及拉手环,吊装板、广告牌安装板及拉手环从上至下固定为一体,拉手环的下面是手握的拉手,其特征是所说的广告牌安装板是透明的广告牌安装板,在广告牌安装板的边缘设有向外凸的边框形成下凹的广告牌相嵌槽,边框的内侧与广告牌安装板面垂直,在广告牌相嵌槽内的边缘有最少一个通孔,在广告牌相嵌槽内相嵌着透明压板,透明压板的周边2-4个紧贴边框的凸台。广告牌安装板和边框及透明压板为矩形、圆形、棱形、椭圆形、梯形的任何一种形状。本实用新型安装、拆卸广告牌方便。
文档编号B60N3/02GK2726952SQ200420005808
公开日2005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4日
发明者田燕琳 申请人:田燕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