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2414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雨刷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等交通运输工具上使用的雨刷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汽车雨刷器基本上都是将主动杆安装在动力轴上,雨刷片组件安装在主动杆上,通过主动杆的圆弧形往复运动,来达到利用雨刷片清理挡风玻璃上的灰尘、雨滴等的目的。由于现有的雨刷器的运动轨迹为圆弧,因而雨刷片所清理的面积为扇形,从而使其存在无法清理的死角,进而影响了驾驶员以及乘客的视线,缩小了驾驶员的能见范围,尤其是在中低档车型中尤为明显。根据调查和计算,现有的车型中雨刷器的死角主要存在于挡风玻璃的左上角,小型车辆的雨刷清理面积占挡风玻璃面积的70~75%,大型车辆的雨刷清理面积占挡风玻璃面积的50~60%。由上可知,不同车型的死角面积达到25~50%。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雨刷器存在无法清理的死角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增大清理面积的雨刷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雨刷器,包括主动杆和连接在主动杆上的雨刷片组件,其特征是还包括副雨刷片组件和两个运动构件,主动杆、两个运动构件及车身形成铰链四杆机构,车身为机架,副雨刷片组件设置在运动构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增加副雨刷片组件于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构件上的技术方案,从而可以通过雨刷片组件和设置在运动构件上的副雨刷片组件的共同作用,利用副雨刷片组件刷净雨刷片组件无法清理的区域,达到增加清理面积的目的。可通过常规的设计,例如改变各构件长度、构件组成形式等来确定铰链四杆机构中的各个运动构件的轨迹,从而满足不同车型的各种形状的挡风玻璃的需要。该雨刷器根据不同车型可提高雨刷面积10~25%,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经久耐用等优点,可利用现有雨刷器进行改装以及新产品的生产制造。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汽车上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简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简图。
图中标记为主动杆1、导套2、导杆3、车身4、雨刷片组件5、副雨刷片组件6、连杆7、滑块8、导轨9、延长臂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对于平面四杆机构,其所有运动副都是转动副的四杆机构称为铰链四杆机构,它是平面四杆机构的最基本的形态,其他型式的四杆机构都可以看成是在它的基础上通过演化而成的。平面四杆机构可以通过选择各转动副中心间的距离、移动副位置的尺寸以及描绘连杆曲线的点的位置尺寸等参数来实现已知的运动规律或已知的运动轨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雨刷器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通过主动杆1、两个运动构件及车身4形成铰链四杆机构,车身4为机架,雨刷片组件5连接在主动杆1上,副雨刷片组件6设置在运动构件上。这样,即可根据不同的车型的不同挡风玻璃的形状,来确定副雨刷片组件6的运动轨迹,从而利用副雨刷片组件刷净雨刷片组件无法清理的区域,达到增加清理面积的目的。
铰链四杆机构可以通过多种常规的形式,演化成其他形式的平面四杆机构,例如扩大转动副、将转动副转化成移动副以及选取不同的构件为机架等方式进行演化,其演化后的基本形式有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转动导杆机构、曲柄摇块机构以及移动导杆机构等。选取不同的机构形式,通过设计计算,即可利用副雨刷片组件6实现增加清理面积的目的,这些都是机械设计领域的公知常识,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雨刷器,其铰链四杆机构为转动导杆机构,车身4为机架,雨刷片组件5连接在主动杆1上,两个运动构件分别为匹配的导套2和导杆3,主动杆1与导套2铰链连接,导杆3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在汽车挡风玻璃的左上方角的车体4上,副雨刷片组件6设置在导套2上。
本实施例的雨刷器可以在汽车原有雨刷器的基础上,增加雨刷片组件5的长度,或者在雨刷片组件5上增加一个延长臂10,在雨刷片组件5或延长臂10的顶端铰链连接副雨刷片组件6的一端。由于雨刷片组件5固定在主动杆1上,副雨刷片组件6固定在导套2上,导杆3伸入导套2内并可在导套2的导向作用下相对自由滑动,这样就形成了转动导杆机构。当雨刷器未使用时,雨刷片组件5、副雨刷片组件6、导套2和导杆3等均处于车窗的边沿附近,不会影响驾驶员视线。当使用雨刷器时,通过雨刷片组件5带动副雨刷片组件6,副雨刷片组件6在导套2的限制作用下,沿导杆3向上移动同时作相对旋转运动,从而将雨刷片组件5不能清理的部分清理干净,同时雨刷片组件5与副雨刷片组件6之间也不会发生干涉现象。
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雨刷器,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说不同的是副雨刷片组件6设置在导杆3上,从而可以将雨刷片组件5无法清理的车窗左上角的挡风玻璃清理干净。
实施例3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雨刷器,其铰链四杆机构为摇杆滑块机构,主动杆1为摇杆,两个运动构件分别为连杆7和滑块8,连杆7的两端分别与主动杆1和滑块8铰链连接,副雨刷片组件6固定设置在连杆7上,车身4上的挡风玻璃左上部固定有与车窗边沿形状适配的导轨9,滑块8设置在导轨9中。采用这种结构,副雨刷片组件6的运动轨迹基本上是沿挡风玻璃的边沿运动,从而可以将雨刷片组件5无法清理的车窗左半部分的挡风玻璃边沿清理干净。
权利要求1.雨刷器,包括主动杆(1)和连接在主动杆(1)上的雨刷片组件(5),其特征是还包括副雨刷片(6)组件和两个运动构件,主动杆(1)、两个运动构件及车身(4)形成铰链四杆机构,车身(4)为机架,副雨刷片组件(6)设置在运动构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刷器,其特征是所述铰链四杆机构为转动导杆机构,两个运动构件分别为匹配的导套(2)和导杆(3),主动杆(1)与导套(2)铰链连接,导杆(3)的一端通过铰链与车身(4)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刷器,其特征是副雨刷片组件(6)设置在导套(2)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刷器,其特征是副雨刷片组件(6)设置在导杆(3)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刷器,其特征是所述铰链四杆机构为摇杆滑块机构,主动杆(1)为摇杆,两个运动构件分别为连杆(7)和滑块(8),连杆(7)的两端分别与主动杆(1)和滑块(8)铰链连接,副雨刷片组件(6)设置在连杆(7)上,车身(4)上固定有与车窗边沿形状适配的导轨(9),滑块(8)设置在导轨(9)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等交通运输工具上使用的雨刷器,可增大雨刷器的清理面积。该雨刷器采用主动杆、两个运动构件及作为机架的车身形成铰链四杆机构,雨刷片组件设置在主动杆上,副雨刷片组件设置在运动构件上。通过雨刷片组件和副雨刷片组件的共同作用完成挡风玻璃的清理,利用副雨刷片组件刷净雨刷片组件无法清理的区域,达到增加清理面积的目的,可满足不同车型的各种形状的挡风玻璃的需要。该雨刷器根据不同车型可提高雨刷面积10~25%,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经久耐用等优点,可利用现有雨刷器进行改装以及新产品的生产制造。
文档编号B60S1/28GK2871319SQ200520036648
公开日2007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3日
发明者黄磊, 王嘉溢, 曾镇 申请人:黄磊, 王嘉溢, 曾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