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调节装置的外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3533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调节装置的外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调节装置的外视镜(exterior mirror)。
背景技术
现在的车辆、特别是商用车辆普遍安装有左、右外视镜,也就是说,在左驾驶车辆的情况下,左、右外视镜分别为“驾驶员侧”视镜和“乘客侧”视镜,以确保在车后区域有尽可能大的视野。相反地,在右驾驶车辆的情况下,左视镜变成了乘客侧车镜,右侧镜则作为驾驶员侧车镜。为了清楚起见,在下文中基本上仅以左驾驶车辆作为讨论的主题。右驾驶车辆具有与左驾驶车辆成镜像关系的相同改进。
已经公知的是,安装外视镜需要在车辆上连接壳体,并且该壳体中的车镜玻璃(mirror pane)必须能够相对于已知的基准或者零点位置转动。这种转动可以通过手动或者机械动力完成以适应不同人的视角,并适于不同驾驶员的各自高度。有利的是,通过固定(rigid)或枢转支架(pivotal support)连接至车辆的壳体的结构能抵抗相当大的风荷载,同时通过消耗较小的力即可精确地调节上述保护壳体内的车镜玻璃。
由于驾驶员在车辆左(或右)侧的位置不对称,因此对左、右外视镜的调节也不相同。例如,左驾驶员侧车镜的基准位置比右侧或乘客侧车镜的基准位置相对于行进方向倾斜得多。图1示出了这种情况,并以具有左外视镜110和右外视镜120的车辆100为例。图1示出了位于左侧的驾驶员侧车镜110,该驾驶员侧车镜110位于基准位置并与行进方向构成夹角α,同时将右视镜,即乘客侧车镜120以更小的夹角β(β<α)设置,从而确保乘客130的理想视角。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车镜玻璃在各自壳体中的基准位置不同,因此左、右壳体的结构也互不相同。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制造出一种仅通过简单的转动即可统一安装以作为左和/或右壳体的统一的壳体。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必须设计、制造、存储用于左、右外视镜的不同结构的壳体。
美国专利6,692,131 B1中提出在承载板上安装楔形插入转接器,再通过调节装置将车镜玻璃固定在该楔形插入转接器上,并使该车镜玻璃的基准位置倾斜。楔形插入转接器具有夹角δ=(β-α)/2。如果承载板的剩余部分在安装中转动并以夹角ε相对于行进方向镜对称,而且插入转接器围绕其垂直轴线转动180°,则会出现如美国专利6,692,131 B1的图1所示的结果基准位置ε+δ=α或ε-δ=β。这样,利用统一的承载板和插入转接器,并通过互换它们的安装位置,可为左、右外视镜提供不同的基准位置。
但这种设置的缺点在于,必须设置单独的插入转接器,然后将这些插入转接器固定在承载板上。这不仅增加了材料成本和安装费用,还会产生额外的需承受振动的连接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调节装置的外视镜,该外视镜可以降低安装成本并减少振动的产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视镜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外视镜包括壳体,其固定至该车辆上;至少一个车镜玻璃;以及调节装置,所述车镜玻璃可以设置于基准位置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准位置转动。该车镜的壳体包括至少第一安装定位部和第二安装定位部,以安装具有所述车镜玻璃的该调节装置,从而将该调节装置安装在至少第一安装位置或第二安装位置中,并且可以直接连接至该壳体,这样,根据该调节装置的安装定位部,可以分别得到相对于该壳体的不同的基准位置,进而相对于该车辆也具有不同的基准位置。
由于该调节装置与该壳体之间直接连接,所以美国专利6,692,131 B1中所需的单独的中间转接器变得多余。从此,不仅节约了材料成本,也减少了安装中间转接器的费用,因而,不再需要固定承载板上的调节装置。根据本发明,仅需要安装调节装置。省去组件的其它元件不仅减少了重量,还避免了额外的连接点,并避免了在不省去这些元件的情况下将会产生或增强振动的不牢固的结构位置。
同样地,可以通过上述两个安装位置,实现左、右外视镜的不同基准位置,这样有利的是,可使调节装置的整个范围均可以用于对视角进行精确调节。有利的是,由于这个原因,上述调节范围也可以为相对较小的尺寸;由于不同的基准位置,驾驶者可以对左、右视镜进行粗略定位。
令人惊奇的是,经验显示,尽管由于省去插入转接器而采用一体结构方式所需的制作成本较高,而且由于壳体和调节装置的未使用的安装方式需要更多的材料成本,但本发明的外视镜仍然比现有技术中公知的车镜更节约成本。
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安装定位部可用于独立安装所述调节装置。从而,调节装置可以安装到第一或者第二安装定位部,而不需要其他特别的准备,也不必对壳体和调节装置进行任何修改。还可以先将调节装置安装在第一安装定位部,然后将调节装置从第一安装定位部移走,再将其安装在第二安装定位部。由此,可以很容易地纠正调节装置的安装错误。
有利的是,在位于固定至车辆上的壳体中的车镜玻璃没有相对于基准位置转动的情况下,在位于该第一安装位置的该调节装置与该壳体结合在一起时,该车镜玻璃与行进方向构成第一夹角;在位于该第二安装位置的该调节装置与该壳体结合在一起,该车镜玻璃与该行进方向构成第二夹角,并且该第一夹角大于该第二夹角。在本实例中,具有安装在第一安装位置的调节装置的外视镜对应于驾驶员侧车镜。类似地,本实例中,具有安装在第二安装位置的调节装置的外视镜对应于乘客侧车镜。
以公知的方式,壳体可以具有承载板和罩体,由此,该承载板通过承载臂固定至该车辆,该调节装置和/或该罩体连接至所述承载板。在这种设置中,可以将罩体可脱开地固定至该承载板,或者与该承载板一体化。前一种结构能够提供沉重稳定的支撑以及轻便、简单、可以更换的外形,而后者的优点是可以紧凑生产。
车镜玻璃相对于基准点的转动可以通过特别是限制联结(restraininglinkage)或制动铰接件(detent hinge)方式手动实现,或者也可以由发动机驱动,特别是通过可以由该车辆进行控制的电动机驱动。
优选地,调节装置处于第一安装位置和/或第二安装位置中,其可脱开地连接至壳体并通过螺钉固定至该壳体。同样地,这两个部件可以连接在一起而位于至少一个安装定位部中,也可以通过粘合材料可脱开地固定。一种有利的连接包括一个或多个插接连接(snap connection),该插接连接通过将调节装置插入壳体中而使它们插接在一起。特别适合的是这样一种设置,其中两个安装位置的连接相同形成,以使调节装置或壳体仅具有单一的一种连接可能。
调节装置与壳体之间的有利的连接可能包括形状配合(shape-fit)或者自锁(positive lock)。在这种情况下,壳体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形状配合的凹部,以容置调节装置使其处于第一或第二安装位置。与此相反,调节装置上也可以设置凹槽,在第一或第二安装位置时该调节装置的凹槽可互补地容置壳体的适当部分。


在从属权利要求及由实施例提供的实例中,可以得到本发明的更多目的、优点及特征。
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在左驾驶车辆中驾驶员侧车镜和乘客侧车镜的相对位置;图2是从上方看过去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外视镜的剖视图,该外视镜具有设于第一安装位置的调节装置;图3是从下方看过去的根据图2的外视镜的剖视图,该外视镜具有位于第二安装位置的调节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2和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外视镜。车镜组件包括承载板10和罩体11,承载板10和罩体11结合在一起构成壳体1。在所述实施例中,承载板10和罩体11通过螺钉(未示出)保持在一起。
车镜玻璃2粘合地连接至车镜支撑板21,所述支撑板21可转动地连接至调节装置3。所示车镜玻璃2分别处于其基准位置,并可以通过调节装置3相对于该基准位置转动。为此,调节装置3装配有限制该车镜玻璃2自由运动的球窝接头,以使与车镜支撑板21相结合的车镜玻璃2在受到作用于该车镜玻璃2的边缘或者角落的压力时可转动,并以规则的间隔限制于适当的位置。在一个未示出的替换实施例中,调节装置3具有电动机,该电动机可以由车辆的内部进行控制,并且可以使车镜玻璃2相对于壳体1转动。
如图2和图3所示,具有车镜玻璃2的调节装置3可以安装在壳体1中如图2所示的第一安装定位部(location),或者安装在壳体1中如图3所示的第二安装定位部。壳体1和承载板10分别设有第一凹部12和与该第一凹部12横向相反的第二凹部13。相对于朝壳体1的外部横向移动、且朝车镜玻璃2移动的第二凹部13,在承载板10上设置第一接合点(joint)14;相对于朝壳体1的外部横向移动、且朝车镜玻璃2移动的第二凹部12,在承载板10上设置第二接合点15。从而,第一安装定位部由第一凹部12和第一接合点14构成,第二安装定位部由第二凹部13和第二接合点15构成。
在图2的从上方看过去的俯视剖视图中,调节装置3安装至第一安装定位部12、14,从而位于第一安装位置。调节装置3互补地容置在所述承载板10中的第一凹部12中,并在第一结合点14处通过螺钉(在图2、图3中,所述螺钉由中心线示出)固定至所述承载板10。将调节装置3、承载板10以及第一凹部12相结合的相应接触面设计为在壳体连接至车辆(未示出),并且将车镜玻璃2通过调节装置3设于其基准位置(在转动所述车镜玻璃2之前)时,车镜玻璃2与行进方向F构成第一夹角α。在图2中,为了清楚起见,示出了第一夹角α相对于车镜光轴的余角α’=90°-α,而不是第一夹角α。
如果将车镜壳体相对于行进方向的轴线转动180°,然后将该车镜壳体再次固定至车辆,则车镜壳体与行进方向的关系如图3所示,其中该图是从下方看的剖视图。在图3中示出了第二安装位置,其中具有车镜玻璃2的调节装置3安装在第二安装定位部13、15。从而,调节装置3设于承载板10中的第二凹部13中,然后在第二结合点15处再次通过螺钉(仅通过指示中心线示出)连接至承载板10。将调节装置3、承载板10以及第二凹部13的接触面设计为在壳体固定至车辆(未示出),并且该车镜玻璃2通过调节装置3设于其基准位置且没有转动时,车镜玻璃2与行进方向F构成第二夹角β。在图3中,为了清楚起见,再一次示出第二夹角β相对于车镜光轴的余角β’=90°-β,而不是第二夹角β。
通过对附图的整体观察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如图2所示,通过将调节装置3设置在壳体1中且处于第一安装位置,并且其中所述调节装置3通过形状配合方式固定在第一凹部12中并通过螺钉固定至承载板10,从而可使驾驶员侧外视镜在车镜玻璃2与行进方向F之间的第一夹角α很大。通过将调节装置3安装在如图3所示的第二位置,可以使所述调节装置3以自身形状配合的方式位于第二凹部13中,并通过螺钉再次固定至承载板10,从而乘客侧车镜可以获得很小的第二夹角β。这样,根据调节装置3的各种安装,可以将统一的壳体1和统一的调节装置3分别安装在驾驶员侧和乘客侧车镜的第一或第二安装定位部以及第一或第二安装位置上。
可以以不同形式实现根据本发明的两个安装位置,除了在此提出的实施例中的两个凹部12、13之外,还可以将壳体1和/或调节装置3的接触面设计为相对应地倾斜。以相似的方式,类似于所示实施例,调节装置3本身可以具有适当的凹部,该凹部根据安装位置依次容置壳体1的互补部分(complementary parts)。
在此描述的实施例中,壳体上具有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首先可使调节装置很紧凑、稳定地结合。其次,还可使调节装置3设计成仅具有一种连接可能,例如具有平坦的接触面以及螺钉孔。
在未示出的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调节装置自身可以安装于壳体1中的第三或者其它安装位置,这样,例如对驾驶员侧车镜和乘客侧车镜均可以实现车镜玻璃相对于壳体的各种基准位置。这使得壳体1能以相对于行进方向的不同夹角安装在车辆上,并且通过相应的安装位置确保车镜玻璃具有相同的基准位置。这样,例如各种承载臂和/或车辆上的固定位置均可装配相同的外视镜。
下面讨论各种安装位置,其中,这些安装位置相对于车镜玻璃与垂直于外视镜平面的平面中的行进方向的夹角而彼此不同。也就是说,车镜在这个夹角范围内转动。从而可以在驾驶员侧和乘客侧安装所述车镜。另外,或者可替换地,安装位置也能提供车镜玻璃与垂直于外视镜的平面中的行进方向之间的不同夹角。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图2和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车镜的纵向剖面图,即右侧视图。如果如图2所示,调节装置设置于第一安装位置,则外视镜可以固定在车辆上接近驾驶者的视平线的位置。相反,如果如图3所示,调节装置设置于第二安装位置,则外视镜可以固定在车辆上稍高的位置。由此,可以将驾驶员侧或者乘客侧车镜固定在车辆上较高或较低的位置。
类似地,在已讨论过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例如为了调节视角以适合挂车(trailer)的使用,可以将同一外视镜设置得更近或更远。
可以通过本发明的一种统一的外视镜来实现上述指定的设置(离车辆更近/更远,更高/更低,或更左/更右),由此,对于每一个位置,均可以获得调节装置在壳体中的相应安装位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车辆、尤其是商用车辆的外后视镜,包括a)壳体(1),其连接至车辆;b)至少一个车镜玻璃(2);以及c)调节装置(3),其中,所述车镜玻璃(2)固定至该调节装置(3)且处于基准位置,并相对于所述调节装置(3)可转动,以及其中,所述壳体(1)包括用于所述调节装置(3)的至少第一安装定位部和第二安装定位部,以使所述调节装置(3)直接安装至壳体(1),且至少位于第一安装位置和第二安装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安装定位部可用于独立安装所述调节装置(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如果位于该第一安装位置的该调节装置(3)与该壳体(1)结合在一起,则相对于该基准位置未转动的所述车镜玻璃(2)通过连接至该车辆(100)的壳体(1),与行进方向构成第一夹角(α);同样地,如果位于该第二安装位置的该调节装置(3)与该壳体(1)结合在一起,则所述车镜玻璃(2)与该行进方向构成第二夹角(β),并且该第一夹角(α)大于该第二夹角(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该壳体(1)包括承载板(10)和罩体(11);其中该承载板(10)能通过承载臂连接至该车辆,并且该调节装置(3)和/或该罩体(11)固定至该承载板(1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该罩体(11)可脱开地连接至该承载板(10)。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该罩体(11)设计成与该承载板(10)一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镜玻璃(2)固定至车镜支撑板(21)上,该车镜支撑板(21)能连接至该调节装置(3)。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该调节装置(3)能够特别地通过制动铰接件手动地使所述车镜玻璃(2)相对于该基准位置转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该调节装置(3)能够特别地通过该车辆控制的电动机电动地使所述车镜玻璃(2)相对于该基准位置转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该调节装置(3)可脱开地结合至该壳体(1),且处于该第一安装定位部和/或该第二安装定位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该调节装置(3)通过螺钉连接至该壳体(1),且处于该第一安装位置或该第二安装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该调节装置(3)不可脱开地连接至该壳体(1),且处于该第一安装定位部和/或该第二安装定位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该调节装置(3)自锁安装在该第一安装定位部或该第二安装定位部。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该壳体(1)具有至少一个凹部(12,13),并且优选具有至少两个凹部,以将该调节装置(3)自锁容置于该第一安装定位部或该第二安装定位部。
15.一种用于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权利要求的外后视镜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壳体(1)包括用于调节装置(3)的至少第一安装定位部和第二安装定位部;以及所述至少两个安装定位部可用于独立安装所述调节装置(3),以使所述调节装置(3)能直接安装至壳体(1),且至少处于第一安装位置和第二安装位置。
16.一种用于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14中的一项权利要求的外后视镜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3)设计为位于至少第一安装位置或第二安装位置的该调节装置能直接安装至该壳体(1)。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尤其是商用车辆的外后视镜,该外后视镜包括壳体(1),其连接至该车辆;至少一个车镜玻璃(2);以及调节装置(3),其中位于基准位置的所述车镜玻璃(2)连接至该调节装置(3)上,并相对于所述基准位置可转动,由此,位于至少第一安装位置和第二安装位置的调节装置(3)可以连接至该壳体(1)。
文档编号B60R1/062GK1872588SQ20061008868
公开日2006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3日
发明者维尔纳·朗, 阿尔布雷希特·波普, 里夏德·赖姆幸 申请人:梅克拉-朗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