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角镜头及使用该广角镜头的车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4657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广角镜头及使用该广角镜头的车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广角镜头以及使用该广角镜头的车辆装置。
背景技术
各种车辆装置,例如汽车、货车、客车、摩托车等,通常于其前方外侧设置一对反光镜 。车辆装置操纵者,例如驾驶员,在车辆运行过程中,通过该反光镜观察其他车辆装置在反 光镜中所成的虚拟物像,以判断本身的车辆装置相对其他车辆装置的相对状态,确保汽车安 全运行。然而,在驾驶员进行倒车动作时,因为反光镜无法摄取车辆后部相对其他物体之间 的画面,所以可能碰撞其他物体,例如车,人等,或者汽车遭受其他物体的碰撞发生物理损 害,所以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
基于上述安全性问题,提出一种解决方案为在车辆装置的后部安装超声波检测装置,所 述超声波检测装置包括超声波发射接收模块,内部电路处理模块以及报警装置。通过超声波 发射接收模块发射接收超声波,计算超声波渡越的时间,以获得车辆装置相对其他物体的距 离。然后,内部处理模块比较预先设定的安全距离和检测到的距离,获得一控制信号。当所 实际检测到的距离小于预先设定的安全距离时,所述控制信号即触发该报警装置,例如喇叭 发出音频报警信号,提醒驾驶员或者其他车辆驾驶员可能存在的碰撞隐患,以确保车辆装置 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安全。
然而,使用超声波检测手段进行安全性控制存在如下缺点其一,超声波具有一定的方 向性,其只能限于超声波传播方向范围内物体的检测,因而存在检测角度不大的问题;其二
,超声波发射接收装置容易受其他声波源的干扰,当其他声波源发出位于超声波波段的声波 信号时,超声波检测装置可能受到干扰,而产生错误的报警信号,也即可靠性不好。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解决方案为将传统上在照相机上使用的广角镜头应用到车辆 装置上。通过广角镜头摄取外界物体的画面,提供给驾驶员作参考,以确保车辆装置与其他 物体之间的安全。这种照相机用广角镜头的视场角度大于超声波的检测角度,且不易受其他
物体的干扰,可靠性较好。然而该广角镜头一般摄取物体画面的视场角度在6(}° 70°之间 ,不满足车辆装置较大视场角度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备较大视场角度的广角镜头。
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和使用上述广角镜头的车辆装置。
一种广角镜头,所述广角镜头从物方一侧到像方一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 群组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群组,所述第一透镜群组包括一个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 ,所述广角镜头满足条件公式O. 8〈 f12/f 〈1.2、 5〈 f14/f 〈25、 Nd3〈35,其中,f表示所述
广角镜头的系统焦距,fl2和fl4分别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群组和第二透镜群组的有效焦距, Nd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的阿贝系数。
一种车辆装置,所述车辆装置包括广角镜头,影像感测器,控制器以及显示单元,所述 广角镜头用于摄取车辆外部物体的画面,所述影像感测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和显示单元, 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单元,所述影像感测器将广角镜头摄取的画面转换成数字图像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影像感测器将数字图像传送给所述显示单元,所述广角镜头从物方一 侧到像方一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群组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群组,所述 第一透镜群组包括一个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所述广角镜头满足条件公式O. 8〈 f12/f 〈1.2、 5〈 f14/f 〈25、 Nd3〈35,其中,f表示所述广角镜头的系统焦距,fi2和fl4分别表示所 述第一透镜群组和第二透镜群组的有效焦距,Nd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的阿贝系数。
上述车用广角镜头以及使用该广角镜头的车辆装置,通过符合上述条件公式的透镜单元 摄取外界物体的画面,其视场角度至少在140°以上。


图l为广角镜头应用于车辆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广角镜头应用于车辆装置的电路模块图。
图3为图2所示之广角镜头的构成示意图。
图4A为图3所示之第一实施方式的广角镜头的光学参数。
图4B为图3所示之第二实施方式的广角镜头的光学参数。
图4C为图3所示之第三实施方式的广角镜头的光学参数。
图5A为图3所示之第一实施方式的广角镜头的纵向球差图。
图5B为图3所示之第一实施方式的广角镜头的像散场曲图。
图5C为图3所示之第一实施方式的广角镜头的畸变图。
图6A为图3所示之第二实施方式的广角镜头的纵向球差图。
图6B为图3所示之第二实施方式的广角镜头的像散场曲图。
图6C为图3所示之第二实施方式的广角镜头的畸变图。
图7A为图3所示之第三实施方式的广角镜头的纵向球差图。
图7B为图3所示之第三实施方式的广角镜头的像散场曲图。
图7C为图3所示之第三实施方式的广角镜头的畸变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 一种广角镜头IO,安装于车辆装置100,例如汽车、货车、客车 、赛车、摩托车等的后部,用于拍摄与车辆装置相隔一定距离,全视场角度为2w范围内的 物体,例如其他车辆,人等,以实时监控车辆装置100与其他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状态,例 如距离等。车辆装置100还包括影像感测器20,控制器30,显示单元40以及存储单元50。广 角镜头10摄取外界物体发出的光线,并将所述光线聚焦到影像感测器20,例如CCD或者CMOS 影像感测装置。影像感测器20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内部电路处理成以数字形式表征的 图像。控制器30—方面根据影像感测器20获取的图像,控制显示单元40实时显示所述图像, 另一方面可以将所述图像存储到存储单元50。其中,显示单元40可以为CRT显示设备或者 LCD显示设备等;存储单元可以为硬盘存储器,光盘存储器或者闪存盘等。显示单元40被安 装于车辆装置内的前部空间,靠近车辆操纵者,例如驾驶员的方向盘附近。因而驾驶员可以 通过观察显示单元40上所显示的画面,实时监控车辆装置100的后部相对其他物体的状态。
请参阅图3,广角镜头10通过若干球面玻璃透镜摄取外界光线。以物方平面16和像方平 面18为参考,广角镜头10于该物方平面16和像方平面18之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群组12、第二 透镜群组14。假设广角镜头10的系统焦距为f,第一透镜群组12和第二透镜群组14的有效焦 距分别为fl2和fl4。因该广角镜头10是一种固定焦距镜头,第一透镜群组12和第二透镜群组 14之间的距离不可调节。第一透镜群组12具有正光焦度,主要用于接收较大角度范围入射的 光线,并修正部分球面像差。第一透镜群组12最好满足条件公式(1)
0.8〈 f12/f 〈1.2 (1)
公式(1)用于限制第一透镜群组12具有较小的焦距,以接收较大角度入射的光线,但 fl2太小则会使该群组内的透镜单元过度弯曲,从而产生过大的场曲和高阶像差,而且曲率 半径小的玻璃透镜加工困难。第二透镜群组14也具有正光焦度,主要用于接收经第一透镜群 组的光线,并将该光线汇聚到像平面18上。第二透镜群组14最好满足条件公式(2)
5〈 f14/f 〈25 (2)
公式(2)使镜头设计尽量接近远心系统,使从第一透镜群组入射的光线有效汇聚到 CCD或者CMOS影像感测装置的感测表面上,也即像平面18上,提升光线的利用效率。此外, 为了适当的平衡光焦度和控制总长,限定此合理的范围。
第一透镜群组12从物方平面16—侧开始,依次包括第一透镜122、第二透镜124、第三透 镜126以及第四透镜128。第一透镜122与第二透镜124为弯月形凹透镜,二者凸面皆弯向物方 平面16,具有负光焦度,以最大限度的接收从外界入射的光线。第三透镜126和第四透镜 128为双凸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可以平衡入射光线经过第一透镜122与第二透镜124所产 生的球面像差和畸变像差。第二透镜群组14从物方平面16—侧开始,依次包括第五透镜144 、第六透镜146以及第七透镜148。第五透镜144为双凹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146为 双凸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七透镜148为弯月形凹透镜,其凸面弯向像方平面18,具有负 光焦度。
假设第一透镜122和第三透镜126的有效焦距分别为^和f3,第六透镜146的有效焦距为 f6,第一透镜群组12的第三透镜126的阿贝系数为Nd3。为摄取全视场角度2w至少在140。以上 范围内的物体画面,并兼顾成像画面具有较好的品质,有效消除像差、色差等,广角镜头 IO最好还满足如下条件
Nd3〈35 (3)
-5. 5〈 h/f 〈-4. 5 (4)
3.3〈 f3/f 〈3.6 (5)
l〈 f6/f 〈1.2 (6)
条件(3)限制第三透镜126的阿贝数为Nd3必须小于35以平衡广角镜头10的系统色差。 条件(4)限制第一透镜122为负光焦度的透镜单元,以接收大角度入射的光线。条件(5) 限制第三透镜126必须为正光焦度,以平衡第一透镜122的负光焦度和引入的畸变像差。在系 统焦距f固定不变时,第一透镜122和第三透镜126的有效焦距^和f3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取 值。因为,若^/f大于上限-4. 5,则第一透镜122需具有绝对值相对较小的曲率半径,而使 用玻璃材料不利于加工小曲率半径的透镜,若h/f小于下限-5.5,则会使第一透镜122的焦 距变长。若f3/f大于上限3.6时,则无法提供足够的正光焦度,以平衡第一透镜122与第二透 镜124所产生的球面像差和畸变像差。若f3/f小于下限3. 3时,则第三透镜126曲率半径相对 较小,既不利于透镜的加工,也不足以平衡第一透镜122的负光焦度。条件(6)限定第六透 镜必须为正光焦度,以平衡广角镜头10系统产生的像散场曲。
假设镜头总长度为TTL, TTL为物方平面16到像方平面18之间的距离。为兼顾广角镜头 IO的长度,使广角镜头10进一步满足条件公式
0.l〈 f/TTL 〈0.13 (7)
设置f/TTL小于一上限值0. 13,以有效縮短镜头的长度,但f/TTL如果小于下限值0. l时
,则会产生较大的高阶像差,进而影响成像品质。
因为车辆装置100在使用中会遇到众多自然因素,例如高温,寒冷,雨雪天气状况,所 以第一透镜群组12的第一透镜122、第二透镜124、第三透镜126、第四透镜128以及第二透镜 群组14的第五透镜144、第六透镜146、第七透镜148较佳地采用玻璃材料加工而成,玻璃材 料相对其他材料的透镜,例如塑胶透镜,具有耐高温,抗腐蚀,防刮伤等优点。这些透镜单 元并被加工成球面形状,因球面透镜相对非球面的透镜,方便加工,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该广角镜头10还包括一光阑(Stop) 13。光阑13较佳地被设置成被关于物方平面16和像 方平面18对称,也即该光阑13分别与物方平面16和像方平面18间隔设置数目基本相同的透镜 单元。例如,该光阑13位于第四透镜142和第五透镜144之间,以限制通过该广角镜头10的光 线的光通量。
在组装时,可从像方平面18开始,先固定第二透镜群组14的第七透镜148,然后组装第 六透镜146,再依次组装到物方平面16之间的其他透镜元件,从而形成广角镜头IO。 广角镜头10各光学元件第 一实施方式的光学参数如图4A所示
由图4A所列广角镜头10各光学元件第一实施方式的数据,如曲率半径、厚度、折射率等 ,利用焦距计算公式可计算求得第一透镜122的有效焦距^为-9.241mm,第三透镜126的有效 焦距f3为6. 345mm,第六透镜146的有效焦距f6为2. 052mm。第一透镜群组12的有效焦距f 12为 1. 5293mm,第二透镜群组14的有效焦距f 14为38. 8575mm。广角镜头10的系统焦距f为l. 81mm ,镜头总长度TTL为15. 2mm。容易计算得到f12/f =0.8463, f14/f = 21. 5039, f工/f =-5.1, f3/f =3.5, f6/f =1.1, f/TTL =0.127,分别满足该广角镜头10的成像条件公式(1) 0. 8〈 fl2/f 〈1.2、公式(2) 5〈 f14/f 〈25、公式(4) -5.5〈 f工/f 〈-4.5、公式(5) 3. 3〈 f3/f 〈3.6、公式(6) l〈 f6/f 〈1.2和公式(7) 0. l〈 f/TTL 〈0.13。其中,第三透镜126的阿贝 系数Nd^27. 5795,满足公式(3) Nd3〈35。在满足上述条件公式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广角镜头 10,其产生的像差和色差满足车辆装置的成像要求,如以下实验结果所示
请参阅图5A,第一实施方式的广角镜头10的纵向球差(longitudinal aberration)图 ,纵轴表示通光孔径大小,横轴表示球差数值。在各纵向球差图中,分别为针对g线(入值 435. 8nm) , d线(入值587. 6nm) , c线(入值656. 3nm)而观察到的在不同通光孔径下所对 应的纵向球差值。其中,g线产生的纵向球差值在(-0. 18mm, 0. 08mm)范围内,d线产生的纵 向球差值在(-0. 10mm, 0. 14mm)范围内,c线产生纵向球差值在(-0. 08mm, 0. 16mm)范围内 。总体而言,第一实施方式的广角镜头10对可见光产生的纵向球差值在(-0. 20mm, 0. 20mm) 范围内,满足车辆装置大角度成像要求。
请参阅图5B和5C,第一实施方式的广角镜头10的像散场曲(field curvature)图和畸 变(distortion)图,图中纵轴表示像点距离广角镜头10中心光轴的高度。在全视场角度2 03为143.02°的范围内产生的子午场曲值和弧矢场曲值均在(-0. 20mm, 0. 20mm)范围内,最 大畸变率小于-50%,满足车辆装置大角度成像要求。
广角镜头10各光学元件第二实施方式的光学参数如图4B所示
由图4B所列广角镜头10各光学元件第一实施方式的数据,如曲率半径、厚度、折射率等 ,利用焦距计算公式可计算求得第一透镜122的有效焦距^为-9. 838mm,第三透镜126的有效 焦距f3为6. 216mm,第六透镜146的有效焦距f6为2. 006mm。第一透镜群组12的有效焦距f 12为 1. 6801mm,第二透镜群组14的有效焦距f 14为15. 376mm。广角镜头10的系统焦距f为l. 79mm, 镜头总长度TTL为14. 67mm。容易计算得到f12/f =0.9381, f14/f =8.5851, f工/f =-5.49, f3/f =3.5, f6/f =1.1, f/TTL =0.122,分别满足该广角镜头10的成像条件公式(1) 0. 8〈 fl2/f 〈1.2、公式(2) 5〈 f14/f 〈25、公式(4) -5.5〈 f工/f 〈-4.5、公式(5) 3. 3〈 f3/f 〈3.6、公式(6) l〈 f6/f 〈1.2和公式(7) 0. l〈 f/TTL 〈0.13。其中,第三透镜126的阿贝 数Nd^26. 5795,满足公式(3) Nd3〈35。满足上述条件公式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广角镜头IO, 其产生的像差满足车辆装置的成像要求,如下实验曲线所示
请参阅图6A,第二实施方式的广角镜头10的纵向球差图。其中,g线产生的纵向球差值 在(-0. 18mm, 0. 08mm)范围内,d线产生的纵向球差值在(-0. 10mm, 0. 14mm)范围内,c线产 生纵向球差值在(-0. 08mm, 0. 16mm)范围内。总体而言,第二实施方式的广角镜头10对可见 光产生的纵向球差值在(-0. 20mm, 0. 20mm)范围内,满足车辆装置大角度成像要求。
请参阅图6B和6C,第二实施方式的广角镜头10的像散场曲图和畸变图。在全视场角度2 03为144.48°的范围内产生的子午场曲值和弧矢场曲值均在(-0. 20mm, 0. 20mm)范围内,最 大畸变率小于-50%,也满足车辆装置大角度成像要求。
广角镜头10各光学元件第三实施方式的光学参数如图4C所示
由图4C所列广角镜头10各光学元件第一实施方式的数据,如曲率半径、厚度、折射率等 ,利用焦距计算公式可计算求得第一透镜122的有效焦距^为-8. 899mm,第三透镜126的有效 焦距f3为6. 418mm,第六透镜146的有效焦距f6为1. 918mm。第一透镜群组12的有效焦距f 12为 1. 8729mm,第二透镜群组14的有效焦距f 14为10. 0801mm。广角镜头10的系统焦距f为l. 81mm ,镜头总长度TTL为14. 29mm。容易计算得到f12/f =1.0353, f14/f = 5. 5722, f^f =-4.91, f3/f =3.5, f6/f =1.1, f/TTL =0. 127分别满足该广角镜头10的成像条件公式(1) 0. 8〈 fl2/f 〈1.2、公式(2) 5〈 f14/f 〈25、公式(4) -5.5〈 f〃f 〈-4.5、公式(5) 3. 3〈 f3/f〈3.6、公式(6) l〈 f6/f 〈1.2和公式(7) 0. l〈 f/TTL 〈0.13。其中,第三透镜126的阿贝 数Nd^27. 5795,满足公式(3) Nd3〈35。满足上述条件公式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广角镜头IO, 其产生的像差满足车辆装置的成像要求,如下实验曲线所示
请参阅图7A,第二实施方式的广角镜头10的纵向球差图。其中,g线产生的纵向球差值 在(-0. 18mm, 0. 08mm)范围内,d线产生的纵向球差值在(-0. 10mm, 0. 14mm)范围内,c线产 生纵向球差值在(-0. 08mm, 0. 16mm)范围内。总体而言,第二实施方式的广角镜头10对可见 光产生的纵向球差值在(-0. 20mm, 0. 20mm)范围内,满足车辆装置大角度成像要求。
请参阅图7B和7C,第二实施方式的广角镜头10的像散场曲图和畸变图。在全视场角度2 03为141.82°的范围内产生的子午场曲值和弧矢场曲值均在(-0. 20mm, 0. 20mm)范围内,最 大畸变率小于-50%,也满足车辆装置大角度成像要求。
上述广角镜头10以及使用该广角镜头的车辆装置,通过成像条件公式0.8〈f12/f〈1.2 、5〈f14/f〈25,可使视场角度至少在14()°以上,以及成像条件公式Nd3〈35、 -5. 5〈f ^f〈-4. 5、 3. 3〈f3/f〈3.6、 l〈f6/f〈1.2,使广角镜头具有较佳的成像品质。
上述广角镜头10仅为较佳实施方式,本领域具有普通知识的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可以作 一定的变更。例如,广角镜头10没有光阑13,也可以大角度成像。光阑13较佳地被设置成被 位于关于物方16和像方18对称。其也可以位于第一透镜群组12和第二透镜群组14之间,或者 第一群组12的透镜元件之间也可以成像。
广角镜头10也可以安装于车辆装置100的两侧或者车辆装置100的底部或者车辆装置100 的前部甚至车辆装置100的顶部。广角镜头10安装于车辆装置100的尾部时,可以是位于尾部 的中间或者边缘,其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广角镜头10可以固定安装于车辆装置 IOO上,当然也可以枢转机构安装于该车辆装置IOO,例如可以使用供驾驶员操作的电机旋转 机构,改变广角镜头10摄取物体画面的范围。特别地,广角镜头10和影像感测器20构成一体 转动之模组,以更好地摄取画面。
权利要求
1.一种广角镜头,所述广角镜头从物方一侧到像方一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群组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群组,所述第一透镜群组包括一个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角镜头满足条件公式0.8<f12/f<1.2、5<f14/f<25、Nd3<35,其中,f表示所述广角镜头的系统焦距,f12和f14分别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群组和第二透镜群组的有效焦距,Nd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的阿贝系数。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群组 还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群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所述广角镜 头还满足条件公式-5. 5〈 fl/f 〈-4.5、 3.3〈 f3/f 〈3.6、 l〈 f6/f 〈1.2, fl、 f3、 f6分别表 示所述第一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群组 还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位于所述第一透 镜和第三透镜之间,所述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为向物方一侧凸起的弯月形凹透镜,所述第三 透镜和第四透镜为双凸透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群组 还包括依次位于第四透镜和第六透镜之间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以及位于第六透镜和像 方一侧之间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为双凹透镜,所述第六透镜为双凸透 镜,所述第七透镜为向像方一侧凸起的弯月形凹透镜。
5.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角镜头满足 条件公式O. l〈 f/TTL 〈0. 13,其中TTL表示广角镜头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角镜头满足 条件公式2 w >140o,其中w表示所述广角镜头的半视场角。
7.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角镜头还包 括一光阑,所述光阑位于所述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之间。
8. 一种车辆装置,所述车辆装置包括广角镜头,影像感测器,控制 器以及显示单元,所述广角镜头用于摄取车辆外部物体的画面,所述影像感测器电性连接所 述控制器和显示单元,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单元,所述影像感测器将广角镜头摄取 的画面转换成数字图像,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影像感测器将数字图像传送给所述显示单元, 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角镜头从物方一侧到像方一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群组和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群组,所述第一透镜群组包括一个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所述 广角镜头满足条件公式0.8〈 fl2/f 〈1.2、 5〈 fl4/f 〈25、 Nd3〈35,其中,f表示所述广角镜 头的系统焦距,fl2和fl4分别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群组和第二透镜群组的有效焦距,Nd3表示所 述第三透镜的阿贝系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群组 还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群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所述广角镜 头还满足条件公式-5. 5〈 fl/f 〈-4.5、 3.3〈 f3/f 〈3.6、 l〈 f6/f 〈1.2, fl、 f3、 f6分别表 示所述第一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群组 还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位于所述第一透 镜和第三透镜之间,所述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为向物方一侧凸起的弯月形凹透镜,所述第三 透镜和第四透镜为双凸透镜。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群 组还包括依次位于第四透镜和第六透镜之间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以及位于第六透镜和 像方一侧之间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为双凹透镜,所述第六透镜为双凸 透镜,所述第七透镜为向像方一侧凸起的弯月形凹透镜。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角镜头固定安装于所述车辆装置的尾部。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装置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影像感测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影像感测 器将数字图像存储到所述存储单元。
全文摘要
一种广角镜头从物方一侧到像方一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群组和第二透镜群组,第一透镜群组包括一个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广角镜头满足条件公式0.8<f<sub>12</sub>/f<1.2、5<f<sub>14</sub>/f<25、Nd<sub>3</sub><35,其中,f表示广角镜头的系统焦距,f<sub>12</sub>和f<sub>14</sub>分别表示第一透镜群组和第二透镜群组的有效焦距,Nd<sub>3</sub>表示第三透镜的阿贝系数。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广角镜头的车辆装置。
文档编号B60R11/00GK101373261SQ200710201428
公开日2009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2日
发明者林群翎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