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使轮胎和支撑轮辋同轴对准的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64622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使轮胎和支撑轮辋同轴对准的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使轮胎与将安装该轮胎的可沿相互接近和
远离(receding)的方向移动的 一对支撑轮辋同轴对准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使轮胎与上述类型的支撑轮辋同轴对准的方法和设备,传统已知日本特许第3406031号公报中所述的发明。
该设备具有水平升降台;用于升/降该升降台的垂直流体缸;以给定距离分开地配置在升降台上的一对水平长辊(roll),当轮胎以竖立状态置于辊上时,该辊使轮胎的中心轴线与将安装该轮胎的可沿相互接近和远离方向移动的支撑轮辋的中心轴线在前后方向上对准;上下检测器,该上下检测器用于当由流体缸升/降升降台和轮胎时检测胎圏部的径向上端和下端;以及
计算装置,该计算装置用于算出使轮胎的中心轴线与支撑轮辋的中心轴线在上下方向上对准所需的升/降量。该设备也被设计成通过利用来自计算装置的移动信号操作流体缸从而以上述升
/降量来升/降升降台和轮胎,以使轮胎的中'"、轴线与支撑轮辋的中心轴线在前后方向上对准。

发明内容
这种用于使轮胎与支撑轮辋同轴对准的传统方法和设备通过使轮胎的胎面部的外表面(接地面)与一对长辊接触来使轮胎的中心轴线和支撑轮辋的中心轴线在前后方向上对准。从而,当轮胎是待翻新的旧轮胎并且在胎面外表面上具有不均匀磨
4损、变形、局部缺陷等时,前后方向上的中心对准受到这些不均匀磨损、变形、局部缺陷等的影响并且发生偏离,这将引起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排除胎面外表面的影响而高精度地同轴对准轮胎与支撑轮辋的方法和设备。
首先,能够通过一种用于使轮胎与支撑轮辋同轴对准的方
法来实现该目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检测部件在沿圆周方向间隔开的三个以上的点^r测轮胎的胎圈部的径向内端位置;由处理部件基于检测步骤时检测部件的位置信息和来自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算出轮胎的中心轴线与可沿相互接近和远离的方向移动的 一 对支撑轮辋的中'^轴线之间的位置差;通过在接收到来自处理部件的对准信号时使移动部件动作来使轮胎移动通过与所算出的位置差相等的距离,从而使轮胎的中心轴线和支撑轮辋的中心轴线对准。
其次,能够通过一种用于使轮胎与支撑轮辋同轴对准的设备来实现该目的,该设备包括检测部件,其用于在沿圆周方向间隔开的至少三个点检测轮胎的胎圈部的径向内端位置;处理部件,其用于基于检测时所述检测部件的位置信息和来自所述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算出轮胎的中心轴线与可沿相互接近和远离的方向移动的一对支撑轮辋的中心轴线之间的位置差;移动部件,其用于根据在接收到来自处理部件的对准信号时动作
来使轮胎移动通过与所算出的位置差相等的距离,从而使轮胎的中心轴线与支撑轮辋的中'^轴线对准。
在本发明中,由^r测部件在沿圆周方向间隔开的至少三个点检测轮胎的胎圈部的径向内端位置,并且基于检测结果和检测部件的位置信息算出轮胎的中心轴线和 一 对支撑轮辋的中心轴线之间的位置差。轮胎的作为内端位置检测对象的胎圈部是即使轮胎长时间行驶(即,被使用)尺寸和形状也几乎不变的部分,使得能够高精度地确定上述差,从而高精度地进行轮胎与支撑轮辋的对准。这样,本发明不是利用胎面的外表面而是利用胎圈部用于中心对准。从而,即z使胎面上存在不均匀磨损、变形、局部缺陷等,也当然可以排除这些缺陷的影响。
在根据权利要求2的公开内容构造的本发明中,即使在胎圏部的径向内端的形状不是正圆而是变形成如椭圆形等轴对称形状的情况下,也能够高精度地确定中心轴线(长轴和短轴的交点)之间的差,从而,能够高精度地进行轮胎与支撑轮辋的中心对准。在根据权利要求4的公开内容构造的本发明中,能够由冲企测部件4全测胎圏部的径向内端,而无需较大地移动4仑胎的检测部件,这提高了作业效率。
如权利要求5所述,当用于为了中心对准而移动轮胎的移动部件也用于检测胎圈部的径向内端时,不需要用于位置检测的专用移动部件。这能够简化设备的构造并且降低设备的生产成本。此外,如权利要求6所述,本发明适用于打磨机。


图l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正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左侧视图。
图3是图1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右侧视图。
附图标记
15, 21 支撑轮辋
22 轮胎
23 胎圏部46 打磨机71 移动部件91 4企测部件 94 处理部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论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图1至图3中, 附图标记ll表示立设在地面(floor face) 12上的门型支撑架。 在位于支撑架ll的一侧的垂直部lla的高度方向中央部,设置 有朝向位于另 一侧的垂直部llb水平延伸的液体缸(cylinder) 13作为接近/远离部件。液体缸13的活塞杆14的轴向另一端(前 端)被插入到固定于支撑轮辋15的一侧面的轴承16中。结果, 经由轴承16和液体缸13由支撑架11可转动地支撑支撑轮辋15。
此外,轴承19被固定在垂直部llb的高度方向中央部的一 侧面,与液体缸13同轴并且限制液体缸的轴向移动的转动轴2 0 的轴向中央部被插入到轴承19中。与支撑轮辋15成对的另 一支 撑轮辋21被固定在转动轴20的轴向一端。结果,经由轴承19 和转动轴20由支撑架11可转动地支撑支撑轮辋21。
当液体缸13工作而使活塞杆14突出或缩回时,支撑轮辋15 单独移动,而支撑轮辋21静止。因此, 一对支撑轮辋15和21 沿下述轮胎的中心轴线-波此接近/远离。应当注意, 一侧的支撑 轮辋15可以静止,而仅使另一侧的支撑轮辋21移动,或者,作 为可选方案,可使支撑轮辋15和21都移动。换句话说,支撑轮 辋15和21中的至少一方沿^J台的中心轴线;波此4妻近/远离地移 动。
此外,支撑轮辋15和21均由胎圏座部15a、 21a和轮缘部 15b、 21b构成,该胎圏座部15a、 21a分别具有大致圆筒形状, 该轮缘部15b、 21b分别从胎圈座部15a、 21a的轴向外端延伸 并且具有比胎圈座部15a、 21a的直径大的直径。当轮胎22(在该情况下是将被翻新的旧轮胎)被安装在支撑轮辋15、 21上时, 轮胎22的胎圈部23坐落在胎圈座部15a、 21a的外周面上,并且 胎圈部23的内周面与胎圈座部15a、 21a的外周面接触。
基座25和驱动马达26被配置在相对于垂直部llb的另 一侧 的地面12上。在固定到驱动马达26的输出轴27的皮带轮28和固 定到转动轴20的皮带轮29之间张设同步带(timing belt) 30。 结果,当驱动马达26工作以使输出轴27转动时,支撑轮辋15、 21和安装到支撑轮辋上的轮胎一体地转动。上述转动轴20、驱 动马达26、皮带轮28、 29和同步带30整体构成在去除胎面胶时 用于使支撑轮辋15、 21和轮胎22相对于支撑轮辋15、 21的中心 轴线转动的转动部件31。
打磨部件34设置在支撑架11的前方并且具有配置在地面 12上的基座35和设于基座35上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导轨 36。固定到移动板37的滑动轴承38与导轨可滑动地接合。平行 于液体缸13延伸的一对导轨39也被设于移动板37上。固定到打 磨主体的滑动轴承41与导轨可滑动地接合。
当从如螺杆机构等未示出的驱动机构施加驱动力时,移动 板3 7和打磨主体4 0分别沿轮胎2 2的径向和宽度方向移动,以使 打磨主体40能够在水平面内沿轮胎22的外周面移动。附图标记 44表示由打磨主体40支撑的臂,研磨式(grinding type )打磨 转动体45被可转动地支撑在臂44的前端。
结果,当由从转动部件31施加的驱动力而使由支撑轮辋 15、 21支撑的轮胎22转动时,打磨转动体45在转动的同时在水 平面内沿轮胎的外周面移动,从轮胎22去除胎面胶以使轮胎22 再生为基胎。上述基座35、导轨36和39、移动板37、滑动轴承 38和41、打磨主体40、臂44以及打磨转动体45整体构成上述打 磨部件34,上述支撑架ll、液体缸13、支撑轮辋15和21、轴承
816和19、转动部件31以及打磨部件34整体构成用于从轮胎(将 被翻新的旧轮胎)22去除胎面胶的打磨4几46。这种打磨机46 适用于本发明。
附图标记4 8表示地面12中的位于支撑轮辋15 、 21的正下方 的向下挖掘的凹部(pit)。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导柱49被立 设在凹部48的底面上并且被可滑动地插入到圆筒状导管51中, 该导管51被固定到水平升降板50的下表面。附图标记53表示被 固定到凹部48的底面的轴承,由轴承53可转动地支撑沿上下方 向延伸的螺杆轴54的下端部。
在固定到螺杆轴54的皮带轮55和固定到置于凹部48的底
螺杆轴54的上端部被拧入到固定于升降板50的下表面的带螺 紋构件60中。当驱动马达56工作而使螺杆轴54转动时,升降板 50在导柱49和导管51的引导下升降移动。上述导柱49、升降板 50、导管51、轴承53、螺杆轴54、皮带轮55和58、驱动马达 56、同步带59以及带螺紋构件60整体构成用于在承载轮胎22 的状态下进行升降移动的升降机构61 。
沿前后方向延伸的 一对导轨64被设置于升降板50的上表 面,安装在置于升降板50的正上方的移动板65的下表面的多个 滑动轴承6 6与导轨6 4可滑动地接合。附图标记6 7表示固定到升 降板50的后端部的上表面的驱动马达。连接到驱动马达67的输 出轴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螺杆轴6 8被拧入到安装于移动板 65的中央部的下表面的带螺紋构件69中。
结果,当驱动马达67运转而使螺杆轴68转动时,移动板65 在导轨64的引导下沿前后方向移动。上述导轨64、移动板65、 滑动轴承66、驱动马达67、螺杆轴68和带螺紋构件69整体构成 用于在承载4仑胎2 2的状态下沿前后方向进行移动的驱动机构70。上述升降一几构61和驱动机构70整体构成移动部件71。应该 注意,在本实施方式中,螺杆机构被用作移动部件71,但是齿 条-齿轮机构、液压伺服缸等也可用于本发明。
附图标记73表示设于移动板65的上表面并且与支撑轮辋 15、 21的中心轴线平行地延伸的一对导轨。安装到置于移动板 65的正上方的导板74的下表面的多个滑动轴承75与导轨73可 滑动地接合。结果,导板74能够在导轨73的引导下沿支撑轮辋 15、 21的中心轴线移动。在导板74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当以 竖立状态在其上放置轮胎22时防止轮胎22转动运动的轮胎接 收部76。
附图标记77表示一端锁定到固定于移动板65的止动部78 上的拉伸弹簧。弹簧77的另一端被锁定到导板74上。导板受到 弹簧77所施加的力从而沿着支撑轮辋15、 21的中心轴线沿轴向 第一方向移位,直到导板到达抵接止动部78的载入载出位置。 上述导轨73、导板74、滑动轴承75、弹簧77和止动部78整体构 成引导机构79,该引导机构79能够沿与轴向第一方向相反的轴 向第二方向引导处于竖立状态的轮胎22同时防止轮胎22沿径 向移位。
附图标记llc和lld表示分别从高度方向的中央部向前和 向后水平地延伸的臂部。沿轴向第二方向发出与支撑轮辋15、 21的中心轴线平行的光的光发射器82、 83设置在臂部llc、 lld 的与支撑轮辋15、 21的中心轴线相同高度的轴向第二侧面。在 该状态下,从光发射器82、 83发出的光的光路分别位于支撑轮 辋15、 21的轮缘部15b、 21b的外缘的稍微径向外侧,使得轮缘 部15b、 21b不会遮挡光。此外,以与垂直部lla相同的方式在 垂直部llb上设置臂部lle、 llf。在臂部lle、 llf的轴向第一侧 面的与来自光发射器82、 83的光相交的位置分别安装用于分别接收来自光发射器82、 83的光的光接收器84、 85。
当由引导机构79和移动部件71从下方支撑的处于竖立状 态的轮胎22的中心轴线位于支撑轮辋15、 21的中心轴线附近 时,由轮胎22的胎侧部81遮挡来自光发射器82或83的光。然而, 当移动部件71工作而使轮胎22在与轮胎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 面内前后移动直到胎圏部23的径向内端或本实施方式中的胎 圏部23的胎趾(bead toe)通过并且离开光的光路时,光从遮 挡状态被释放并且到达光接收器84或85。这样,在作为沿圓周 方向间隔180度的前端和后端的两个点检测轮月台22的月台圈部23 的径向内端位置。
此外,光发射器87、 88分别在支撑轮辋15、 21的中心轴线 的稍微上方和稍微下方被安装到垂直部11 a的轴向第二侧面。 从光发射器87、 88和光接收器82、 83到支撑轮辋15、 21的中 心轴线的距离相同。当沿与轴向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从光发射 器87、 88发射与来自光发射器82、 83的光平行的光时,能够由 安装在垂直部llb的轴向第 一侧面的与发出的光相交的位置的 光接收器89、 90接收这些光。
以与上述方式相同的方式,当轮胎22的中心轴线位于支撑 轮辋15、 21的中心轴线附近时,由胎侧部81遮挡来自光发射器 87、 88的光,但是,当轮胎在与轮胎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内 上下移动直到胎圏部2 3的径向内端通过并且离开光的光路时, 光从遮挡状态被释放并且到达光接收器89、 90。这使得在作为 沿圆周方向间隔180度的前端和后端的两个点检测轮胎22的胎 圈部23的径向内端位置。
上述成对的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82和84、 83和85、 87和 89、 88和90构成透过型光电传感器91,这四个光电传感器91 在沿圓周方向间隔相等角度(90度)的四个点检测轮胎22的胎
ii圏部23的径向内端位置。这样,与仅设置一个光电传感器的情 况相比,数量与胎圏部2 3的将被检测的径向内端位置的数量相 同的光电传感器(检测部件)91能够检测胎圏部23的径向内端 位置,而无需较大地移动光电传感器91和轮胎22,从而提高作 业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光电传感器91在沿圆周方向间隔相等 角度的四个点才企测胎圈部23的径向内端位置。然而,应该注意, 在本发明中,将由检测部件检测的径向内端位置可以是沿圆周 方向间隔不同的角度而且可以为至少三个点。将被检测的径向 内端位置应当为至少三个点的原因是利用该至少三个点能够 容易并且高精度地算出由胎圏部23的径向内端形成的圆和该 圆的中心。
尽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透过型光电传感器91被用作用于 检测胎圏部23的径向内端位置的检测部件,但是,反射型光电 传感器或微动开关(micro switch)也可以用在本发明中。另 外,可以由摄像管拍摄胎圏部,并且可以对图像进行处理以检 测胎圈部的径向内端。
当由光电传感器(检测部件)91在沿圆周方向间隔90度的 四个点;险测胎圈部23的径向内端位置时,即使胎圏部23的径向 内端的形状不是正圆而是变形成轴对称形状,也可以高精度地 确定中心点(长轴和短轴的交点)的位置。结果,能够高精度 地确定轮胎2 2的中心轴线和支撑轮辋15 、 2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 偏差,从而高精度地进行轮胎22与支撑轮辋15、 21的中心对准。
附图标记94表示配置在地面12上的如微型计算机等处理 部件。来自用于检测驱动马达26、 56、 67的转动的编码器95、 96、 97以及四个光电传感器91的检测信号被输入到处理部件 94,四个光电传感器91的位置信息(例如,X、 Y坐标的值)
12和支撑轮辋15、 21的中心轴线的位置信息(也是X、 Y坐标的 值)被预先存储在处理部件94中。
处理部件94基于所存储的检测时的光电传感器91的位置 信息以及来自光电传感器91和编码器96、 97的检测结果确定轮 胎22的中心轴线的位置(例如,X、 Y坐标的值),并且处理部 件94还确定轮胎22的中心轴线和支撑轮辋15、 21的中心轴线之 间的偏差(沿X轴和Y轴方向的偏差)。然后,与该偏差对应的 对准信号被从处理部件94输出到移动部件71,更具体地,输出 到驱动马达56、 67。这样,如果胎圈部23的径向内端的形状变 形成如椭圆形等轴对称形状,则轮胎2 2的中'"、轴线位于长轴和 短轴的交点。
结杲,这些驱动马达56、 67工作而使导板74和轮胎22升降 移动和前后移动该偏差(与对准信号对应的量),并且使轮胎的 中心轴线与支撑轮辋15、 21的中心轴线一致。这样,当将由光 电传感器91以上述方式4全测胎圏部23的径向内端位置时,借助 于移动部件71使轮胎22在与轮胎22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内 移动。移动部件71也用于轮胎22的中心轴线与支撑轮辋15、 21 的中心轴线的中心对准。也就是说,移动部件71用于胎圏部23 的径向内端位置的4企测以及两个中心轴线的中心对准。结果, 不需要用于位置检测的专用移动部件,使得构造变得更简单并 且生产成本变得更低。
应当注意,在本发明中,可以在不确定4仑胎的中心轴线的 位置的情况下由处理部件算出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的偏差, 并且可以基于算出的偏差操作移动部件以进行轮胎的中'"、轴线 和支撑轮辋的中心轴线的中心对准。 一旦以该方式完成了中心 对准操作,借助于打磨部件34从轮胎22去除胎面胶。这使得几 乎可以完全消除支撑轮辋15、 21和轮胎22之间的中心偏差。从而,特别是当应用到打磨机46时,能够有效地抑制热分离(heat separation )、粘4姿不良和振动的发生。
接着,将论述上述实施方式的作用。假i殳液体缸13的活塞 杆14已经缩回到行程末端(stroke end),支撑轮辋15已经移 动到并且停止在第一侧极限,导板74由于弹簧77所施加的力已 经被向第 一侧移动并且停止在导板74抵接止动部78的载入载 出位置。由未示出的承载部件在支撑轮辋15和21之间承载轮胎 22,然后将轮胎22以竖立状态置于处于载入载出位置的导板74 上。在这种状态下,由轮胎接收部76防止轮胎22转动运动,使 得轮胎的位置不变。此外,轮胎22的中心轴线位于支撑轮辋15、 21的中心轴线附近,并且由轮胎22的胎侧部81遮挡来自光发射 器82、 83、 87、 88的光。
其后,控制信号被从处理部件9 4输出到移动部件71的驱动 马达56,以使螺杆轴54转动。这使得升降板50、移动板65、导 板74和4仑胎22 —体地向上移动。在该移动过程中,胎圏部23 的径向内端(胎趾)的上侧端通过并且离开来自光发射器87的 光的光路。结果,由轮胎22遮挡的光从遮挡状态被释放并且到 达光接收器8 9,在上侧端的 一 个点检测胎圏部2 3的径向内端位 置。在这种情况下,从由光发射器87和光接收器89构成的光电 传感器91输出检测信号,并且从编码器96输出表示驱动马达56 的转数(轮胎22的上升距离)的检测信号。
然后,沿与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螺杆轴54,以使轮胎 22向下移动。在该移动过程中,胎圈部23的径向内端的下侧端 通过来自光发射器88的光的光路,并且来自光发射器88的光到 达光接收器9 0 /人而在下侧端的 一 个点测胎圏部2 3的径向内 端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来自由光发射器88和光接收器90构成 的光电传感器91的检测信号和来自编码器96的检测信号被输出到处理部件94。此后,导板74返回到载入载出位置。
然后,控制信号被从处理部件94输出到移动部件71的驱动 马达67,以使螺杆轴68转动。这使得轮胎22向前移动。在该移 动过程中,胎圈部23的径向内端的前侧端通过来自光发射器82 的光的光路,并且来自光发射器82的光到达光接收器84从而在 前侧端的一个点检测胎圈部23的径向内端位置。在这种情况 下,来自由光发射器82和光接收器84构成的光电传感器91的检 测信号和来自编码器94的检测信号被输出到处理部件94。
然后,使螺杆轴68沿与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以使轮 胎22向后移动。在该移动过程中,胎圈部23的径向内端的后侧 端通过来自光发射器83的光的光路,并且来自光发射器83的光 到达光接收器8 5从而在后侧端的 一 个点检测胎圈部2 3的径向 内端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来自由光发射器83和光接收器85构 成的光电传感器91的检测信号和来自编码器97的检测信号被 输出到处理部件94。此后,导板74返回到载入载出位置。应当 注意,4企测不限于上述顺序,而可以是任意顺序。
这样, 一旦由光电传感器91在沿圆周方向间隔开的三个以 上的点、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相等角度(90度)的四个点 检测胎圈部23的径向内端位置,处理部件94就基于所存储的光 电传感器91的位置信息以及来自光电传感器91和编码器96、 97 的检测结果算出轮胎22的中心轴线的位置。接着,算出轮胎22 的中心轴线与支撑轮辋15、 2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偏差,与该偏 差对应的对准信号被输出到移动部件71,更具体地被输出到驱 动马达56、 67。
驱动马达56、 67在接收到来自处理部件94的对准信号时动 作而使轮胎22升降移动和前后移动该偏差(与对准信号对应的 量),并且使轮胎22的中心轴线与支撑轮辋15、 21的中心轴线一致。这里,使中心轴线一致是指中心轴线之间的偏差的量落
入容许的范围内并且不必完全一致。轮胎22的作为上述内端位 置检测对象的胎圈部23是即使轮胎长时间行驶(即,被使用) 尺寸和形状也几乎不变的部分,使得能够高精度地确定上述偏 差,从而高精度地进行轮胎22与支撑轮辋15、 21的中心对准。 这样,不是将胎面的外表面而是将胎圈部23用于中心对准。从 而,即使胎面上存在不均匀磨损、变形、局部缺陷等,也能排 除其影响。
在这样完成了轮胎22与支撑轮辋15、 21的对准之后,液体 缸13工作而使活塞杆14突出,使得支撑轮辋15被插入到轮胎22 的第一侧的胎圈部23中。结果,使第一侧的胎圈部23坐落在支 撑轮辋15上,此后,使活塞杆14进一步突出。此外,轮胎22 沿与支撑轮辋15、 21的中心轴线平行的导轨73移动,使得即使 当轮胎被进 一 步向另 一 侧移动时,轮胎2 2的中'"、轴线和支撑轮 辋15、 2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偏差的量也不增加,并且能够维持 它们的高同心性。
一旦支撑轮辋21被插入到轮胎22的另 一侧的胎圏部23中 并且使胎圏部23坐落在支撑轮辋21上,就停止液体缸13的工 作。在以这种方式使轮胎22的胎圈部23坐落在支撑轮辋15、 21 上并且由支撑轮辋15、 21支撑轮胎22的胎圏部23之后,低压例 如大约0.2MPa的内压(空气)被填充到轮胎22中并且使驱动 马达56工作而使螺杆轴54转动。这使得升降板50、移动板65 和导板74向下移动而释放轮胎22。此后,在由转动部件31使支 撑轮辋15、 21和轮胎22 —体地转动的同时,使打磨转动体45 和打磨主体40—起沿着轮胎22的外表面移动,并且使打磨转动 体45转动。因此,从轮胎去除胎面胶以得到基胎。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光电传感器91静止而轮胎22上下移动和前后移动,使得在沿圆周方向间隔相等角度的四个点检测胎
圏部23的径向内端位置。然而,轮胎可以静止并且检测部件可 以在与轮胎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内移动,使得在沿圆周方向 间隔开的至少三个点才企测胎圈部23的径向内端位置。上述实施 方式将本发明应用于打磨机46,但是,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均 均衡机(uniformity machine )、测量轮胎的外径用的设备和 将新胎面安装到基胎的径向外侧的翻新轮胎用的设备。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适用于使轮胎与 一 对支撑轮辋中心对准的工业领域。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使轮胎与支撑轮辋同轴对准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检测部件在沿圆周方向间隔开的三个以上的点检测所述轮胎的胎圈部的径向内端位置;由处理部件基于检测步骤时所述检测部件的位置信息和来自所述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算出所述轮胎的中心轴线与可沿相互接近和远离的方向移动的一对支撑轮辋的中心轴线之间的位置差;通过在接收到来自所述处理部件的对准信号时使移动部件动作来使所述轮胎移动通过与所算出的位置差相等的距离,从而使所述轮胎的中心轴线和所述支撑轮辋的中心轴线对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使轮胎与支撑轮辋同轴对 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检测部件在沿圆周方向间隔90 度的四个点检测所述胎圈部的径向内端位置。
3. —种用于使轮胎与支撑轮辋同轴对准的设备,其包括 检测部件,其用于在沿圆周方向间隔开的至少三个点检测所述 轮胎的胎圈部的径向内端位置;处理部件,其用于基于检测时 所述检测部件的位置信息和来自所述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算出 所述轮胎的中心轴线与可沿相互接近和远离的方向移动的一对 支撑轮辋的中心轴线之间的位置差;移动部件,其用于在接收 到来自所述处理部件的对准信号时动作来使所述轮胎移动通过 与所算出的位置差相等的距离,从而使所述轮胎的中心轴线与 所述支撑轮辋的中心轴线对准。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使轮胎与支撑轮辋同轴对 准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与所述胎圏部的将被检测的径向 内端位置的数量相同数量的检测部件。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使轮胎与支撑轮辋同 轴对准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要检测所述胎圈部的径向内端 位置时,由所述移动部件使所述轮胎在与所述轮胎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内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使轮胎与支撑 轮辋同轴对准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是待翻新的旧轮 胎,所述设备适用于从所述旧轮胎去除胎面胶用的打磨机。
全文摘要
通过排除胎面外表面的不均匀磨损、变形、局部缺陷等的影响来高精度地对准轮胎(22)与支撑轮辋(15、21)。由光电传感器(91)在沿轮胎的圆周方向间隔开的四个点检测轮胎(22)的胎圈部(23)的径向内端位置,基于检测结果和来自光电传感器(91)的位置信息确定轮胎(22)的中心轴线与一对支撑轮辋(15、2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位置差。因为轮胎(22)的作为内端位置检测对象的胎圈部(23)是在轮胎长时间行驶(使用)后尺寸和形状基本上不变的部分,因此,能够高精度地确定位置差,从而能够高精度地对准轮胎(22)和支撑轮辋(15、21)。
文档编号B60C25/00GK101466560SQ20078002226
公开日2009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6日
发明者宫本和幸 申请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