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结构纯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9118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结构纯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纯电动汽车,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纯电动汽 车。属于交通运输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汽车带给人们许多方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 车。由于目前的汽车大都采用汽油发动机,因此, 一方面但随着汽车 使用的不断增加,汽车排放的废气越来越多,造成城市的空气污染随 着汽车的增加而越发严重,解决汽车的尾气污染问题迫在眉睫;另一方面,石油资源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石油资源总有枯竭 的一天,因此,采用由新能源驱动的汽车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解 决汽车污染问题,人们致力于研究开发低能耗小排量汽车发动机,这样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节能减排的作用,但对环境保护没有明显的效 果,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依赖石油的问题。为了既能减排又不依赖石 油资源,人们开始研究以电能代替汽油来驱动汽车的电动汽车,其中 全部采用电能工作的电动汽车称为纯电动汽车。但现有的纯电动汽车 还达不到传统汽车的要求,例如,动力性能不足,效率较低,续驶里 程短,充电时间长,由于大部分的电动汽车采用改装车技术路线,导 致整车参数匹配不合理,传动效率低,车辆重心偏高。因此,目前纯 电动汽车的应用还局限在一些低速的场地用车场合,无法达到公路用车的标准,满足不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求。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电动汽车现有续驶里程短、动力不足、 电池更换困难、以及改装的电动汽车存在性能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 新型结构纯电动汽车。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措施达到一种新型结构纯电动汽车,包括新设计车壳、车架和动力系统以 及系列常规汽车的底盘零部件,其结构特点是车架为由主车架、副 车架和顶架构成的轻型承载式整体框架;动力系统安装在主车架上, 动力系统由锂离子动力电池包、驱动电机和差速器构成,动力电池包 通过易装拆式减振连接器固定于车架上,驱动电机通过减振连接器固 定于车架上;车壳为由复合材料构成的非承载式外壳,车壳固定安装 在车架上、并构成易装拆式连接结构。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采用如下的措施达到-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是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可以由磷酸铁锂离 子电池包或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包构成。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无刷直流电机可以由稀土永磁无刷直 流电机构成。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动力电池包可以沿汽车的中轴线布置 在主车架的底部,动力电池包与车架之间的连接为卡接式或插接式减 振连接。可以将动力电池包设置在主车架的纵向主梁之间,这样既可 以大大降低整车重心,提高整车的稳定性和操控性,又可以利用主车 架下方的空间进行快速装拆,并利用主车架对电池包提供保护,提高 电池包的安全性。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无刷直流电机的输出轴可以通过柔性 联轴器与差速器的输入轴联接,差速器的输出轴分别通过两个半轴与 车轮联接。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无刷直流电机和差速器可制造成一 体,差速器的输出轴分别通过两个半轴与车轮联接。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动力电池包的电源输出端与无刷直流 电机的电源输入端的连线设置为可快速插拔的卡式连接或插入式连 接。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减振连接器可以由带橡胶垫的铰 链或可调铰链构成,或者由卡锁式连接器与固定在车架中带橡胶垫的 卡锁座组成。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是车架为封闭式结构、形成封闭式电动 汽车;或者车架为敞开式结构、形成敞蓬式电动汽车。本发明中,减振连接器和减振连接器,可以采用在连接处设置弹 性橡胶垫形成,利用弹性橡胶进行减振式柔性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 本发明采用铝合金或轻型合金钢为车架材料构成轻型整体承 载结构车架,具有重量轻、整体刚度强的特点,同时采用复合材料为 车身材料,减轻了整车质量,降低了能源消耗。2、 本发明采用一体式可快速更换的动力电池包,实现了电池包 的快速更换,可节省充放电时间;由于动力电池包布置在车架底部, 降低了整车重心,提高了行驶稳定性,还为整车前后轮的配重提供了灵活性。另外,布置电池包的车架底部中央也是最安全的位置,有利 于对电池包的保护。3、 由于本发明采用铁系锂离子动力电池配合稀土永磁无刷电机 构成动力驱动系统,系统工作电压300伏以上,具有续驶里程长、安 全和效率高的突出特点,单次充电续驶里程可达300公里以上。同时 本发明的动力电池包采用了电池管理系统,可以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工 作效率,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4、 由于本发明的电动汽车传动电机传动轴与差速器采用柔性连 接,电机和电池托架使用了橡胶垫可调式的柔性连接器连接,实现软 性连接防止硬性震动,这样更好的保护了电机及电池的使用寿命、降 低了汽车使用噪音。由于本发明的动力电池包电源输出与电机电源接 入设置为可拆卸式的快速连接方式,这样使电池的更换充电更加简 单、方便、可靠。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车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动力系统的柔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参见图1、图2、图3,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包括车壳1、车架2、 动力系统3和系列常规底盘零部件,所述系列常规底盘零部件由前/ 后悬架、前/后车轮与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等零部件构成。车架2为 由主车架21、副车架22和顶架23构成的轻型承载式整体框架;动 力系统3安装在主车架21上,动力系统3由锂离子动力电池包31、 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32和差速器33构成,动力电池包31通过电 线与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32联接,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32通过 柔性联轴器34与差速器33联接,差速器33的输出轴通过半轴与前 车轮或后车轮连接,可以构成前驱式或后驱式电动汽车;车壳1为复 合材料制成的非承载式车壳,车壳1固定安装在车架2上。参见图4,锂离子动力电池包31由多个减振连接器41与主车架 21形成可快速拆卸的柔性连接,直流电机32也通过减振装置42安 装在车架21上。本实施例中动力电池包31可以沿汽车的中轴线布置在主车架21的底部,动力电池包31与车架2之间的连接为卡接式或插接式减 振连接,构成整体易装拆式结构。可以将动力电池包31设置在主车 架的纵向主梁之间,这样可以利用主车架下方的空间进行快速装拆。 动力电池包31由多个(可以是三个、四个、五个、 一百个或一百个 上)可充电的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单元构成。驱动电机32为稀土永磁 无刷直流电机构成,电机32与车架2之间的连接、构成缓冲防振式 结构。所述动力电池包31的电源输出端与直流电机32的电源输入端 的连接设置为可拆卸式的快速卡式连接或插入式连接。本实施例中,除上面描述的主要部件及其连接关系外,其他如底 盘、前/后悬架、前/后车轮、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等零部件采用市售 常规的汽车零部件。具体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特点是车架2为敞开式结构、形成敞蓬式封闭式两 用电动汽车。其余同具体实施例1。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结构纯电动汽车,包括车壳(1)、车架(2)、动力系统(3)和系列常规底盘零部件,其特征是车架(2)为由主车架(21)、副车架(22)和顶架(23)构成的轻型承载式整体框架;动力系统(3)安装在主车架(21)上,动力系统(3)由锂离子动力电池包(31)、驱动电机系统(32)和差速器(33)构成,动力电池包(31)通过易装拆式减振连接器(41)固定于车架(2)上,驱动电机系统(32)通过减振连接器(42)固定于车架(2)上;车壳(1)为由复合材料构成的非承载式外壳,车壳(1)固定安装在车架(2)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纯电动汽车,其特征是 锂离子动力电池包(31)由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包或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包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纯电动汽车,其特征是-驱动电机系统(32)由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构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纯电动汽车,其特征是 动力电池包(31)沿汽车的中轴线布置在主车架(21)的底部,动力 电池包(31)与车架(2)之间的连接为卡接式或插接式减振连接。 并利用主车架下方的空间进行快速装拆。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纯电动汽车,其特征是 无刷直流电机(32)的输出轴通过柔性联轴器(34)与差速器(33) 的输入轴联接,差速器(33)的输出轴分别通过两个半轴与车轮联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纯电动汽车,其特征是 无刷直流电机(32)和差速器(33)可制造成一体,差速器(33)的 输出轴分别通过两个半轴与车轮联接。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纯电动汽车,其特征是 动力电池包(31)的电源输出端与无刷直流电机(32)的电源输入端 的连线设置为可快速插拔的卡式连接或插入式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纯电动汽车,其特 征是所述减振连接器(41)由卡锁式连接器与固定在车架(2)中 带橡胶垫的卡锁座组成。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纯电动汽车,其特征是 车架(2)为封闭式结构、形成封闭式电动汽车;或者车架(2)为敞 开式结构、形成敞蓬式电动汽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纯电动汽车,包括车壳(1)、车架(2)、动力系统(3)和系列常规底盘零部件,其特征是车架(2)为由主车架(21)、副车架(22)和顶架(23)构成的轻型承载式整体框架;动力系统(3)安装在主车架(21)上,驱动电机系统(32)通过减振连接器(42)固定于车架(2)上;车壳(1)为由复合材料构成的非承载式外壳,车壳(1)固定安装在车架(2)上。本发明具有重量轻、整体刚度强的特点,实现了电池包的快速更换,可节省充放电时间;由于动力电池包布置在车架底部,降低了整车重心,提高了行驶稳定性,还为整车前后轮的配重提供了灵活性。
文档编号B60L11/18GK101244726SQ20081002684
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8日
发明者宗志坚, 李慧琪, 林海峰, 菲利浦·布拉甘兹, 群 高 申请人:中山大学;广州益维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