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式工程机械底盘的支腿操作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8731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式工程机械底盘的支腿操作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式工程机械的控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轮式工程机 械底盘的支腿操作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负载作业时,轮式工程机械底盘通常需要伸出支腿以提高工作稳定性, 比如,轮式起重机,举高消防车等等。作为消防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消 防市场对举高消防车的要求较高,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高米级发展,对于 举高消防车的工作稳定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举高消防车主要由个
主要部分组成底盘、举升臂架、工作平台或水炮;其中,举升臂架安装
在底盘上,工作平台或水炮安装在臂架前端,通过臂架的伸出展开操作, 完成举高救人或灭火作业。
在极限工作高度和工作幅度的作业工况,为了提高消防车的工作稳定 性,确保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现有举高消防车底盘车架的两侧 分别设置有两个水平支腿和两个垂直支腿。作业前,需要先伸出四个水平 支腿,再伸出四个垂直支腿受力,并进一步调平底盘,从而为上车举升作 业提高可靠的保证;在空间有限的场地,可以只伸出一侧的两个水平支腿, 待四个垂直支腿全伸出后调平底盘。举升作业操作完成后,按相反顺序收
回支腿。
现有举高消防车的下车水平支腿和垂直支腿操作装置通常集中设置在 车体的后部操作平台处,由于车体较宽、较高,操作人员在操作平台进行 支腿控制操作时,存在无法看到前、后支腿的动作状态的问题。对于场地 宽阔、地面坚实的工作场所来说,上述问题的影响不是十分突出;但是, 对于场地狭窄、地面情况复杂的工作场所来说,支腿的伸出操作控制要求 有所不同,比如,水平支腿不能全伸、垂直支腿不能下陷等等,因此,基于现有支腿操作装置,操作者无法对支腿运动状态进行监控,通常需要两 个人配合才能完成支腿的操作控制,以提高支腿操作控制的安全性,操作 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轮式工程 机械底盘的支腿操作控制装置,便于操作人员在进行支腿操作控制的同时 观察支腿的运动状态,以提高操作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式工程机械底盘的支腿操作控制装置,用于输出
开关信号至操纵控制器,包括控制盒和电缆;所述控制盒上具有用于控制 支腿操作的控制开关,操作控制开关时输出开关信号;所述电缆用于将控 制盒输出的开关信号输出至操纵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电缆具体为弹簧电缆。
优选地,所述控制开关包括选择开关、左侧水平支腿4喿作开关、右侧 水平支腿4喿作开关和垂直支腿^l喿作开关;所述选择开关具有两个工作状态, 在第一工作状态下,输出启动支腿伸出才喿作的开关信号,在第二工作状态 下,输出启动支腿收回操作的开关信号;所述左侧水平支腿操作开关用于 输出左侧水平支腿才喿作的开关信号;所述右侧水平支腿才喿作开关用于输出 右侧水平支腿操作的开关信号;所述垂直支腿操作开关用于输出垂直支腿 操作的开关信号;当选择开关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分别操作所述左侧水 平支腿操作开关或右侧水平支腿操作开关或垂直支腿操作开关,可分别输 出左侧水平支腿伸出操作或右侧水平支腿伸出操作或垂直支腿伸出操作的 开关信号;当选择开关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下,分别操作所述左侧水平支腿 操作开关或右侧水平支腿收回操作开关或垂直支腿收回操作开关,可分别 输出左侧水平支腿收回操作或右侧水平支腿收回操作或垂直支腿收回操作 的开关信号。
优选地,在所述底盘的车体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支架,在所述操纵控制 盒上固定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安装支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件的伸出端具有凸块,所述安装支架上具有与所述 凸块相适配的安装槽,所述连接件的凸块插装在所述安装支架的安装槽内。
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上的安装槽为"T"字型,所述凸块的横截面 为与所述安装槽相适配的"T"字型。
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液压操纵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 一个带电缆的摇 控盒,在遥控盒上设置有控制开关,可通过电缆将开关信号输出至操纵控 制器,操纵控制器处理所接收的开关信号后输出信号至支腿控制阀,进而 完成对于轮式工程机械底盘支腿的摇控操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式工程 机械底盘的支腿操作控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场地狭窄、地面情况复 杂的工作场所,操作人员可以离开操作平台,手持控制盒进行支腿操作的 控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操作人员可站在车体的任意一侧实时监控,发现 危险松开控制盒上的按钮开关即可停止支腿的运动,进而提高支腿操作控 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控制开关具体为选择开关、左侧水 平支腿操作开关、右侧水平支腿操作开关和垂直支腿操作开关,分别与现 有固定设置支腿操作的控制开关对应设置,这样,无需改进设计现有液压 操纵系统,就可以适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轮式工程机械底盘的支腿操作控 制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优选方案中,所述支腿4乘作控制装置还包括固定 设置在车体上的固定支架和与控制盒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固定支 架为可拆卸连接,比如插装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装置在非使用状 态,可通过连接件与固定支架的插装连接固定;在使用状态,从固定支架 上取下控制盒即可。另外,所述电缆选用弹簧电缆,电缆中间部分绕成弹 簧形状,可拉长,松开后自动回复,以利于电缆的收纳。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广泛应用于轮式工程机械底盘的支腿控制。


6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轮式工程机械底盘的支腿操作控制装置的 整体结构示意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控制盒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处于使用状态时的单元框图。 图中
控制盒l、选择开关ll、左侧水平支腿操作开关12、右侧水平支腿操
作开关13、垂直支腿操作开关14、电缆2、连接件3、凸块31、安装支架
4、安装槽41、操纵控制器5、车体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轮式工程机械底盘的支腿^^乘作 控制装置,用于输出开关信号至操纵控制器,包括控制盒和电缆;所述控 制盒上具有用于控制支腿操作的控制开关,操作控制开关时输出开关信号; 所述电缆用于将控制盒输出的开关信号输出至操纵控制器。在场地狭窄、 地面情况复杂的工作场所,操作人员可以离开操作平台,手持控制盒进行 支腿操作的控制,可实时观察支腿的运动状态,进而提高支腿操作控制的 安全性。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该图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轮式工程机械底盘的支腿操 作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l所示,控制盒l上设置有选择开关11、左侧水平支腿操作开关 12、右侧水平支腿操作开关13和垂直支腿操作开关14。
其中,所述选择开关11具有两个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下,输出 启动支腿伸出操作的开关信号,在第二工作状态下,输出启动支腿收回操 作的开关信号;所述左侧水平支腿操作开关12用于输出左侧水平支腿才喿作 的开关信号。;所述右侧水平支腿才喿作开关13用于输出右侧水平支腿才喿作 的开关信号;所述垂直支腿操作开关14用于输出垂直支腿才乘作的开关信 号。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控制开关的设置与现车的液压操纵系统支腿控制部分的开关完全相同,接收开关信号的操纵控制器5釆用现车已有的控制 器。因此,无需改进设计现有液压操纵系统,就可以适用本实用新型所述 的轮式工程机械底盘的支腿操作控制装置。
请参见图2,该图是本实施方式所述控制盒的主视图。
如图2所示,选择开关11釆用旋钮开关,具有三个档位I位为第一 工作状态,即伸出操作;II位为第二工作状态,即收回操作;O位为非工 作状态。左侧水平支腿^t喿作开关12、右侧水平支腿^^喿作开关13和垂直支 腿操作开关14均采用按钮开关,在操作过程中,按钮一直按住,松开后动 作自动停止。实际上,上述开关也可以选择其他类型开关,只要满足功能 需要,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选择开关11置于O位时,这时发动机油门自动回到怠速,按任何按 钮支腿都不能动作。
需要伸出支腿时,选择开关11置于第一工作状态I ,发动机油门加大, 进而带动油泵提高输出液量,此时,分别按下所述左侧水平支腿操作开关 12或右侧水平支腿操作开关13或垂直支腿4乘作开关14,可分别输出左侧 水平支腿伸出操作或右侧水平支腿伸出操作或垂直支腿伸出操作的开关信 号,具体地,首先按下左右水平支腿操作开关,左右水平支腿可以同时操 作也可以分别操作,然后按下垂直支腿操作开关,与现有支腿控制相同的 是,当四个垂直支腿都受力后,自动进行下车的调平操作。
需要收回支腿时,选择开关ii置于第二工作状态n,发动机油门加大,
分别按下所述左侧水平支腿操作开关12或右侧水平支腿收回操作开关13 或垂直支腿收回操作开关14,可分别输出左侧水平支腿收回操作或右侧水 平支腿收回操作或垂直支腿收回操作的开关信号,具体地,首先按下垂直 支腿操作开关,实现对垂直支腿收回的操作,然后按下左右水平支腿操作 开关,同样地,左右水平支腿可以同时操作也可以分别4乘作。 请参见图3,该图是本实用新型处于使用状态时的单元框图。 如图所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信号传递关系与现车的支腿控制装
8置大致相同。控制盒1输出的开关信号输出至操纵控制器,操纵控制器处 理开关信号后输出控制信号至下游工作单元。选择开关11的开关信号经处 理后输出控制信号至发动机,发动机油门加大,进而提高油泵输出液量。 基于选择开关11的两个工作状态,操作左侧水平支腿操作开关12、右侧 水平支腿纟喿作开关13或垂直支腿操作开关14,可分别输出控制信号至左 侧水平支腿控制阀、右侧水平支腿控制阀、右前垂直支腿控制阀、右后垂 直支腿控制阀、左前垂直支腿控制岡或左后垂直支腿控制阀,通过各执行 元件驱动支腿完成伸出或收回操作。
特别说明的,支腿操作的液压控制系统不是本专利的发明点所在,它 与现有技术完全相同,故在此不予赘述。
进一步地,在所述底盘的车体6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支架4,在所述操 纵控制盒1上固定设置有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与安装支架4之间为可 拆卸连接,比如,插装连接。在非使用状态,可通过连接件3与固定支架 4的插装连接固定;在使用状态,从固定支架4上摘下控制盒1即可。另 外,所述电缆2选用弹簧电缆,电缆中间部分绕成弹簧形状,可拉长,松 开后自动回复,以利于电缆的收纳。
图1示出了所述连接件与安装支架之间的插装连接关系。 所述连接件3的伸出端具有凸块31,所述安装支架4上具有与所述凸 块31相适配的安装槽41,所述连接件3的凸块31插装在所述安装支架4 的安装槽41内。
需要说明的是,图中所示的安装支架4上的安装槽41为"T"字型, 凸块31的横截面为与所述安装槽41相适配的"T"字型。实际上,所述 凸块31与安装槽41的形状不局限于图中所示"T"字型,只要^f更于实现 连接件3与安装支架4之间的插装连接关系均可。其中,安装槽41可横向 设置也可以竖向设置,对于竖向设置的安装槽41来说,安装槽41的下端 需要具有限位结构,比如,限位凸起,当然也可以如图中所示,安装槽41 的下端为非导通。另外,所述连接件3与安装支架4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关系也不局限于
图中所示的插装连接关系,可拆卸连接关系的实现可以使用卡扣连接结构 或螺紋紧固件。
综上,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液压操纵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带弹簧 电缆的摇控盒,在遥控盒上设置有控制开关,可通过电缆将开关信号输出 至现车的操纵控制器,操纵控制器处理所接收的开关信号后输出信号至支 腿控制阀,进而完成对于轮式工程机械底盘支腿的摇控操作。这样,在场 地狹窄、地面情况复杂的工作场所,操作人员可以手持控制盒进行支腿操 作的控制,站在车体的任意一侧实时监控,发现危险松开控制盒上的按钮 开关即可停止支腿的运动,进而提高支腿操作控制的安全性。具有结构设 计合理、可靠的优点,应用前景广阔。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 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轮式工程机械底盘的支腿操作控制装置,用于输出开关信号至操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盒,其上具有用于控制支腿操作的控制开关,操作控制开关时输出开关信号;和电缆,用于将控制盒输出的开关信号输出至操纵控制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式工程机械底盘的支腿操作控制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具体为弹簧电缆。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式工程机械底盘的支腿操作控制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包括选择开关,具有两个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下,输出启动支腿伸出 操作的开关信号,在第二工作状态下,输出启动支腿收回操作的开关信号; 左侧水平支腿操作开关,用于输出左侧水平支腿操作的开关信号; 右侧水平支腿才喿作开关,用于输出右侧水平支腿操作的开关信号;和 垂直支腿操作开关,用于输出垂直支腿操作的开关信号; 当选择开关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分别操作所述左侧水平支腿操作开关 或右侧水平支腿操作开关或垂直支腿操作开关,可分别输出左侧水平支腿伸 出操作或右侧水平支腿伸出操作或垂直支腿伸出操作的开关信号;当选择开 关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下,分别操作所述左侧水平支腿操作开关或右侧水平支 腿收回操作开关或垂直支腿收回操作开关,可分别输出左侧水平支腿收回操 作或右侧水平支腿收回操作或垂直支腿收回才喿作的开关信号。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式工程机械底盘的支腿操作控制装置,其 特征在于,在所述底盘的车体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支架,在所述操纵控制盒上 固定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安装支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式工程机械底盘的支腿操作控制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伸出端具有凸块,所述安装支架上具有与所述凸块 相适配的安装槽,所述连接件的凸块插装在所述安装支架的安装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式工程机械底盘的支腿操作控制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的安装槽为"T"字型,所述凸块的横截面为与 所述安装槽相适配的"T"字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轮式工程机械底盘的支腿操作控制装置,用于输出开关信号至操纵控制器,包括控制盒和电缆;所述控制盒上具有用于控制支腿操作的控制开关,操作控制开关时输出开关信号;所述电缆用于将控制盒输出的开关信号输出至操纵控制器。优选地,所述电缆具体为弹簧电缆。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场地狭窄、地面情况复杂的工作场所,操作人员可以离开操作平台,手持控制盒进行支腿操作的控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操作人员可站在车体的任意一侧实时监控,发现危险松开控制盒上的按钮开关即可停止支腿的运动,进而提高支腿操作控制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B60S9/02GK201283854SQ20082013544
公开日2009年8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8日
发明者静 刘, 徐小东, 樊俊林, 阚四华 申请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