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轮动力车助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9676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两轮动力车助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助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轮动力车助 推器。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采用的普通代步交通工具为摩托车,电动车,电单车等,由于 诸多原因,摩托车,电动车,电单车等在行驶过程中都可能会遇到车轮胎爆裂, 扎胎,瘪胎,车轮变形或车轴损坏等情况,特别是在瘪胎之后, 一时又不能得 到及时修补,在没有助推工具的情况下强行推动既费时费力又容易损坏故障车 轮内外胎和钢圈,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提供一种两轮动力车助 推器的技术方案,当遇到车轮胎爆裂,扎胎,瘪胎,车轮变形或车轴损坏时, 可辅助车辆推行。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所述的一种两轮动力车助推器,包括托盘及配合安装的前滚轮、后滚轮, 其特征在于托盘上部具有弧形支撑面,弧形支撑面两端设置抓胎齿,托盘两侧 设置护栏,托盘下部配合设置底盘。
所述的一种两轮动力车助推器,其特征在f底盘上设置加强筋。 所述的一种两轮动力车助推器,其特征在于底盘底面中部向下突出呈拱形。 所述的一种两轮动力车助推器,其特征在于底盘上设置避空槽。 所述的一种两轮动力车助推器,其特征在于前滚轮通过销轴设置在底盘的一端,且位于底盘内侧。
所述的一种两轮动力车助推器,其特征在:p护栏呈流线形。 所述的一种两轮动力车助推器,其特征在于托盘的弧形支撑面直径小于或
等于电动车轮胎的直径。
此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整体成流线型,美观大方,在托盘支撑
面两端设置抓胎齿,且在两侧设置护栏,此设计更有利于固定车胎,固定整个
车身,使用时更加省力,方便。


图l、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参考图。
图中1-托盘、2-护栏、3-抓胎齿、4a-前滚轮、4-后滚轮、5-销轴、6-避 空槽、7-加强筋、8-底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l、图2所示, --种两轮动力车助推器包括托盘l,底盘8和滚轮,托
盘1具有弧形支撑面,支撑面呈两头高中间低,其圆弧直径少于或等于车轮胎 的直径,这样增加了轮胎与助推器的接触面,并控制了轮胎的重心位置,弧形
支撑面两端设置了抓胎齿3,托盘1两侧设置护栏2,抓胎齿3呈表面齿状,依 托盘弧度排列,这样加强了助推器对轮胎的抓胎力度,有效防止轮胎从助推器 上滑落的町能性,也增加了推行的稳定性,护栏2上.部造型根据圆弧托盘1的 下凹圆弧造型而形成流线形,护栏町以防止轮胎从助推器左右两侧滑落,特别 是在转弯时保持轮胎与助推器平行,在推行时比较容易把握方向。底盘8呈拱 形状,两头低中间高,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不平整路面的通过性,底盘8可以采用合金或刚性强度较高的材料制成,以保证其受力强度并延长使用寿命,
底盘8上设置避空槽6,避空槽6在不影响装载功能的情况下有效减轻助推器的 重量达到携带轻便并降低了生产成本,底盘8上还设置了加强筋7。滚轮由前滚 轮4a和后滚轮4组成,前滚轮4a通过销轴5设置在拱形底盘8的一端,且位 于底盘8内侧,后滚轮4为并排的两个滚轮组成,这样使助推器推行时落地平 稳,也可以把前滚轮4a改进为万向轮,从而加强转弯的灵活性,两后滚轮4之 间可以加装轴承,这样使推行助推器时更加轻松,使用寿命更长。
如图3所示,使用时可将摩托车,电动车,电单车的故障车轮放置于本实 用新型助推器上,借助前后滚轮的滚动代替故障车轮的转动,不但使摩托车, 电动车或电单车能够轻易被推动,省时省力,并保护了车辆故障车轮的内外胎 和钢圈不被损坏。
权利要求1.一种两轮动力车助推器,包括托盘(1)及配合安装的前滚轮(4a)、后滚轮(4),其特征在于托盘(1)上部具有弧形支撑面,弧形支撑面两端设置抓胎齿(3),托盘(1)两侧设置护栏(2),托盘(1)下部配合设置底盘(8)。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轮动力车助推器,其特征在于底盘(8)上设 置加强筋(7)。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轮动力车助推器,其特征在于底盘(8)底面 中部向下突出呈拱形。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轮动力车助推器,其特征在于底盘(8)上设 置避空槽(6)。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轮动力车助推器,其特征在于前滚轮(4a) 通过销轴(5)设置在底盘(8)的一端,且位于底盘(8)内侧。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轮动力车助推器,其特征在于护栏(2)呈流 线形。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轮动力车助推器,其特征在于托盘(1)的弧 形支撑面直径小于或等于电动车轮胎的直径。
专利摘要一种两轮动力车助推器,涉及一种车辆助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轮动力车助推器。包括托盘及配合安装的前滚轮、后滚轮,其特征在于托盘上部具有弧形支撑面,弧形支撑面两端设置抓胎齿,托盘两侧设置护栏,托盘下部配合设置底盘。此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整体成流线型,美观大方,在托盘支撑面两端设置抓胎齿,且在两侧设置护栏,此设计更有利于固定车胎,固定整个车身,使用时更加省力,方便。
文档编号B60S13/00GK201325439SQ200820167439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7日
发明者王建峰 申请人:王建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