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纳式挂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3074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容纳式挂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挂钩装置中、不使用时容纳在盒子内、 使用时向外突出、挂住衣架和袋装物等各种物品的容纳式挂钩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的容纳式挂钩装置中,如专利文献l所公开,包括盒子,转动切换
钩部件,可移动地组装在盒子或挂钩部件上、与挂钩部之间形成闭环空间后 防止挂在该挂钩部上的物品脱落的脱落防止用盖部件;在物品吊在挂钩部上 的状态下,即使上下振动,因盖部件也不会脱落。
但是,上述盖部件是下述任意一种结构由弹簧部件向离开挂钩部的方向 推压,同时克服弹簧部件的作用力、设置在挂钩部上,由卡合装置来保持(以 下将之称为第1结构);由弹簧部件向抵接挂钩部的方向推压,克服该弹簧 部件的作用力,从挂钩部上分离操作(以下将之称为第2结构)。第1结构 中,在盖部件离开挂钩部件的通常状态下,挂上物品,然后盖部件克服弹簧 部件的作用力、推压到挂钩部上,通过卡合装置来保持闭环。第2结构中, 盖部件由作用力保持闭环,所以能够省去上述卡合装置,在克服作用力、从 挂钩部件上抬起盖部件后分离的状态下将物品挂到挂钩部上后,解除盖部件 的抬起。特开2002_264729号公报
上述以往挂钩装置中,由于具有挂钩部件和盖部件,挂在挂钩部上的物品 因行驶振动而上下摇晃,即使物品的被安装部从挂钩上飘起来也会碰到盖部 件上,能够防止不小心脱落,这一点较好,但是有下述无法满足操作性的地 方。即,第1结构中,桂上或取下物品时,必须有从挂钩部挂上、取下物品 的操作和由卡合装置将盖部件与挂钩部侧开合的操作, 一触式操作是不可能 的。另外,第2结构中,盖部件克服作用力、保持离开挂钩部件的状态,物品必须在挂钩部上挂上或取下,不仅一触式操作性有欠缺,单手操作也不可
6匕 月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在具有挂钩部件及盖部件的容纳式挂 钩装置中,物品的安装(挂上)和取下能够由单手操作且一触式进行,由此 方便使用且提高商品价值。其他目的在以下说明的内容中依次阐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容纳式挂钩装置,包括图示的盒子;切换
挂钩部件;可移动地安装在上述盒子或上述挂钩部件上、且与上述挂钩部之 间形成闭环空间后防止挂在该挂钩部上的物品脱落的脱落防止用盖部件;其 特征在于,上述盖部件总是利用施力构件的作用力而被保持在形成上述闭环 空间的闭位置上,且在上述使用状态下,向上述挂钩部上挂上和从其取下物 品时,与上述挂钩部相对的对应部通过经物品而/人上述闭环空间外侧或内侧 被推压操作,从而能够从上述闭位置向该各推压方向分别自动回复地移动。 上述本发明的容纳式挂钩装置像下述这样具体化较好。
(1) 在方案1中,上述施力构件设置在上述挂钩部件与上述盖部件之间, 作为将上述盖部件保持在上述闭位置上的保持力、从上述闭环空间外侧或内 侧推压移动上述盖部件时分别回复到上述闭位置的回复力来作用(方案2)。
(2) 在方案1或2中,上述桂钩部件以上侧为支点、可转动地组装在上 述盒子上,同时上述盖部件可转动地组装在上述盒子或上述挂钩部件上(方 案3)。
(3) 在方案1至3中任一项中,上述挂钩部件及上述盖部件分别具有互 相抵接的座,从上述闭环空间外侧或内侧推压移动上述盖部件时,上述两座 的抵接角变化(方案4)。
(4) 在方案4中,上述挂钩部件及上述盖部件的至少一方具有使上述座 克服上述施力构件的作用力滑动的滑动构件(方案5)。
(5) 在方案1至5中任一项中,上述盒子及上述挂钩部件分别具有为了 保持上述挂钩部件的容纳状态和使用状态而互相卡合及脱离的卡合部和被卡 合部之一,上述盖部件的推压操作在上述卡合部与上述被卡合部的卡合状态下进行(方案6 )。
方案1的发明中,首先,如图2和图3所示,只要不推压操作,盖部件就 被保持在接近挂钩部件的挂钩部上的闭位置上,所以能够维持良好的外观特 性。如图5及图6所示,挂上物品时,将物品从外面紧贴盖部件的对应部后, 盖部件可向其推压方向回复地移动,所以由单手且一触式操作能够将物品(的 被安装部)安装在挂钩部上。同样,物品取下时,物品从内侧紧贴盖部件的 对应部后,盖部件可向其推压方向回复地移动,所以由单手且一触式操作能 够将物品(的被安装部)从挂钩部上取下。因此,本发明的挂钩装置除了专 利文献1的具有盖部件的优点,还能够提高外观特性及物品挂上取下的操作 性。
方案2的发明中,将盖部件保持在闭位置上的保持力、从外侧或内侧推压 移动盖部件后分别回复到闭位置上的回复力,都由同样的施力构件实现,由 此能够减少部件数,能够简化。
方案3的发明中,例如,挂钩部件相对盒子,能以上侧为支点转动,即摆 状转动,所以与以下侧为支点转动的类型相比,能够抑制从容纳状态切换为 使用状态的挂钩部件的转动量或者从盒子内突出的突出量,能够提高安全性。
方案4的发明中,例如,如图5及图6所示,盖部件从闭环空间外侧或内 侧推压移动时,挂钩部件侧的座与盖部件侧的座以不同的角度抵接,由此容 易以同样的施力构件分别回复盖部件。并且,方案5的发明中,挂钩部件及 盖部件的至少一方具有使上述座克服施力构件的作用力滑动的滑动构件(例 如图1及图2的滑动部件及其关连部分),所以容易动作连接挂钩部件和盖 部件,能够扩大设计自由度。
方案6的发明中,例如,挂钩部件在容纳状态和使用状态下分别由卡合部 和被卡合部的卡合来保持,同时能够实现实施例这样容易使用的良好切换。


图l是表示发明方式的容纳式挂钩装置结构的分解结构图。 图2 (a)和(b)是以容纳状态表示图1的挂钩装置的外观图和剖面图。 图3 (a)和(b)是以使用状态表示图1的挂钩装置的外观图和剖面图。 图4 (a)和(b)是表示将挂钩部件从容纳状态切换为^f吏用状态时的操作的剖面图。
图5 (a)和(b)是表示挂上物品时的操作的剖面图。 图6 (a)和(b)是表示取下物品时的操作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1盒子(12a为轴孔、17为卡合孔)
2挂钩部件(20为安装板部、21为连接板部、22为挂钩部) 3盖部件(30为盖部、31为安装部、32为座) 4滑动部件(滑动构件、40为座、41为脚部、42为爪) 5盘簧(施力构件) 7加边部件 8挂钩装置 M闭环空间 N物品的^皮安装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l表示适用本发明的容纳式挂 钩装置的构成部件,图2和图3表示挂钩部件的容纳状态和使用状态,图4 -图6表示挂上取下物品时的操作例。以下说明中,按照概要、装置结构、 组装、动作的顺序阐述。
(概要)实施例的挂钩装置8例如是安装在区划、形成汽车车室的车室壁 上、吊挂衣服和袋子等物品的。构成部件如图l所示,包括盒子l;切换容 纳在盒子1内的容纳状态和顶端侧向盒子外突出的使用状态的挂钩部件2;可 移动地组装在盒子1或挂钩部件2上、且防止挂在挂钩部件2上的物品的^皮 安装部N脱落的盖部件3;可滑动地组装在挂钩部件2和盖部件3中至少一 方上的、作为滑动构件的滑动部件4;通过滑动部件4推压盖部件3的、作为 施力构件的盘簧5;轴支撑用轴6;将盒子1加边的加边部件7。结构特征如 图2和图3所示,在具有可移动地组装在盒子1上的挂钩部件2和脱落防止 用盖部件3的容纳式挂钩装置8中,盖部件3由轴6轴支撑后,与挂钩部件2 的顶端侧挂钩部22之间形成闭环空间M。盖部件3总是利用盘簧5的作用力 而被保持在形成闭环空间M的闭位置上,同时在使用状态下,物品的被安装部N在挂钩部22上挂上和取下时,与挂钩部22相对的盖部件3的对应部通 过物品的^t安装部N,通过从闭环空间M外侧或内侧进行推压操作,从形成 闭环空间M的闭位置分别向各推压方向可自动回复地移动。并且,被安装部 N,例如物品为衣服时与衣服侧的挂处和衣服所使用的衣架挂钩部对应,物品 为袋子时与袋侧的挂处等对应。
(安装结构)盒子l、挂钩部件2、盖部件3、滑动部件4、加边部件7由 树脂成形体构成。但材质也可以是树脂之外的。其中,盒子1构成由上下壁 10、 11、两侧壁12、 12、背壁14区划的前开口的矩形容器状。上下壁10、 11的前侧突出设置了带孔13a的支持壁部13。上壁10上具有设置在安装壁 部13后侧的较大开口。下壁11如图3所示,具有设置在内面略中央部的凹 状卡合部iia、比卡合部lla靠前侧设置的小槽llb。两侧的各侧壁12上,在 前侧左右外面设置突出部15,并且在上侧相对设置了轴孔12a,同时其下侧 上,侧边的上下部上相对设置了卡合孔12b。背壁14上,在内面的略中央部 上设置了与凹状卡合部lla类似的凹状卡合部14a。该卡合部14a为板宽度方 向的沟状。各突出部15上设置有突出到背面侧、使螺丝等从内空间向后方 贯通的带孔安装部15a、 15b,突出到上侧安装部15a后面的位置决定用凸部 16,贯穿突出部15与侧壁12之间的槽状卡合孔17、 17。背壁14上,在内面 略中央附近横向设置了凹状卡合部14a。
加边部件7在各部件组装完后安装在上述盒子1上。加边部件7是使盒子 前开口加边的框状,具有背面两侧上突出设置为上下2级的多个(本例中为4 个)嵌止片19和背面上下部上突出设置的卡合轴部18。嵌止片19上设置了 向顶端外侧突出的爪19a和向基端内侧突出的肋19b。
挂钩部件2包括通过轴6组装在盒子1内的安装板部20;与安装板部 20的下端后方连接设置、与安装板部20保持间隔的连接板部21;从安装板 部20的下端向前侧设置的顶端侧挂钩部22。安装板部20上,在上端板宽方 向上贯穿形成了与轴孔12a对应的轴孔23。连接板部21由与安装板部20下 端连接的水平板和从该水平板后段立起的垂直板构成,具有与板宽度中间的 下侧一体化的加强部24,突出设置在上述垂直板的上侧内面、整体设置为筒 状的多个支持部25、突出设置在上述垂直板的背面中央的卡合突起27及突出设置在背面上两侧的卡合爪28、 28。各支持部25由槽26区划,同时具有设 置在基端侧的限制孔29。卡合突起27及卡合爪28是本发明的被卡合部。
盖部件3包括前侧的盖部30;从盖部30的背面两侧向后方突出的一对 安装部31;设置为与两安装部31后端结合的状态的座32。盖部30如图2所 示,是与挂钩部件2的挂钩部22 —起几乎堵住盒子1前开口的矩形板状,同 时如图5和图6所示,与挂钩部22之间形成闭环空间M,防止该挂钩部22 上吊挂的物品的被安装部N脱落。各安装部31具有孔33,保持可插通挂钩 部件侧安装板部20上侧的间隔,同时贯穿形成在同轴线上、与轴孔23重合。 座32形成为上下尺寸小于盖部30的矩形板状。
滑动部件4由矩形板状的座40及突出设置在座40背面侧上的多个脚部 41构成。座40比座32大一些,座32如图2及图3所示可与前面连接,或者 座32如图4及图5 (b)所示倾斜、由上端或下端抵接。脚部41只设置为与 支持部25数量相同,同时具有设置在突出端上的嵌止爪42。
(组装)以上各部件按照以下顺序例来组装。首先,滑动部件4相对挂钩 部件2,与盘簧5组装到一起。此操作中,在盘簧5设置在各支持部件25外 径侧的状态下,将滑动部件侧的各脚部41推入各支持部25之间的内侧。这 样,在由座40压缩了盘簧5的状态下,各脚部41被推入对应的支持部25内 侧后,滑动部件4被弹性地压到支持部25内侧,最终,卡合爪42与限制孔 29卡合。如图2和图3所示,滑动部件4由盘簧5的作用力向前方滑动,直 至嵌止爪42碰到限制孔29前端、被限制为止,同时如图4所示,克服盘簧5 的作用力、被盖部件3推压后,保持上述卡合状态向后方滑动。
接着,上述挂钩部件2相对盒子1,通过轴6与盖部件3组装到一起。安 装板部20上侧设置了盖部件3,即将安装板部20上侧放入盖部件3内侧的状 态下,将挂钩部件2放入盒子1内。在该状态下,通过将轴6的轴部6b插入 一側的轴孔12a、 一侧的孔33、轴孔23、另一侧的孔33、另一侧的轴孔12a, 且用未图示的部件对轴部6b的顶端进行防脱处理,挂钩部件2及盖部件3就 被组装在盒子1上。最后,将上下的卡合轴部18插入对应的支持壁部13的 孔13a、将各嵌止片19插入对应的卡合孔17,由此使加边部件7与盒子1 一 体化。即,在爪19a与卡合孔17卡合、肋19b与嵌止孔12b卡合的状态下,各嵌止片19被防止脱落。
轴6具有直径大的头部6a和轴部6b,轴部6b顶端最好是卡合了防止脱落 用螺母等的类型或者卡合了防止脱落用E环等的卡合沟类型。另外,本例中, 挂钩部件2和盖部件3由共同的轴6轴支撑在盒子1上,由此部件数量减少, 组合性较好,但挂钩部件2及盖部件3也可以独立轴支撑在盒子1上。 (动作)下面说明上述组装后的挂钩装置8的使用要领和动作特征。 (1 )图2表示挂钩部件2容纳在盒子1内的容纳状态。此容纳状态下, 挂钩部件2中,连接板部21受到盘簧5的作用力,与盒子背壁14内侧相对 设置,且卡合突起27与凹状卡合部14a卡合。盖部件3中,在上侧被轴6轴 支撑的状态下,座32与由盘簧5的作用力向前方滑动的滑动部件4的座40 面与面抵接,这样整体被稍极向前推压,由此,盖部件30堵住盒子1前开口 中、比挂钩部22靠上的开口部。
(2) 图3表示挂钩部件2的挂钩部22向盒子1外突出后的使用状态。即, 向该使用状态切换的操作中,如图4 (a)所示,操作者的手指9克服盘簧5 的作用力,从外侧推盖部件侧的盖部30后,盖部件3以轴6为支点转动,直 至碰到安装板部20为止,所以再用手指9拉挂钩部22,如图4 (b)所示, 将挂钩部22从盒子开口中拉出后,移开手指9。于是挂钩部件2以轴6为支 点摆状转动,挂钩部22从盒子内向盒子外移动,同时解除了卡合突起27与 卡合部14a的卡合后,与盒子底壁侧的凹状卡合部lla卡合,同时卡合爪28、 28与凹状卡合部14a卡合。另外,从挂钩部22上移开手指9后,如图5(a) 所示,盖部件3的座32与由盘簧5的作用力向前方滑动的滑动部件4的座40 面与面连接,整体被稍^:向前推压,由此盖部30与挂钩部22之间形成闭环 空间M。在卡合突起27与卡合部lla卡合、卡合爪28、 28与卡合部14a卡 合的状态下,在连接板部21受到盘簧5斜向下的作用力的状态下,挂钩部件 2被稳定保持。
(3) 图5 (b)表示将物品的被安装部N拉到使用状态下的挂钩部件2为 止的过程。即,操作者从外侧将物品的被安装部N紧贴图5 (a)的闭位置上 的盖部件侧盖部30后,盖部件3与图4的情况相同,克服盘簧5的作用力, 如图5(b)所示,以轴6为支点向里侧转动,在与挂钩部22之间形成间隙,所以如同图所示,物品的被安装部N离开,被拉到挂钩部22。盖部件3中, 物品的被安装部N离开盖部30后,座32通过座40,由盘簧5的作用力转动 至原来的闭位置。图6 (a)表示像上述这样操作后物品通过被安装部N安装 在盖部30上的状态。此挂钩装置8中,盖部件3克服盘簧5的作用力,只要 没有推压操作,就保持在接近挂钩部件侧挂钩部22上的闭位置上,所以能够 较好地维持外观特性,另外,即使物品的被安装部N受到上下方向振动后瞬 间从挂钩部22上飘起,因为盖部30的存在,确实能够阻止从挂钩部22上意 外掉下。
(4)图6 (b)表示从挂钩部22上取下物品的被安装部N的过程。即, 操作者拉起物品的被安装部N、从内向外侧紧贴盖部件侧的盖部30后,盖部 件3与图5 (b)的情况相同,克服盘簧5的作用力,以轴6为支点向外侧转 动,在与挂钩部22之间形成间隙,所以物品的被安装部N如图6 (b)所示, 从该间隙向外移动。盖部件3中,物品的被安装部N离开盖部30后,座32 通过座40,由盘簧5的作用力转动到原来的闭位置。因此,该挂钩装置8中, 如上述,挂上物品时,将物品的被安装部N从外面紧贴盖部30后,盖部件3 通过盘簧5及座32与座40的抵接向推压方向可回复地移动,所以能够由单 手且一触示操作将物品的被安装部N挂在挂钩部22上。同样,取下物品时, 将物品从内侧紧贴盖部件侧的盖部30后,盖部件3通过盘簧5及座32与座 40的抵接向推压方向可回复地移动,所以能够由单手且一触示操作将物品的 被安装部N从挂钩部22上取下。然后又变成图5 (a)的状态。向盒子侧推挂 钩部22后,成为上述图2的容纳状态。
本发明的挂钩装置不限于上述方式,只要不脱离方案l的宗旨,可以有适 当的改变。
权利要求
1. 一种容纳式挂钩装置,包括盒子;切换容纳到上述盒子内的容纳状态和使顶端侧挂钩部向盒子外突出的使用状态的挂钩部件;可移动地安装在上述盒子或上述挂钩部件上、且与上述挂钩部之间形成闭环空间并防止挂在该挂钩部上的物品脱落的脱落防止用盖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盖部件总是利用施力构件的作用力而被保持在形成上述闭环空间的闭位置上,且在上述使用状态下,向上述挂钩部上挂上和从其取下物品时,与上述挂钩部相对的对应部通过经物品而从上述闭环空间外侧或内侧被推压操作,从而能够从上述闭位置向该各推压方向分别自动回复地移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纳式挂钩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施力构件 设置在上述挂钩部件与上述盖部件之间,作为将上述盖部件保持在上述闭位 置上的保持力以及在从上述闭环空间外侧或内侧推压移动上述盖部件时分别 回复到上述闭位置的回复力来发挥作用。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纳式挂钩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挂钩 部件以上侧为支点可转动地组装在上述盒子上,且上述盖部件可转动地組装 在上述盒子或上述挂钩部件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容纳式挂钩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挂钩部件及上述盖部件分别具有互相抵接的座,从上述闭环空间外侧或 内侧推压移动上述盖部件时,上述两座的抵接角变化。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纳式挂钩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挂钩部件 及上述盖部件的至少一方具有使上述座克服上述施力构件的作用力而滑动的 滑动构件。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容纳式挂钩装置,其特征在于,状态而互相卡合及脱离的卡合部和被卡合部之一,上述盖部件的推压操作在 上述卡合部与上述纟皮卡合部的卡合状态下进行。
全文摘要
本发明能够由单手操作且一触式进行物品的安装和取下。本发明的容纳式挂钩装置(8)包括盒子(1);切换容纳到盒子内的容纳状态和使挂钩部(22)向盒子外突出的使用状态的挂钩部件(2);可移动地安装在盒子或挂钩部件上、且与挂钩部(22)之间形成闭环空间(M)后防止挂在该挂钩部上的物品脱落的脱落防止用盖部件(3),其特征在于,盖部件(3)总是利用施力构件(5)的作用力而被保持在形成闭环空间(M)的闭位置上,且在使用状态下,向挂钩部(22)上挂上和从其取下物品时,与挂钩部(22)相对的对应部(30)通过经物品而从闭环空间(M)外侧或内侧被推压操作,从而能够从上述闭位置向该各推压方向分别自动回复地移动。
文档编号B60R7/00GK101531164SQ20091000452
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0日
发明者斋藤考弘 申请人:株式会社利富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