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车轮反压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7321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车车轮反压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轮的反压拆卸装置,特别是一种机车车轮反向压力检验和
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车车轮上位于轮辐处设有孔,在反压检验或拆卸车轮时通过该孔利用 专用工具可进行反压检验或拆卸作业,比较方便。根据需要有时在机车车轮的轮辐处没有 设置孔,即整个车轮轮辐处呈板状,对这种机车车轮的反压检验或拆卸由于没有专用工具, 十分麻烦,费时费力,对轮轴及车轮也会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专用于车轮辐板处无拆卸孔的、省时省力、对部件 无损伤、整体结构简单、容易操作的机车车轮反压拆卸装置,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机车车轮反压拆卸装置,有支座l,在支座1的两侧转动连接有至少 一对对称设置的钩臂4,钩臂4的端头有向内侧的钩头5,在支座1上固定有与液压控制装 置相接的油缸2,与油缸2相配的活塞杆8的外端位于所述的对称设置的钩臂4的中心处。 本实用新型的机车车轮反压拆卸装置,其中所述的支座1与钩臂4之间通过固定 在支座1两侧的侧臂3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机车车轮反压拆卸装置,其中所述的相对的钩臂4之间的距离为 0. 90米至1. 25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对部件无损伤的优点,整 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好控制,使用效果好。能够满足直径在0. 90米至1. 25米之间车 轮的反向压力试验和拆卸工作。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1为支座,在支座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对称的侧臂3。 4为钩臂,钩臂 4的一端与侧臂3之间通过转轴连接,钩臂4的另一端接有向内侧的钩头5,钩头5与钩臂 4之间为一体结构,形成对称的钩臂4和钩头5。在支座1上固定有与液压控制装置相接的 油缸2,与油缸2相配的活塞杆8的外部刚好位于对称设置的钩臂4中心处。 使用时,将钩头5钩在车轮7的边缘处,活塞杆8的端头顶靠在车轴6的端头上, 液压控制装置驱动活塞杆8前移,即可将车轴6自车轮7的孔内顶出。
权利要求一种机车车轮反压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有支座(1),在支座(1)的两侧转动连接有至少一对对称设置的钩臂(4),钩臂(4)的端头有向内侧的钩头(5),在支座(1)上固定有与液压控制装置相接的油缸(2),与油缸(2)相配的活塞杆(8)的外端位于所述的对称设置的钩臂(4)的中心处。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机车车轮反压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1)与钩臂(4)之间通过固定在支座(1)两侧的侧臂(3)转动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车车轮反压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的钩臂(4)之间的距离为O. 90米至1.25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轮的拆卸装置,特别是一种机车车轮反压拆卸装置。有支座(1),在支座(1)的两侧转动连接有至少一对对称设置的钩臂(4),钩臂(4)的端头有向内侧的钩头(5),在支座(1)上固定有与液压控制装置相接的油缸(2),与油缸(2)相配的活塞杆(8)的外端位于所述的对称设置的钩臂(4)的中心处。具有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对部件无损伤的优点,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好控制,使用效果好。
文档编号B60B29/00GK201442487SQ200920015920
公开日2010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8日
发明者刘昌崇, 孙秀玲 申请人: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