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圈辐丝接头迫张套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4862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圈辐丝接头迫张套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能在辐丝接头及轮圈穿孔间弹性套抵成直接防水组合,且适用不同厚薄结构轮圈套组时,以省力的变形撑张及提高结构强度形成牢固迫结组合,及方便拆卸夹持更新操作与避免轮圈刮伤的薄片套件结构。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于2007年3月23日申请中国台湾96110247号的「无内胎的轮圈辐丝的组合结构(二)」发明专利,其结构如其摘要所述是包含一体冲压成型薄片套件,一端延伸内侧形成嵌槽可套结止水环的斜向矩型挡缘,另端卡结段布列由开口延伸至斜向矩型挡缘内斜壁而末端凹设张力孔束结数割线,并于内侧凹设有一环沟弯折部,配合一结合辐丝而外径略小于轮圈穿孔的接头套组。上述结构套件,虽可由在凸设斜向矩形挡缘内套结止水环43的防水功效,及割线可延伸至斜向矩形挡缘内壁,达到接头反拉迫张套件扩张操作上,可获得更省力、顺畅且更牢固卡扣定位及维修拆卸更简易外,相对斜向矩型挡缘具立体强化结构,又能避免夹固拆卸变形功效;惟,在斜向矩形挡缘内部套组一止水环的防水设计,会造成结构复杂与组装麻烦增加外,且因凸设轮圈内径的斜向矩形挡缘体积过大,除增加整个轮圈重量无法轻量化外,易会影响整体外观造型美观等诸多缺点存在。所以如何针对公知具防水功能反造成增加组件及结构组装麻烦外,更会因斜向矩形挡缘体积过大增加整个轮圈重量,无法轻量化及影响外观美观要求等缺点改良设计者, 是为本发明所欲行解决的困难点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圈辐丝接头迫张套件,以克服公知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轮圈辐丝接头迫张套件,包含一中空双层的薄片套体,该外套层上端外折形成大于轮圈内侧壁穿孔的外挡缘,该内套层上端向上外折形成一外挡缘搭接于外挡缘,而套体下段由底端开口向上剖设等距环列数纵向割线,形成可供接头迫张展开中空双层的卡结段组成。所述的轮圈辐丝接头迫张套件,其中该内挡缘外折与外挡缘形成水平等高搭接。所述的轮圈辐丝接头迫张套件,其中该内挡缘外折向下卷绕成环圈而搭接于外挡缘上形成位阶搭接。所述的轮圈辐丝接头迫张套件,其中该内挡缘外折贴靠搭接外挡缘后,再朝向下反折环圈将外挡缘包覆内侧,而由外折挡缘顶抵轮圈穿孔周缘定位。所述的轮圈辐丝接头迫张套件,其中该卡结段的外套层形成一向下略渐缩的导引锥面结构。所述的轮圈辐丝接头迫张套件,其中该内套层形成与接头平直杆段外壁弹性束结防水的直孔结构。所述的轮圈辐丝接头迫张套件,其中该内套层内径上段与内挡缘间形成供接头组装偏摆裕度结构的扩大锥面,而下段的卡结段形成与接头平直杆段外壁弹性束结的平直段结构。所述的轮圈辐丝接头迫张套件,其中该内、外套层下端直接反折连结,而组成一体成型的中空双层薄片套体结构。所述的轮圈辐丝接头迫张套件,其中该内、外套层下端直接反折连结,而组成一体成型的中空双层薄片套体结构。所述的轮圈辐丝接头迫张套件,其中该内、外套层下端直接反折连结,而组成一体成型的中空双层薄片套体结构。本发明的效果是1)以中空双层薄片套件结构的内套层与外套层,可分别向内弹性束紧辐丝接头及向外迫抵轮圈穿孔的密接防水套组,达到有效精简结构及具轻量化结构的较佳实用性与进步性。2)以中空双层结构设计的卡结段于撑张变形时,可形成间接受力省力操作,又可在不同厚度轮圈的穿孔内形成牢固迫结的安装,达到提高适用范围与耐久使用的多重进步性功效。3)以中空双层结构的卡结段在轮圈行进而承受来自辐丝的撞击时,可形成适当的抵抗弹性不致造成局部断裂的破损,具耐久使用的进步性。4)可由内挡缘直接搭接凸出于外挡缘上方,方便拆卸更新操作治具夹持时,可避免刮伤轮圈,具经济效益与多重进步性。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发明与辐丝、接头在一轮圈上套结组合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受辐丝套件撑张迫抵轮圈套孔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将轮毂周边各组辐丝、接头与套件在轮圈各穿孔迫结组成一轮圈成品结构平面图。图5是本发明将接头及辐丝松开使接头脱离辐丝向轮圈内部位移的操作图。图6是本发明延伸变形结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与接头套结于一轮圈的穿孔套结组成一轮圈半成品结构者。图8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延伸变形结构剖示图。图10是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延伸变形结构剖示图。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辐丝,11螺纹段,20接头,21螺孔,22平直杆段,23头部,30轮圈,31穿孔,40套件,41外套层,42外挡缘,43内套层,431扩大内锥面,44、44A、44B、44C内挡缘,45割线,46
卡结段。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是以薄片金属套体于外套体上端外折一大于轮圈内侧壁穿孔的外挡缘,而于另端反折向内延伸形成壁面为中空双层的套体,而内套层在开口上端外折形成一内挡缘与外挡缘搭接,该套体下段中空双层体剖设有等距环列纵向割线,形成可撑张展开中空双层的卡结段者;其中,内挡缘可为一外折向下卷绕的环圈结构而搭接于外挡缘上;其中,内套层可为一外折贴靠搭接于外挡缘上;其中,该内套层可为一水平等高搭接于外挡缘;其中,该内挡缘可为一外折向下卷绕将外挡缘包覆内侧的环圈结构;其中,该内套层上段可形成一平直段与接头平直杆段外壁弹性束结;其中,该内套层上段与内挡缘间形成供接头组装偏摆裕度结构的扩大锥面,而卡结段则形成一平直段与接头平直杆段外壁弹性束结的防水结构;其中,该卡结段外套层可形成一向下略渐缩的锥面结构。以下配合附图列举一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发明的构造内容,及其所能达成的功能效益。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示意图,轮圈30包含自行车或机车的轮圈,在内壁所设各穿孔31分别配合一辐丝10以一端螺纹段11与一接头20的螺孔21螺结,而于接头20配合套结一套件40而穿套组合于轮圈30各穿孔31后撑张迫结,其中套件40,如图1箭头所指为一个在下端反折向上壁面形成中空双层的薄片结构的套件40,该外套层41上端外折形成大于轮圈30内侧壁穿孔31的外挡缘42,该内套层43 以开口上端外翻搭接于外挡缘42的内挡缘44,如图中所示,该外挡缘42可卷绕环圈搭接外挡缘42上方组成一位阶结构,而套件40下段反折中空双层的卡结段46以等距环列布设数纵向割线45,形成可迫张展开的卡结段46 ;且该内套层43可为一直孔结构,而卡结段46 的外套层41可进一步朝下略渐缩成一锥面结构。如图2、3、4所示,本发明可将套件40套结于接头20的平直杆段22上,使卡结段 46开口朝向接头20头部23,再将套组结构加以穿入轮圈30内侧壁穿孔31,而组成如图2 所示的组合结构;再由一外治具将套件40外挡缘42顶抵于轮圈30穿孔31周缘定位,而将辐丝10逆向拉出,使接头20的头部23迫张设纵向割线45的卡结段46向外扩张,而如图 3所示与轮圈30穿孔31牢固迫结,简单迅速即组成如图4所示的轮圈结构。在图3中,该套结接头20外壁的套件40以中空双层结构的内套层43与外套层 41,可分别向内弹性束紧辐丝10接头20平直杆段22及向外与轮圈30穿孔31迫抵密接的防水套组外,而下端中空双层的卡结段46可于迫张时形成间接的受力,让接头20的头部23 在省力操作下顺利撑张卡结段46变形,且能在不同厚度轮圈30的穿孔31内皆可形成中空双层结构牢固迫结的安装,又在轮圈30行进而承受来自辐丝10的撞击时,可形成适当的抵抗弹性不致造成局部断裂的破损,兼具耐久使用的多重使用进步性。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进行轮圈拆换更新的操作示意图,当轮圈30、辐丝10及套件 40有损坏必须局部进行拆换更新时,只要将辐丝10的接头20向内推,而使接头20脱离与套件40卡结段46的迫张卡结,而套件40的内挡缘44以高于外挡缘42的凸出位阶,而让治具可便于沿图中相对方向箭头方向夹持套件40,进而迅速将套件40沿向上箭头方向拆离轮圈30内壁的穿孔31,以利套件40维修更新的操作,并避免治具对轮圈30内壁表面造成的刮伤。
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套件40可在内挡缘44以下的内套层43上段可向上扩张, 而形成可供套结接头20偏摆的扩大内锥面431 ;以供业者能简单迅速即组成如图4所示的完整轮圈结构;或如图7所示与接头20套结的套件40可于一轮圈30的各穿孔上套结,而组成一个轮圈半成品结构。如图8、9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即套件40可于平直段的内套层43上端,或如图9所示在扩大内锥面431的上端,可延伸外翻一内挡缘44A贴靠搭接于外挡缘42的上表面组成;或如箭头所示,该内挡缘44B可水平等高搭接于外挡缘42。如图10、11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即本发明的套件40可于平直段内套层43上端,或扩大内锥面431的上端的内挡缘44C,可外翻延伸向下卷绕将外挡缘42包覆内侧,而由内挡缘44C顶抵轮圈30穿孔31周缘定位组成。
权利要求
1.一种轮圈辐丝接头迫张套件,包含一中空双层的薄片套体,该外套层上端外折形成大于轮圈内侧壁穿孔的外挡缘,该内套层上端向上外折形成一外挡缘搭接于外挡缘,而套体下段由底端开口向上剖设等距环列数纵向割线,形成可供接头迫张展开中空双层的卡结段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圈辐丝接头迫张套件,其中,该内挡缘外折与外挡缘形成水平等高搭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圈辐丝接头迫张套件,其中,该内挡缘外折向下卷绕成环圈而搭接于外挡缘上形成位阶搭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圈辐丝接头迫张套件,其中,该内挡缘外折贴靠搭接外挡缘后,再朝向下反折环圈将外挡缘包覆内侧,而由外折挡缘顶抵轮圈穿孔周缘定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圈辐丝接头迫张套件,其中,该卡结段的外套层形成一向下略渐缩的导引锥面结构。
6.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轮圈辐丝接头迫张套件,其中,该内套层形成与接头平直杆段外壁弹性束结防水的直孔结构。
7.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轮圈辐丝接头迫张套件,其中,该内套层内径上段与内挡缘间形成供接头组装偏摆裕度结构的扩大锥面,而下段的卡结段形成与接头平直杆段外壁弹性束结的平直段结构。
8.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轮圈辐丝接头迫张套件,其中,该内、外套层下端直接反折连结,而组成一体成型的中空双层薄片套体结构。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圈辐丝接头迫张套件,其中,该内、外套层下端直接反折连结,而组成一体成型的中空双层薄片套体结构。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圈辐丝接头迫张套件,其中,该内、外套层下端直接反折连结,而组成一体成型的中空双层薄片套体结构。
全文摘要
一种适用于机车、自行车的轮圈辐丝接头迫张套件,为一个在下端反折向上形成中空双层的薄片套体结构,该外套层上端开口外折形成大于轮圈内侧壁穿孔的外挡缘,该内套层上端开口外折成内挡缘搭接于外挡缘,套体下段反折中空双层的卡结段以等距环列布设数纵向割线组成者;由中空双层的内套层能直接分别向内弹性束紧辐丝接头及向外迫抵密接轮圈套孔的防水套组,达到有效精简结构又可适用不同厚度轮圈皆可牢固迫结安装广泛使用,而卡结段利用具间接受力中空双层结构,提供组装操作上,可获得省力迫张及抵抗接头冲击的缓冲效果,有效避免局部断裂发生及具轻量化的经济效益与耐久使用的多重进步性。
文档编号B60B21/06GK102233787SQ20101016684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3日
发明者王玉如 申请人:王玉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