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手工折叠方法与折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8943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囊手工折叠方法与折叠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安全与工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气囊手工折叠方法与折叠装置, 特别适用于汽车乘员安全气囊的折叠。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气囊组装设备价格昂贵,占地面积大,操作复杂,维护困难。已知的环抱式气囊折叠机,公告号CN101654092A,公开的是一种不同于本发明的 气囊折叠方法与折叠装置,包括机架、工作台、推压组件、升降机构和控制装置,其下压机构 由伺服电机驱动,下模组件由设于工作台上的可拆卸的下模板、下模底座、安装于下模底座 上的可拆卸的下模具组成,下模板嵌入工作台台面。其缺点是零件庞杂,机构复杂,设备体 积庞大,运行繁琐,维护困难。已知的一种折叠气袋的机械,公告号CN1132701A,公开的是一种不同于本发明的 气囊折叠方法与折叠装置,包括一个横向折叠气袋的横向折叠单元,以及一个纵向折叠气 袋的纵向折叠单元,工作台上装有一对夹具和一对纵向折叠棒。其缺点是折叠装置的结构 复杂,折叠工序操作繁琐,折叠方法繁琐,节拍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囊手工折叠方法与折叠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折叠方法繁 琐,设备价格昂贵,占地面积大,操作复杂,维护困难等问题。本发明气囊手工折叠方法,包括将水平摊开的气袋横向折叠以减少其横向宽度; 其特征在于水平摊开的气袋,沿中线分左片、右片;第一步将水平摊开的气袋纵向一次折起,调整气袋在工作台的位置,使气袋左 片、右片沿工作台的中线对称;第二步沿中线,将左片气袋层叠两次折起,将右片气袋层叠两次折起,以减少其 横向宽度,经此步骤气袋被折成长方形;将被折成的长方形气袋沿纵向分上片和下片,上片纵向长度大于下片纵向长度;第三步将第二步折叠后气袋下片卷两周形成气袋第一折卷,置入壳体内的气体 发生器旁边;第四步将第三步折叠后气袋上片卷四周形成气袋第二折卷;气袋第二折卷置于 壳体内气袋第一折卷和气体发生器的上方。本发明气囊折叠装置包括架体,导轨;架体上具有台架面板;导轨安装在架体上;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折叠机构、左折叠机构、右折叠机构;主折叠机构安装在架体上台架面 板的上方,主折叠机构与架体之间安装有导轨,主折叠机构可沿导轨前后直线运动;左折叠 机构安装在架体上台架面板的左侧,左折叠机构与架体之间安装有导轨,左折叠机构可沿 导轨左右直线运动;右折叠机构安装在架体上台架面板的右侧,右折叠机构与架体之间安 装有导轨,右折叠机构可沿导轨左右直线运动。
主折叠机构还包括第一翻板、第二左翻板、第二右翻板、第三左翻板、第三右翻板; 每块翻板通过转轴连接在主折叠机构上,每块翻板均可以绕转轴转过一定角度;翻板由下 至上叠放,第一层是第一翻板,第二左翻板和第二右翻板间隔对称叠放在第一翻板上,构成 第二层;第三左翻板和第三右翻板间隔对称叠放在第二层上,构成第三层。第一翻板宽度加上两倍的折叠后气袋的厚度等于壳体内腔的宽度。第二左翻板、第二右翻板、第三左翻板、第三右翻板宽度相等,尺寸小于壳体内腔 的一半。第二左翻板和第二右翻板之间、第三左翻板和第三右翻板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2 倍气袋厚度,第三左翻板、第三右翻板的间隔与第二左翻板、第二右翻板的间隔一致,保证 气袋在折叠好后整个气袋能够完全装入壳体而不发生重叠或扭转变形。第二左翻板、第二右翻板的间隔是气袋最厚处的4倍。左折叠机构包括左辅翻板,左辅翻板通过转轴连接在左折叠机构上,并可以绕轴 转动一定角度,左辅翻板的上边缘与壳体中心线的距离小于气袋下片宽度的一半。右折叠机构包括右辅翻板,右辅翻板通过转轴连接在右折叠机构上,并可以绕轴 转动一定角度,右辅翻板的上边缘与壳体中心线的距离大于等于150mm,小于等于气袋纵向 尺寸的一半,保证气袋所有布片能够平整的展开。本发明还包括定位件;架体上还具有台架罩板;台架面板安装在台架罩板上,定 位件安装在台架面板上;定位件中心线距台架罩板边缘距离等于气袋定位中心距展开气袋 的下边缘距离。壳体中心线到工作台边缘的距离等于气袋纵向宽度的五分之二,保证右辅 翻板抽出后,初始折叠位置保持不变。气袋的壳体由定位件在架体上定位,防止折叠过程中 窜动。定位件与架体以螺纹连接方式固定,还可以采用定位销,焊接等其他方式。本发明还包括折叠尺,折叠尺宽度=壳体内腔宽度-气袋厚度X折叠次数。架体 上具有尺板筒;折叠尺安装在尺板筒内。本发明还包括锁止件,锁止件包括第一锁止块、第二锁止块、第三锁止块;第一锁 止块连接固定在主折叠机构下方的架体上,用于锁止主折叠机构;第二锁止块连接固定在 左折叠机构下方的架体上,用于锁止左折叠机构;第三锁止块连接固定在右折叠机构下方 的架体上,用于锁止右折叠机构;工作时第一锁止块、第二锁止块、第三锁止块锁紧各折叠 机构,不发生窜动,保证气袋折叠尺寸。第一锁止块、第二锁止块、第三锁止块均是通过螺纹 连接与架体固定连接,还可以通过销钉、焊接、粘接等其他连接方式进行固定。本发明主折叠机构还包括拉杆、手球;拉杆通过轴销固定在主折叠机构上,使拉杆 可以绕轴转动,还可以通过小轴承等方式连接;手球装配于拉杆端部,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螺 纹、粘接、销钉等等。工作时,握住手球沿导轨方向拉动或推动主折叠机构。拉动时,向上微 抬手球,使拉杆绕拉杆转轴旋转一个角度,当主折叠机构拉近时,转轴外轮廓将卡入锁止块 内,放下手球,拉杆自然下垂,转轴外轮廓与锁止块形成自锁,保证操作过程中主折叠机构 不会移位;推动时,微抬手球,同时推动手球,转轴外轮廓退出锁止块。工作过程如下取连接好气袋、气体发生器、线束等的壳体,将预装好气体发生器、气袋的壳体在 架体上定位,将气袋上翻,调整气袋在工作台的位置,使气袋左片、右片沿工作台的中线对 称,并平整的铺在台架面板上。右折叠机构沿导轨推近至气袋,放下右折叠机构的右辅翻板,右辅翻板压在气袋
5的前后下片上,将气袋的上片沿右辅翻板上边缘下翻,右辅翻板的位置要保证能够压紧气 袋,并且能在气袋沿上边缘下翻时能正好展开气袋的上片。使气袋的上片平整的铺在台架 面板上,抽出右辅翻板,实现第一步气囊手工折叠。将主折叠机构拉近气袋,放下主折叠机构的第一翻板,使第一翻板压在气袋中间 位置上,翻起露在第一翻板左外侧的气袋,沿着第一翻板的左侧边缘翻折叠在第一翻板上。 实现第二步气囊手工一次折叠。放下第二左翻板,叠压在第一翻板上的气袋上。将露在第二左翻板左外侧的气袋 翻折叠在第二左翻板上,使左侧的气袋叠成与第二左翻板宽度一致,整齐的折叠在第二左 翻板上,放下第三左翻板压紧在折叠好的气袋上,实现第二步气囊左侧手工二次折叠。右侧与左侧折叠方法一致。放下第二右翻板,叠压在第一翻板上的气袋上。将露在第二右翻板右外侧的气袋 翻折叠在第二右翻板上,使右侧的气袋叠成与第二右翻板宽度一致,整齐的折叠在第二右 翻板上,放下第三右翻板压紧在折叠好的气袋上,实现第二步气囊右侧手工二次折叠。将气袋纵向折叠成长方形后,将主折叠机构推出至大于气袋一半的位置,再将右 折叠机构的右辅翻板放下压在气袋上,将右辅翻板下侧的气袋沿右辅翻板的下边缘向上翻 折。取折叠尺,将上翻的气袋由上至下紧缠在折叠尺上,抽出折叠尺,形成气袋第一折卷,将 卷好的气袋第一折卷手工塞入壳体内,实现第三步气囊折叠。将主折叠机构完全推出气袋,再将左折叠机构的左辅翻板放下压在气袋上,将上 部的气袋沿左辅翻板的上边缘向下翻折。将折叠尺穿入左辅翻板在气袋中位置,抽出左辅 翻板,将气袋由上至下缠在折叠尺上,折叠后抽出折叠尺,形成气袋第二折卷,将叠好的的 气袋第二折卷置于壳体内气袋第一折卷和气体发生器的上方,实现第四步气囊折叠。使用专用工具整理边缘,将气袋边缘塞入壳体,挂上保护盖布,固定气袋。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重量轻,维护简便。依靠主折叠机构、左 折叠机构、右折叠机构及锁止件、定位件,通过有序的使用翻板推入与拉出来控制乘员安全 气囊的折叠形状与尺寸,操作简单,节省节拍。


图1气囊手工折叠方法第一步示意图; 图2气囊手工折叠方法第二步示意图; 图3气囊手工折叠方法第三步示意图; 图4气囊手工折叠方法第四步示意图; 图5气囊手工折叠后气囊安放位置示意图; 图6乘员气囊手工折叠机示意图; 图7乘员气囊手工折叠机俯视图; 图8乘员气囊手工折叠机架体示意图; 图9主折叠机构主视图; 图10主折叠机构俯视图; 图11左折叠机构主视图; 图12左折叠机构俯视图13右折叠机构示意图;图14右折叠机构俯视图。图中jl壳体、j2气体发生器、Ql气袋第一折卷、Q2气袋第一折卷、1架体、2导 轨、3主折叠机构、4左折叠机构、5右折叠机构、6第一锁止块、7第二锁止块、8第三锁止块、 9定位件、10折叠尺。其中1a框架梁、Ib台架面板、Ic台架罩板、Id尺板筒、3a第一翻板、 3b第二左翻板、3c第二右翻板、3d第三左翻板、3e第三右翻板、3f拉杆、3g手球、4a左辅翻 板、5a右辅翻板、H定位件9中心线距台架罩边缘距离。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发明气囊手工折叠方法,如图1所示第一步,将水平摊开的气袋纵向一次折 起,调整气袋在工作台的位置,使气袋左片、右片沿工作台的中线对称;如图2所示第二 步,沿中线,将左片气袋层叠两次折起,将右片气袋层叠两次折起,以减少其横向宽度,经此 步骤气袋被折成长方形;将经第二步骤被折成长方形气袋,被折成的长方形气袋沿纵向分 上片和下片,上片纵向长度大于下片纵向长度;如图3所示第三步,从气袋纵向前边缘开 始折卷,将第二步折叠后气袋下片卷两周形成气袋第一折卷Q1,置于壳体jl内的气体发生 器j2旁边;如图4所示第四步,从气袋纵向后边缘开始折卷,将第三步折叠后气袋的上片 卷四周形成气袋第二折卷Q2 ;如图5所示气袋第二折卷Q2置于壳体jl内气袋第一折卷 Ql和气体发生器j2的上方。如图6、图7所示本发明气囊折叠装置包括架体1,导轨2 ;主折叠机构3、左折叠 机构4、右折叠机构5、第一锁止块6、第二锁止块7、第三锁止块8、定位件9、折叠尺10。如图6、图7、图8所示架体1上具有台架面板Ib ;导轨2安装在架体1上;主折 叠机构3安装在架体1上台架面板Ib的上方,主折叠机构3与架体1之间安装有导轨2,主 折叠机构3可沿导轨2前后直线运动;左折叠机构4安装在架体1上台架面板Ib的左侧, 左折叠机构4与架体1之间安装有导轨2,左折叠机构4可沿导轨2左右直线运动;右折叠 机构5安装在架体1上台架面板Ib的右侧,右折叠机构5与架体1之间安装有导轨2,右折 叠机构5可沿导轨2左右直线运动。架体1上还具有台架罩板Ic ;台架面板Ib安装在台架罩板Ic上,定位件9安装 在台架面板Ib上;定位件9中心线距台架罩板Ic边缘距离H等于气袋定位中心距展开气 袋的下边距离。壳体中心线到工作台边缘的距离等于气袋纵向宽度的五分之二,保证右辅 翻板抽出后,初始折叠位置保持不变。气袋的壳体由定位件9在架体1上定位,防止折叠过 程中窜动。定位件9与架体以螺纹连接方式固定。折叠尺10的宽度等于壳体内腔的宽度减去气袋厚度与折叠次数之积。架体1上 具有尺板筒Id ;折叠尺10安装在尺板筒Id内。第一锁止块6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主折叠机构3下方的架体1上,用于锁止主折 叠机构;第二锁止块7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左折叠机构4下方的架体1上,用于锁止左折叠 机构4 ;第三锁止块8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右折叠机构5下方的架体1上,用于锁止右折叠 机构5 ;工作时第一锁止块6、第二锁止块7、第三锁止块8锁紧各折叠机构,不发生窜动,保 证气袋折叠尺寸。
如图9、图10所示主折叠机构3还包括第一翻板3a、第二左翻板3b、第二右翻板 3c、第三左翻板3d、第三右翻板3e、拉杆3f、手球3g ;翻板通过转轴连接在主折叠机构3上, 每块翻板均可以绕转轴转过一定角度;翻板由下至上叠放,第一层是第一翻板3a,第二左 翻板3b和第二右翻板3c间隔对称叠放在第一翻板3a上,构成第二层;第三左翻板3d和第 三右翻板3e间隔对称叠放在第二层上,构成第三层。第一翻版3a宽度加上两倍的折叠后气袋的厚度等于壳体jl内腔的宽度。第二左翻板3b、第二右翻板3c、第三左翻板3d、第三右翻板3e宽度均一致,尺寸小 于壳体jl内腔的一半。第二左翻板3b和第二右翻板3c之间的间隔、第三左翻板3d和第三右翻板3e之 间的间隔是气袋最厚处的4倍,保证气袋在折叠好后整个气袋能够完全装入壳体而不发生 重叠或扭转变形。拉杆3f通过轴销固定在主折叠机构3上,使拉杆3f可以绕轴转动,还可以通过小 轴承等方式连接;手球3g装配于拉杆端部,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螺纹、粘接、销钉等等。工作 时,握住手球3g沿导轨2方向拉动或推动主折叠机构3。拉动时,向上微抬手球3g,使拉杆 3f绕拉杆转轴旋转一个角度,当主折叠机构3拉近时,转轴外轮廓将卡入锁止块6内,放下 手球3g,拉杆3f自然下垂,转轴外轮廓与锁止块形成自锁,保证操作过程中主折叠机构3不 会移位;推动时,微抬手球3g,同时推动手球3g,转轴外轮廓退出锁止块6。如图11、图12所示左折叠机构4包括左辅翻板4a,左辅翻板4a通过转轴连接在 左折叠机构4上,并可以绕轴转动一定角度,左辅翻板4a的上边缘与壳体中心线的距离小 于气袋下片宽度的一半。如图13、图14所示右折叠机构5包括右辅翻板5a,右辅翻板5a通过转轴连接在 右折叠机构5上,并可以绕轴转动一定角度,右辅翻板5a的上边缘与壳体中心线的距离大 于等于150mm,小于等于气袋纵向尺寸的一半,保证气袋所有布片能够平整的展开。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结构,定位件9与架体1以定位销或焊接等连接固定方式;锁止 块通过销钉或焊接或粘接等连接架体1固定方式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工作过程如下取连接好气袋、气体发生器j2、线束等的壳体jl,将预装好气体发生器、气袋的壳 体在架体1上定位,将气袋上翻,调整气袋在工作台的位置,使气袋左片、右片沿工作台的 中线对称,并平整的铺在台架面板Ib上。右折叠机构5沿导轨2推近至气袋,并锁紧,放下右折叠机构5的右辅翻板5a,右 辅翻板5a压在气袋的前后下片上,将气袋的上片沿右辅翻板5a上边缘下翻,右辅翻板5a 的位置要保证能够压紧气袋,并且能在气袋上边缘下翻时能正好展开气袋的上片,使气袋 的上片平整的铺在台架面板Ib上,抽出右辅翻板5a。实现第一步气囊手工折叠。将主折叠机构3拉近气袋,放下主折叠机构3的第一翻板3a,使第一翻板3a压在 气袋中间位置上,翻起露在第一翻板3a左外侧的气袋,沿着第一翻板3a的左侧边缘翻折叠 在第一翻板3a上。实现第二步气囊手工一次折叠。放下第二左翻板3b,叠压在第一翻板3a上的气袋上。将露在第二左翻板3b左外 侧的气袋翻折叠在第二左翻板3b上叠两次,使左侧的气袋叠成与第二左翻板3b宽度一致, 整齐的折叠在第二左翻板3b上,放下第三左翻板3d压紧在折叠好的气袋上。实现第二步气囊左侧手工二次折叠。右侧与左侧折叠方法一致。放下第二右翻板3c,叠压在第一翻板3a上的气袋上。将露在第二右翻板3c右外 侧的气袋翻折叠在第二右翻板3c上叠两次,使右侧的气袋叠成与第二右翻板3c宽度一致, 整齐的折叠在第二右翻板3c上,放下第三右翻板3e压紧在折叠好的气袋上。实现第二步 气囊右侧手工二次折叠。将气袋纵向折叠成长方形后,将主折叠机构3推出至大于气袋一半的位置,再将 右折叠机构5的右辅翻板5a放下压在气袋上,将右辅翻板5a下侧的气袋沿右辅翻板5a的 下边缘向上翻折,取折叠尺10,将上翻的气袋由上至下紧缠在折叠尺10上,抽出折叠尺10, 形成气袋第一折卷Q1,将卷好的气袋第一折卷Ql手工塞入壳体jl内。实现第三步气囊折叠。将主折叠机构3与右折叠机构5完全推出气袋,再将左折叠机构4的左辅翻板4a 放下压在气袋上,将上部的气袋沿左辅翻板4a的上边缘向下翻折,将折叠尺10穿入左辅翻 板4a在气袋中位置,抽出左辅翻板4a,将气袋由上至下缠在折叠尺10上,折叠后抽出折叠 尺10,形成气袋第二折卷Q2,将叠好的的气袋第二拆卷Q2塞入壳体jl中,实现第四步气囊折叠。使用专用工具整理边缘,将气袋边缘塞入壳体jl,挂上保护盖布,固定气袋。
权利要求
一种气囊手工折叠方法,包括将水平摊开的气袋横向折叠以减少其横向宽度;其特征在于水平摊开的气袋,沿中线分左片、右片;第一步将水平摊开的气袋纵向一次折起,起以减少其纵向宽度;第二步沿中线,将左片气袋层叠两次折起,将右片气袋层叠两次折起,以减少其横向宽度,经此步骤气袋被折成长方形;将此步骤被折成长方形的气袋沿纵向分上片和下片,上片纵向长度大于下片纵向长度;第三步将第二步折叠后气袋下片卷两周形成气袋第一折卷,置入壳体内的气体发生器旁边;第四步将第三步折叠后气袋上片卷四周形成气袋第二折卷;气袋第二折卷置于壳体内气袋第一折卷和气体发生器的上方。
2.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气囊手工折叠方法的装置,包括架体,导轨;架体上具有台架面 板;导轨安装在架体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折叠机构、左折叠机构、右折叠机构;主折叠 机构安装在架体上台架面板的上方,主折叠机构与架体之间安装有导轨,主折叠机构可沿 导轨前后直线运动;左折叠机构安装在架体上台架面板的左侧,左折叠机构与架体之间安 装有导轨,左折叠机构可沿导轨左右直线运动;右折叠机构安装在架体上台架面板的右侧, 右折叠机构与架体之间安装有导轨,右折叠机构可沿导轨左右直线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手工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折叠机构还包括第一翻 板、第二左翻板、第二右翻板、第三左翻板、第三右翻板;每块翻板通过转轴连接在主折叠机 构上,每块翻板均可以绕转轴转过一定角度;翻板由下至上叠放,第二左翻板和第二右翻板 间隔对称叠放在第一翻板上,第三左翻板和第三右翻板间隔对称叠放在第二左翻板和第二 右翻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气囊手工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翻板宽度加上两倍 的折叠后气袋的厚度等于壳体内腔的宽度;第二左翻板、第二右翻板、第三左翻板、第三右 翻板宽度相等,第二左翻板、第二右翻板、第三左翻板、第三右翻板的尺寸小于壳体内腔的 一半;第二左翻板和第二右翻板之间、第三左翻板和第三右翻板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2倍 气袋厚度,第三左翻板、第三右翻板的间隔与第二左翻板、第二右翻板的间隔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手工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左折叠机构包括左辅翻板, 左辅翻板通过转轴连接在左折叠机构上,并可以绕轴转动一定角度,左辅翻板的上边缘与 壳体中心线的距离小于气袋下片宽度的一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手工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右折叠机构包括右辅翻板, 右辅翻板通过转轴连接在右折叠机构上,并可以绕轴转动一定角度,右辅翻板的上边缘与 壳体中心线的距离大于等于150mm,小于等于气袋纵向尺寸的一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手工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件;架体上还具 有台架罩板;台架面板安装在台架罩板上,定位件安装在台架面板上;定位件中心线距台 架罩板边缘距离等于气袋定位中心距展开气袋的下边缘距离,壳体中心线到工作台边缘的 距离等于气袋纵向宽度的五分之二。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手工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止件,锁止件包括 第一锁止块、第二锁止块、第三锁止块;第一锁止块连接固定在主折叠机构下方的架体上, 用于锁止主折叠机构;第二锁止块连接固定在左折叠机构下方的架体上,用于锁止左折叠 机构;第三锁止块连接固定在右折叠机构下方的架体上,用于锁止右折叠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手工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折叠尺,折叠尺宽度=壳体内腔宽度-气袋厚度X折叠次数。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囊手工折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水平摊开的气袋纵向一次折起;沿中线,将左片气袋层叠两次折起,将右片气袋层叠两次折起,被折成长方形的气袋沿纵向分上片和下片,上片纵向长度小于下片纵向长度;将第三步折叠后气袋上片卷两周形成气袋第一折卷,置入壳体内的气体发生器旁边;将第三步折叠后气袋下片卷四周形成气袋第二折卷;气袋第二折卷置于壳体内气袋第一折卷和气体发生器的上方。气囊手工折叠装置包括架体,导轨;主折叠机构、左折叠机构、右折叠机构、锁止块、定位件、折叠尺;主折叠机构可沿导轨前后直线运动;左折叠机构、右折叠机构可沿导轨左右直线运动;优点是结构简单,占地小,重量轻,操作维护简便。
文档编号B60R21/237GK101973241SQ201010284179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7日
发明者崔向东, 谭庆生 申请人: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天合富奥汽车安全系统(长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